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教学】 浅谈“图示"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平江生 (河南省林州市十一中学,河南林州456550) 摘要:随着多媒体教学走入课堂,许多教师重视了信息技术的运用,而忽视了教材上的原有插图和图示,针对 这一现象,笔者重点谈了对语文教材上插图的运用,阐述了图示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形象感知课文,以及借助插图 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等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插图;兴趣;感知 当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已成为基础教育教 学改革的一个热点。它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与学科教 学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创造了生动形象的信息化学 习环境,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 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但是,在 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重视了信息技术的运用,而对教 材上现成插图和图示不够重视。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 上插图约有100多幅,包括前面的彩图和文巾的黑白插 当某篇文章有插图时,就不妨考虑通过插图来激发兴 趣,引导学生去主动地阅读课文。如学习《死海不死》一 文,先让学生从插图人手:在一片波涛起伏的海面上, 竞躺着一个人,在悠闲地看书。在海面上躺着看书?真 不可思议!当学生们正对此纷纷议论时,教师趁势引 导:“这个人在海面上看书,竞沉不下去,到底是怎么回 事?让我们共同走进课文,解开这个谜!”这样学生的兴 趣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 二、形象感知,理解课文 图。如何恰当地运用好这些插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呢? 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做了尝试,认为恰当的运用 好教材上的图示——依图读文,读文绘图。既可以寓教 于乐,激发学生的兴趣,变“知之”为“好之”“乐之”,又 语文教材中的插图,大部分是编者用以再现课文 内容,并补文字所不及的,只有形象感知,才能悟出其 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运用语文知识的综合能力,收到事 半功倍的效果。 一一中之妙,品出其中之味。如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文,学生对美丽神奇的百草园容易把握,在学习第二 、依图质疑。激发兴趣 合理地设计好导语,在讲授一篇新课时尤其重要。 部分——三味书屋时,笔者一边读,一边看插图:私塾 的正中挂着一块匾,上写着“三味书屋”,匾下是一幅 画,画着一只梅花鹿伏在古树下。课文中写到:“我们便 (下转197页) ・+“+”+”+一+一+“— ・・—+-”—-+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 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游戏、表演等作为课堂 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成效。竞赛是 另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因为每个小学生都有一定的 好胜心。教师要根据儿童这一特点,经常结合实际合理 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在满足其健康心理需求的 同时活跃课堂气氛,使数学学习活动能够变得更加兴 味盎然。例如,我在教学《得数是l0的加法和减法》一 课,新课讲完进行练习时,我就组织竞赛。我把学生按 照原来的座位分成四大组,先每组每人必答~题,对一 题得一分,错一题扣一分;然后是十道抢答题,对一道 加二分,错一道扣二分。学生们你追我赶,没有一个甘 拜下风,个个学习积极性高涨,教学效果十分理想。 六、优化评价方法。增强学生成功体验 学习是一种劳动,付出就应有收获。教师在教学中 应给予学生及时、恰当的评价。评价时应多肯定、少否 定,多表扬、少批评,不要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有些学生 优点多,进步快,表扬他们的理由信手拈来;有些学生 缺点多,学习困难,绞尽脑汁寻找表扬他的理由也找不 发现学生有闪光之处,马上予以肯定。在数学课堂教学 中,要多给学生尤其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创造各种机会, 使学生获得自我展示的舞台,坚定认真学习的决心。通 过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的设置,帮助各个层次的学生 获得各自的成功体验,感受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的积 极性。比如我班的一位同学,成绩上可以说是毫无闪光 点,但劳动还算积极,我就表扬他聪明,地总是比别人 扫得快,扫得干净,只要把劳动的劲头迁移到学习上, 学习成绩一定会很棒。后来他果然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正确的评价能带给学生成功的体验,成功的感受可以 强化学生的兴趣,兴趣又能使学习变得愉快,愉快、积 极的态度带给学生更多的表扬、更强的自信、更深刻的 成功感。这样,一个良性循环结构就在充满生命张力的 数学课堂上生成了。 构建一个充满趣味的数学课堂,不是一朝一夕能 够做到的。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灵活运用教 学方法,让学生在积极、愉快的情感状态下参与学习, 要不断向这个方向努力,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是一 件快乐、自然的事,促进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全面 形成 着。这就要我们在平时、在每个细节之处多多留心,一 一192 【阅读与写作】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把济南放在一个小 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的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 保暖和”’等,把济南冬日的秀气和娇美,写的淋漓尽 致。