1. 保证设备安全。工作前应检查线路各连接点及焊机外壳接地是否良好,防止因接触不良发热而损坏设备。
2. 操作时做好防护措施。必须穿好绝缘鞋,戴好面罩、手套等防护用品。 3. 严禁在焊接时调节电流或拉闸。
4. 不准赤手接触焊接后的焊件,应用火钳夹持翻动焊件。 5. 清渣时要注意清渣方向,防止伤害他人和自己。 6. 防止焊钳搁置在工作台上,造成短路。 7. 防止焊接烟尘危害人体呼吸器官。
8. 发现焊机出现异常时,应立即停止工作,切断电源,并及时向指导教师报告。
9. 操作完毕或检查焊机时,必须切断电源。 10. 整理工具及材料,搞好环境卫生。 二.气焊、气割实习安全操作规程
1.焊前应检查焊炬、割炬的射吸力,焊嘴,割嘴是否堵塞,胶管是否漏气等。
2.氧气瓶与乙炔瓶要分开、安全、稳定摆放。严禁油污,不得随意搬动。 3.严格按操作顺序点火:先开乙炔,后开氧气,再点火。
4.严禁在氧气和乙炔阀同时开启时,用手或其它物体堵塞焊咀、割咀,严禁用已然火炬放在工件上或对准他人、胶管等物件。
5.不用手接触被焊工件和焊丝的焊接端,以免烫伤。
6.气焊熄灭时,先关乙炔后关氧气以免回火。发现回火,应立即关闭氧气、乙炔,并报告指导老师。
7.不能将炽热件压在输气胶管上。
8.下班时,整理好工具及物件,搞好环境卫生。
电弧焊是将电能变为热能的一种熔焊方法。在焊接作业中产生的弧光,烟尘,有毒气体,灼烫,火灾,触电构成电弧焊六大职业危害。 1.焊接弧光
强烈的弧光对眼睛,皮肤等会产生急,慢性损伤。电光性眼炎就是电弧焊式常见的一种职业病.眼部受到弧光中的紫外线过度照射会引起角膜结膜炎.轻者眼部有异物感和轻度不适,重者眼部有烧灼感和剧烈的疼痛,并伴有畏光.流泪.脸痉挛等症状.
2. 焊接烟尘
焊条.焊件和药皮在高温作用下,产生大量有害烟尘,这些烟尘是污染焊接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烟尘的主要成分有铁.铝.锰.铜.氢化锌.硅等,其中主要毒性物是锰.焊工长期吸入金属粉尘,将引起臣肺.锰中毒等职业病.
3.焊接气体
空气在弧光的作用下会产生氮氧化物等有毒气体.在没有良好的通风环境下,焊接地点的空气中有毒气体含量高于国家标准几倍或几十倍,对人体危害极大.
4.焊结灼伤
高温电弧使金属融化.飞溅,很容易使人受好灼烫伤害.焊接中为去处药渣而敲击焊缝时,未全部冷却的药渣很容易击伤眼睛.
5.焊接火灾
高温电弧会使金属融化.飞溅,如果周围有易燃易爆物,就有可能导致火灾或爆炸事故的发生.
6.焊接触电
焊工在更换焊条时,手直接接触电极.如遇电器故障.防护用品缺陷.违反操作规程等,就可能发生触电事故.尤其在周围都是金属物体已及潮湿的环境周围都是金属物体已及潮湿的环境中施焊,触电的机会更多,危险性更大.
为了消除焊接中各种不安全的.不卫生因素,做好电弧焊职业危害预防工作,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预防措施.
1.为避免弧光对人体的辐射,不得在近处直接用眼睛直接观看弧光或避开防护面罩偷看;多台焊机作业时,应设置不可燃或阻燃的防护屏;采用吸收材料作用室内墙壁饰面以减少弧光的反射;保证工作场所的照明,消除因焊缝视线不清点火后戴面罩的情况发生;不得任意更换滤光片色号;改革工艺,变手式焊为自动或半自动焊,使焊工可在远离施焊地点作业.
