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幼儿园开展家长助教活动的意义及策略

来源:六九路网
浅谈如何提高中职物流专业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海南省儋州市洋浦经济开发区技工学校 578101)■沈明月 (

【摘 要】随着物流专业的快速发展,就业岗位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至关重要。为了使学生更好的面对未来的就业形势,培养学生想说、敢说、会说的

能力,提高中职物流专业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势在必行。

【关键词】中职;物流专业;口语表达【中图分类号】G54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1-0280-01  一、“口语表达”———立足物流岗位的需要

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良好的口语表达也将决定一个学生的发展前景。

物流专业的学生除了娴熟的操作能力,还需要极强的口语交际能力,例如物流专业毕业的学生更多会从事仓库管理员、物流专员、采购主管等工作,所以说口语交际对学生走向社会谋职、创业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多数学生口语表达能力都很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不愿交谈、不善交谈的状况。因此,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我就巧妙地创设学生参与口语训练的机会,提升其口语表达能力。

二、想方设法,提升物流专业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1.课前课中,登台展示。设置课前五分钟“讲故事”口语训练。每节课先把“讲故事”的训练落实到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准备时间,第二次课前登台展示,讲完再请一二个同学进行点评,老师进行最后的总结。记得有一个学生讲过有关物流专业学生就业的故事,话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同学们讨论的异常热烈,后来还是我及时的总结点评才结束讨论。

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机会,让更多同学参与,物流专业每个班每个月开展一次“说见闻”课,请三四个同学上台讲述自己近段时间的见闻,并让全班同学交流一下感想。刚开始开展的时候同学们都觉得很吃力,严重缺乏自信心,站在台上怯怯懦懦,这种情况我多以鼓励为主。类似这样的学生比较多的时候,我会引导同学们从所学的专业及岗位入手,他们有话说才会感兴趣。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同学们做的越来越好了,例如有一次我让学生课前“讲故事”,他讲到了一个师姐做市场营销工作的故事,他就讲到师姐在校学习对其就业的影响,以及就业遇到的一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同学们兴致特别高,听了也很受鼓舞,学习的尽头更大了。

2.巧设课程,激发兴趣。对于物流专业的学生来说,除了专业课之外,还有基础课,如何让基础课成为学生乐学的科目需要下一定功夫的。我在课程设置上就调整过很多次,每一次的调整都是以学生的兴趣作为前提,学生喜欢学是最重要的。

中职的学生文化基础还是相当薄弱的,像简单的汉语拼音都没有几个学生过关,而汉语拼音不仅影响着学生专业课的学习,也阻碍了学生的认字量组词量,学生都不能很好的组词造句,那就根本谈不上很好的口语表达。基于以上几个方面,我首先设置了汉语拼音课,汉语拼音我也是从有关物流专业方面着手,选择物流专业词语拼读,像仓储、运输、装配、配货等等,因为这些词语就在学生身边,所以学生乐于去学习。每节课我还设置相应的绕口令练习,我通过自己与学生的改写,改成与物流专业相关的绕口令,这样学生就觉得很好玩,主动改写主动朗读,学生的口语表达在他们乐学的过程中学到了。

汉语拼音学扎实了之后,课程设置会回到口语表达上面,针对物流专业的口语表达

课,我也不是按部就班的授课,授课前我是先收集学生的意见,看看大部分学生的需求。

像学生比较关注做好自我介绍,平时与人交谈等话题,所以我会设置与其相关的课程,课程来源于学生,设置渗入学生的专业,学生也是很乐于配合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自然提升了。

3.设置情境,训练口语。学习中设置情境营造气氛,构建一个宽松开放、自由探究的环境,对学生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也需要创设情境,让学生打开思路,放飞想象。我通过设置情境,进行口语训练,我把设置情境都穿插在我们的课堂中,我讲到与人日常交谈时,我就设置了这样的情境:有两个叉车司机在运输货物的过程中吵架了,你可以判断出他们吵架原因,并且进行劝解吗?你作为一个电商售后客服,当有人向你投诉对产品不满意的时候,你当如何回应消费者?在这些特定的情境中,学生们可以通过想象、运用修辞,充分调动他们的语言储备,从而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与兴趣。

