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姚启盛,陈从波,王晓康,等.组织工程化肌源性干细胞
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可行性的初步实验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1,15(2):121-124.
[12]付万凤,杨冰,牛欣悦.TVT与传统手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
失禁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19(17):2687-2689.[13]张师前.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手术治疗[J].山东医药,
2006,46(24):91.
[14]古丽娜·阿巴拜克力,万晓惠,丁岩.两种尿道悬吊术治
[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43例体会科杂志,2007,23(11):875-876.
[15]JenkinsTR,LiuCY.LaparoscopicBurchcolposuspension
[J].CurrentOpinioninObstetricsandGynecology,2007,19(4):314-318.
[16]刘哲,张侃,谢科,等.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J].临床医药
实践杂志,2008,17(9):839-843.
[17]DeffieuxX,DonnadieuAC,PorcherR,etal.Long-term
resultsoftension-freevaginaltapeforfemaleurinaryin-continence:followupover6years[J].IntJUrol,2007,14(6):521-526.
[18]王凤玫,宋健,宋岩峰.两种经闭孔无张力尿道悬吊术治疗
压力性尿失禁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9,10(1):16-18.
[19]程大丽,秦梅.经闭孔无张力阴道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
性尿失禁[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0,39(3):231-233.[20]曹晓兰,许惠成,梁志清.TVT与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0,24(5):尿失禁对比研究[J]357-360.
[21]葛成国,靳凤烁,李彦锋,等.无张力尿道悬吊术治疗压力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7):2579-2580.性尿失禁[J][22]AndonianS,ChenT,St-DenisB,etal.Randomizedclinical
trialcomparingsuprapubicarchsling(SPARC)andtension-(TVT):safetyandoneyearefficacy[J].Eurfreevaginaltape
Urol,2005,47(4):537-541.
[23]杨琨,郑新民.人工尿道括约肌的临床应用[J].医学新知
杂志,2008,18(5):284-285.
[24]BeaujonN,MarcelliF,FantoniJC,etal.Functionalresults
andcomplicationsofartificialurinarysphincterAMS800:about84cases[J].Progurol,2011,21(3):203-208.
(编辑
杨继峰)
人工流产术后月经过少或闭经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李
林,韦彩素
(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广西南宁
关键词:人工流产术后;月经过少;闭经;中西医治疗;综述中图分类号:R71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486(2011)04-0066-03
530011)
近年来,随着人们性观念的开放和生育年龄的普遍推后,未婚先孕和生育前反复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的女性不断增加。据卫生部2004年统计,我国每年约有700万例人工流产,全国人流和活产比例为60%,即每出生100个婴儿,就有60个适龄女性做了人工流产手术[1]。人工流产术对宫颈管、子宫内膜的创伤或人工流产术后感染等因素可导致宫腔粘连,从而出现月经过少,逐渐发展为闭经、不孕等疾病,极大地影响了妇女的身心健康,威胁人类的生殖健康。现就人工流产术后月经过少或闭经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等方面综述如下。
