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大庆铁人中学2021级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试题说明:1、本试题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文言文课内基础知识选择(本题共5小题,10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浩浩乎如冯虚御风D.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①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④吾从而师之
⑤而耻学于师⑥顺流而东也⑦舞幽壑之潜蛟⑧侣鱼虾而友麋鹿⑨崖限当道者
A.①③/②⑥/④⑤⑧/⑦⑨B.①③④/②⑥/⑤⑧/⑦⑨ C.①③⑥/②⑨/④⑤⑧/⑦D.①④⑥/②/③⑤⑧/⑦⑨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古之学者必有师B.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C.凌万顷之茫然D.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4.下列句子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 C.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D.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
牛之间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焉:句末语气词,不译 B.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攻:学习,研究 C.正襟危坐而问客曰危:端正 D.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居:停留 二、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长期以来,中国的科学技术遥遥领先于其他文明,为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对于人类科技史上著名的“李约瑟之谜”,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的解答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出现和发展,使得发明成果大量涌现,从而启动了工业革命并创造了现代经济增长的奇迹。
作为一种现代产权制度,知识产权制度的本质是通过保护产权形成激励机制,为权利人提供持久的创新动力。在没有产权保护的情况下,创新者不愿对创新活动进行投入,因为他们的成果将会被迅速模仿,导致其几乎无法获得利润。知识产权制度通过赋予创新者以产权,禁止他人未经授权使用其创新成果,从而为技术创新提供内在的激励机制和动力源泉。
知识产权制度是创新发展的基本保障。知识产权制度不仅对创新成果进行产权界定,还对创新产业进行合理资源配置,营造产权交易环境,使创新活动能够合法、有序地进入市场,充分实现经济价值。知识产权制度在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对于激励和保护创新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很多学者也将知识产权法称为创新之法。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劳动力、资本、资源三大传统要素投入,然而,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已很难再继续承担可持续发展的
历史重任。要努力实现经济行稳致远,主要增长动力必须做相应转换,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新引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企业赖之以强,国家赖之以盛。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从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我国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这个第一动力。知识产权将企业的创新、研发、制造和销售等环节有效地连接起来,既可以引领创新创业发展,又能够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从某种意义上讲,创新驱动就是知识产权驱动。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积极吸收借鉴其他国家制度经验,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础上,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0年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在全球131个经济体中,中国位列第14名,与2019年持平。中国也是2020年跻身综合排名前30位经济体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这样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在知识产权制度建设方面所做的努力。当然,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也要防范知识产权滥用行为。一些知识产权“蟑螂”不从事实体产品研发、制造,而是通过购买获得的知识产权,依靠侵权诉讼来骚扰、威胁进行科技创新的实体企业。对此,要形成制度化的解决机制,既严格保护知识产权,又确保公共利益和激励创新兼得。
