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不同垂直埋管形式地源热泵热水系统换热性能研究

来源:六九路网
公用工程设计I —丽 面 不同垂直埋管形式地源热泵热水系统换热性能研究 Different Forms of Vertical Buried Tube Ground—source Heat Pump Hot Water System Characteristics 胡映宁,熊理国,刘渊 (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南宁530004) HUYing-ning,XIONG Li-guo,LIU Yuan (MechanicalEngineeringCollege,GuangxiUniversity,Nanning 530004,China) 【摘要】富水土壤条件下,采用单因素方法,研究了3种不同垂直地埋管换热器~单u型、双u型和套管型的地源 热泵热水系统。3种小型热泵热水系统在稳定运行情况下,系统能效比分别为3.5、4.1、4.5。小型地源热泵热水系统 在夏热冬暖地区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能满足制取生活热水的需求。 【Abstract]Intheconditionofwater-richsoil,someresearchhavebeendoneaboutthegroundsourceheatpumphotwatersystems(GSHPHW) wihtthreedifferentverticalburiedtubeheatexchangers一一single U-type,doubleU-tubetype,casingpipetype,bythesinglefactormethod.During hestteadyoperationofthreekindsofsmall sizeGSHPHWsystems,theCOPofeach systemwere3.5,4.1,4.5.The small sizeGSHPHW system suitdweleltotheregionswithhotsummerandwarmwinter.Itcanproduceenoughhotwatertomeetthedailyneeds. 【关键词】垂直地埋管换热器;地源热泵热水系统;套管;U型 【Key words】verticalburiedtubeheatexchanger;GSHPHWsystem;casnig-pipe;U-type 【中图分类号】Tu833+.3;TU9C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67(2012)05.0l17.04 1引言 地源热泵热水系统是一种利用浅层地热资源(也称地能, 程加快,以及人口增长,土地资源愈来愈紧缺,因此在城市居 住区和气候变化明显的区域,目前广泛应用的是垂直地埋管。 垂直地埋管最常见的三种形式为单u形管、双u形管、套管 包括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等),将低温位热能提升为满足生 式管。 活供热需求的热能的高效节能的生活热水供给系统。以土壤 文献[4】通过单u型、双u型和套管型的准三维传热模型 源为热源制备生活热水的地源热泵热水系统,地埋管换热器 分析了钻孔内的传热过程,单u型管地热换热器的单位孔深 是其核心组成部分。地埋管分为水平式和垂直式。水平式地埋 换热量比双U型管低, 能优于U 管施工简易,但地埋管深度较浅容易受外界气温的影响,而且 型管式地热换热器。文献[5】对由单u型换热器和套管型单井 占用较大面积;垂直式地埋管单位井深换热量高,占地面积 换热器构成的土壤换热系统进行了研究,发现渗流水有助于 少,但施工难度加大,成本增加 3】。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 土壤换热器的换热,套管释放的冷量主要沿渗流水流动方向 【基金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0GXNSFAO13022), 广西制造系统与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项目 【作者简介】胡映宁(1960 ),女,广西贵港人,教授,从事机械工 程及可再生能源的教学与研究,(电子信箱)hyn@gxu.edu.cn。 117 扩散,且较长时间运行后的土壤换热系统能够保持稳定;管径 明显优于u型换热器。 是两广地区,雨水丰富,水源充 I工程建设与设计 l Construction&De lFort ̄ject 足。丰富的水资源使得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域属于富水土壤,使 ’‘ 得土壤具有较高的热交换效率。富水土壤可以靠自然补充,保 :0‘.I‘:・ 杂填土 持一定的地温[61。 喜 ! 