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时间:第三周第一课时 备写:王玉红 审核:赵小花 班级: 姓名: 教学目标:
1.掌握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列强侵略中国的四次战争的名称、内容及对中国的危害; 2.掌握中华民族的近代化探索(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相关领导人及意义。
教学重点:同“教学目标”
教学难点:近代化探索的起因及意义。 教学过程:
一、 复习背诵八年级上册1-9课复习提纲的内容(20分钟) 二、 完成下列检测题 (一)填空
1、★虎门销烟:1839年 领导了虎门销烟,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2、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 》。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南京条约》主要内容: (1)开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2)赔款2100万(;3)割 给英国(4)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危害: 《 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逐步沦为 。 4、★火烧圆明园:1856年,英法为主凶,美俄为帮凶,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 联军火烧圆明园。 5、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 国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是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外国侵略者。 6.1876年, 率军收复了阿古柏所占新疆(除伊犁外)。后来,清政府收回了被沙俄侵占的伊犁地区.于1884年设新疆行省。
7、洋务运动口号:前期“ ”后期“ ” 8.1895年签订《 》的消息传来后, 和 等1300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要求变法图强,史称“ ”,维新变法从此拉开了序幕. 9、百日维新:1898年, 帝颁布诏书,开始实施资产阶级改革变法,史称 又称 。变法历时103天,因以 为首的顽固派的反对而失败。 等“戊戌六君子”被杀。 10、同盟会革命纲领(指导思想)是 “ ”( 主义, 主义, 主义) 11、武昌起义: 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又称 .
12、★★★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 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 ,使 观念深入人心。但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13新文化运动的两大旗帜—— “ ”与“ ”. 历史意义: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14.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 年5月4日,中共一大召开时间 年7月,标志着 诞生。
二.选择题
1.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
A.虎门硝烟 B.鸦片战争 C.洋务运动 D.辛亥革命 2.19世纪70年代,率军收复新疆的清朝大臣是( )
A.林则徐 B.关天培 C.左宗棠 D.冯子材 3. 清政府收复新疆后,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了( ) A.行省 B.行中书省 C.宣政司 D.驻藏大臣
4.现在去北京参观圆明园,只能看到大水法等残迹。毁坏这座闻名于世的皇家园林的侵略强盗是( )A.英国侵略军 B.法国侵略军.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5.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时间是( )
A.1884年 B.1885年 C.1894年 D.1895年 6.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
A.公车上书 B.保国会成立 C.强学会成立 D.戊戌政变 7.有这样一位美国人,他梦想发战争财,受雇于清政府组建“洋枪队”,结果“咎由自取” 反丧了卿卿性命。此人是 ( )
A.西摩尔 B.瓦德西 C.华尔 D.赫胥黎 8.洋务运动先后提出的口号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自强、求富 C.自强、独立 D.科学、求富
9.近代史上哪位清朝皇帝“富有青年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甘做亡国之君,积极支持变法”?( )
A.康熙帝 B.道光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10.“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歌颂的是( ) A.毛泽东 B.康有为 C.梁启超 D.孙中山 12.在近代中国掀起的一场思想解放风暴是 (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3.“八荣八耻”中提倡“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追溯历史,曾经倡导“提倡科学,反对愚昧”的是( )
A.洋务运动 B.维新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4.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举行集会和示威游行,他们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引发了一场影响近代中国的运动,它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5.200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仍然把民生事业的建设问题放在首位。我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民生主义”并把它写进政治纲领的历史人物是
A.康有为 B.孙中山 C.陈独秀 D.李大钊
16.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搭配错误的是
A.林则徐、魏源——新文化运动 B.李鸿章、左宗棠——洋务运动 C.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变法 D.孙中山——辛亥革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