知识产权制度基于创新而生,由创新而变。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在兴起,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不断对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提出新挑战。未来,还要进一步健全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增强法律之间的一致性;进一步破解知识产权领域相关体制障碍,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
(摘编自万勇《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
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出现和发展,启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得发明成果大量涌现。
B.知识产权制度是一种现代产权制度,从精神层面形成激励机制,让权利人持久创新。
C.知识产权制度保障创新发展的基本途径有进行产权界定、合理配置创新产业资源等。
D.创新成为增长动力,资源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就会彻底改变。
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立足于促进创新发展,主要论述了知识产权制度对创新发展的重要作用。
B.文章论述了知识产权制度的本质、对创新发展的作用,层次清晰,说理充分。
C.文章为了论证创新的驱动作用,用具体数据列举了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的重要成果。
D.文章结合当前的现实生活,论述了知识产权制度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知识产权制度决定着国家的法律能否激励和保护创新产业发展,因此,知识产权法被称为创新之法。
B.知识产权能够有效连接企业的创新、研发和销售等环节,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C.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逐步健全、完善,有力推动了中国经济发展。
D.基于创新而生的知识产权制度并非一成不变,它会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而发展。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炖马靴(节选) 迟子建
马靴又被炖了一段时间后,终于嚼得动了,父亲吃了两块,体力恢复了,他将剩下的牛皮捞出来。父亲说几乎是打个哈欠的工夫,它们就在寒风中凉透了,再打个哈欠的工夫,就冻硬了。父亲将它们当点心,分别揣进裤兜,然后取下篝火上的铁锅。热锅落在雪地时,雪发出“吱吱——”的叫声,父亲说锅底下的雪被烫得不轻,破了很大一片,流出汩汩雪水,但热锅烫伤的雪,很快结痂,寒风也让热锅成了冷锅。父亲抬头望望天,雪停了,但夜空还没晴朗,望不见北斗星,父亲不知置身何方。夜晚的山岭,看上去都一个模样,按照父亲的比喻,它们就像一把把钢刀插在那里,阴森恐怖,让人觉得是在屠宰场。 父亲本不想天亮前出发,他不知该走向哪里。天明后,他能从太阳判断方向。可狼逼得他必须走,因它们窸窸窣窣冲出灌木丛,走向篝火。父亲说当它们离自己仅有五六米远时,在它们斜对面,借着残余篝火,望见一生难忘的情景:两条狼一前一后,呈一条直线,前面的高大威猛,后面的矮小瘦削。前狼挣扎向前,后狼拼死咬住前狼尾巴,试图阻止它的步伐。父亲认出后狼就是瞎眼狼,说从未见过狼眼会泛出红光,前狼试图奔向篝火旁边的人时,眼睛漫溢的就是这种光,也不知是不是篝火映的。父亲“嗨——嗨——”叫了两声,这是以往瞎眼狼尾随支队,他抛给它食物时,惯常的招呼声。瞎眼狼显然熟悉父亲的呼唤,它更加用力往回拽前狼,前狼尾巴绷得直直的,像一支在弦之箭,就要绷不住了,它尾巴随时有被扯掉的危险,痛到极点,叫声格外瘆人。最终前狼让步,瞎眼狼将它生生拖回灌木丛。父亲长舒一口气,感恩似的分出两块牛皮,投给它们。
父亲说他根据西北风吹来的方向判断,要撤退到队伍的密营,得
与风向逆向而行。结果他走了一两里路,风竟然休克,没了,他等于丧失唯一的路标,又不知所向。按照父亲的说法,当时森林整个冻僵,树枝动也不动,连一声野生动物的叫声都没有,他感觉自己在地狱中。天渐渐亮了,可它亮在阴云里,父亲期待的太阳没有现身。就在他走投无路之际,他听见背后有走兽的声音,回身一望,距他五米多远,又是那两条狼!瞎眼狼还是在后面,叼着前狼的尾巴。前狼见着父亲,停下来,目光柔和多了。瞎眼狼低低叫着,安慰着陷入绝境的父亲。父亲仔细打量前狼,发现它是条年轻的公狼,它对瞎眼狼不敢违命,原来是瞎眼狼的儿子啊!父亲是怎么看出的呢?前狼追上父亲,停下的一瞬,它身后的瞎眼狼,马上松口,放下前狼尾巴,上前两步,用嘴温柔触着前狼的脸,似在亲吻,前狼发出撒娇和委屈的叫声。父亲说只有母亲对孩子才表现出如此怜惜和爱抚,也只有孝顺孩子才会对母亲发出的哪怕它不喜欢的指令俯首帖耳。直到这时,父亲才明白瞎眼狼当年为什么怀孕,它是为自己未来生活寻找一双眼睛啊!不知瞎眼狼一窝生了几个崽,存活几只,它丈夫和它另外的骨肉,也许都因嫌弃而背弃它,但至少父亲看到了有一只忠勇小狼,把自己的尾巴当作母亲的生命线,在荒无人烟的深山,不离不弃地牵引着它。父亲说瞎眼狼所叼着的尾巴是它生命的脐带,也是一道藏在心底的光啊。 后来的故事,我和母亲差不多都能背诵了,天连阴了三天,不见日月,瞎眼狼和它孩子在前引路,把父亲领出迷途。他们靠着所剩的煮熟的马靴皮和深埋在雪下的红豆浆果,以及山洞里的骨头,渡过难关。母子狼最终带着他,靠近一个村庄。父亲说闻到炊烟气息后,瞎眼狼觉得告别时刻到了,它松开嘴,用两只前爪激动地刨着地,洗尘似的,快乐躺倒,在雪地打几个滚,然后起身抖抖毛,沾在它身上的雪粉飞溅出来,飞进父亲眼睛,与他泪水相逢。瞎眼狼看不见父亲的泪,无比骄傲地仰天嗷嗷叫几声,仿佛宣告它的使命完成了。小狼卸下父亲这个沉重包袱,得到解放,它比母狼还要欢欣鼓舞,父亲说它
