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配合物理论简介 教案

来源:六九路网
配合物理论简介 课 题 教学目标 配合物理论简介 1.掌握配合物的概念 2.了解配合物的结构 课时 1 课型 新授课 教学重点 配合物结构 教学难点 配合物结构与配合物形成的条件和过程实验解释 教学方法 讲授法、探究法、归纳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课前预习] 1.下列微粒中同时有离子键和配位键的是 A、NH4Cl B、NaOH C、H3O+ D、MgO 2. H3O+是H2O和H+结合而成的微粒,其化学键属于 A、配位键 B、离子键 C、氢键 D、范德华力 [知识回顾] 1.配位键 2.杂化和杂化轨道类型 [导入] 实验1:硫酸铜中逐滴加入浓氨水 实验2:氯化铜、硝酸铜中逐滴加入浓氨水 实验分析: [知识梳理] 1.配合物:由提供孤电子对的配体与接受孤电子对的中心原子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称为配位化合物简称配合物。 例如: 2.配合物的组成 从溶液中析出配合物时,配离子经常与带有相反电荷的其他离子结合成盐,这类盐称为配盐。配盐的组成可以划分为内界和外界。配离子属于内界,配离子以外的其他离子属于外界。内、外界之间以离子键结合。外界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等于配离子的电荷数。 (1)中心原子:通常是金属元素(离子和原子),少数是非金属元素,例如:ⅢⅤCu2+,Ag+,Fe3+,Fe,Ni,B,P…… ---(2)配位体:含孤电子对的分子和离子。如: F,Cl,Br, ---I,OH, CN,H2O,NH3,CO …… 配位原子:具有孤电子对的原子。如:C、N、O、F、Cl、S等。 (3)配位数

1

教法与学法 (4)配离子的电荷数 3.配合物形成的条件和过程 [典型例题] [小结] [课后练习]

—+ +练习题.(8分)信息: [Ag(NH3)2] OH== [Ag(NH3)2]+OH;[Ag(NH3)2] Ag++2NH3

中心离子 配体 配位数 络离子 有两种化合物,A:COCl3·5NH3·H2O;B:COCl3·5NH3·H2O,根据下面的实验结果,确定

它们的络离子、中心离子和配体。

⑴分别取A和B的固体于试管中微热,A中未见明显现象,B中试管口出现少量水珠。 ⑵向A和B的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后均有AgCl沉淀。

⑶沉淀过滤后,分别向滤液中加AgNO3溶液均无变化,但加热煮沸,B溶液中又有AgCl沉淀生成,其沉淀量为原来B溶液中AgCl的一半。

又已知该化合物中心离子配位数均为6,试按照“[Ag(NH3)2] OH”的书写格式写出A、B的化学式: A 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_。

答案:A:[CO(NH3)5H2O]Cl3;B:[CO(NH3)5Cl] Cl 2·H2O,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