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加强三个体系建设 提升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来源:六九路网
加强三个体系建设 提升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张亚模①徐玉国① 盐都区现辖13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 级经济开发区和1个市级高新技术产业区,258个 村居,总面积1 044.6平方公里,总人口74.75万, 其中农业人口58.96万,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49.5亿元,财政收入14.0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6 635元。近年来,全区紧紧围绕建设全面小康这 个中心,按照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将农村基本公 共卫生服务项目列为“实事工程”、“民心工程”, 坚持政府主导、部门管理,科学谋划、合理定位,创 新模式、规范运行,严格标准、深入推进,努力使农 村居民及时获得满意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取得 了初步成效。 1 统筹全局 提升农村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位置 1.1统一思想组织学习省财政厅、卫生厅《关于 加强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意见》,明确农 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目标要求,在提高认识、转 变观念的基础上,向区委、区政府提出工作建议, 争取区领导的积极支持,区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 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实施意见》,把 项目工作作为保护和增进农村居民健康、加快社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列入政府议事日 程和工作目标。 1.2摆上位置将争创全省农民健康工程先进区列 为重点工作目标,把项目工作与新型合作医疗、农村 社区卫生服务摆上农村卫生工作的突出位置,强势 引导全区上下围绕三大重点齐头并进,形成真抓实 干、比学赶超的浓烈氛围。 i.3主动协调 及时与有关部门沟通,协商安排项 目实施工作,取得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召开单位负 责人会议,宣传实施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 重要意义,学习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目标、内容 和要求,讨论制订贯彻实施方案等,在全区上下形成 ①盐城市盐都区卫生局 盐城市224005 协力推进的工作局面,为项目的顺利实施营造了良 好氛围。 2立足长远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围绕项目实施,立足规范管理,切实加强农村基 本公共卫生服务三大体系建设,为项目的顺利实施 和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2.1完善项目手册管理体系 提高项目实施的真实 性(1)健全月报制度。对照省《工作意见》和《考 核评估细则》,制定《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报 告实施细则》、《月报流程图》,建立农村基本公共卫 生服务信息报告网络。明确各层级和专业间信息收 集报告的职责、程序和标准,在村级增加公共卫生月 报内容,先后2次召开专题会议、4次组织推介评 估,完善三级报告制度。坚持把“月报表”作为评价 项目进展和质量的切人点,根据报表数据回溯核查 原始记录,掌握任务完成情况,确保信息报告的及时 性和真实性。(2)建立手册台帐。本着科学协调、 便于操作、执行较高标准原则,制订镇、村两级卫生 机构《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目标细则》,编制镇、 村两级《资料建设细则》和《资料手册》,统一镇、村 两级公共卫生服务台帐,组织系统培训24期(次)、 项目手册专题观摩和质量互审活动2次,先后2次 对手册组织修改,充实年度目标、工作计划、时序进 度、指标考核、质控记录等项目管理信息,细化资料 的收集、整理和归档要求,及时核查数据的相符性, 使镇、村两级项目工作记载全面、资料完整,数据完 整率达95%以上、相符率较上年提升近30个百分 点,为推进项目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2加强疾病防控体系建设提高项目实施的可及 性以项目工作目标为龙头,带动预防保健工作的 协调发展。