内膜损伤,裸露或破坏内膜基底层,引起子宫内膜菲薄、缺如,或引起子宫壁对合,形成疤痕、粘连,使内膜失去机能,内膜的腺组织被纤维组织代替,当纤维组织日渐收缩时,内膜面积及子宫腔面积便相应缩小,致经血量也减少[3]。陈燕[4]对人工流产术后以月经过少、闭经为主诉的28例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发现宫腔异常者26例(92.86%),中度或重度粘连的患者75%以上出现闭经或月经过少。另有研究表明,随着宫腔操作次数的增多或大月份钳刮、引产后清宫的次数增加,导致宫腔粘连和内膜损伤的几率增加,尤其是内膜的损伤几率增加。王雪梅等[1]报道108例人流术后月经过少或闭经患者行宫腔镜检68例(62.96%)有宫颈或宫腔损害,可见人流术对子宫的查,
1
1.1
西医研究
病因机理
随着宫腔镜检查的广泛开展,人流术后子宫
损害是较普遍的;另有40例宫腔正常,查性激素有改变,提示人流术后月经过少、闭经的原因除子宫内膜损伤外,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失调是另一主要原因。有研究对药物流产后宫腔刮出物进行病理检查,发现所有患者均伴有炎症细胞浸润,且浸润程度与出血时间呈正相关关系[5]。侯秀环等[6]
颈、内膜的破坏越来越多地被证实。有资料统计[2],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发生率为1.34%。人工流产术时过度或不按顺序搔刮宫腔、负压过高、吸宫时间过长、刮宫过深或在有负压的情况下吸头多次进出宫口、手术粗暴等,这些均可导致子宫收稿日期:2011-08-15
2011年第14卷第4期广西中医学院学报·67·
认为,人工流产一方面使正常生长的子宫内膜受到损伤,对卵巢激素不能产生反应;另一方面,人工流产术时患者的恐惧紧张情绪扰乱了中枢神经与下丘脑间的功能,从而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内分泌调节。术后予以适当的药物,能促进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袁瑞[7]通过实验证明原因不明月经过少患者ERa基因的Pv1JII基因型及XbaI基因型与年龄无相关,而与人流次数相关。人流次数可能是外因,与此遗传因素共同发挥作用,从而影响月经量。在子宫内膜中,ERaPP基因型比pp基因型的表达下降、xx基因型比XX基因型的表达下降可能导致原因不明月经过少。1.2
治疗研究
陈琨[8]采用小剂量雌孕激素序贯疗法对62例
患者进行修复子宫内膜的治疗,于月经第5天开始每晚饭后口服己烯雌酚0.25mg,连续20天,最后5天加用安宫黄体酮4mg,两药同时停,连用3个月。结果发现子宫内膜增厚,局部血流改善,疗效好且副反应小。现有报道[9]人流术后即予妈富隆等口服避孕药治疗,有促进子宫内膜修复,减少出血的作用,孕激素有促进蜕膜组织萎缩、排出的作用。陈冀欣[10]对60例人流后的月经过少和闭经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结果发现,人流术后出现月经过少的最常见原因是宫腔粘连(56.9%),在宫腔镜下分离粘连后经人工周期治疗后大多痊愈。宫腔镜下治疗宫腔粘连合理可行,是目前最理想的治疗手段[11]。
2
中医研究
2.1
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女子的月经来潮与肾气的强
盛、肾精的充盈、冲任的通盛有着密切的联系。月经过少与肾精亏虚、气血不足有着因果关系。“人有堕坠,恶血留内”(《内经》)。故冲任失调、肾气虚、肾精不足是导致人流术后月经失调的主要病机。王薇华[12]认为人工流产亦如未熟之栗而强取之,必然会不可避免地损伤胞宫。李霞等[13]认为人流术直接损伤胞宫,导致冲任、胞脉瘀滞,耗伤肾之元气精血,肾气虚,封藏失职,冲任不固,故月经过多、月经先期、经期延长,甚至崩漏。肾精气不足,精不化血,冲任血海匮乏,胞脉失养,胞宫无以下血,故月经后期,量少甚至闭经。因此,冲任失调,肾气虚,肾精不足是导致人流术后月经失调的主要病机。2.2
治疗研究
李霞等[13]用补肾调冲法治疗人流术后月经
失调,效果显著。王雨蕊[14]应用滋水清肝饮加减治疗此类患者40例,治愈26例,有效11例,未愈3例。有效者中有3例继续第2个疗程治疗,月经量较第1个疗程增多或停药后量逐渐增多基本恢复如常量。