2.对金属烟尘和有害气体的防护,因根据不同的焊接工艺及场所合选择合理的防护用品;在技术措施上选择局部和全面通风方法;在工艺上选用污染环境小或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以及采用低尘低毒焊条等措施来降低烟尘浓度和毒性.
3.为防止焊接灼烫应穿好工作服.工作鞋.戴好工作帽.工作服应选用纯棉且质地较厚.防烫效果好的.注意脚面保护,不穿易溶的化纤袜子.焊区周围要清洁,焊条堆放要集中, 冷热焊条要分别摆放.处理焊条渣时,领口要系好,戴好防护眼镜,减少灼烫伤事故.
4.焊接现场事先移去易燃易爆物品;离空焊接下方应设置接火盘;焊补盛装过将近燃液体容器.空桶等应清洗干净.置换彻底;简易建筑.仓库.房屋闷顶内以及易燃物堆垛附近不宜进行焊接作业;船仓内焊接防止钢板导热引起背面可燃物或隔热层起火;需要检修的输送.储存易燃液体.可燃气体的管道和设备与其它设备互相连接时,应将连接管道拆除或阻绝.
5.为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焊机接地及各接线点要接触良好;电绝缘外套无破损;改变焊机接头需要该接两次回线;转移工作地点或更换焊条应戴好绝缘手套;在金属容器或金属结构上以及狭小的工作场所焊接时,应采用橡胶垫.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电焊钳外壳绝缘要可靠;雨雪天不能在露天作业;不得将自身.机器传动部分等作为焊接回路的一部分;电焊设备安装.修理.检查由电工进行;不得擅自拆修或更换保险丝.
、电焊作业职业危害的防护
综上所述,电焊作业中有害因素种类繁多,危害较大,因此,为了降低电焊工的职业危害,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治措施。
1.提高焊接技术,改进焊接工艺和材料
通过提高焊接技术,使焊接操作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人与焊接环境相隔离,从根本上消除电焊作业对人体的危害。通过改进焊接工艺,如合理设计焊接容器的结构,采用单面焊、双面成型新工艺,避免焊工在通风极差的容器内进行焊接,从而大大地改善焊工的作业条件;再如选用具有电焊烟尘离子荷电就地抑制技术的CO。保护电焊工艺,可使80%~90%的电焊烟尘被抑制在工作表面,实现就地净化烟尘,减少电焊烟尘污染。由于电焊产生的危害大多与焊条药皮成份有关,所以通过改进焊条材料,选择无毒或低毒的电焊条,也是降低焊接危害的有效措施之一。
2.改善作业场所的通风状况
通风方式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其中机械通风是依靠风机产生的压力来换气,除尘、排毒效果较好,因而在自然通风较差的室内,封闭的容器内进行焊接时,必须有机械通风措施。
3.加强个人防护措施
加强个人防护,可以防止焊接时产生的有毒气体和粉尘的危害。作业人员必须使用相应的防护眼镜、面罩、口罩、手套,穿白色防护服、绝缘鞋,决不能穿短袖衣或卷起袖子,若在通风条件差的封闭容器内工作,还要佩戴使用有送风性能的防护头盔。
4.强化劳动保护宣传教育及现场跟踪监测工作
对电焊作业人员应进行必要的职业安全卫生知识教育,提高其自我防范意识,降低职业病的发病率。同时,还应加强电焊作业场所的尘毒危害的监测工作以及电焊工的体检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焊接作业的个人防护措施有哪些?
