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树
白杨树(Populus alba)是落叶乔木,高15~30米,树皮灰白色,是一种很普通的树。生存能力极强,大路边,田埂旁,有黄土的地方,就有它的存在。用途多样,可以当柴烧,打家具,做屋檩栋梁,制作农具。共有4个亚种。 中文名称: 白杨树 目: 杨柳目 外文名称:Populusalba 科: 杨柳科 二名法: 白杨、银白杨 属: 杨属 界: 植物界 亚种: 光皮银白杨、新疆杨 门: 被子植物门 分布区
欧洲;北非;亚洲。
双子叶植物域:
纲:
纲
1、生活环境
白杨树是最普通的一种树,只要有草的地方,就有白杨树的影子。 白杨树
是不太讲究生存条件的,大路边,田埂旁,哪里有黄土的地方,哪里就有它的生存。它不追逐雨水,不贪恋阳光,只要能够在哪怕板结的土地上,给一点水分,白杨树的一截枝条就会生根、抽芽。只要挪动一点杂草生存的空间,它就会把黄土地装点,撑起一片绿色。它不需要人去施肥,也不需要像娇嫩的草坪那样去浇灌,只要不挥刀斧去砍伐,给它一点宽松的环境,让它吸收自由的空气,它就会挺拔向上,它从来不对生长的土地说不。它不枝不蔓,扎根在贫瘠的土壤中,随遇而安,与世无争,因为它属于草根族。 白杨树虽然出身寒微,却是最讲究生存质量的。
2、生长习性
喜光,不耐萌。耐严寒,零下40度的条件下无冻害。耐干旱气候,但不耐湿热,南方栽培易病虫害,且主干弯曲常呈灌木状。耐贫的轻碱土,耐含盐量在0.4%以下的土壤,但在粘重的土壤中生长不良。深根性,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根蘖强。抗风、抗病虫害能力强。寿命达90年以上。
3、应用价值
西元前200年由Hippacrates从白杨树萃取汁液(含水杨酸),可解除疼痛及发烧。
西元1876年Felix Hoffman在德国拜耳药厂研究如何将水杨酸的可怕味道去除,于1897终於制成醋酸基水杨酸(Acetylysalicylic acid), 也就是当今每年消耗最大的阿司匹林(Aspirin)。
目前水杨酸更成为护肤、美白、除皱的美容圣品。 本植物的根皮(白杨树根皮)、枝(白杨枝)、叶(白杨叶)等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炮制《雷公炮炙论》:凡使白杨树皮以铜刀刮粗皮蒸,从巳至未,出,用布袋盛,于屋东挂干用。 性味 苦,寒。
①《唐本草》:味苦,无毒。 ②《日华子本草》:味酸,冷。 ③《纲目》:苦,寒,无毒。
功用主治-白杨树皮的功效 祛风,行瘀,消痰。
治风痹,脚气,扑损瘀血,妊娠下痢,牙痛,口疮。
①《唐本草》:主久风脚气肿,四肢缓弱不随,毒气游易在皮肤中,痰癖等。
酒渍服之。
②《本草拾遗》:去风痹宿血,折伤,血沥在骨肉间,痛不可忍,及皮肤风瘙肿,杂五木为汤,捋浸损处。
③《日华子本草》:治扑损瘀血,并须酒服,煎膏可续筋骨。 ④《纲目》:煎浆水入盐含漱,治口疮。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1~3两;或浸酒。
外用:煎水含漱或浸洗。
选方 ①治项下瘿气:秫米三斗,炊熟,取圆叶白杨皮十两,勿令见风,切,水五升,煮取二升,渍曲末五两,如常酿酒,每旦一盏,日再服。 (《外台》) ②治妊娠下痢:白杨皮一斤。 细切,以水一大升,煮取二小升,分三服。 (《千金方》) ③治牙痛:白杨皮,醋煎含之。 (《梅师集验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