原地转了好几个圈,像在跳舞,然后站定看着父亲,身体后倾,调皮地做出进攻姿态,长嗥一声,最后吓唬一下父亲。
母子狼转身走了,依然是小狼在前,瞎眼狼叼着孩子尾巴在后。父亲说它们转身前,他给两条狼作了个揖,瞎眼狼无法看见,小狼并不领情,对着他又是一声长嗥,好像在说,少来这套,没吃掉你,算你走运!父亲说他夜晚歇息在山洞的那三天,瞎眼狼守候在洞口外,也不忘叼着小狼尾巴,怕它万一不听话,会对父亲下口吧。 我有时怀疑,父亲的这个故事,是不是编造的。但有一点肯定的是,父亲中弹的棉绒秋衣,弹孔还在,边缘处烧灼的痕迹清晰可见,不过它没有传到我们下一代手里,而是在抗联博物馆陈列室的橱窗里。 (有删改)
9.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写父亲依据太阳和风向来辨别方向,而“风竟然休克”,天亮后“太阳没有现身”,父亲处于十分困难且绝望的处境。 B.从文中“父亲才明白瞎眼狼当年为什么怀孕”等语句可以看出,这并不是父亲第一次遇到这两只狼,他对它们母子并不陌生。 C.小说将狼和父亲的对峙写得十分精彩,对两狼的动作描写形象具体,营造了紧张的气氛,与后文的温馨气氛形成鲜明对比。 D.小说最后引入第一人称,点明这是父亲讲给“我”的故事,又写抗联博物馆中陈列着父亲的衣服,都体现了故事的真实性。 10.请简要概括两只狼的形象特征。(6分)
11.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整体分析其作用。(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归崇敬,字.正礼,苏州吴人。遭父丧,孝闻乡里。调国子直讲。天宝中,举博通坟典科,对策
第一,迁四门博士。有诏举才可宰百里者,复策高等,授左拾遗。肃宗次灵武,再迁起居郎、史馆
修撰,修国史、仪注。以贫求解。未几,有事桥陵、建陵,召还参掌仪典。代宗幸陕,召问得失,崇敬极陈:“生人疲敝,当以俭化天下,则国富而兵可用。”时百官朝朔望皆服袴褶崇敬非之建言三代逮汉无其制隋以来始有服者事不稽古宜停诏可。时有方士巨彭祖建言:“唐家土德,请以四季月郊祀天地。”诏礼官儒者杂议。崇敬议:“《礼》以先立秋十八日祀皇帝,黄帝于五行为土。彭祖牵纬候说,事诡不经,不可用。”事皆施行。大历初,充吊祭册立新罗使。海道风涛,舟几坏,众惊,谋以单舸载而免,答曰:“今共舟数十百人,我何忍独济哉?”少选,风息。先是,使外国多赍金帛,贸举所无,崇敬囊中惟衾衣,东夷传其清德。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皇太子欲临国学行齿胄礼,崇敬以学与官名皆不正,乃建议:请以国子监为辟雍省。祭酒、司业之名,非学官所宜。请以祭酒为太师氏,位三品;司业为左师、右师,位四品。有诏尚书省集百官议。皆以习俗久,制度难分明,国学非世官,不得名辟雍省、太师氏。大抵惮改作,故无施行者。坐史给禀钱不实,贬饶州司马。德宗立,召还,复拜国子司业,稍迁翰林学士、充皇太子侍读。年老,以兵部尚书致仕.。卒,年八十八,赠尚书左仆射,谥曰宣。 (节选自《新唐书.归崇敬传》,有删改)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百官朝朔望/皆服袴褶/崇敬非之/建言/三代逮汉无其制/隋以来/始有服者/事不稽古/宜停
B.时百官朝/朔望皆服袴褶/崇敬非之/建言/三代逮汉无其制/隋以来/始有服者/事不稽古/宜停C.时百官朝朔望/皆服袴褶/崇敬非之/建言/三代逮汉无其制/隋以来/始有服者/事不稽/古宜停D.时百官朝/朔望皆服袴褶/崇敬非之/建言/三代逮汉无其制/隋以来/始有服者/事不稽/古宜停
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字起于冠礼或笄礼时,代表着一个人进入成年。古人称自己时多称字,称别人时多称名。
B.朔望:即朔日和望日,也就是农历的每月初一和十五。古代每逢朔望常行朝谒之礼。
C.季:一个季节的末了。如季春(三月)、季夏(六月)、季秋(九月)、季冬(十二月)。
D.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表示退休或辞官的词语还有休致、致政、致事、乞骸骨、告归等。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归崇敬品德高尚,才学渊博。父亲去世,他以孝顺名闻乡里。朝廷测试,他对策成绩优异。先后被授予国子直讲、四门博士、左拾遗等职务。
B.归崇敬心系百姓,敢于直言。代宗驾临陕地,召他询问得失,归崇敬极力陈说百姓困苦穷乏,应当用节俭教化天下,那么国家就会战无不胜。
C.归崇敬熟悉古制,心有原则。他认为《礼》以立秋前十八天祭祀黄帝,黄帝在五行中为土德,巨彭祖附会纬候的说法,荒诞不经,不能采用。
D.归崇敬仕途波折,终被重用。他曾因佐吏发放官钱不实受牵连,被贬为饶州司马。德宗即位,召回,再次授任国子司业,逐渐升任翰
林学士等职。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肃宗次灵武,再迁起居郎、史馆修撰,修国史、仪注。以贫求解。
