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
统计次),从1994局
年起连续三年被市政府办评为政务信息先进单位;在优
化统计服务,发挥统计整体功能作用的工作中,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把提高统计服务质量作为统计工作再上新台阶的突破口,加大统计服务工作力度
近几年来,我们在抓好统计基础建设,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同时,努力提高统计服务的质量,92—95年我局有8篇分析获省优秀分析,3篇被市领导批示,被省、市级刊物转发的分析有19篇次,统计新闻(信息)被采用180多篇,推动了我市统计工作上了一个台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两个转变”的实施,领导对统计服务的质量、内容、时效性等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我们也体会到统计工作要得到当地领导的重视和社会的好评,就必须把统计工作52
与社会经济的改革和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咨询、监督的作用。因此,在我市的“九五”统计工作规划中,把努力提高统计服务质量,充分发挥统计的整体功能作用作为“九五”统计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的突破口来抓,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提高统计服务质量的力度。一、年报工作完成后,召开专业人员会议,讨论并确定当年全局的统计分析重点,由局领导挂帅,成立课题调查研究小组,从组织上保证调查分析的实施,并且优先解决调研所需的费用、车辆等,从物质条件上保证调研的顺利进行。二、把统计分析能力、统计分析成果列入选拨中层干部的重要条件。三、把省局提出的统计新闻(信息)工作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到县(市、区)统计局及市局各科(专业),在对县(市、区)统计业务考核中,加大统计分析成果和统计新闻(信息)成果的考核份量,使统计服务成果成为争先创优的新竞争点。四、建立起有效的市局机关《统计服务成果考核奖励办法》,把统计服务成果列入机关公务员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对获省、市优秀统计分析及领导批示、刊物转发的统计分析作者给予奖励,对统计新闻(信息)被采用的执笔者按采用级别不同给予奖励。五、为了提高统计服务的准确性、时效性,我们还规定:提供重要的统计新闻(信息)由局领导签发;对党政机关及社会提供统计服务由综合平衡科统一负责,各专业科配合,按时按质完成,确保统计服务工作的准确性、及时性,使统计服务工作有序地进行。
二、加强统计服务工作的基础建设
要提高统计服务质量必须有坚实的基础。我们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统计服务的基础建设:一、抓好主要统计指标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这不仅是统计工作的基本职责,也是提高统计服务质量的基础。为此,我们根据省局制定的统计数据质量评估
办法,加强对主要统计指标数据的质量进行评估,确保准确性,如为了及时准确地为政府起草工作报告、总结和制定计划提供统计数据,我们近几年来坚持每年的11月中下旬召开由领导参加的市县经济形势分析会议,对市县主要经济指标进行科学的评估。二、系统地收集、积累丰富的统计数据及有关资料。为了更好地为地方服务,在统计报表按省的程序汇总、分组满足不了地方需要的情况下,我们想方设法进行分组,统计出地方决策有价值的数据;为了做好每年一度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优势,分析透彻,建议我们多在其主办的《粤北论刊》发表文章。通过加强与报社等新闻单位的联系,我们在《韶关日报》、电台、电视台发表韶关“八五”回顾报道11篇,1996年我局撰写的国民经济宣传报道在《韶关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5篇,《加快我市工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探讨》、《我市第三产业就业前景广阔》两篇经济论文也被《韶关日报》转发。工业普查、农业普查、基本单位普查也通过记者采访有关领导等形式向社会宣传普查常识,韶的国庆宣传报道,我们按照新行政区域及现行的报表制度,搜集、整理出1949年全市的主要社会经济指标数据;根据省的要求,初步建立了主要历史年份的主要统计指标数据库;同时,我们还系统地收集了全国、全省、毗邻地(市)的统计资料,购买了《市场经济大辞典》等一批新的经济理论工具书,方便为领导、部门提供更广的服务。三、采取措施提高业务人员的统计分析及新闻的写作水平。为此,我们加强了培训,举办了统计分析及统计新闻写作等培训班,邀请有关专家学者授课,提高业务人员的经济理论水平、分析能力和写作技巧;领导发挥带头作用,通过出主意,想办法,开展调查分析,进行传、帮、带,使更多的业务人员在实践中磨炼,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三、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
为了让更多的统计信息服务于领导决策,服务于社会,我们加强了与有关部门的联系,拓宽统计服务的渠道通过宣传统计分析的优势,统计信息的参考价值,统计信息的丰富性,增进了有关部门对统计分析和统计信息的价值的了解,并得到有关部门的支持。由于我们为市委、市政府经常提供有价值的定性、定量的统计服务,市政府办决定由市政府调研室与市统计局从1997年1月起合编《经济快讯》资料,及时、直接向市领导提供经济信息。通过与市社科联的联系,社科联的负责人称赞统计局分析有定性