黏土 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地方需要供 应热水,建筑节能技术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因此针对亚热带 毒 粉质黏土 夏热冬暖地区的气候特征和富水土壤的特I生,设计节能与经 1 ●  ’●● ‘ 济效益较高的地源热泵热水系统是满足当前需求和建筑节能 螽 ■ 0 粉土 ft ●’ ‘- f, ^~措施的有效途径之一。笔者设计了3种小型不同垂直埋管形 1 J ;÷:冀{ x…….;{ :裔藩 式的地源热泵热水系统,探索小型地源热泵系统在夏热冬暖 爵 薷溺嚣精 地区,尤其是富水土壤地质条件下作为热水系统的适应性和 堕 戮黼黼麓嚣 粉砂 1 融 搿秘箍 觏* 节能效果,为该地区的地源热泵热水系统理论研究和工程实 图2场地土层分布 践提供参考依据。 表1地埋管结构 2测试系统简介 名称 本次测试的三种小型地源热泵热水系统原理如图l所 单U型 PPR 25Rm'1 双U型 胍4'25m 示,热水系统位于距广西一邕江500m左右的区域,各系统 套管型 外管 镀锌钢管4,20mm 内管PPR 4'80n'ln 地埋管换热器管群相距5m~lOm。由南宁市水文地质图和现 场地质勘查报告,该区域属低级阶地孔隙水亚区,属孔隙潜 3实验仪器和方案 水,水量丰富,属富水土壤。勘察报告结果显示:地下0~5.75m 实验中使用的仪器有:精度为±O.1℃的TP300 1型电子温 为杂填土;5.75m~20.21m为黏土;20.2lm~28.04m为粉质黏 度计;TR118型定时器;等级精 土;28.04m 37.36m为粉土;37.36m~51.06m为粉砂;地下水 ⅥcToRDM.6266型卡钳式万用表。 位约为地面以下4.5m,场地土层的分布如图2所示。3种热水 实验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通过测试系统循环冷却水流 系统的热泵机组参数分别为,单u型热泵机组为T15.036型, 量和进出温度、热水温度、自来水流量和温度、循环泵、系统耗 额定功率为3.62kW;双u型热泵机组为T10.028型,额定功 电功率,分析地源热泵热水系统运行情况。 率为2.59kW;套管型热泵机组为T20.028型,额定功率为 4实验数据处理 2.59kW;循环泵的额定功率均为250W。垂直地埋管材质与管 在本实验中,计算如下: 径参数如表1所示。 1)地埋管换热器单位时间获得热量Q Q=C。 。pAT/3600(W) (1) 式中, 为地埋管循环水流量Im3/h,;△T为热泵机组地埋管循 环水的温差,℃。 2)地埋管换热器单位井深换热量g q=Q/n。h(W/m) (2) 5实验结果和分析 1)单u型、双u型、套管型垂直地埋管地源热泵热水系统 里。 望 垄妻』 『]J一旦 塞墨J 曼』 j 粤阀土蔓 型 霁璺 比较 图1地源热泵热水系统原理图 将3种小型地源热泵热水系统的循环冷却水流量通过阀 118 门调节为2 O001./h,连续运行一定时间使其达到稳定状态,对 比各系统的运行特性。 22.5 +单嗖+ +套管 差 整 ’——' 20.0 ’7.5 : :==:= . 一 一 一 ● 2 15.0 s 100 7.S 5.0 一●……...-………-…-……●………-………-……~-………- 2.5 ’▲一--.“I.m… ‘ ‘lit…‘ 。”.- ,It -『 嚣 :l::=:==:::II 0.0 I - J I  Il ● t 1 2 3 4 , 4 时间,h 图3系统循环冷却水温度曲线 由图3可知,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基本趋于稳定状态,各 系统从土壤中提取的热量在此段时间内基本保持恒定。3个系 统的地埋管循环冷却水进出温差,套管型的温差比较大,维持 在5℃左右;单u型和双u型地埋管循环冷却水进出温差约 为2.5℃。 —● 一单u型—●广_双u型—・卜一套管型 80 鲁 。:。、、、、・———一-~60  .... 50 。 - ・ = = = : 一 蓉30 ’’、 。 ’ 20 10 0 1 2 3 4 5 6 , 时间/h 图4单位井深换热量 由图4可知,单u型、双u型和套管型地源热泵热水系 统的地埋管换热器单位井深换热量分别约为31W/m、40W/m、 62Ⅵr/m。 +单 型 +双u型 +套管型 ・ 一.一\ 二== h’1 ~▲ 一\...,, — 1 2 3 4 5 6 7 8 时间/h 图5机组COP曲线 公用工程设计l Public Utili ̄sDesign] 由图5可知套管型和双u型的热泵机组COP大于单u 型的,在4.7左右,套管型的略大于双u型,单u型在3.7左 右。图6中单u型、双u型、套管型地埋管地源热泵热水系统 COP分别为3.5、4.1、4.5,单u型、双u型比套管型系统COP 低23%、9%。 时间m 图6系统COP曲线 综合以上分析,套管型地埋管地源热泵热水系统能效比 高于单u型和双u型系统,双u型高于单u型。套管型、双 u型、单u型地埋管地源热泵热水系统节能效果依次下降。套 管型地埋管的外管为镀锌钢管,导热性较高的埋管材料,单位 井深换热量较高,提高了系统能效比,在制热功率较高、埋管 空间有限的情况下,较为适用,而制热功率较低、埋管空间足 够时,宜采用双u型埋管方式。 