4.延伸课外,增加阅读。

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训练不能只局限在课堂内,更应该走进课外,提升学生的阅读量。从这几年的就业来看,我们物流专业的很多学生从事了跟语言有关的工作,像客服、销售、前台等工作,都急需要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基于上面的原因,我给学生提供书单要求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利用晚自习的时候走进图书馆,放下手机,认真的读一本书做一个笔记。坚持一段时间的阅读,物流专业的学生还是有很大的进步。

三、坚持不懈,物流专业学生需打一场攻坚战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还需要物流专业学生每天坚持训练,作为老师也需要多给学生提供发言的机会,鼓励学生有创意的发言,进行扎扎实实的口语训练。让学生自己多些表达的机会,他们的口语能力就会慢慢上来。

作为物流专业的教师,也需要把提升口语表达能力放在首位,多设置一些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加以练习,例如仓储实训课,就可以每节课做完项目之后,小组内讨论总结,组与组之间相互点评,这样的环节下来之后,既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又大大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了,还需要所有的老师与同学持之以恒,每天动动嘴,提升一点点。

作为物流专业的口语交际教师,在设定教学计划时必须依据物流专业学生特点制定,有的放矢。鉴于学生的实际情况,需夯实基础,拓展课堂,通过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地创设情境开展活动,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还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学成为一个有独立见解、有较强口语交际能力和富有创造能力的人。基金项目: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海南中职物流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以

QZJ13517037。洋浦技工学校为例》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幼儿园开展家长助教活动的意义及策略

山东省安丘市官庄镇中心幼儿园 潍坊 262108)■孙 炜 张荣敏 王 妤 (

【摘 要】家长助教是幼儿园家园共育方面的一个新举措,并逐渐成为一种价值取向,是邀请有专长的家长走进幼儿园,和教师一起组织教育活动,为幼儿的成长提供帮助和支持

的一种活动。在家长助教活动中,教师是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参与者”,家长是活动的“援助者、支持者”,大家共同的目标是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本文对幼儿园开展家长助教活动的意义及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幼儿园;家长助教活动;意义;策略【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1-0280-02  按照幼儿教育的相关指导规定,对于幼儿的教育应该充分发挥各方的合力,与家庭教育密切结合,有效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实现与小学教育的衔接,达到较好的幼儿教育的效果。具体来看,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式,为幼儿教师所推崇。这是因为,幼儿家长参与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来,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职业优势,并帮助幼儿园教师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可以说,幼儿园开展家长助教活动,这种幼儿教育形式有着一定的必要性,在提升幼儿教育质量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家长助教”的意义1.拓展幼儿教师知识面,丰富幼儿活动。

幼儿园教师在育儿上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方法,能够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有效的教育,但是他们所教授的知识达专业程度不足,甚至有时候会出错。这与文化素质较高的幼儿家长形成了反差。因此,“家长助教”可以充分发挥家长资源,使得教师与家长的专业知识相互弥补,进而达到良好的效果。

2.可以有效促进家园互动,达到“家园共育”。“家长助教”活动将家长邀请到幼儿园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这一举措可以让家长体会到自己的重要性,感受到自己是幼儿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进一步切实地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方针,体会教师的辛劳。而家长在参与助教的同时,也能更多地了解教师授课的方法和步骤,以便配合及理念一致地教育幼儿。“家长助教”活动不仅可以拓宽幼儿园的办园思路,还可以开阔幼儿的视野,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除此之外,对于家长而言,参加幼儿园活动的同时,还可以了解到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和学习状况,逐步学会感知幼儿的心理,走进幼儿的世界。

3.家长助教让家长拥有了了解教育并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机会。家长助教就是家长走进课堂,直接参与教育活动,协助教师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育目标。我园通过家长助教,融入更多新理念、新内容,全方位展示幼儿园的各项活动,让家长走进课堂和孩子们零距离接触,实现角色互换。让家长感知幼儿园教育给孩子带来的成长中的快乐,帮助家长解决教育孩子中的问题与困惑,增加了家长更多与孩子相处交流的机会,不断更新家长育儿理念,让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