关电视台在“韶城夜话”节目中专门为工业普查开设专题,邀请我局的有关领导向观众宣传工业普查。同时,我们还加强与市委、市政府的信息机构的联系,积极撰写稿件,1996年共被采用的信息38篇,居市直机关之首,从1994年起我局连续3年被市政府办评为全市政务信息先进单位。
四、提供统计服务方式多样化。
在提供统计服务的方式上多样化。我们在充分利用新闻媒介、刊物提供统计服务的同时,还抓住会议、汇报的机会提供统计服务。如局领导在参加市政府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上,多次发表统计局的经济形势分析;在政府成员讨论《1996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会议上,统计局提出对全年经济形势的估价,并对金融、旅游等部门统计数据的计算方法提出建议。在今年1月9日召开的市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为代表提供《韶关市1996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及三个附件。由于我们提供的分析客观,建议也很有针对性,市人大代表看后反映也很好,在会议期间,市政府要求统计局设立询问台,接受市人大代表的询问。同时,我们还经常向主管市长汇报全市的经济运行情况,并提出建议,如去年1月下旬,在向杨副市长汇报经济形势时,我们提出了“加快城乡住宅建设,(下转51页)
53
度,只重视劳动力和资金的投入,忽视了科学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造成速度与效益不同步。要改变这种与经济发展不适应的局面,必须
1、尽快转变工业经济增长方式
外延式的扩大再生产方式对刺激我市的经济的快速增长无疑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过去的大量物质投入,便没有化州工业今天的基础。但从目前障碍工业发展的问题和今后的观点来看,这种高投入、高消耗的增长方式必须改变,应逐步转向更多地依靠其他部门起支配和导向作用。根据上述分析,我市建材工业基本上能起到支柱行业的作用,但建材工业易受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有其脆弱性,再说靠单一的支柱行业带动工业经济起飞显然势单力薄。因此,我们认为,必须从化州本身资源特点出发选择更多的支柱行业。食品工业历史上曾是我市工业的一大支柱,食品工业的发展优势,是其他行业不可相比。一是随着我市农业的大发展,水果生产、生猪、鱼、家禽养殖实行集约化、规模经营后,将为食品工业提供丰富科技进步、结构优化、生产经营素质提高的效益型发展方式。
2、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当前,我市工业仍未摆脱高投入、低产出的困境。经济效益不高,其根本症结在于经济发展与结构调整不同步。就当前说,工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必须依托于“三高”农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我市目前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产值约占全市工业产值的78.7%,其中有粮食加工、饮料酒、制糖、饲料、纺织、羽毛加工,木制家具,中成药等十多产品类型。这些产品不仅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有较佳的发展前途,而且会促进我市“三高”农业的发展,更有利于工业整体效益的提高。
3、正确选择好支柱行业
经济起飞要靠支柱行业的带动。作为支柱行业占有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必须能对
(上接53页)推动我市经济增长”的建议,杨副市长说:“分析、测算的数据很有参考价值,这个建议很好,市政府在讨论明年的计划时,对这一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要认真研究。今后计委总结和制定计划要多听取统计局的意见。”市计委在总结1996年计划执行情况和制定1997年计划时,两次邀请市统计局的领导和有关科长参加总结和讨论
的原材料。二是食品工业产品主要满足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产品市场广阔。三是食品工业投入少,产出多,技术含量高,效益相对较好。综合上述,食品工业应作为我市支柱行业给予政策倾斜,重点扶持发展。
4、坚定走“科技兴市”之路
要使化州工业发展由速度型转向效益型,必须把科技进步作为提高经济效益的基本手段,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兴市的发展路子。要筹集资金加强重点行业的技术改造。当前技术改造要围绕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来展开。必须把各产业装备水平、管理水平及劳动者技术文化素质的提高有机结合起来,大幅度提高技术进步的作用。要大力推广应用现有先进的适应的科学成果,培养人才,努力提高职工素质。
会。此外,我们还抓好自办的统计资料的编印工作,《1995年韶关统计手册》抢时间在5月20日出版发行,由市委汤书记提词,覃代市长作序的《韶关八五统计资料》也于9月下旬出版发行;《韶关统计》、《韶关市宏观经济监测月报》、《韶关工业生产情况》全年印发2800多份,直接为领导、部门提供统计服务。
5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