(1)抓好重大疾病防治。密切监测疫情 动态,严格病人救治和疫情处理,强化培训和演练, 提高重大疾病防治应急处置水平。全区甲、乙类传 染病发病率控制在100/10万以内,艾滋病、结核病 2008年第5期(第19眷 第105 ・l5・ 防治顺利推进,寄生虫病防治通过省达标考核。全 面推进儿童扩大免疫规划,改、扩建计划免疫接种门 诊3个,所有接种点实施电子化管理,科学安排免疫 接种,扎实开展适龄儿童清查核对,适龄儿童三种新 培训,提高职业病防治管理质量。 2.3建立健全绩效考评体系 增强项目工作的持续 性(1)完善考评机制。根据省《农民健康工程实 施方案》、《关于加强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 意见》等文件精神,区卫生局先后下发《关于规范农 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考核发放和财务管理的通 增疫苗接种率达80%以上。(2)加强重点人群服 务。结合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先后为8.14万农村居 民、13.12万名50岁以上农村人口和慢病患者建立 知》、《项目考核评估工作意见》,统一项目考评的工 作目标、考核标准、考评程序和评分尺度,完善区、 健康档案,重点人群建档率达93.8%。探索慢病患 者的规范管理,制定规则治疗与系统管理方案,建立 专科门诊和双向转诊制度,通过主动发现、信息共享 和随访管理,丰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涵。建立首 诊测血压制度,启动“全国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 理”,在200个村规范管理1万名高血压病患者,规 则治管率达98%;连续5年对55名上消化道肿瘤患 者和758名癌前疾病患者实施跟踪干预,干预管理 率达95.8%,对1.96万名5种慢病患者动态跟踪管 理率达95%以上;加强合格产科和儿童保健门诊建 设,落实孕产妇和儿童保健措施,系统管理率分别达 99.4%和98%,妇女病普查率80%,新生儿疾病筛查 率达96.5%;加强精神病人的监护和治管,对4 700 名各类重症精神病人实行长期监管,建立精神病人 电子档案4 300余份,每年坚持对3年内住院病人回 访两次,促进精神病患者的康复。(3)积极开展健 康教育。推进“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全区所有 镇均进入市健康教育普及镇行列;编印《农民健康 教育读本》10万册,免费发放到农户家庭;制作艾滋 病防治大型广告宣传牌25块,在电视台开设《每周 话健康》专题栏目,组织成立11个卫生支农小分 队,常年深入镇村和农户,开展免费健康服务;在各 镇建立健康教育促进示范学校,开设“农民健康知 识电教室”、“结核病人健康之家”,建成184个村级 标准化健教宣传栏,增强居民的健康意识,倡导健康 文明的生活方式。(4)强化卫生监督监测。编制 《食品卫生安全自律管理手册》,健全卫生管理制 度,切实强化餐饮消费环节的卫生监督管理。加强 卫生监督监测,推进检查关口前移,集镇单位“三 证”持有率98%,村级单位管理率95%,“五小”行业 管理率50%以上,农村水厂“三证”持有率100%。 扎实开展学校卫生、节日食品卫生、非法行医等为重 点的系列“蓝盾行动”,消除农村学校食堂卫生隐 患,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和“无证经营”行为,规 范医疗机构行为,取缔非法行医。完善企业职业病 防治管理组织,开展职业健康监护情况检查和知识 镇、村三级项目工作的考评机制。(2)严格考评管 理。明确区、镇两级考评管理组织工作责任,分专 业、岗位制定具体的机构内部和对基层的项目考评 方案,做到内容、标准、程序、评分、时序等“五统 ”一,按照重点突出、细化量化、公开透明的要求,加 强基层考评方案的评审和指导,确保方案的科学性、 系统性、合理性和完整性,不断提高可操作性。将项 目考评工作与年度目标任务有机整合,按照业务指 导、管理责任和项目考评要求,突出计划运行、工作 进展、服务到位、考评管理、指标质量和群众满意度 等重点,定期、不定期检查和公布项目完成情况,按 全年考核结果综合评定成绩,确保考评工作的真实 性、客观性和公正性。(3)规范经费使用。按绩效 考核结果浮动发放项目经费,镇级资金占70%,按各 子项分值分解成经费指数,依照各专业考核积分,折 算成经费数额,按年度浮动发放到各卫生院,2007 年,全区有10所卫生院额外得到了227~8 720元的 奖励,有8所卫生院被扣除了149~17 254元的项目 经费;村级资金占30%,根据人口总量下拨到卫生 院,由卫生院依据考评结果全额浮动、及时发放到 村,适当拉开分配档次,杜绝镇村之间调用和占用现 象,及时公布分配方案、依据和结果,充分发挥考核 奖惩的杠杆作用。定期开展专项资金的核算、拨付、 管理、审计和公示工作,对资金的安全性、规范性和 绩效情况实行跟踪督查、追踪问责制,对擅自变更使 用范围、占用资金、不及时考核发放等,根据规定进 行通报批评、暂缓拨款等,提高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 务经费的使用效率。 