因此,以下考察循环冷却水流量对套管型地埋管换热器 地源热泵热水系统的影响。 2)流量对套管型地埋管地源热泵热水系统的影响 循环冷却水流量/(IJh) 图7系统循环冷却水进出温差曲线 由图7流量为1 O00L/h、1 500L/h、2 O00L/h、2 500L/h、 3 O00L/h时,所对应的进出口温差分别约为8.4℃、6.6℃、 5.6℃、4.9℃、4.8"C,说明循环水的进出口温差会随着流量的增 大而变小。 从图8流量对套管地埋管换热器单位井深换热量的影响 来看,流量为1 O00L/h、1 500I_:h、2 O00L/h、2 500L/h、3 O00L/h 】】9 5SI工程建设与设计 I Construction&DesigaFor脚ec 时对应的换热量分别约为51W/m、52W/m、62W/m、60W/m、 54w,m,流量增大,单位井深换热量随之增大,增大到一定程 度,换热量下降。 6结论 1)通过对单u型(PPR),双u型(PPR),套管型(镀锌钢 管)垂直地埋管地源热泵热水系统进行测试,3种系统的机组 COP和系统COP依次递增。套管型地埋管地源热泵热水系统 适用于制热功率较高、埋管空间有限的情况,而制热功率较 低、埋管空间足够时,宜采用双u型埋管方式。 2)套管型垂直地埋管的单位井深换热量随着流量的增大 而增大,在低流量时换热量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当流量大到一 定程度的时候,换热量会逐渐降低到一定数值然后稳定。因 循环冷却水流量/(IAa) 此,从提高系统能效考虑,设定合理的系统循环冷却水流量也 是提高系统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曲 【参考文献】 【1】NRCan,Commercial Earth Energy Systems:A Buyer's Guide,Natural Resources Canada’S Renewable and Electrical Energy Division,ISBN 图8单位井深换热量变化曲线 5 OO 4,75 4 50 钆4.25 4 O0 0 1j{5 3 75 3 50 3 25 0-662-32808—6,Cat.No.M92—251/2002E,Ottawa,ON,Canada,99 pages, 2002. 【2]Shonder,A…S Hughes,P.J.,Baxter,V.D.and Thom ̄n,J.W.,A Comparison of Vertical Ground Heat Exchanger Design Me ̄oda for 循环冷却水流量/(I_A9 3 OO 图9系统COP曲线 ResidentialApplications,ASHRAETransactions 105,SE一99—20—01,1999. 由图9可以看出流量变化下,套管型地源热泵热水系统 的系统循环冷却水流量在2 O00L/h时,系统COP达到较大 值。 【3】覃有志,李常春,胡映宁.广西发展大厦东楼地源热泵空调热水冷热 联供系统c『己似蜀十【J].装备制造技术,2009(11):37—39. 【4】康龙.地源热泵不同地热换热器形式的性能分析【J].供热制冷, 2009(7):29.32. 由以上分析可知,即使再增加通过套管换热器的流量,稳 定时套管的单位井深换热量也不会再提高,这主要是由土壤 【5】胡映宁,林俊,尹向明.富水土壤地区土壤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实验研 究【J】.太阳能学报,2009,30(1):5—11. 的热物l生造成的,随着套管周围土壤温度的降低,更远距离的 热量不能较陕地扩散过来,因此不能够使套管换热器获得更 多的热量[71。从以上分析可知,此套管型地埋管换热器的系统 循环冷却水流量选择为2 O00L/h时,系统稳定工作且保持较 【6】陈文明,王成勇,王雁生,胡映宁,林俊.广帅I地区地源热泵热水系统 的应用研究[J】.节能,2008(3):55-57. 【7】梅奎,张小松.地源热泵热水系统设计及经济性分析[J].制冷与空 调,2009,9(4):53・57. 【收稿日期120I i-05.30 高的工作效率。 (上接第116页) 【2】王敏玲,等.空调对医院检验科空气细菌的影响【 广外I医药,2009 (40):57.60. 3)特殊功能的实验室要设置通风橱。通风橱可以及时有 效地排出有害气体,保护工作人员和实验室环境。如 【参考文献】 【I】陆耀庆.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K].北京: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2007. 【3】张建立,等.医院空调系统的设计与运行管理[J].中华医院管理杂 志,2O03(3):176.177. 【4】周中平,等.室内污染检测与控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收稿日期12Ol1-12.31 1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