第三要展开想象,“想象力是心灵的翅膀”,只有发 挥想象力,才可以使景物更灵动。 体。首先要交代清楚叙述的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和 事件的起因、发展和结果,一件事从开始到结束要分成 几个细小的环节来写,并且写的时候不能平均用力,要 凸显中心。其次,详细地刻画出人物的肖像、对话、动作 和心理(这些前面写人物训练介绍过)。文章是表情达 意的,“感人心者在乎真”,文章要达到感染读者的目 的,就要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四、想象训练 “课文是最好的例子”。如在学习《春》时,正好冬 季,在训练前,笔者先给学生布置任务去把观察到冬天 写下来,大部分同学语言流畅,写出了寒风刺骨,大雪 纷飞的冬景,-但似乎千人一面缺乏创新。就以课文为 例,以读导写。在讲《春》时,笔者因势利导:“啊!今年的 “想象是创作的先导,是人类腾飞的翅膀。”想象是 一种思维再创造,就是用自己感知的材料创造出新的 冬天好冷啊!同学们让我们赶快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 鸟语花香,暖意融融的春天吧。”同学们哑然失笑,搓搓 冻红的小手开始品味春天。师生共同探讨品味文中写 景的妙处,然后以读导写,引申发散,指导学生写景的 方法。又一篇描绘冬天的习作出来了,看着孩子们的用 心和进步,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 三、写事训练 形象的心理过程。要使文章丰富生动,就要善于想象。 训练时可由句到段,有段至篇,循序渐进,分步进行。一 是句的训练,即仿写句子,如:生活是一部大自然全书, 能包罗世间万象;生活是一把六弦琴,能弹奏多重美妙 的旋律;生活是一条河,奔腾不息,淘尽人间善恶;生活 是……二是段的训练,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运用 想象,把下列成语构想成生动的画面,并用文字表达出 来。如:用“眉飞色舞”、“风尘仆仆”展开想象分别写一 段话。三是篇的训练,续写作文或编写童话,也可进行 “一历来中学生为写作文发愁,总觉得没有什么轰轰 烈烈的大事可写。俗话说:一滴水里见世界,半瓣花上 说人情。所以第一步:我们不要总想着写什么有意义的 大事,要指导学生留心生活中的平常小事,学会从生活 中找“米”,善于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于朴实中见真 题多文”联想能力训练。如写《月亮的联想》:可以从 月光上联想,从月行上联想,从月光来源上联想,从月 亮的运行联想。这样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思善想 的习惯,克服思维的单一性和封闭性,使学生学会多角 度、多侧面去思考、选材,写出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习 作。 情,平凡中见新意!比如《我渴望——》这个半命题作 文,有的学生写道《我渴望祖国日益富强》,题目大,写 的时候难以把握。而有的学生写道《我渴望拥有一个足 球》、《我渴望摘掉眼镜》等贴近生活,小而具体,写起来 得心应手,往往能以小见大,从一个个小窗口,折射出 一“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作文教学中进行研究性 个令人深思的问题。第二步:要把事情写的生动具 学习,有目的、有序地分项细化训练,启发引导,相信最 终能写出文质兼备的佳作。 十一一—+“—‘卜・・——卜”—。卜一—+一一—+_・・。。+一一+一+一+ +一+一—。-卜一+一+一+-+-+一+一+一+一+-+-+-十一+一+一+-+ (上接192页) 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孑L子,第二次算是拜 先生。”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我故意设疑:“学童入学, 为什么对鹿行礼呢?”学生此时会把目光集中到插图 上,积极思考,我趁势对学生讲解,古人读书的目的在 于追求功名利禄。孔子云:“学也,禄在其中矣。”这里的 “禄”,指官吏的俸禄。千百年来,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子, 他这种思想在人们头脑中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这里 对鹿行礼,因为“鹿”与“禄”谐音,于是“鹿”就象征了 “禄”,也就象征了读书获禄的封建教育思想,所以“对 着……鹿行礼。”由此看出这里是个迂腐、沉闷的封建 识,这样,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就不会有“晕头转向”的感 觉。 三、借助插图,培养能力 教材中的插图还可以用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如想象力、审美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书面作文能力等。 语文的听、说、读、写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四个环 节,在教学时不能跳“独角舞”。如学习《故宫博物院》一 文,学生阅读感知课文以后,可引导学生看着教材上的 示意图,口述介绍故宫博物院,并体会说明文的写法, 这样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让学生 观察教材上的图示来作文,既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又能训练写作能力。 教育场所,与乐园——百草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 突出了文章的主题: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对束缚儿 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不满。 此外,在讲授一些条理性较强的文章,尤其是一些 带插图的说明文时,让学生依照插图阅读课文,能够较 可见,把插图和图示带进课堂,有时的确事半功 倍,胜过有声的语言,激发学生兴趣,营造一种学生主 动、乐学的良好氛围。不过“图”的教学,也要因“文”制 宜,适当、适量,因为只有用的巧妙,才能更好地使之服 务于阅读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快地把握住文章的思路,如学习《人民英雄纪念碑》一 文,可以让学生边欣赏前边的彩图“人民英雄纪念碑”, 使学生对碑身的正面、背面、浮雕都有一个感性的认 一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