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应走之路。 A:可持续发展 B:综合发展 C:经济进步 D:社会进步
E: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2、有资质的中介机构或组织专家组进行论证,参加论证的其他相关领域专家不少于专家总数的。 A:1/3 B:1/2 C:1/4 D:1/5
E: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3、融通期限在一年以内的资金市场被称为 A:货币市场 B:资本市场 C:现货市场 D:期货市场
E: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4、省级总体规划草案送审之前,应当报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负责与。
A:国家级区域规划草案进行衔接 B:国家专项规划草案进行衔接 C:国家总体规划草案进行衔接 D:次级综合规划草案进行衔接
E: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5、期货交易的对象是。 A:商品 B:掉期合约 C:标准化合约 D:远期合约
E: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6、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首要目标是。 A: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B: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C: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D: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
E: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7、”十二五”规划是以为主线。 A:科学发展
B: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C:深化改革开放 D:保障和改善民生
E: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8、组成和工作程序,由国务院规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A:货币政策委员会
B: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C: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D: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E: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9、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的排放强度。 A:废气 B:废渣 C:废物
D:温室气体
E: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10、各类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由相应级别决策。 A:党委 B:政府 C:人大 D:发改委
E: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11、”十二五”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的是。 A: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B:科技进步和创新 C:保障和改善民生
D: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E: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12、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包括。 A: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B: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C: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D: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E: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13、在城市群建设中,应强化中小城市功能。 A:服务 B:产业 C:居住 D:配套
E: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14、在我国的规划体系中,是比较薄弱的环节。 A:区域规划
B:专项规划
C:省(自治区、直辖市)级规划 D:市县级规划
E: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15、关于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的衔接,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总体规划指导专项规划编制,专项规划必须与总体规划相衔接,并服务于总体规划
B:专项规划在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具体任务和政策措施等不得与总体规划相矛盾,其内容必须是总体规划在某一特定发展领域的具体化和延伸
C:承担衔接工作的责任主体应严格按照要求,做到责任明确,衔接环节符合程序要求
D:在总体规划涉及的各行政区政府制订的各类规划均应与专项规划的基本要求相一致
E: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16、下列金融监管部门中,根据执行货币政策和维护金融稳定的需要,可以建议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检查监督。 A:中国人民银行
B: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C: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D:货币政策委员会
E: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17、证券交易所是为证券集中交易提供场所和各项服务,组织和监督证券交易,实行自律管理的。 A:场所 B:法人 C:单位 D:组织
E: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18、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 A:交通 B:水利
C:综合交通体系 D:水资源管理
E: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19、通常在一国支付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机构是。 A:中央银行 B:商业银行 C:投资银行 D:抵押银行
E: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20、”十二五”时期,为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要逐步发展我国。 A:大型跨国公司 B:跨国金融机构
C:大型跨国公司和跨国金融机构 D:对外投资
E: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21、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按行政层次分为。 A:国家级规划、部委级规划、行业规划 B: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
C:国家级规划、省(自治区、直辖市)级规划、地(市)级规划 D:国家级规划、省(自治区、直辖市)级规划、市县级规划 E: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22、”十二五”时期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 A:重要支撑
B:出发点和落脚点 C:重要着力点 D:重要动力
E: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23、能够到银行办理贴现的是。 A:本票 B:支票 C:汇票
D:商业票据
E: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24、关于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B: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C: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金融市场稳定 D: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实现物价稳定 E: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25、”十二五”时期,严格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强化执法监督,健全责任追究制度。 A:重大环境事件 B:污染事故