二、提升“家长助教”活动的有效策略

1.幼儿园和教师要充分重视家长助教的价值。作为家长助教的主动方,幼儿园首先要清楚地认识到“家长助教”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但很多幼儿园教师认为自身在幼儿培养中具有主导作用,只重视自身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家园共育的原则。对于幼儿教育,幼儿园教师要以孩子的发展为中心,坚持平等合作、互助互补、适当指导等原则,与家长和其他多方力量联合,一同实现孩子的健康成长。幼儿园要提高教师对助教的认识,如通过开会和学习的方式进行鼓励,让他们认识到家长助教的重要性。再者,幼儿园可以开设爸妈社团活动,邀请具有特长的家长前来授课,如烘焙课、手工课、舞蹈课等,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共同教育。

2.统一思想,制定方案。

我们在与家长接触的过程中,发现许多家长虽然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却并不真正了解孩子,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所以常常教不得法;也不理解老师教育的目的,与老师的教育不能保持一致,不能很好地保证教育效果的一贯性。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我园幼儿教育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开学初,我们开展了以“家长进课堂”为主题的家园共育主题策略会议,拟定家长助教实施方案,对助教活动的目的、意义、具体操作要求、对家长课堂教学的指导等,与老师们进行面对面的学习、商讨,并充分听取老师的建议,挖掘家长资源,弥补幼儿园课程资源的不足,让家长愿意走进课堂,体验与孩子共同学习的乐趣,体验教师工作的辛苦与不易,从而使家园共育更为积极、有效。

3.优化家长助教的流程。第一,双向选材。每月初,幼儿园在“宣传栏”中公布本阶段授课活动内容,家长助教根据自身特长和时间自主安排,以双向选材的方式。使之化被动为主动。第二,内容制定。在活动前,授课班级教师应主动和家长志愿者沟通,帮助家长助教了解幼儿特征、活动场地,并配合家长助教拟定出活动目标、流程以及和幼儿互动的形式。引导家长助教设计内容时,尽量遵循童真童趣、循序渐进等教育原则。第三,组织与实施。幼儿对这些“妈妈老师、爸爸老师”充满新鲜感,教师抓住幼儿这一兴趣点,向幼儿介绍家长助教的特长,

2 80并为每一位幼儿挂上名片。以便在活动中消除彼此陌生感,更好地开展活动。第四,活动反思。在活动结束后,教师首先应肯定家长在活动中正确的教育方法和组织能力,使家长助教感受到自身的教育力量和作用,增强授课的自信心。其次,教师和授课家长共同对本次活动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回顾,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复思考,以求得最佳效果,为下次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家长助教”活动,以其特有的形式为家长、教师搭起了一座沟通、互助的桥梁,促进了家长与教师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包容。“家长助教”更能拓宽幼儿知识层面,深化家长对幼儿园的认识,提高教育理念,弥补幼儿教师在某些领域的不足。要让“家长助教”发挥有

效的价值,家长与教师之间必须紧密联系,共同研究、探讨、实践、反思、总结,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助教活动的功效,提高“家长助教”活动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路雅瑞.幼儿园家长助教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2]朱丽君.幼儿园家园共育的积极互动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3]苏婷.不同家园合作形式下家长参与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4]张丽伟.石家庄市幼儿园家园合作工作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

课堂因“错误”而美丽

———《平移和旋转》教学片段和反思

重庆市开州区白鹤街道中心小学 405400)■田隆萍 (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1-0281-01案例背景]:  [

