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科技互动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方东霖 (厦门大学,福建厦门361005) 【摘 要l财政与科技之间存在互动发展关系。然而,在这一现象背后有着深刻的经济学本质,文章从多个方面对 这一本质进行探讨。 【关键词】财政;科技;互动发展 【中国分类号】F810 一【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768(2009)03—0059-02 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创造远远超过本企业或本行业所获得的 财富。因此,科技开发往往具有较大的外部效应。然而,科技成 果的创造者所得到的收益只是所有这些收益中极小的一部分。 由于社会的收益率远远高于企业的收益率,企业就没有积极性 投资于代价高昂的研究开发活动,导致全社会创新活动严重不 足。在产生外部性的主体与受这种影响的主体都是大多数的情 况下,通过私人谈判解决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通过政府干预 才能解决。为了鼓励这些领域的发展,政府就需要利用财政政 策进行干预。 政府实行的财政优惠政策,通过直接向科技开发活动提供 财政资助;或通过对科技开发项目的投入要素提供税收优惠以 及对高新技术企业所得减免一定比例的所得税,可以降低科技 开发的成本,提高科技开发的收益,这相当于给了企业或科研 单位一笔直接的或间接的补贴。政府这些财政利益的让渡可以 将科技开发的一部分外部效应内部化,外部效应的内部化能够 有效地刺激投资供给,从而促进科技的发展(如下图)。 、财政推动科技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一)增加科技公共品的供给 基础性、公益性科技开发活动一方面由于其研究成果往往 是理论性、公益性的,无法直接形成产业化和市场化,取得经济 收益。另一方面,由于其是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为目标的,其研 究成果几乎所有的社会成员都可以无偿享用,具有较大的效用 外溢特征和“优值品”特征,私人部门在从事这类具有公共产品 性质的科技活动时,不能充分享受进行大量投入所带来的收 益。因此,这两方面的原因决定了这些领域的研究如果交由私 人部门去完成.其供给量将会严重不足。 公共经济学的原理告诉我们,公共产品的存在是政府参与 社会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理由。由于这类科技活动具有公共产 品性质,因而政府参与成为必要。政府参与这类科技活动的主 要方式是进行财政投入和组织实施。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财政 资建立起自己的科研机构来从事基础性和公益性研究活动。 另一方面,政府也可以将这类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科技活动委 托给民间科研机构开展,然后再通过购买其研究成果的方式实 现这类科技事业的“生产”和政府对这类科研活动的财政投入。 总之,政府通过财政资金的投入.可以有效地解决市场失灵的 问题,从而增加这类公共产品性质科技活动的供给。 1薹I 2.财政的介入使得从事科技开发的 M印 业获得笔丰H,・钉:MEB的补贴这 . ,时私人边新 收益等于社会边际收益, 均衡产 Q:丛到资源配 的设牢要 求。 嘲I,政府的介入使得公J , 品忭质科 技活动姻供给量d1 Q:增 利水甲Ih Jt增至l2 .社会福 l三)降低风险 企业在技术开发与创新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如市场 风险、技术开发风险、资金风险等。这些风险是多数企业难以预 测和承受的,一旦发生,将会使企业遭受重大损失。因此,科技 (二)实现外部效应内部化 开发具有高风险的特征。另外,科技开发项目的投资收益比传 科技成果一旦被应用和推广,就会在全社会范围内产生极 统项目的投资收益更不确定,投资者事先通常不能确切地知道 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为社会成员、企业和行业所 该项目投资能否取得成功,即使预期能够成功,也难以确切地 共同分享。同时。也会促进相关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T艺水 预知该项目的市场盈利前景。这样,高风险和收益不确定性的 平的更新 科技开发的这种产业关联效应和渗透效应会提高整 存在使得私人部门不愿或不敢进行这方面的投资,为了刺激这 【收稿日期l 2007一lo-l1 【作者简介】方东 ̄(1976-),男,湖南平江入。蓬门大学财政系财政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税理论与政策 些领域的投资,政府就需要利用财政政策进行干预。 政府实行的财政优惠政策、通过向科技开发项目和高新技 术企业提供政府信用担保,可以分担企业的贷款融资风险;通 过加速折旧等延期纳税方面的税收优惠措施,可以加快技术开 发投入资金的周转和回收,从而减少资金方面的风险;通过费 用扣除与投资抵免等税收优惠措施,可以降低企业进行技术开 发活动的成本,减少企业技术开发活动费用与利润方面的风 险;通过允许企业提取风险准备金等方式,可以提高企业抵御 技术开发风险的能力等。政府通过财政利益的让渡,可以降低 企业科技开发的风险。风险的降低能有效刺激投资供给,从而 促进科技的发展。 通过推动财源的扩大,从而推动财政收入规模的扩大。 科技进步在推动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长的同时,也能优 化财政收入结构。我们知道,科技进步能提高经济增长的集约 化程度,而经济增长集约化程度越高,税收收入中所得税收入 所占的比重就越大,流转税收入所占的比重就越小,一国的税 收收入结构就越趋合理。