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认位置教学设计

来源:六九路网
 《认位置》教学设计

毕节十六小 燕如芬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位置》。教材第9、10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场景里体会左右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所在的左右位置。

2、能按左右的方位要求处理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能采用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3、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敏锐地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准确认识物体之间左右、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课前准备] 课件、练习本、铅笔、橡皮、尺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

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吃饭的时候是用哪只手拿筷子?用哪只手端碗呢?

学生回答,并举手示意。

2、根据学生的回答说明拿筷子的这只手我们把它叫做右手,端碗的这只手我们把它叫做左手。左手的这一面叫左面,右手的这一面叫左面,头顶的这一面叫上面,脚下的这一面叫下面,脸面对的这一面叫前面,背对的这一面叫后面。

3、观察:小朋友们,请观察自己宽敞、漂亮的教室,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设疑:它们的位置在哪里呢? 4、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一认它们之间的位置。 (板书:认位置)

二、讨论交流,感悟新知。 1、课件出示主题图――教室。

提问: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教室里有些什么? 2、讨论交流。 (1)、组内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什么位置?小明在小刚的什么位

置? (2)、小组汇报。(板书:国旗在黑板的上面,小明在小刚的前面。) (3)、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上面,还可以怎么说?小明在小刚的前面,又可以怎样说? 3、分组讨论。

提问:你还能找出图中哪些物体有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讨论后汇报

归纳小结:两物体之间有一定的位置关系,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下面。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前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后面。 三、拓展应用,深化提高。 1、做“想想做做”第2题。 说说你的前后左右各是谁呢? 2、看课件说说小动物的位置 3、投影演示冰箱。

提问:小朋友,你能根据冰箱里的物品摆放的位置,用“上”和“下”说一句话

4、“想想做做”第4题。

说说红花的左边有几朵花?右边有几朵花? 5、“想想做做”第5题。

(1)、按照指定的要求,小组摆一摆。 (2)、小组内相互检查摆得对不对。

(3)、小组采取互帮活动,把小朋友摆得不对的地方纠正过来。 6、看课件说说小汽车和拖拉机的位置。 7、看课件回答问题。

8、课件说说小女孩应该走哪边?

四、巩固:做手操游戏:

左拍拍,右拍拍,前拍拍,后拍拍,上拍拍,下剁脚,前、后、左、右认得准。

五、总结评价。

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先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

六、布置作业:

回家以后,把家里的各种物品的位置关系说给你的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听,好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