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Hoc网络中双信道区分服务QoS MAC机制研究
来源:六九路网
第33卷第3期 2010年3月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0F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VoI.33 No.3 Mar。2010 Ad Hoc网络中双信道区分服务QJ=)S MAC机制研究 刘兵伟, 沈明玉 (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安徽合肥230009) 摘要:文章分析了现有的Ad Hoc网络MAC层的QoS保障机制,针对目前基于区分服务的方法,把 802.1ie的EDCF机制和改进的退避方法结合起来,并通过利用双信道解决QoS保障问题。仿真结果表明, 该方案能有效提高网络吞吐量和实时业务的服务质量。 关键词:Ad Hoc网络;MAC协议;区分服务;退避方法;QoS保障 中图分类号-TP3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060(2010)03—0376—03 Dual—channel DiffServ QoS MAC protocol for Ad Hoc network LIU Bing—wei, SHEN Ming-yu (School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efei 230009,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QoS guarantee system at MAC layer in Ad Hoc network. Based on the technique of DiffServ,integrated the EDCF mechanism of 802.1le with the improved backoff method。the dual-channe1 is used to achieve reliable QoS guarantee.The result of simulation proves that the scheme can improve the throughput of network and the quality of service for the real— time traffic. Key words:Ad Hoc network;MAC protocol;DiffServ;backoff method;QoS guarantee Ad Hoc网络的QoS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研究 的新热点。迄今为止,已经有许多用于Ad Hoc 本文在802.1le EDCF的基础上,研究如何 进一步提高MAC层的QoS性能,把改进后的区 网络中提供QoS支持的信道接人机制和方法,其 中采用改进的IEEE802.1 1协议来支持实时业务 和服务区分比较适用于无线Ad Hoc网络[1]。在 最初的IEEE802.1lDCF机制中,所有的数据流 分服务退避算法引入信道接入机制之中,并运用 到双信道上,提高了信道利用率,提升了网络的吞 吐量,降低了实时业务的平均时延。 都是以相同的概率竞争接人媒质,对具有时延和 带宽要求的实时业务支持很差,不能满足QoS的 1 IEEE802.1ie基于EDCF的QoS机制 IEEE802.1le基于EDCF的QoS机制为了 改善IEEE802.11协议对于QoS的支持,802.11 工作组制订了802.11MAC协议的增强机制,即 要求。为此,IEEE802.11工作组提出了基于竞 争的信道接人机制EDCF,这种机制是基于队列 的优先级服务区分,对不同的业务提供了不同优 802.1 le。EDCF是基于竞争的信道接人机制,是 对原有的DCF机制MAC规范的大幅度改进。 通过引入业务流分类(TC)来实现QoS服务区 分,每个移动站点内通过虚队列的形式来实现8 种不同优先级的业务流,并映射为4种接人种类 (AC)c引,每个队列的优先级k等价于接人类级 AC,见表1所列。 先级的信道接人(AC),保证了高优先级的(TC) 业务获得好的服务,低优先级的业务获得少的服 务。然而EDCF在网络负载高时,多业务类容易 产生冲突碰撞,系统吞吐量下降,由于退避机制的 静态设置,只能一次性地保证高优先级的信道接 入优先权,从而造成不必要的信道接人延迟。 收稿日期:2009—02—19 作者简介:刘兵伟(1982一),男,河南洛阳人,合肥工业大学硕士生 第3期 刘兵伟,等:Ad Hoc网络中双信道区分服务QoS MAC机制研究 377 表1优先级与接入类别的映射关系 度。对于最高优先级业务,可以不考虑退避计数器 的值,直接用A值取代BO,且在等待时问长度(1) 式中不加A,最高优先级业务的等待时间小于A个 时隙。对于次优先级业务,B值可大于1,次优先级 的等待时间则大于等于A个时隙。而对低优先级 业务则选取B值为1,低优先级业务的等待时间最 在EDCF中每个AC都是DCF变体,使用一 组EDCF信道接人参数去竞争传输机会(TX— 长。这样通过改变参数A和B的值,就可以为不 同类型的业务提供不同的信道接人优先级。 OP),TXOP表示当一个站点被获准向信道发起 传输的一段时间间隔。具有高优先级的AC被指 定给更小的竞争窗口(CW),以保证高优先级比 低优先级的AC能优先发送。可以通过对AC设 置竞争窗口限界(CWminrAC],CWmaxFAC])来 得到这种接人优先。为了进一步进行服务的区 分,不同的AC采用不同的帧间隔。优先级高的 AC分配小的AIFS和CW,这样就保证了高优先 级业务可以优先的竞争接入信道,获得较大的传 输带宽。文献[3~5]分析表明,802.1le可以有 效提供高优先级的信道接入,但在负载较高的情 况下较易发生冲突。 现有的保障Qos的MAC协议大都是利用 单一的区分服务策略,而且是在单信道情况下提 出的,无论如何设计都不可能完全解决隐终端和 暴露终端的问题,实时业务的信道接人优先权很 难得到充分保证,网络的空间复用度低,无法很好 地支持对语音等实时业务韵QoS保障。