焊接作业的个人防护措施主要是对头、面、眼睛、耳、呼吸道、手、身躯等方面的人身防护。主要有防尘、防毒、防噪声、防高温辐射、防放射性、防机械外伤和脏污等等。焊接作业除穿戴一般防护用品(如工作服、手套、眼镜、口罩等)外,针对特殊作业场合,还可以佩戴空气呼吸器(用于密闭容器和不易解决通风的特殊作业场所的焊接作业),防止烟尘危害。
对于剧毒场所紧急情况下的抢修焊接作业等,可佩戴隔绝式氧气呼吸器,防止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
为保护焊工眼睛不受弧光伤害,焊接时必须使用镶有特别防护镜片的面罩,并按照焊接电流的强度不同来选用不同型号的滤光镜片。同时,也要考虑焊工视力情况和焊接作业环境的亮度。
为防止焊工皮肤受电弧的伤害,焊工宜穿浅色或白色帆布工作服。同时,工作服袖口应扎紧,扣好领口,皮肤不外露。
对于焊接辅助工和焊接地点附近的其他工作人员受弧光伤害问题,工作时要注意相互配合,辅助工要戴颜色深浅适中的滤光镜。在多人作业或交叉作业场所从事电焊作业,要采取保护措施,设防护遮板,以防止电孤光刺伤焊工及其他作业人员的眼睛。
此外,接触钍钨棒后应以流动水和肥皂洗手,并注意经常清洗工作服及手套等。戴隔音耳罩或防音耳塞,防护噪声危害,这些都是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
气焊的基本操作技术
气焊操作时,一般右手持焊矩,将拇指位于乙炔开关处,食指位于氧气开关处,以便于随时调节气体流量。用其它三指握住焊矩柄,右手拿焊丝气焊的基本操作有:点火、调节火焰、施焊和熄火等几个步骤。
1.点火、调节火焰与熄火
点火时先微开氧气阀门,然后打开乙炔阀门,用明火(可用的电子枪或低压电火花等)点燃火焰。这时的火焰为碳化焰,然后逐渐开大氧气阀,将碳化焰调整为中性焰,如继续增加氧气(或减少乙炔)就可得到氧化焰。
点火归,可能连续出现“放炮”声,原因是乙炔不纯,应放出不纯惭炔,重新点火;有时出现不易点火,原因是氧气量过大,这时应重新微关氧气阀门。点火时,拿火源的手不要正对焊咀,也不要指向他人,以防烧伤。
焊接完毕需熄火时,应先关乙炔阀门,再关氧气阀门,以免发生回火和减少烟尘。
2.堆平焊波 (1)焊件准备
将焊件表面的氧化皮、铁锈、油污和脏物等用钢丝刷、砂布等进行清理,使焊件露出金属表面。
(2)焊缝起头
一般低碳钢用中性火焰,左向焊法。即将焊矩自左向右焊接,使火焰指向待焊部分,填充的焊丝端头位于火焰的前下方一起焊时,由于刚开始加热,焊矩倾斜角应大些(50~70),有利于工件预热,且焊咀轴线投影与焊缝重合。同时在起焊处应使火焰往复运动,保证焊接区加热均匀。待焊件由红色熔化成白亮而清晰的熔池,便可熔化焊丝,而后立即将焊丝抬起,火焰向前均匀移动,形成新的熔池。
(3)正常焊接
为了获得优质而美观的焊缝和控制熔池的热量、焊矩和焊丝应作出均匀协调的运动;即沿焊件接缝的纵向运动;焊矩沿焊缝做横向摆动;焊丝在垂直焊缝方向送进并作上下移动。
(4)焊缝收尾
当焊到焊缝终点时,由于端部散热条件差,应减小焊矩与焊件的夹角。(20~30°),同时要增加焊接速度和多加一些焊丝,以防熔池扩大,形成烧穿。
焊接常见缺陷的预防措施
根据大型安装工程建设的施工经验,焊接是安装建造期间的一项关键工作,其进度直接影响到计划的工期,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其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工程的建造周期和建造成本。如何保证焊接质量和提高焊接效率、减少返修率、降低施焊成本,是工程的建设领域施工控制的关键措施。在未来各项工程的建设中,如何提高焊接质量,避免常规缺陷的产生;如何制定预防措施,对焊接技术工作者是一项必须面对的课题。 