袁萍等[15]以填补精血为主,佐以助阳化瘀的方法,自拟补肾益血汤为观察组治疗人工流产术后月经过少,对照组予八珍汤加减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38%,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顾亚平[16]采用中药调周法治疗人流后月经失调,采用经后期滋肾养血,经间期补肾通络,经前期温肾助阳,行经期活血调经的治法,治疗58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8%。赵琦[17]对51例人工流产术后月经过少或闭经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38例月经过少者月经恢复正常,10例闭经者月经正常来潮,此48例患者为治疗有效。4例月经过少者和1例闭经者受孕,总有效率94.1%。具体根据患者月经
周期的不同阶段,分为经后期、经间期和经前期,运用不同的中药进行周期治疗。经后期拟滋肾养阴以促卵泡发育,经间期拟补肾活血通络以促排卵,经前期拟温肾助阳以促黄体成熟。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同时给予西药雌-孕激素周期治疗。3例患者治疗失败,考虑为子宫内膜损伤严重,可能疤痕粘连,予宫腔镜诊治。中药有益于子宫内膜功能的恢复和正常脱落,从而达到调理月经的目的。中药调周法对于本病的治疗,通过辨证施治,调整脏腑气血功能的失调,使“肾-天癸-冲任-胞宫”
之间的机能重新恢复正常。中西医结合治疗人工流产术后月经过少或闭经,取得满意效果。两者互补,标本皆治,相得益彰,具有见效快和疗效持久的特点。
3结语
另外,长期以来瑶医药对月经不调、带下病、产后病等妇科病的治疗,有着独到的方法和较好的效果。例如瑶族妇女产后或小产后爱使用药物热敷少腹部,恢复很快,产后10天就能下地干农活,且体力旺盛,因此认为瑶医药熨法有利于人工流产术后的康复。熨法所用的药物有大枫药、小肠风、酒饼藤、过江龙、天鹅风、樟木、走马胎、大血藤等瑶药组成,以起到温经活血、祛风通络、行气止痛的功效,可祛除产后由于血虚、血瘀引起的腹痛、头痛、胁痛等多种疾病。以上药有解毒、消肿、驱寒湿、减疼痛、除疲劳之功效,多种药所含成份有抗菌、消炎作用,黄酮类物质有促进子宫内膜修复作用,适用于人流术后机体恢
复,其抗炎、促进子宫内膜修复作用能减少人工流产术后月经过少、
闭经的发生。总之,临床上应积极预防人工流产术后月经过少及闭经,人工流产术后及时运用简便、安全、经济便宜的中医药以及瑶医药治疗,能促进子宫的复旧及身体的康复,防止人流术后并发症。因此研究中医药以及瑶医药的药理作用、挖掘出更多的瑶医药治疗方法,对人类的健康是一大贡献,对瑶医及广西民族医药的发展也有推动作用。
中医药治疗从整体出发,针对根本,采用辨病辨证的方法审因论治,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然而本病在现代医学中尚未成为一个独立的病种,这更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并规范其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寻找一种有效的方法,具有极大的社会意义及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雪梅,张慧敏,戚桂杰.人工流产术后闭经和月经过少
原因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6):831-832.2]BermanJM.Intrauterineadhesions[J].SeminReprodMed,
2008,26(4):349-355.
3]王莉,陈霞.中西医结合治疗人流术后宫腔粘连的临床观
察[J]
.四川中医,2009,27(10):81-82.4]陈燕.宫腔镜在诊治人工流产术后闭经和月经过少中的
应用[J].中国内镜杂志,2007,2(4):330-331.
5]李玉萍,梁月华,严秋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与子宫刮
出物病理学观察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03,10(11):1125-1126.
6]侯秀环,杨鉴冰.人流术后卵巢功能紊乱的中西医治疗探
[[[[[[·68·JournalofGuangxiTraditionalChineseMedicalUniversity2011,Vol.14No.4
讨[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24(4):19-20.
[7]袁瑞.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a基因多态性及表达与原因不
明月经过少的关系研究[D].重庆:重庆医科大学,2007.[8]陈琨.小剂量雌孕激素序贯疗法对修复子宫内膜的研究
[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5,30(1):72-73.
