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复习《曹》

来源:六九路网
复习《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一、客观题

1、写出文中空缺的部分。

2、本文选自 ,又称为 或 ,相传为 时期 所作。 3、口头翻译全文。

4、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5、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7、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8、本文说的是 (战争名) 二、主观题

1、曹刿请见的原因?(原文语句回答) 2、鲁庄公把作战胜利的希望寄托在 和 上。

3、曹刿认为 才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4、文中写战争过程的语句有 , 和 十二字。 5、战争的结果是 。 6、战争时鲁庄公“将鼓之”“将驰之”反映了他 的性格。

7、曹刿的两个“未可”和两个“可矣”反映了他 的性格。 8、曹刿如何分析战争取胜的原因? 9、本文详写什么?略写什么?为何这么安排? 10、谈谈你对曹刿和鲁庄公的认识。 11、这篇文章主要说了什么? 三、巩固基础

兰溪棹歌 鲁山山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