安装工程的焊接应在焊接质量和工期上都满足要求,但是安装工程往往受施工场地和空间条件限制,通常以传统工艺为主,如所氩弧焊(TIG)或氩-电联合焊接(TIG+SMAW)时,由于受人员、设备、材料、标准文件、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会导致如:气孔、未熔合、夹渣、未焊透、错边、咬边、夹钨等焊接缺陷的产生。为了避免焊接觉缺陷的产生,满足对质量的更高要求,在此结合工程建造期间的施工管理经验,拟在人员、设备、材料、标准文件和环境等多方面加强焊接管理,有针对性采取严格控制措施,可以在工艺管道预制、仪表测量管、压力容器、大型储罐、支吊架、钢结构焊接等方面进行质量控制与预防,不但可以保证焊接质量,而且可以避免焊接通病的出现,达到进一步提高焊接效率,加快施工进度的要求;还可以减少返修数量,降低焊接成本,获得良好的焊接质量,改善现场的施工条件,更好 地使用焊接资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焊接常见缺陷
(1) 常见的类型:气孔、夹渣、未熔合、未焊透、错边、咬边、夹钨。 (2) 生产的影响因素:人员____关键要素;母材和焊材_____决定要素;焊接设备状况____重要要素;标准/规范的执行状况____施工管理要素;环境管理状况____施工管理要求。 (3) 质量控制的流程如图1所示。
3各种缺陷的预防措施 3.1 气孔的控制
(1) 按国家标准要求,加强施工环境控制,现场建立合理的施工清洁区。 (2) 按焊接施工方案要求进行坡口清理,严格控制坡口两侧的清洁度。 (3) 加强焊工基本技能的培训,控制焊接电弧的合适长度。 (4) 严禁管内有穿堂风,采取端部封堵等措施。
(5) 加强现场通风条件,控制空气潮湿度小于等于90%。
(6) 采用低氢型焊条。
(7) 控制氩气纯度大于等于99.99%。
(8) 选择设备性能稳定的电焊机且标定合格。
(9) 按工艺评定要求,控制氩气流量,避免出现紊流。 3.2 夹渣的控制
(1) 加强焊工基本技能的培训,控制铁水与熔渣分离。 (2) 按焊接工艺数据单要求,控制焊接电流。 (3) 加强焊接过程的层道清理。 (4) 使用合适规格的焊条。
(5) 焊接接地线应该在工件中合理接地,控制电弧偏吹。 3.3 未熔合的控制
(1) 加强焊工基本技能的培训,消除根部未熔合缺陷产生。 (2) 注意层间修整,避免出现沟槽及运条不当而导致未熔合。 (3) 严格按WPS要求,采用合理的焊接电流。 (4) 正确处理钨丝的打磨角度和焊接停留时间。 3.4 未焊透的控制
(1) 加强坡口质量检查,控制合理的钝边量。
(2) 加强装配质量检查,严把装配质量关,控制合理的错边量。
(3) 加强标准培训及伪缺陷在结构的模拟检验,避免内部缺陷的错判。 (4) 加强焊工基本技能的培训。
(5) 按焊接工艺数据单要求采用合理的焊接电流。 (6) 使用合适规格的焊材。 (7) 正确处理钨丝的打磨角度。 3.5 错边的控制
(1) 加强原材料的验收质量,控制两部件的壁厚差达到标准要求。
(2) 加强质量检验人员在现场对装配质量的检查,严把装配质量关,控制合理的错边量。 (3) 加强焊工自检工作,按要求进行点焊,达不到要求授权拒焊,确保装配质量。 (4) 加强图纸的审查,避免设计在设备、阀门与管道尺寸接口存在问题。 3.6咬边的控制
(1) 加强焊接标准和评定缺陷标准的学习,正确判断咬边的深度和长度。 (2) 加强焊工基本技能培训。
(3) 严格按焊接工艺数据单要求,正确选择焊接电流。 (4) 加强焊工的自检工作,正确处理咬边缺陷。 3.7夹钨的控制
(1) 加强焊工基本技能的培训。 (2) 正确处理钨丝的打磨角度。 (3) 选择质量好的钨棒做电极。 4 结论
通过采用以上控制措施,焊接工程可以实现从施工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的全方位控制,确保焊接质量优良,使进度、质量、成本相统一,确保优质焊接工程的实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