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油气储层裂缝预测方法及发展趋势

来源:六九路网
风险控制油气储层裂缝预测方法及发展趋势

郝博洋(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辽宁盘锦124010)

摘要:石油和天然气是现今最重要的两种能源,近年来,随

着我国油气业的发展,对油气能源的开采开发力度也在不断加大。现阶段,我国对油气能源的开发正逐渐由浅层向深层迈进,而深层油气能源又大多都聚集在裂缝性油气藏当中,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强对裂缝性油气藏的开发。而这一前提是先要对油气储层裂缝进行准确预测。本文主要围绕油气储层裂缝的预测方法及发展趋势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油气储层裂缝;裂缝预测;预测方法;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一直都在致力于发展能源产业,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这两种重要的稀缺能源更是我国主要的开发对象。不过,随着油气田开发程度的不断深入及开发规模的逐渐扩大,现今可开发的常规砂岩油气藏正越来越少,这使得人们不得不将目标放到了裂缝性油气藏上面。但由于裂缝性油气藏的特性,导致其开发难度较大、开采效率较低,并且油气储层裂缝本身的预测也是一大麻烦问题。

化史及岩石力学等,最后一步则是根据对野外露头区的分析结果来预测裂缝。不过,在这一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岩心定向的难题,只有进一步解决了这一难题,才能够更好地应用此种方法。

2.2常规测井法

通过常规测井法,可以得到一些基本的测井信息,并对油气储层裂缝的发育特征和发育程度等作出异常响应。一般常规测井法所测得的油气储层裂缝信息主要表现在孔渗特征和电性特征上面。裂缝发育带常规测井曲线最突出的特点是“2高1低1差”,即:中子孔隙度高、声波时差高、密度值低、双侧向电阻率幅度差。根据其这一特点,可以定性识别油气储层裂缝。不过,当受气层等因素的影响之时,裂缝发育带常规测井曲线有时也会呈现出中子孔隙度高和声波时差高的特征,因此在实际分析时还要结合多方资料进行验证。2.3地震预测技术

地震预测技术是比较先进的油气储层裂缝预测技术,它比较适用于一些埋深度大、单元储量规模小、渗透低的油气储层裂缝的预测,尤其是对一些大尺度的油气储层裂缝具有很强的识别能力。不过,由于受制于分辨率等因素,目前通过地震预测技术尚难以获得十分全面和精确的裂缝参数。2.4井壁成像测井技术

井壁成像测井技术也十分先进,其能够以高精度和高分辨率的二维图像的方式显示出油气储层裂缝信息,从而便于人们对裂缝进行识别、分析和计算。其次,通过井壁成像测井技术还可以实现对一些复杂岩性储层和致密低渗透储层的分析和评价,并有助于改善压裂效果、提高固井质量。不过,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一项难题是不易形成区域性覆盖,并且在成本方面也一直居高不下。

1油气储层裂缝概述

1.1油气储层裂缝的概念、价值和表征参数

所谓“油气储层裂缝”,简单来说就是指的地壳中储存有石油或天然气能源的裂缝。裂缝本身指的是地壳中一些无明显位移的面状不连续体,而油气储层裂缝的产生原因一是由于岩石受到构造变形的影响,二是由于岩石受到物理成岩的作用。裂缝具有很多基本的表征参数,例如其密度、性质、产状、间距及连通性、孔隙度、渗透率等等。裂缝首先能够为石油和天然气能源提供储存的空间,其次可以提高油气储层的渗透性,再者可有助于控制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在一定程度上,裂缝决定着油气藏的产量和勘探、开发效果。1.2油气储层裂缝的分类和控制因素

油气储层裂缝并非单一类型的,其根据不同的形成原因,也有着不同的裂缝类型。一般情况下油气储层裂缝有两类,分别是构造裂缝和非构造裂缝,前者主要是受岩石的构造应力而形成的,与断层和褶皱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后者则主要是因岩石受外动力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少数也可能是在岩石沉积和成岩过程中而逐渐形成的。另外,如果按照油气储层裂缝的开启性及其对流体的影响力进行分类的话,也可以分成两类,分别是张开裂缝和闭合裂缝。沉积岩油气储层裂缝往往以构造裂缝居多,其次是成岩裂缝等非构造裂缝。而古构造的部位、应力场大小、岩性、岩层厚度及流体作用等是控制油气储层裂缝的主要因素,同时油气田勘探开采等人为因素也会对油气储层裂缝产生一定的影响。

3油气储层裂缝预测的发展趋势

目前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加深,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先进油气储层裂缝预测方法,而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各不相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而合理选择预测方法。由于构造应力是油气储层裂缝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因此未来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应当继续以构造应力场理论为指导。近年来,我国在裂缝建模中多采用的是动静相结合的方法,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将集中在DFN裂缝模型新技术上。

4结语

2油气储层裂缝的预测方法

2.1地质类比法

地质类比法的原理是通过仔细描述和统计岩心及地质露头裂缝,制作出相应图件,再据此分析裂缝的优势方位。可以说,该方法是一种最直接的预测油气储层裂缝的方法,其对于由各种因素所形成的、各种类型的油气储层裂缝的预测都比较适用和有效。具体来说,利用地质类比法进行油气储层裂缝预测的第一步是寻找与研究区地质特征相似的野外露头区,第二步是分析野外露头区的发育规律、形成特点、构造变性特征、演

当今时代,世界各国都在打“能源战”,能源对于一个国家

的经济和工业发展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油气能源作为目前最重要的能源,对其的勘探开发工作刻不容缓。而裂缝性油气藏作为一类特殊的油气藏,只有先寻找到其的有效预测方法,才能够更好地对其进行开发。

参考文献:

[1]关宝文,郭建明,杨燕,赵恒,郑建京.油气储层裂缝预测方法及发展趋势[J].特种油气藏,2014,01:12-17+151.

作者简介:郝博洋(1988-),男辽宁盘锦人助理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油气田开发地质研究

330

2016年9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