(2)先是,使外国多赍金帛,贸举所无,崇敬囊中惟衾衣,东夷传其清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早发剡中石城寺 赵嘏
暂息劳生树色间,平明机虑又相关。 吟辞宿处烟霞去,心负秋来水石闲。 竹户半开钟未绝,松枝静霁鹤初还。 明朝一倍堪惆怅,回首尘中见此山。
1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
A.首联写诗人宿于石城寺中暂息尘世奔忙,而次日黎明因要离去内心又为尘世思虑所扰。
B.颔联写诗人辞别山中宿处时烟霞散去,他为辜负这水石静美的秋景而深感遗憾。
C.尾联写诗人辞别之际想象明朝会为离别此地倍加惆怅,只能回望此山以慰藉情怀。
D.作品以时间为序结构全篇,熔叙事、描写、抒情于一炉,情意自远,饶有韵味。
17.请结合全诗,赏析这首诗的颈联是如何写景的。(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8.(1)《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踮起脚极目远望,也“____________”。 (2)《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所表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3)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
(4)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5)《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不仅写出了朝阳下日观峰以西诸峰颜色错杂的特点,更赋予了山峰以人的神态,形象生动。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共12卷、560万字的《史记研究集成.十二本纪》(以下简称《集成》)终于出版了,这是当代《史记》研究学者,付出二十余载心血的成果。《集成》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规模浩大,()。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以人系事”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中华民族三千余年历史,体现中华民族、传承发展的智慧和力量。《集成》通过中国历代和海外汉学界的《史记》研究成果为基础,用现代学术精神发掘《史记》的价值,探索其丰富内涵。 这本书充分借鉴《史记》研究成果,爬罗剔抉,。引用中国古代《史记》研究著作420余种、现当代《史记》研究著作260余种、海外汉学研究文献100余种、考古资料200余种,以及一批代表性学术论文。但这本书并不限于单纯的资料,编次清晰,简而有序,能够对
海量资料进行辨识和容纳。这本书真可谓一部《史记》的“百科全书”。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宵衣旰食源远流长披沙拣金会聚 B.宵衣旰食生生不息探骊得珠汇聚 C.孜孜不懈生生不息披沙拣金汇聚 D.孜孜不懈源远流长探骊得珠会聚
20.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各部分构成,旨在对司马迁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汇集、整理、编纂一部囊括古今中外《史记》研究成果的“集成”
B.旨在对司马迁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各部分构成,整理、汇集、编纂一部囊括古今中外《史记》研究成果的“集成”
C.旨在对司马迁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各部分构成,汇集、整理、编纂一部囊括古今中外《史记》研究成果的“集成”
D.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各部分构成,汇集、整理、编纂一部囊括古今中外《史记》研究成果的“集成”,旨在对司马迁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
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集成》通过中国历代和海外汉学界的《史记》研究成果为基础,用现代学术精神探索《史记》的丰富内涵,发掘其价值。 B.《集成》以中国历代和海外汉学界的《史记》研究成果为基础,用现代学术精神探索《史记》的丰富内涵,发掘其价值。 C.《集成》以中国历代和海外汉学界的《史记》研究成果为基础,用现代学术精神发掘《史记》的价值,探索其丰富内涵。
D.通过《集成》吸收中国历代和海外汉学界的《史记》研究成果,用现代学术精神探索《史记》的丰富内涵,发掘其价值。 2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百科全书”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我们的诗人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又说,“解识无声弦指妙”。
B.海伦在莎莉文老师悉心关怀和耐心指导下,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C.澳门的成功实践表明,“一国两制”完全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
D.包身工的身体是属于带工老板的,所以她们根本就没有“做”或者“不做”的自由。
