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动物育种:是指应用各种遗传学方法,改造水产动物的遗传结构,培育出适合人类养殖生产活动需要的品种的过程。
品种:是人类根据自身需要创造出的一种生产资料,一般是指经多代人工选择育成的,具有遗传稳定,并有别于原种或同种内其他群体,具有优良经济性状及其他表型性状的水生动物群体。
品系:是指来源于一个亲本对形成的群体,它具有突出的特点和性状、相对稳定的遗传性和一定数量的个体。
家系:一般是指由一对系祖繁育而来的群体。
地方品系:在品种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动物群体的不断扩大,分布区域也会逐步扩大,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饲养管理水平和方式的区别,在品种内会出现差异。具有这样差异的类群可以称为地方品系。
近亲交配系:是为杂种优势利用或试验动物的培育而通过自交数代得到的纯系。
单系:由一个系祖发展而来的群体。一般是为了利用该系组某一优良的性状并尽可能地使更多的个体具有这一性状,将其与多个个体交配,其后代称为单系,其中每个个体均有此系祖的遗传基因。
群系:一个品系的系祖是一个群体。一般是先建设一个基础群体,群体内个体具有所需要的某一或多个性状,然后群体繁育得到的后代即为群系。
种群:是指同一物种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占据某一特定空间的一群个体所组成的群集。
育成品种:品种中有许多人工雕刻的痕迹,是人类有意识选择的结果,因此又称为人工品种。
自然品种:是指未经任何仍选择或育成活动,经过简单的驯化过程或不经过驯化直接为人类的养殖活动所利用的自然种。
原种:原种指取自模式种采集水域或取自其他天然水域并用于养殖生产的野生水生动物种以及用于选育种的原始亲本。
杂交种:杂交种是指不同品系、不同品种甚至种间个体交配得到的具有一定生产性能的群体。
种质:指决定遗传性状,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的遗传物质。
资源:是指资财的来源,是对人类具有实际或潜在利用价值的材料,是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现实或可预见就将来能作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要素。
种质资源:对人类具有实际或潜在用途或价值的遗传材料。
水产动物种质资源:是指对水产养殖和水产动物的遗传改良有实际或潜在利用价值的遗传材料,包括水产动物的家养种和野生种。
引种:是指从外地或国外引进优良品种或物种使之在本地区繁衍后代并形成一定生物量的工作。
移植:是向新的水域引进原来没有的物种。
驯化:人类按照自身的意志,将野生动、植物培育成家养动物或栽培植物的过程称为驯化。
养殖驯化:为改变养殖对象的养殖环境并对新环境的适应过程。
引种驯化:是将国外或外地现有优良品种引入到本地引种,通过适应性训练试验,选择其优良者加以繁殖推广,是增加某区域自然资源的过程。
移植驯化:即使一个新的物种引入到一个水体以后的适应过程。
自发驯化:是指发生迁徙以及迁徙以后无人为参与条件下,生物自发的对新环境的适应驯化。
定向驯化:是按照人类的意图,以满足人类自身需要为目的在人为控制条件下的驯化。
极端驯化:又称激进式驯化或直接驯化,是指直接将欲驯化的生物置于将来需适应环境的极端条件之中进行驯化的方式。
渐进式驯化:又称为过渡性驯化,是指被驯化对象逐步的适应需驯化的环境,使其逐渐提高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的过程。
生物入侵:生物入侵是指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从其原生地,经自然或人为的途径,传播到另一个环境定居、繁殖和扩散,最终明显影响或改变迁居地的生态环境的事件。
选择:就是选优去劣,是指从自然的或人工创造的群体中淘汰不良变异,积累和巩固优良变异的有效手段。
选择育种:简称选种,是根据育种目标,在现有品种或育种材料内出现的自然变异类型中,经比较鉴定,通过多种选择方法,选优去劣,选出优良的变异个体,培育新品种的方法。
质量性状:是指品种的一系列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呈间断变异的性状。
自然选择:有利变异的保存和有害或不利变异的毁灭叫做自然选择,即最适者生产,不适者淘汰的原理。
人工选择:通过人工方法保存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和淘汰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以改良生物的性状和培育新品种的过程。
数量性状:占多数、呈连续变异的、个体间表现的差异只能用数量来区别的客观指标等一系列的变异性状均为数量性状。
个体选择:是根据个体性状的表现型进行选择的方法,又称为混合选择或机体选择。
杂交:在遗传学上将只要有一对基因不同的两个个体进行交配的过程称为杂交。
杂交育种:通过不同品种间杂交创造新变异,并对杂种后代培育、选择以育成新品种的方法。
育成杂交:就是指分属不同品种、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随机结合,形成各种不同的基因结合,再通过定向选择育成集双亲优良性状于一体的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杂种优势: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遗传类型的个体杂交所产生的杂种第一代,往往在生活力、生长势和水产性能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优于两个亲本种群平均值的现象。
经济杂交:由于杂种在第二代会表现出基因型的分离进而失去优势的生活力和生产性能,同时失去表现型的一致性,因此杂种优势只能利用一代。这种只利用第一代杂交种的优势来进行养殖生产的杂交称为经济杂交,又称杂种优势的利用。
一般配合力:是指某一亲本品种与其他若干品种杂交后,杂种后代在某个性状上的平均表现。
特殊配合力:是指两个特定亲本所组配的杂种的某一性状的表现。
雌核发育:是指卵子在精子的刺激下,依靠自身的细胞核发育成个体的一种有性生殖方式。
雄核发育:是指通过用放射线照射等方法完全破坏卵核,仅把卵子作为营养源,依靠精子由来的精核发育成胚胎的现象。
杂交不孕是指不可交配性,即由于亲缘关系远,使两个物种的生殖细胞产生配子隔离而不能正常受精、胚胎不能正常发育,因而不能获得有生活力的后代。
杂交不育是指亲缘关系较远的物种彼此杂交能够获得杂种,但因其生理功能不协调,生殖系统遭受干扰而杂种不能繁殖后代或繁殖力很低的现象。
细胞融合:是指两个或多个细胞融合为一个细胞的现象。
细胞核移植:是应用精细的显微操作技术,将一种动物的一个二倍体细胞核移植到同种或异种动物的去核卵母细胞质中,在一定条件下,它能像受精卵一样分裂、分化、发育形成胚胎、幼体或成体的技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