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诏安县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与发展浅析

来源:六九路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8年7月 防护林科技 篓 塑 垦 塑2 文章编号:1005—5215(2008)04—0071—02 墅 一:— 诏安县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与发展浅析 陈小峰 (福建省诏安县林业局,福建诏安350003) 摘要:对诏安县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回顾,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对下一步的发展与保护 提出建议。 关键词: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728.6 文献标识码:B 1 项目区基本情况 1.1 自然地理情况 项目区位于福建南部,素有“南大门”之称,是 闽粤交界县份,东与云霄县,北与平和县接壤,东南 与东山岛隔海相望,西北、西、西南邻广东饶平县,南 濒东海与南海交汇处,位于116。05 ~117。22 E,23。 35 ~24。10 N,条件优越。地质构造属闽浙活动陆 台,地处博平岭山脉南段,属南延丘陵。主要河流有 东溪、西溪。气候类型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21.3℃,年平均降雨量1 447.5 rain。 诏安县常受台风影响,每年2、3次,以7、8、9月最为 常见。台风每次靠近或经过诏安县,常常带来暴风, 造成洪涝灾害,给当地人民群众带来严重的经济损 失。诏安县属闽粤东南沿海丘陵平原立地亚区类 型,大多为Ⅲ类地,较瘠薄,植被属南亚热带植被类 型。 1.2社会经济情况 诏安县共有15个乡镇,2个区,217个行政村, 1O个居委会。总人口57.19万人,农业人口48.6 万人,农村劳动力26.665万人。国内生产总值 551 700万元。公路交通便捷,国道324线、漳诏高 速途经诏安县,分别长度为38 km、35 km。诏平线 省道55.4 km穿越山区各乡镇,为林业发展提供有 利条件。 1.3林业建设情况 诏安县土地总面积12.67万hm ,其中林业用 地8.6O万hm ,有林地面积7.6O万hm ,其中沿海 防护林0.11万hm ,森林覆盖率60%,活立木蓄积 为40.6万in ,竹林22.7万株,现有省级森林公园1 收稿日期:2008—0l一09 作者简介:陈小峰(1970一),男,福建诏安人,大学,工 程师,现从事林业调查规划和营造林工作. 处,国家级乌山森林公园2处,拟建台湾苏铁初栖地 保护小区1处,境内高速、国道、省道、国防线已基本 绿化。 2 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必要性 诏安县地处东南沿海,是福建省对接港、澳的重 要门户。全县有海岸线68.15 km,其中基干林带长 度54.46 km,面积690 hm ,主要分布在距海岸线2 km内的沙滩、沙荒和临海一面山上。在现有的沿海 防护林中,大部分是2O世纪6o一7O年代营造的木 麻黄林,由于长期受台风及人畜破坏,现有林分的质 量较差,林冠稀疏,枯梢断枝多,透风度大,林相残 破,防风固沙能力较差。 据统计,台风经过或严重影响诏安平均每年达 2~3次,每次都给诏安县的渔业、农业、工业及基础 设施带来严重影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建设 优质高效的沿海防护林体系,构建海峡西岸绿色屏 障抵御海啸和风暴潮的侵害,改善和优化沿海地区 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 一项紧迫而重大的任务,具有深远的社会和现实意 义。 3 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情况回顾 3.1情况回顾 诏安县有计划、有规模地营造沿海防护林始于 2O世纪6O_7O年代,1960年初,深受台风、风沙之 苦的梅岭人率先在下傅一带海滩、沙滩营造木麻黄 防护林,至1960年底,造防护林1 266.7 hm 。此 后,诏安县开始沿海岸线在沙滩、沙荒大面积种植木 麻黄,全县海岸带迅速形成一条绿色隔离带,极大地 改善当地的生存、生产条件,达到“以林治沙,以林 促农,以林促渔,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 自1988年以来,诏安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构建 完备的沿海防护林体系作为政府的基础性工作来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72 防护林科技 2008征 抓,并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成功实施了沿 局营林、规划部门的人员也严重缺编,造成造林时应 海防护林体系一期、二期工程建设,取得一定成效。 “十五”期间,诏安县共投资560万元(其中国债建 设资金417.68万元),有计划、有步骤地完善沿海防 跟班作业,按程序验收等工作往往停留在口头上,一 定程度上影响防护林造林质量。另外,有资质的造 林工程队奇缺,大量民工未经培训便上岗,严重影响 防护林造林质量。 护林体系,共建设沿海防护林1 733.33 hm。,其中基 干林带、老林带更新333.33 hm ,水土保持林 4.4树种单调。沿海防护林造林树种多年来仅局 限于木麻黄及少量的湿地松、桉类、相思类,树种单 666.67 hm ,封山育林733.33 hm ,在一定范围内成 功实现了我县沿海防护林的新老交替。 3.2效益分析 3.2.1 生态效益 沿海防护林建设使有林地面积 增加,森林覆盖率提高,形成结构合理的综合性防护 林体系,使农田得到良好庇护,避免风、沙、旱、涝的 侵袭,减少水土流失,确保农业稳产、高产、增产增 收。同时让野生动物有一个好的栖息环境,真正使 生物多样性建设落到实处。 3.2.2间接效益 沿海防护林体系在发挥显著的 生态效益的同时,也发挥着显著的间接效益,包括涵 养水源、农田保护、抵御台风、国土保安等效益。另 外,“十五”建设期间,诏安沿海防护林建设提供了 14.9万个工日,直接经济价值447万元,这对诏安 这个人多地少,工业发展相对滞后的以农业为主的 县而言,这一工程的实施,有效地缓解了农村富余劳 动力,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发挥着重 要作用。 , 4 沿海防护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4.1 由于受建设资金的限制,建设力度一直是力不 从心,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有限的资金 只能安排少量急需更新改造的林分,而大量的老林 带,残次林的更新只得滞后。近几年虽有专项国债 资金投入,但地方财政吃紧,配套资金无法及时跟 上,造成建设经费少,不能及时拨付,贻误项目进度。 至于风口、断带、林带加宽需要征地造林的,因涉及 土地征用及资金补偿问题,工作难度极大。因此,到 目前为止,诏安县还难以形成一个较完善的沿海防 护林体系,存在多处风口、断带,还有近10个行政村 的林带需要加宽,急需各级政府积极协调解决。 4.2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沿海防护林的保护与地 方经济的发展日益突显,沿海乡镇工业开发区的建 立需要征占大量的防护林地,以蚕食的方式进行违 章搭盖的海边简易棚房、水产养殖池及海滨浴场建 设无证占地情况严重,破坏森林的案件时有发生,林 地逆转情况加剧。 4.3受政府编制制约,诏安县林业局自1997年开 始未调入一名从林业院校毕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梅 岭等沿海乡镇林业站每站也只有一名工作人员,县 调,层次单一,混交林少的局面未得到根本扭转。 5 对策措施 5.1加大宣传的广度和力度。长期以来,各级政府 普遍存在重林木轻林地的现象,影响了各级领导对 保护林地和依法加强征占用林地管理的关注。因 此,林业部门要积极向各级领导及有关部门宣传保 护林地资源和加强征占用林地管理的重要性,使他 们了解保护林地是法律赋于林业部门的重要职责。 通过宣传,使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正确处理眼前利 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自觉克 服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的倾向,增强林地保护意识和 法制观念。 5.2发展生态旅游。沿海防护林的建设为沿海乡 镇的旅游业增添了秀丽色彩,创造了良好的旅游环 境,从而促进了沿海旅游业的发展。保护是基础,发 展才是关键,只有当地的经济发展了,农民的收入增 加了,沿海防护林的建设才有坚实的经济基础。 5.3 广筹资金,增加投入。沿海防护林建设属生态 建设,其投资主体主要为各级政府,但也应尝试引入 速丰林建设机制,实行“谁投资、谁收益”的政策,吸 纳社会闲散资金参与防护林建设,特别是吸引旅游、 水利、渔业等部门、企业参与投资,形成全社会兴办 林业的良好局面,分享林业带来的经济、生态、社会 效益。 5.4强化政府职能,加快林带断带、沙荒风口及红 树林建设。林带断带、沙荒风口及红树林造林涉及 土地、滩涂的征用及资金补偿问题,工作难度大,投 入的资金量也多,单靠林业部门根本无法完成,各级 政府应积极协调国土、水利、海洋与渔业等相关职能 部门,共同做好土地及滩涂的征用工作,以利于林业 部门造林,从而在海岸线上建设一个完整的防护林 体系,在海峡西岸构建一个绿色屏障,保护人民生命 财产安全。 5.5依法保护,确保沿海防护林建设成果。一要强 化对破坏沿海防护林行为的打击力度,严格依照有 关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强化对破坏沿海防护林的查 处力度,发现一起,处理一起。二要严格沿海防护林 地征占用管理,确保造林与管理并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