23.在下面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近日,有种说法认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离胃癌不远了,而幽门螺杆菌一般通过口腔进入人体,要想预防和杀灭它,就得使用“抗幽牙膏”。
幽门螺杆菌确实是I类致癌物,但这并不表示①。胃癌的发生还受遗传、饮食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同时,幽门螺杆菌偏爱生长在胃窦部位,牙膏几乎作用不到胃里。所谓“抗幽牙膏”,_②,也谈不上杀菌作用。面对幽门螺杆菌,在治疗上也并非“见菌杀菌”,因为不是每位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都需要做杀菌治疗。当幽门螺杆菌检查结果为阳性时,对于一些有危险因素的人群,必须做杀菌治疗;对于一些没有胃癌家族史的无症状感染者,③。 四、写作(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这些年,大学校园成为“卧虎藏龙”之地,诞生了许多“扫地僧”:
华中师范大学的一名保安陈金平利用闲余时间,创作了5000多首诗,已发表几百首,成为校园“网红”;“80后”甘相伟在北京大学当保安,以成人高考身份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并创作《站着上北大》走红网络,毕业后成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一位宿管阿姨汤杏芳,利用工作间隙,6年时间写下了6部中长篇网络小说,成为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的会员,并担任了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写作公开课老师;天津外国语大学一名普通“楼管”大爷张伟克,自学七国语言,还用英语撰写校园“温馨提示”,被网友们赞为“最牛UncleZhang”。
在日复一日的平凡生活中,他们就像《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平时不管江湖中事,但是一旦出手,就会震惊整个江湖。在艰辛的日常劳作中,他们葆有蓬勃的生命张力,最终抵达了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
班级召开以“心中有梦,终会发光”为主题的班会,请你结合“扫地僧”们的事迹写一篇发言稿,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大庆铁人中学2021级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答案 1.D2.C3.D4.B5.A
6.C(A.因果倒置,原文是“发明成果大量涌现,从而启动了工业革命”。B.“从精神层面”于文于据。D.“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就会彻底改变”过于绝对。)
7.C(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有误,“用具体数据列举了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的重要成果”不是“为了论证创新的驱动作用”。) 8.A(“决定着……”于文无据,原文只是提到“……对于激励
和保护创新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9.B“这并不是父亲第一次遇到这两只狼,他对它们母子并不陌生”错,由原文第二段“望见一生难忘的情景:两条狼一前一后……父亲认出后狼就是瞎眼狼……这是以往瞎眼狼尾随支队,他抛给它食物时”和第三段“原来是瞎眼狼的儿子啊”可知,父亲之前见过瞎眼狼,但是第一次见瞎眼狼的儿子。
10.①小狼是瞎眼狼的儿子,高大威猛,调皮可爱,孝顺忠勇,对瞎眼狼不离不弃,甘心“把自己的尾巴当作母亲的生命线”。(3分)②瞎眼狼矮小瘦削,深爱小狼,小心谨慎,知恩图报,帮助父亲走出深山。(3分)
(由“前面的高大威猛,后面的矮小瘦削”可知,小狼高大威猛,瞎眼狼矮小瘦削;由“然后站定看着父亲,身体后倾,调皮做出……吓唬一下父亲”,可以看出小狼的调皮可爱;由小狼对瞎眼狼的指令俯首帖耳,“把自己的尾巴当作母亲的生命线,在荒无人烟的深山,不离不弃地牵引着它”可知,小狼孝顺忠勇;由“它身后的瞎眼狼,立马松口,放下前狼尾巴,上前两步,用嘴温柔触着前狼脸,似在亲吻”可知,瞎眼狼深爱小狼;由瞎眼狼不让小狼吃父亲,并让它为父亲指路,可看出瞎眼狼的知恩图报;在山洞过夜时,瞎眼狼守在洞口仍叼着小狼的尾巴,可看出瞎眼狼的小心谨慎。)
11.①介绍故事发生的环境,为故事展开提供了背景;②以对景物的描写来配合气氛的变化,推动情节的发展;③加剧矛盾冲突,真实展现在恶劣的环境中人狼互助、绝处逢生,表现瞎眼狼的有恩必报,深化了小说主题。(每点2分)
(小说中“阴森恐怖”的“夜晚的山岭”,“冻僵”的“森林”,“动也不动”的“树枝”,“一声野生动物的叫声都没有”,连续的阴天等景物描写为故事展开提供了自然背景,同时也配合了父亲和两狼相处气氛的变化,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展现了在此恶劣的环境下人狼互助、
绝处逢生,深化了文章主旨。) 12.A
13.A古人一般称自己称名,称别人称字,表尊敬。孔子称呼子路属于长辈称晚辈,可以称名。
14.B“战无不胜”,无中生有,只是说有军队可用。
15.(1)肃宗暂驻灵武,两次升迁为起居郎、史馆修撰,修撰国史、仪注。因为贫穷请求解除官职。(采分点:次,再,解,各1分。大意2分。) (2)此前,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