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个人职业形象的塑造与管理 ◆苏俭 (广西钦州市合浦师范学校) 【摘要】良好的教师职业形象是一种价值无法估量的资源。教师良好形象的塑造,能较大程度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 教师个人职业形象的塑造和管理主要表现在:外在形象的塑造和内在素质的提高。也只有通过外在形象的塑造和内在素质的提高,在趋 向“关”的角度上的结合,教师才能不仅仅作为教师,也作为“人”,对学生、学校、社会和国家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l教师职业形象塑造管理 所谓“言传身教”中的“身教”指的就是姿态所承担的教育任务。它包括课 教师职业形象,是一定时期和一定环境下,社会公众对教师的外观形 象和内在素质的印象、看法、认知的综合体现。教师作为创新知识、传递知 识、指导学生个性发展、生存、做人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历来受到社会公 众的尊崇和爱戴。因此,良好的教师职业形象应符合教师的职业特点和公 众对教师的期望,是一种价值无法估量的资源,不仅是教师本人安身立命 的根本。是所在学校形象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反映我国教育质量和水平 的重要指标。 一、教师塑造个人职业形象的原则 1.符合社会角色期待 角色期待是社会和自我以及他人对具有某种社会地位的人所抱有的 期望。对教师的角色期待,就是人们对教师应当具有符合其身份特点形象 的期望。大致包括: (1)专业化。教师应该是饱学之士,对自身专业领域有一定研究,同时 也是教育专家、教学专家。 (2)高素质。除内在学识外。教师应当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各 方面修养,言谈举止优雅大方,服装得体而不华丽,有良好的工作、生活 习惯。 (3)平易近人。教师能否打动学生,取决于其是否平易近人,和蔼可 亲。能否真正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和尊重学生。 2.与时俱进 符合社会角色期待是要求教师具有教师职业特征,同时,教师要适应 社会变革的新形势、新理念,还必须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二、教师个人职业形象的塑造 常言道:师者,从之模范矣!教师本身就是形象,教师的形象是由内在 和外在形象共同构成的,而内在形象须通过外在形象才能得以展现。教师 通过自己形象的示范,以不可抗拒的引力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学生 进行美的熏陶。因此,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和谐统一,是当代教师自我形象 塑造应该追求的理想目标。 1.仪容仪表 良好的仪容能展示教师的精神面貌,规范教师的角色职责。美容化妆 是社会时尚的一种礼貌行为,而自然妆是教师形象的最佳选择。 2.衣着服饰 教师在校园里的穿着打扮须坚持三个把握。首先。把握TPO原则(即 时间Time;地点Place;目的Object)与其年龄、形体、职业以及周围的环境相 协调。女教师着装应作时尚的选择,得体人时,扬美遮丑,但不能过于花 哨。短裤、背心、拖鞋等服装,不能登大雅之堂,更不能进入课堂。其次,把 握尺度。教师在校园里的衣着服饰,既要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使学生产生 愉悦感及亲和力,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但又不能反客为主,干扰、影 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再次,把握灵活性。教师与学生的接触、交流的 场所可分为校内外和课内外,在不同的场合,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 选择不同的衣着服饰。 3.身体语言 身体语言主要包括以下构成要素: (1)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人的内心世界宣泄的窗口。在当前创建和 谐校园及人性化教育模式中,决定了教师的面部表情应当是尽可能多的和 颜悦色,尽可能让学生在舒适、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 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应适当地使用赋予深意的眼神。给予学生鼓励或警 示,以达到和学生心与心的交流。因此,适当丰富的面部表情可以促进教 师身心的健康发展,更可以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2)姿态。姿态是指用形体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非语言的语言形式。 内站姿和动态;课外的坐姿和待人接物。站姿应抬头挺胸、豁达自信,塑造 优美的静态形象;坐姿应端正、文雅、大方,塑造自然舒适的坐态美;待人接 物应随和、得体、自然,塑造和谐的处世美。教师在校园里,应时刻留意自 己的姿态。在创造悦目性的同时完成对学生行为美的教育。 (3)手势。教师的手势是教态美在三维空间的延伸,以手势助说话,教 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的内容适当地动用手势,可以激励学生的情绪。 课堂教学中的手势语,是一种艺术化的手势语,要自然、准确、大方,切不可 过滥和过度,不可矫揉造作.装模作样,使人感到轻浮和厌恶。又不可过于 死板拘束,扭扭捏捏。使人感到压抑和滑稽可笑,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和 心情。 (4)语言表达。教师的语言形象的形成要注意三个方面:第一,语音。 教师声音要宏亮,但也要柔和,让学生听上去感到没有压力、愉快;第二,语 速。教师要注意语言的抑扬顿挫,有声调、节奏上的起伏,才能吸引学生注 意,产生听课兴趣;第三,语言的组织和表达。应当用简洁的语言向学生表 达意思,复杂的语言反而产生歧义,概念不清、学生理解不透;第四,言之 有物。 可见,知识的完美传授必须借助于教师与之对应的适当的仪容服饰、 丰富的面部表情、肢体和口语表达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对知识 的理解,进而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师职业形象的自我管理 教师外在形象的塑造是其内在素质的反映。教师内在素质的提高是教 师发展的核心。教师需不断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完善自身,提升个人 素质。也就是说,要管理个人职业形象的内涵。 1.成为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的改革者 当代教师要具有全球化的广阔视野,树立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以能 力为本的育人观和教育教学质量观,不囿于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理论. 不固执于个人的经验,敢于打破陈规,大胆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 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更多给予学生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上的指 导,最大限度地把学生融入课堂之中,师生间真正形成“开放式”的教学 氛围。 2.成为终身学习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教师必须紧跟知识更新的步伐,不断学习新知识、吸取新观点、研究新 问题,教到老,学到老。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形成独立学习 的习惯和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教师的独特意义不在于他(她)是知识 的给予者,而在于他(她)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 3.成为富于创造力的研究者 当代教师不再是传统的经验型的“教书匠”,而应是富于创造力和反思 能力的专家型的教师。作为教师的研究者并非一般意义上的专家.教师不 仅要研究学科专业知识,更要善于从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 象中发现问题和意义,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的认识,从而提高 教师职业的学术性和职业魅力。 教师应在内在素质提高的基础上,将美与和谐建立在心中。并将这种 美与和谐赋予一定的生命,通过外在形象的塑造表现出来.在教学情境和 社会情景中感动学生、感动社会,真正达到促进教育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肖婕.21世纪教师形象设计[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0 [2]湖南科技学院人事部.教师形象规范[z].湖南永州,2004.8 [3]舒浩珍.现代教师形象设计初探[J].教育探索,2006,(9). 07/201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