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工作总结
随着铁路企业的发展,电气化机车大量投入使用,处理好机车运行中发生的故障尤为重要。机车运行过程中,机车非主电路接地虽然是常见故障,但是情况比较复杂,所以及时排除故障,防止机破发生,保证运输秩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
回顾我是在一九八四年参加工作,我在原博克图机务段,由一名蒸汽机车司炉提升到司机。一九九四年,参加内燃机车转型培训,在很短的时间里掌握好新设备和新技术。不久担任滨州西部干线内燃继乘任务,一九九八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内燃机车司机,并到齐齐哈尔司机学校进修。结业后在练习阶段能虚心向各位老司机请教,在机车养护和故障排查上,要有科学方法和态度,具体去做好每一件事。
在二十五年乘务中,无任何行车事故,多次排除临时发生的机车故障,保证了列车安全正点运行。尤其是非主电路接地排查,不像主电路相对直观,非主电路接地须观察接地试灯后,还需分步排查,机车一些电气部件、接线分布遍布整个车上车下,当检查机车发现两接地线灯一亮一灭,说明有接地现象,一旦发展到两点接地就会造成短路酿成事故。因此,每次机车出库前有接地点我都在尽力排除故障,为此,我进行了潜心研究,摸索到一定的规律。
接地是机车最常见的电气故障之一,所谓接地,就是导电体与地(车体)相连,电路绝缘阻值的大小是衡量机车电气性能的
0
一个重要指标,因此,机车的不同修程、检修工艺对各大回路的绝缘阻值都有明确的规定。在实际运行中,造成机车接地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以下几个方面。
一、磨损:
随着机车速度的提高,机车上的电器受到振动或冲击增大容易造成电器紧固螺丝松动导线折断,线管口导线绝缘磨损与车体相碰,形成接地。
二、老化:
由于机车内温度高,特别是机器间和冷却间的线路还容易受到油水浸泡,长时间就会造成导线的绝缘层老化并脱落,形成接地。
三、导电粉尘多:
有触点电器触头开断时各种磨损产生的金属粉末以及电机炭粉,炭尘落在导电体上,形成接地。
四、潮湿:
由于雨天或洗车时漏水,天气潮湿,乘务员用电炉烧开水时机车晃动使水溢出等原因造成导体通过绝缘层上的水与车体相连,形成接地。
应急处理:
机车接地分为两种:正端接地和负端接地,如负灯亮,正灯灭为电路正端接地,反之,为电路负端接地。接地的查找一般采用经验排除法:把ZMK置于中立位(把照明回路与控制、辅助回
1
路分开)如果两接地试灯亮度的恢复一致,说明照明回路接地;反之,为控制回路和辅助回路接地。
一、照明回路接地 (1)正端接地
逐一断开各灯开关,并观察两接地试灯亮度的变化,当断开到某灯开关,两接地试灯的亮度变为一致,则该电路正端有接地点,用断开各灯开关来判断接地只适用于正端接地。
(2)负端接地
①检查司机室灯是否松脱,烧损。 ②打开头灯盖检查是否夹线。
③检查电风扇及热风机是否正常,如打火,有异味,也可以有接地把它们甩开进行排查。
④检查电器柜灯,左右车体灯(重点检查冷却单节内、外侧)车底灯灯头是否松脱,烧损。
一般来说,照明回路不管是正端接地还是负端接地,当我们确定某条电路有接地点后,就要重点检查该照明电路的灯座及灯头接线,因为它们很容易松脱。磨破或潮湿而发生接地。
二、控制回路或辅助回路接地
(1)分别拔下两端电炉插头,如电炉是接线栓连接,可把电炉取出,放在操纵台上并用绝缘体垫好。
(2)分别断开两端电炉子1-2TD开关。
(3)分别拔下无级调速驱动器WJT、电压调整器DYT、过渡
2
装置GDZ插头。
(4)分别拔下油、水温传感器插头。
(5)检查1-4YJ接线是否松动,如松动进一步检查内部接线脱本柱是否脱落。
(6)检查电磁联锁DLS、Rgt步进电机的接线是否松脱,注意检查线管口处导线是否磨破。
(7)检查机车速度发电机1CF及其连线。(因1CF安装于左2轮时的轴头上,其安装螺丝很容易松动而导致引出导线磨破且其线路长期暴露在外,受到风吹雨淋日晒而老化)。
上述7点是DF4B型机车控制回路或辅助回路容易发生接地的地方,因为这些电器大多装于机器间,这里振动大,温度高,且容易受到油水浸泡,工作环境十分恶劣。
一般来讲,机车非主电路接地,用这种方法查找,短时间内就可以判断和处理,实践证明,该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所以,日常要加强乘务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熟练掌握一些常见故障的应急处理方法,平时应加强对机车电器件的维护和保养经常吹扫寻电粉尘,使机车保持在良好运行状态。
回顾过去的乘务牢记“人民铁路为人民”这一宗旨,切实提高技术素质,良好的完成了运输生产任务,但距铁路跨越式发展的要求,还相差甚远,今后要更加努力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术,适应形式发展的需要。
齐齐哈尔机务段博克图车间 内燃机车司机 刘胜利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