《平移和旋转》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让学生在观察实例的基础上认识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二是在方格纸上将图形平移。而这节课所有的教学活动最终都是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升数学思考能力和培养积极的数学学习兴趣。基于这样的考虑,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呈现出学生真实的思维,尤其是一些错误的想法,通过操作、交流与合作,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理解、加强体验,自我修正、自我提高,在习得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案例描述]:片段一:“钟摆”的运动也是旋转吗?认识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首先是从观察生活中的实例开始的,课始教师就呈现了一组动态的画面(钟面上分钟在转动、升旗时国旗上升、缆车在前进、风扇在转动、钟摆在运动),让学生仔细观察,并用手势模仿它们运动的样子,根据它们各自运动的方式分分类。学生在观察、思考、小组交流后,很快地将国旗、缆车的运动归为一类,将分钟、风扇的运动归为一类,还有一类就是钟摆的运动。很显然,钟摆的运动确实与风扇、分钟的运动有一些不同,前者看上去是在左右摆动,而后者的运动有一个清晰的轨迹,它们在运动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圆形。如果这时,教师直接告诉学生,钟摆的运动和分钟、风扇的运动是一类,则比较生硬,既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降低了教学效率,带来半生不熟、含混不清的“后遗症”。因此,笔者在教学时,采用了延迟评价,让学生在抽象概括、实物验证、比较分析的过程中修正错误,达成共识。

师:国旗上升、缆车前进,这样的运动是平移。仔细观察它们运动的样子,你能说说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特点吗?

:它们的运动都是直的。生1师:说的很好,平移是沿直线运动。(板书出平移的运动特点)像风扇、分钟的运动是旋转。旋转又是怎么运动的?

:它们都在转动。生2师:很好,它们确实都在转动,但它们在转动的过程中,每个地方都在动吗?有没有不动的地方?

学生观察、思考。

:有一个地方没动,就是它们最中间的一点不动。生3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指向不动的点。师:观察得很仔细,我们把分钟、风扇最中间的一点叫做中心,我们可以说旋转是绕一个中心转动。(板书出旋转的运动特点)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钟摆的运动有什么特点?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老师,我发现钟摆在运动时,也有一个不动的地方。生4:钟摆也是绕一个中心转动,因此钟摆的运动也是旋转。生5师:是这样的吗?其实我们手边经常用的自动转笔刀的运动与钟摆的运动很相似(一边说一边演示,故意只将转笔刀的摇杆转动一点点幅度),想一想这是什么运动?为什么?

:是旋转。因为摇杆在运动时,是绕一个中心转动。生6师:(将摇杆旋转一周),这下所有的同学都应该看清楚了,自动转笔刀的摇杆在———旋转。而一开始我们看到的同样是旋转,只是摇杆只旋转了一点点,就像钟摆也只旋转了一点点。

……[反思]:“以人为本”是一个理念,但更是教师切实的教育教学行为。钟摆的运动,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而言,确实很难一眼看出它的运动特点而将其正确地进行分类。在他们眼中,只有转动时形成一个圆形才是旋转,钟摆没有形成圆形,因而就不是旋转。正因为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课堂上才有从容和洒脱,敢于并善于暴露学生真实的想法,然后在抽象概括中抓住事物的本质特点、在实物验证中同化顺应,让学生从错误走向正确、从模糊走向清晰。

片段二:小房图到底平移了几格?动画显示小房图平移的过程。(图略)师:同学们,刚才动画中的小房图是怎样运动的?(说明:虚线表示小房图原来的位置,实线表示小房图现在的位置。)

:小房图在向右平移。生1师:不错,小房图是在向右平移,那它向右平移了几格呢?

:向右平移了4格。生2生3:我认为是向右平移了6格。生4:向右平移了2格。

:向右平移了8格。生5师:老师很高兴,因为我在课堂上听到了这么多不同的声音。那你们能不能说说是怎么想的呢?

:因为小房图在移动前后中间空了4格,所以我认为小房图是向右平移了4格。生2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在屏幕上指出小房图平移前后的空格数。生6:我觉得小房图只平移了2格,从图中小房图最近的两个“房角”可以看出来。

师:你能上讲台来指一指吗?

这位学生很快地走上讲台,指出了小房图平移前后最近的两个顶点之间的距离。

:我觉得刚才两位同学说的都不对,小房图应该是向右平移了6格。生7师:那你能来指一指吗?