同时,科技进步能优化一国的产业结 构,使得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上升,而第一产 业的比重相对下降,这样第二、三产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就越 大,而第一产业的贡献就相对缩小,这样一国财政收入的产业 来源结构就越趋合理。 (三)科技进步能强化公共财政的效能 科技进步对于公共财政效能的强化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 如图,相对于正常扯税条件F的风险 收益机会线P ,政府财税优惠政策 (减免税等)将使得其向有移至P'. 这时食业承担的风险由F 卜降为F^ 二、科技推动财政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一)科技进步能提高财政管理的效率 首先,科技进步能提高预算管理的效率。科技进步对预算 管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预算编制和执行的信息化上。在预算编 制环节上,政府部门可以借助计算机、互联网等先进的技术手 段搜集信息资料、对各项收支指标进行严格的测算和分析,并 同时运用数学、统计学、运筹学等各种方法和工具进行方案的 设计,这样可以加快预算编制的速度,提高预算分配的科学性 和合理性。在预算执行环节上,财政部门可以通过信息网络技 术全面监控各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实现资金的合理调度和资源 的优化配置,这样就大大提高了预算执行管理的效率。其次,科 技进步可以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科技进步对税收征管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税务的信息化上。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技术和网 络技术作为现代化管理的技术手段,已广泛应用于税务咨询、 税务登记、发票 售、申报管理、税款征收、会计统计和稽查选 案等税务管理环节,这样大大降低了征税纳税的成本,提高了 征管的效率。同时,电脑化、网络化的管理还能够使得征管工作 规范化,程序化,减少偷税漏税现象的发生。 如图,科技进步使得征管成本曲线向上穆 (二)科技进步能扩大财政收入规模和优化财政收入结构 科技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 方面,科技进步能提高社会的劳动生产率,而劳动生产率的提 高会使得生产速度加快,产品数量增加,从而使得国民生产总 值(即GDP)增加,由于GDP是财政收入的来源,因此,GDP的 增加会导致财政收入的增加。另一方面,科技进步能够降低生 产物耗比例,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使得产品的附加值比例扩 大。由于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产品的附加值,因此,产品附加值的 增加会带来财政收入的增长。这样科技进步从量和质两个方面 两方面:首先,科技进步能开拓公共物品供给的新领域。一方面 为新公共物品的产生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只有当科技发展 到一定水平,在理论上、技术上和工艺上取得重大突破,一些新 的公共物品的产生才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为新公共物品的生产 提供了经济上的可能性。一些新公共物品由于成本昂贵,耗资 巨大,难以大规模推广。而科技发展能使这些公共物品的规模 化生产成为可能,能大大降低其生产成本,使得其能大批量地 进入社会生产生活领域。这样推动公共供给向纵深领域扩展。 其次,科技进步能提高公共物品的质量。公共物品质量的高低 在很大程度上由科技水平决定。科技的发展能为公共物品的制 造提供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技术等,这些使得 其形态、结构、功能和内容等发生根本性改变,从而使得其在满 足社会需求方面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具体而言,科技进步对公 共物品质量改善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适应性和耐用性更强。 由于大量使用新材料和新技术,现在的一些财政供给品,对于 环境、气候、地质状况等的适应性大大增加,其耐磨、耐震、耐 寒、耐热、耐腐蚀等方面性能大大加强,因而其故障率和损坏率 大大下降,使用期限大大延长。(2)功能更加科学,服务的效率 更高。由于使用大量的高、精、尖技术,并且在设计时赋予了专 门的针对性,这使得一些公共供给品的功能更加实用、精细和 全面,服务质量更佳,费时费力更少,因而效率更高(见图5)。 图5,科技进步使得公 物- 的边际 效用曲线阳I 移动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财政推动科技发展的经济学原因 主要在于供给、外部性和风险,通过作用这三个要素,可以系统 地增加科技开发主体的利益,从而起到有效激励作用。科技推 动财政发展的经济学原因主要在于管理效率,收入规模与结构 以及效能,通过从这些因素进行优化和改进,能从整体上强化 财政的职能。因此将以上两方面的原因分析结合起来就构成了 财政与科技互动发展的经济学本质。 【参考文献】 …安沃・土沙赫.促进投资与创新的财政激励【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 社,2000. 【2】蒋洪.财政学【MI.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l朱柏铭.公共经济学【M1.杭州:浙江大学 版社,2002. (责任编辑:X校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