C: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 D:环境保护
E: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二、多项选择题(共25 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根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我国土地利用规划及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A:强化市场调节 B:严格保护耕地 C:节约集约用地
D:统筹各业各类用地 E:加强土地生态建设
2、国家优化开发区域的功能定位是。 A: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区域 B:带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 C:全国第一的创新区域
D:全国重要的人口和经济密集区
E:我国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及有全球影响力的经济区 3、环保、土地、安全等指标约束,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A:高耗能 B:高投入 C:高消费 D:高排放 E:产能过剩 4、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战略重点是,着力推进改革,创新开放合作的体制机制。 A:优化国土开发,形成开放合作的空间优势 B:加强社会体制管理,营造开放合作的和谐环境 C:拓展开放合作的新空间
D:完善产业布局,形成开放合作的产业优势
E:提升国际大通道能力,构建开放合作的支撑体系
5、在区域产业政策中,对不同主体功能区的项目实行不同的强制性标准,包括等强制性标准。
A:占地、耗能、耗水
B:资源回收率、资源综合利用率 C:地区生产总值 D:工艺装备、“三废”排放 E:城镇化率
6、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时,需要落实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制度。 A:同时申请 B:同时设计 C:同时施工 D:同时投产 E:同时验收
7、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销售房屋时,应当向购买人明示所售房屋的等信息。 A:节能措施 B:节能水平
C:保温工程保修期 D:保温工程维修服务 E:保温工程使用寿命 8、”十二五”时期,我国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的主要措施包括。 A:加快节能减排共性和关键技术研发 B:加大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示范 C:加快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应用 D:完善财政激励政策 E:强化金融支持力度 9、《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提出了保障措施,其中涉及工程项目投资建设
活动的主要有。
A: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自下而上的控制 B:严格建设项目用地预审
C:强化节约集约用地的价格调节机制
D:健全和完善土地协议出让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发挥地价杠杆调控作用 E:从严制定用地标准和供地政策 10、换乘或换装和疏散的。 A:承载性 B:顺畅性 C:集中性 D:统一性 E:兼容性
11、整合规范农村建设用地,主要措施有。 A:保障农民生活必须的建设用地加 B: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 C: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 D:不再安排新增宅基地
E:稳步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
12、保障必要基础设施用地,合理安排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用地,需要保障以为重点的农村水利设施用地。 A:促进农业生产 B:改善农村生活条件 C: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 D:雨水集蓄利用 E:农村饮水安全
13、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大力发展原材料精深加工,主要包括。 A:优化发展钢铁工业
B:积极发展有色金属精深加工 C:加快发展石化工业
D:大力提升建材工业水平 E: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
14、促进节能服务社会化,国家鼓励行业协会在中发挥作用。 A:行业节能规划、节能标准的制定 B:节能技术推广 C:能源消费统计 D:开展节能咨询 E:开展节能检测
15、我国国土空间,按开发内容,分为。 A:优化开发区 B:城市化地区 C:重点开发区 D:农产品主产区 E:重点生态功能区
16、保障必要基础设施的用地主要包括。
A:保障能源产业用地 B:保障工矿产业用地 C:统筹安排交通用地
D:合理安排水利设施用地
E: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用地管理 17、根据《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要培育等城市群增长极。 A:武汉城市圈 B:中原城市群 C:长株潭城市群 D:皖江城市带 E:滇中地区
18、下列各项中,属于“十二五”时期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是。 A: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和品质 B: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
C:广泛开展高产创建活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4亿t以上 D: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平,提高畜牧业产值比重
E:培育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积极发展农产品流通服务
19、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的加大补充耕地力度措施,主要有。
A:严格执行建设占用耕地补偿制度 B:大力加强农村土地整理 C:积极改造山坡地
D:适度开发宜耕后备土地 E:积极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
20、中部地区构建“两横两纵”经济带,是指。 A:沿长江经济带 B:沿黄河经济带 C:沿陇海经济带 D:沿京九经济带 E:沿京广经济带
21、根据开发内容划分,我国国土空间分为等主体功能区。 A:城市化地区 B:省级主体功能区 C:重点开发区域 D:农产品主产区 E:重点生态功能区 22、凡应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而没有实行的建设项目,投资计划主管部门应采取的措施有
A:不予批准竣工 B:不予批准开工
C:不予安排年度投资计划
D:先批准开工,但不安排年度投资计划 E:先安排年度投资计划,但不予批准开工 23、综合交通网远期规划的基本要求,包括。
A:全国所有城镇、口岸和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都有公路连接
B:目前人口在10万以上的城市、沿海主要港口、主要口岸都有铁路高速公路连接
C: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系统功能完善与综合交通网络有效衔接沿海港口格局
D:油气管线和路网布局确保能源安全有效供给
E:在满足通达度的前提下,保障区域内和各个区域之间交通联系 24、合理调整城镇用地供应结构,优先保障建设用地。 A:基础设施 B:公共服务设施 C:商品房 D:廉租住房
E:经济适用住房及普通住宅 25、”十二五”时期,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主要包括。 A: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B:推动建筑节能
C:推进资源综合利用 D: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E:促进垃圾资源化利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