格。该生上台,指出从小房图的左边的一条边在平移前后正好是6

师:还有不同意见吗?生5迟疑地说:刚才我认为是平移了8格,但现在又不是很肯定了。师:不要紧,无论你是坚持还是放弃,老师都支持你。但你必须向同学们说明你是怎样想的?

走上讲台,指出图中小房图平移前后距离最远的两条边之间的距离。生5师:同学们有这么多不同的答案。那小房图到底是平移了几格呢?我想还是用事实说话。

学生动手操作。……

格。学生汇报:小房图向右平移了6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再想一想,刚才我们是怎样数的?为什么会发生错误。先思考,再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

……

经过小组交流,学生汇报。

:老师,现在我终于发现,小房图平移后每一个部分都发生了变化,刚才我把小房生2

图中间的空格数当作是平移了几格,其实小房图右边的那条边后来还在右边,而它们之间

格。正好是6:小房图左边的一条边在平移前后的空格数也是6格。生8师:说的真好,你们用的这种方法就是找“对应边”,在判断一个图形平移了几格时,除了找“对应边”,还可以找“对应点”。想一想,原来有一位同学数的是小房图的两个“房角”之间的空格,受这位同学的启发,原来小房图右边的“房角”应该平移到哪里了,平移了几格?你还有其它方法吗?

学生思考、交流,汇报、展示。在学生汇报展示时,思维很活跃,有的找小房图左边的顶点,有的找小房图最上面的顶点,还有的找小房图右边的顶点。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能用很多种方法找到小房图平移了几格,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正是因为一些同学“错误”的想法,我们才一步步找到正确的方法。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老师相信现在他们更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反思]:数学教学应该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数学活动又是以思维提炼为核心。当学生对小房图平移的距离发生争论时,简单的对错根本无法让学生信服,那就把舞台交给学生,各自陈述、充分展示,在这个基础上再通过操作寻求答案。操作的过程又是思维提升的过程,在操作中,学生发现小房图平移前后每一部分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而这不就是找“对应边”或“对应点”的前提吗?错误离正确往往只有一步之遥,但这一步,如果没有争论、没有思辨、没有自我否定和自我修正,可能就会是万水千山。

[感悟]:

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错误是正确的先导,错误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学生犯错的过程应看作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上述的两个片段中,教师充分地预设、大胆地呈现、巧妙地举例、恰当地操作,在学生遇到疑惑、困难时,为学生指引了一个方向、打开了一扇窗,而这扇窗的外面是更精彩的世界,等着我们去探索和发现。

一、敢于并善于呈现学生的错误

课堂教学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的教学活动,因为有时间的限制和教学任务的要求,我们必须在课堂上进行一些取舍,而有的教师往往把学生错误的想法舍弃,用个别优秀学生的回答代替整个班级,这种忽视和漠视是很可怕的,因为这不仅没有面向全体学生、违反了国家教育政策,而且也丢失了重要的教学资源,丢掉了帮助学生从错误走向正确、从失败走向成功的重要契机。

在片段二的教学中,学生误认为小房图平移前后中间的空格数是平移的距离,这种错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如果不及时捕捉、充分呈现,学生可能会抱憾整节课,同时也不可能在错误中发现可以利用的资源。相反,教师给予其陈述的机会,从而产生操作验证的需要,在得到答案后再反思错误之所在,引导学生自我否定和自我修正。“每个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战胜自己,何其快乐!

二、回归生活,用事实说话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生活中有很多数学知识的原型,而很多物体又是利用了数学的原理。《平移和旋转》一课,不仅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更要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能力。当学生对钟摆运动感到疑惑时,教师没有急着下定论,而是先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提炼出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判断,同时充分利用学生身边常用的自动转笔刀进行举例说明,学生最终发现钟摆的运动同样具有旋转的特点、只不过旋转的幅度较小。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尊重了学生,调动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让事实说话,学生真正地经历了、感悟了、收获了!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2 8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