3 狠抓关键扎实推进项目工作深入健康发展 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一项系统工程,突出 抓好三方面的落实,是确保项目深入推进的根本 措施。 3.1组织落实根据省、市有关文件,将农村基本公 共卫生服务纳入镇政府年度卫生工作目标。健全 ・l6・ 《江苏卫牛事、 『管坪))2008年第5期(第19卷总第105期 区、镇、村三级管理组织,明确各级各相关部门工作 3.3考核落实 为进一步提高项目实施质量,先后 职责,切实加强对项目工作的领导。区卫生局明确 组织开展公卫服务项目工作“家家到观摩”、“资料 了区级服务机构之间的技术指导和业务管理职能, 集中互审”、半年检查等考核评比活动,通过专题调 落实了镇级服务机构的工作责任和项目任务,将农 研,深入解剖全区工作现状,查找薄弱环节,分析问 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与预防保健任务、农村卫 题成因,提出整改方案。制定“重点专业考核一票 生工作有机整合,列人年度卫生工作目标,实行一票 否决制实施意见”,区职能机构切实加大现场督导 否决制。各单位按照工作职责,加强人员培训,细化 频次,分专业每年组织4次以上专题检查督导活动, 分解目标,构筑“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 实行季考核积分、专题检查结果通报制。在考评工 责任体系,形成层层有落实、事事有人抓,横向到边、 作中,坚持内外结合,借鉴“执法稽查”模式,按基层 纵向到底的工作机制,真正使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 抽样调查结果评定其上级工作实绩;注重科学考核, 务项目有机地融入农村卫生工作整体。 坚持工作实绩第一,结合上级考评结果,合理评定成 3.2资金落实 建立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 绩;对村级考核突出工作过程的考查,确保考评工作 制,根据项目工作要求和省定标准,将项目配套资金 有较强的针对性;坚持动真碰硬,建立公平、公正、公 列入年度财政预算,2006~2008三年共划拨配套资 开、透明考核机制,考评结果实行定期公布和通报 金545万元。建立项目经费财政专户,资金实行封 制;完善考评资料,各单位将项目考评方案、历次考 闭运行,区财政、审计部门按年度对区、镇两级专项 核和质控记录、年终成绩汇总及奖惩兑现等相关资 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确保专款专用,杜绝平 料,规范整理、逐一保存归档,确保考评工作的真实 调、挤占和挪用等现象的发生。规范财务科目设置、 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区直机构加强对项目考评工 经费开支范围和使用标准等,统一设计有16个科目 作的质量评估,定期总结项目及考评工作取得的突 和栏口的月报表,建立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 出成绩、进展、经验和做法,发现、研究和解决影响项 月报制度,通过逐月分析、定期检查等,及时发现并 目实施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提高项目考核评估工作 纠正项目经费在使用和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 水平。 题,督促落实整改措施,项目经费的使用和管理日趋 (收稿日期2008—09—24) 规范 ・本文编校曹家和・ 岛 岛 岛 c 城市大医院做好“农村对口支援”工作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胡金海① 医疗系统的“对口支援”,是医疗行政机关组织 1 积极挖掘动力,解决好支援人员不够安心的问题 城市大医院发挥特有的优势,对农村和社区医疗机 根据卫生部规定,城市大医院中的医技人员,初 构进行支援帮扶的活动。实施“对口支援”,坚持以 级职称晋升中级职称,中级职称晋升高级职称,都要 大带小、以强助弱,对于增强农村和社区医疗的服务 到农村和社区医疗机构工作一年。有的省市要求大 能力,满足城乡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具有十分重要 医院副主任医师以上专家到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坐诊 的意义。最近,笔者对“对口支援”工作的现状作了 每年不少于2.5个工作日。一个中等城市的三级甲 一些调研,感到必须重视和解决好以下三个方面的 等医院,每年派出“对口支援”的人员约有500人次 问题,才能促进支援工作的落实,提高支援工作的 左右。据了解,其中的少数人员对支援工作不够安 成效 心,存在“下不去,蹲不住”的现象。支援人员在职 在位、安心工作,是做好“对口支援”工作的前提,要 把思想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充分调动支 ①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扬州市225001 援人员的积极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