使用双 重区分服务和双信道策略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2一种双信道区分服务Q0S保障机制 如果移动节点使用双信道,那么控制报文和 数据报文就可以在不同的信道上传送,数据报文 不会和控制报文发生冲突,这对解决隐终端和暴 露终端非常有利(已在文献[6]中得到了解决),从 而可以提高对实时业务服务质量的支持。本文将 单信道条件下的区分服务机制运用到双信道中, 并结合改进的退避算法,形成了以下具有QoS保 障的双信道服务区分接入机制。 2.1改进的退避算法 退避算法将业务分为3种不同类型,即最高 优先级业务、次优先级业务和低优先级业务,并在 IP报文的区分服务(DS)字段对业务类型进行标 识。等待时间长度的通用公式为: W 一{A+(rand()rood BO)/B}S (1) 其中,A和B的默认值分别为。和1;rand()为节点 产生的随机数;130为退避计数器值;S为时隙长 2.2机制描述 将共享信道按频带划分为2个子信道:控制 信道和数据信道,所有数据的传输采用这样的报 文交互顺序RT CT DATA—ACK。 (1)如图1所示,源节点A向节点B发送报 文,A运用载波监听方法探知控制信道和数据信 道的情况,如果信道忙,则等待;如果信道空闲,则 等待AIFS仲裁间隔时隙,由802.1leEDCF机制 可知,AIFSETCi]一DIFS+a(TCi)Slot—Time。 其中,TC为EDCF为不同优先级分配的标识; a(TCi)为此优先级额外增加的时隙数。优先级 最高TC的AIFS最小(等于DIFS)。 (2)进入退避窗口,使用具有区分服务的退 避算法,对于最高优先级业务,由(1)式知其等待 时间为: 一(rand()roodA)S (2) 对于次优先级业务,由(1)式知等待时间为: 一{A+(rand()rood BO)/B}S (3) 而对低优先级业务,由(1)式知等待时间为: W ==={A4-(rand()mod BO))S (4) 低优先级业务的等待时间最长,而最高优先级得 等待时间最短。 (3)假如高优先级节点A在退避窗口减为0 后,顺利接人信道,等待DIFS时隙,在控制信道 发送RTS控制报文。 (4)B收到RTS报文后,等待SIFS时隙,在 控制信道发送CTS控制报文,表示节点A可以 向B发送数据。 (5)A收到CTS报文后,开始在TXOP时限 内,在数据信道传送数据分组,从而不用在每次发 送完数据重新竞争信道,帧间间隔仅为SIFS,当 达到TXOP时限值或者A没有数据要发送时,开 始新一轮的竞争。 通过以上描述,节点接入信道总的等待时间 为AIFSETCi-1+W ,从而在接人抢占和冲突退避 两方面共同保证高优先级业务的信道接人优先 权,并且对不同的优先级等待时间不同,控制报文 378 合/i ̄X-,&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33卷 和数据报文运行在不同的信道上,发生冲突的可 能性大大降低了,从而又可以增加吞吐量。 控制 数据 控制 图1双信道帧传输图 3 试验与分析 U 2UU 400 6UU UU l UUU 包到达率/(pb・一) 图3语音帧延迟时间 从图2和图3仿真结果看出,利用双信道的 特性,减少了分组问的冲突,信道利用率高,提高 了网络的吞吐量;利用2次区分服务机制,高优先 级业务时延得到了减小,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4结束语 在MAC协议中实现QoS保障是近来研究 的热点,也是Ad Hoc网络研究的重点。 本文结合Ad Hoc网络的特性,利用2次服 务区分机制,并将其运用在双信道上,实验结果达 到了预期的效果,提高了吞吐量,并降低了语音等 高优先级业务的时延。 [参考文献] [1]IEEE Draft Supplement to Standard-2002.Telecommunica— tions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Systems:LAN/ MAN Speciifc Requirements,Part 1 1:Wireless Medium Access Control(MAC)and Physical Layer(PHY)Speciif— cations:Medium Access Control(MAC)Enhancements for Qualify of Service(QoS)Is3. [2]赵为粮,李云,刘占军,等.移动Ad Hoc网络中QoS参数 的相关性研究[J]-电子学报,2006,34(3):487—490. [3]He Da-jiang,Shen C Q.Simulation study of IEEE 802.1le EDCFEC ̄//57th IEEE Semiannual,2003:685--689. E43 Xiao Yang.Enhanced IX;F of IEEE 802.1le to support QoSEJ].Wireless oC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2003, (2):l291—1296. Es]Xiao Yang IEEE 802.1le:QoS provisioning at the MAC layer 口].ⅢEE Personal Communicatiorks,2004,11(3):72—79. [6]顾艳,沈连,邱小华.Ad Hoc网络中一种新的双信道 AMC协议及其性能分析[J].应用科学学报,2006,24(5): 447~252. [7]Deng J,Haas Z J.Dual Busy Tone Mtiftiple Access(DBT— MA):a new medium access control for packet radio net— works[C ̄//Universal Personal Communications,1998. ICUPC"98.IEEE,1998,International oCnference on,1998: 973~977. [8]Hass Z J,Deng J.Dual Busy Tone Multiple Access(DBT— MA):performance evaluation rC ̄//Vehicular Technology Conference,1999 IEEE 49th,1999:314—319. (责任编辑张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