[9]于志宏.人工流产手术后口服避孕药妈富隆临床观察[J].
赤峰学院学报,2010,26(2):2012.
[10]陈冀欣.应用宫腔镜诊治人工流产术后闭经和月经过少
.中外健康文摘·医药月刊,2007,4(7):67-69.[J]
[11]梁淑玲,陈慧明,杨晓云.人工流产手术后月经异常的临
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7,2(8):32-33.
[12]王薇华.补肾活血通经汤治疗人工流产术后闭经疗效观
察[D].武汉:湖北中医学院,2007.
[13]李霞,谢萍,李志鹏,等.补肾调冲法治疗人流术后月经
失调体会[J].河南中医,2008,28(4):32-33.
[14]王雨蕊,卓毅.加减滋水清肝饮治疗人工流产术后月经
过少40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7):1044-1045.
[15]袁萍,蒋荣超.补肾益血汤治疗人流术后月经量少58例
[J].中国中医急症,2005,14(9):861.
[16]顾亚平.中药调周法治疗人流后月经失调58例[J].陕西
2007,28(3):291-292.中医,
[17]赵琦.中西医结合治疗人工流产术后月经失调51例[J].
山东中医杂志,2009,28(8):565-566.
(编辑
杨继峰)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临床相关研究进展
尹利军,许建文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椎体;骨折;综述中图分类号:R6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486(2011)04-0068-03
530023)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因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OP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指由于绝经或年老所致的骨质疏松症,是骨质疏松症中最常见的类型[1]。OP的危险因素包括人种、老龄、女性绝经、母系家族史等不可吸烟、过度饮酒、缺乏运动、日照不足以及营控因素和低体重、
脊柱变形和发生脆性骨折是骨质疏养不良等可控因素,疼痛、松症最典型的临床表现,其中椎体脆性骨折是OP的严重后果,故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国内外学者对此展开了大量的研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究,成效显著,直至目前,对骨质疏松症、折的病理生理机制已经比较明确,但预防和治疗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现就其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有1/3妇女和1/12男性可能会有一次骨质疏松性骨折,而60岁以上男性非创伤性椎体骨折患病率为25%~33%。中国50岁以上的妇女现已经超过1亿人,患骨质疏松脊椎压缩性骨折的妇女至少有150万。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已经成为一个具有社会心理和经济后果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尤其是最为常见的胸腰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致残、致死率极高,在我国已将它列为3大重点攻关研究的老年疾病之一。
2临床治疗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治疗目标是恢复骨的连续性,
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改善生活质量,防止再骨折。临床治疗主要包括非手术和手术治疗两种。2.1
非手术治疗
临床上常用的西药基本上分为抑制骨吸
收和促进骨形成两类药物,包括二磷酸盐(阿仑膦酸盐和利塞膦酸盐)、降钙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和氟制剂等。郭郡浩等[4]通过观察利塞膦酸钠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42例,发现用药后6个月即能明显增加患者腰椎骨密度。有报道称[5]二磷酸盐在抑制骨吸收的同时还可降低新发骨折的发生。降钙素类药物主要以鲑鱼降钙素在临床中应用最广泛,常用于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性骨折
1临床流行病学
骨质疏松性骨折多发于松质骨、负重和活动较多的部位,
其中以脊柱多见。安珍等[2]对≥50岁的1081例中老年人进行调查发现,脊椎骨折患病率为16.19%,高发部位为胸腰段、中胸段,加重程度随年龄呈增加趋势。随着世界人口走向老龄化,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发病率呈现迅速上升之势。据统计[3],世界上骨质疏松患者达2亿多人,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收稿日期:2011-05-16
基金项目: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课题(桂科攻10124001B-38);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重2010087);广西卫生厅
)中医药科技专项课题(GZKZ10-02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