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化学平衡图像分析学案

来源:六九路网
教学内容所在教材位置 第二章第三节 课题 化学平衡(第3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流程 学习内容 个性笔记 明确 1.了解化学平衡图像的一般分析方法 目标 2.学会利用“先拐先平”“定一议二”等常用方法,解决一些常见的化学问题。 一、复习回顾: 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平衡就向自主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1.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向 移动,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 学习 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向 移动,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向 移动。 2.温度: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平衡向着 反应的方向移动; 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着 反应的方向移动。 3.压强:(1)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 的方向移动; 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 的方向移动。 (2)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变化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 移动 。 4.催化剂:使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的增大而平衡不移动。 解题步骤 : (1)看图像:一看面(即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意义),二看线(即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三看点(即起点、折点、交点、终点),四看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平衡线等),五看量的变化(如浓度变化、温度变化等)。 (2)想规律:联想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 (3)作判断:根据图像中表现的关系与所学规律相对比,作出符合题目要求的判断 解题关键: (1)“定一议二”原则:在化学平衡图像中,包括纵坐标、横坐标和曲线所表示的意义,确定横坐标所示的量后,讨论纵坐标与曲线的关系和确定纵坐标所示的量后,讨论横坐标与曲线的关系。 (2)“先拐先平,数值大”原则:在化学平衡图像中,先出现拐点的反应则先达到平衡,先现现拐点的曲线表示的温度高或表示的压强较大 各类图像处理分析: 1、浓度 - 时间图: 例1: 可用于: (1)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0.4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3 B (2)求反应物的转化率: 0.2 0.1 A C A的转化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 B的产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速度-时间图: 可用于:(1) 已知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判断反应是吸热或放热, 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的变化。 v (2)已知反应判断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 v正 例2.已知可逆反应mA(g)+nB(g) pC(g)+qD(g) v逆 条件改变后速率变化如右图所示 t1 图⑴ t 1) 图⑴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是____ ____, v 平衡将向_____ 方向移动。 v正 2)图⑵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是_ ,图⑵ v逆 平衡将向 _______ 方向移动。 t1 t 2 t 例3.对于mA(g)+nB(g) pC(g)+qD(g), 改变压强时有如右图变化,则压强变化 v v正 是 __ (增大或减小),平衡向 __ 反应 v逆 方向移动,m+n ___(>、<、=)p+q。 t1 t2 t 3、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时间-温度(或压强)图: 互动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 A的 B 的 交流 转化T1 转 化 P 1 率 T2 率 P 2 t t 正反应_____热 m+n_ _p+q A% C% T 1 T P1 2 P 2 t t 正反 热 m+n____p+q 例4:对于反应 mA(g)+nB(g) pC(g)+qD(g) B% 则 m+n___p+q T2P2 T1P2 正反应_____热 T1P1 t 练习:对于反应mA (g) + nB (g) pC (g) 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则: C% (1)P1 ____ P2 ;T1 _____ T2 ; T2 P2 T1 P2 t (2)m+n ________ p ; (3)该反应正反应为_______ 反应 T1 P1 4、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温度(或压强)图: 例5: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 A% 500℃ A的200℃ 转化率 1.0×107Pa 1.0×106Pa 1.0×105Pa P T 正反应_ _热 m+n___p+q 正反应_ _热 m+n___p+q 点拨 提升 达标 检测 总结 我的收获: 评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