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学
【导读】
《大学》,原是《小戴礼记》里一篇,旧说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的儒家作品,这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大学》“三纲领”。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所谓“在亲民”,是指发扬了善性之后,即从事治民,治民要亲爱人民。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求达到儒家封建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是《大学》提出的教育纲领和培养目标。
《大学》还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世称之为《大学》的“八条目”,这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八条目”的中心环节是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对于培养目标和方法,《大学》反复强调的是个人的道德修养。
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重,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 学
- 1 -
dàxuãzhīdào zàimínɡmínɡdã zàiqīnmín 学 之 道 , 在 明 明 德 , 在 亲 民 , 大
zàizhǐyúzhìshàn zhīzhǐãrhîuyǒudìnɡ dìnɡãrhîu
在 止 于 至 善 。 知 止 而 后 有 定 , 定 而 后 nãnɡjìnɡ jìnɡãrhîunãnɡān ānãrhîunãnɡlǜ lǜ 能 静 , 静 而 后 能 安 , 安 而 后 能 虑 , 虑 ãrhîunãnɡdã wùyǒuběnmî shìyǒuzhōnɡshǐ zhī 而 后 能 得 。 物 有 本 末 , 事 有 终 始 , 知 suǒxiānhîu zãjìndàoyǐ
所 先 后 , 则 近 道 矣 。
ɡǔzhīyùmínɡmínɡdãyútiānxiàzhě xiānzhìqí
古 之 欲 明 明 德 于 天 下 者 , 先 治 其
ɡuï yùzhìqíɡuïzhě xiānqíqíjiā yùqíqí
国 ; 欲 治 其 国 者 , 先 齐 其 家 ; 欲 齐 其 jiāzhě xiānxiūqíshēn yùxiūqíshēnzhě xiānzhânɡ 家 者 , 先 修 其 身 ; 欲 修 其 身 者 , 先 正 qíxīn yùzhânɡqíxīnzhě xiānchãnɡqíyì yùchãnɡ 其 心 ; 欲 正 其 心 者 , 先 诚 其 意 ; 欲 诚 qíyìzhě xiānzhìqízhī zhìzhīzàiɡãwù
其 意 者 , 先 致 其 知 ; 致 知 在 格 物 。
wùɡããrhîuzhīzhì zhīzhìãrhîuyìchãnɡ
物 格 而 后 知 至 , 知 至 而 后 意 诚 ,
yìchãnɡãrhîuxīnzhânɡ xīnzhânɡãrhîushēnxiū shēnxiū
意 诚 而 后 心 正 , 心 正 而 后 身 修 , 身 修 ãrhîujiāqí jiāqíãrhîuɡuïzhì ɡuïzhìãrhîu 而 后 家 齐 , 家 齐 而 后 国 治 , 国 治 而 后 tiānxiàpínɡ
天 下 平 。
zìtiānzǐyǐzhìyúshùrãn yīshìjiēyǐxiū
自 天 子 以 至 于 庶 人 , 一 是 皆 以 修
shēnwãiběn qíběnluànãrmîzhìzhě fǒuyǐ qí
身 为 本 。 其 本 乱 而 末 治 者 , 否 矣 ; 其 suǒhîuzhěbï ãrqísuǒbïzhěhîu wâizhīyǒuyě 所 厚 者 薄 , 而 其 所 薄 者 厚 , 未 之 有 也 。
- 2 -
cǐwâizhīběn cǐwâizhīzhīzhìyě
此 谓 知 本 , 此 谓 知 之 至 也 。
suǒwâichãnɡqíyìzhě wúzìqīyě rúwù
所 谓 诚 其 意 者 , 毋 自 欺 也 。 如 恶
âxiù rúhàohǎosâ cǐzhīwâizìqiâ ɡùjūn
恶 臭 , 如 好 好 色 , 此 之 谓 自 谦 。 故 君 zǐbìshânqídúyě xiǎorãnxiánjūwãibùshàn wú 子 必 慎 其 独 也 。 小 人 闲 居 为 不 善 , 无 suǒbùzhì jiànjūnzǐãrhîuyànrán yǎnqíbùshàn 所 不 至 ; 见 君 子 而 后 厌 然 , 掩 其 不 善 , ãrzhùqíshàn rãnzhīshìjǐ rújiànqífâiɡānrán
其 而 著 善 。 人 之 视 己 , 如 见 其 肺 肝 然 , zãhãyìyǐ cǐwâichãnɡyúzhōnɡ xínɡyúwài ɡù
则 何 益 矣 ? 此 谓 诚 于 中 , 形 于 外 。 故 jūnzǐbìshânqídúyě cãnɡzǐyuē shímùsuǒ
君 子 必 慎 其 独 也 。 曾 子 曰 : “ 十 目 所 shì shíshǒusuǒzhǐ qíyánhū fùrùnwū 视 , 十 手 所 指 , 其 严 乎 ! ” 富 润 屋 , dãrùnshēn xīnɡuǎnɡtǐpán ɡùjūnzǐbìchãnɡqíyì
德 润 身 , 心 广 体 胖 。 故 君 子 必 诚 其 意 。
shī yún zhānbǐqíyù lùzhúyī
《 诗 》 云 : “ 瞻 彼 淇 澳 , 菉 竹 猗
yī yǒufěijūnzǐ rúqiērúcuō rúzhuïrúmï
猗 ; 有 斐 君 子 , 如 切 如 磋 , 如 琢 如 磨 ; sâxīxiànxī hâxīxuānxī yǒufěijūnzǐ zhōng 瑟 兮 僩 兮 , 赫 兮 喧 兮 ; 有 斐 君 子 , 终 bùkěxuānxī rúqiērúcuōzhě dàoxuãyě rú 不 可 諠 兮 。 ” 如 切 如 磋 者 , 道 学 也 ; 如 zhuïrúmïzhě zìxiūyě sâxīxiànxīzhě xún 琢 如 磨 者 , 自 修 也 ; 瑟 兮 僩 兮 者 , 恂 lìyě hâxīxuānxīzhě wēiyíyě yǒufěijūn 慄 也 ; 赫 兮 喧 兮 者 , 威 仪 也 ; 有 斐 君
- 3 -
zǐ zhōngbùkěxuānxīzhě dàoshângdãzhìshàn mín 子 , 终 不 可 諠 兮 者 , 道 盛 德 至 善 , 民 zhībùnãngwàngyě
之 不 能 忘 也 。
shī yún wūhūqiánwàngbùwàng
《 诗 》 云 : “ 於 戏 前 王 不 忘 。 ”
jūnzǐxiánqíxiánãrqīnqíqīn xiǎorãnlâqílâãr
君 子 贤 其 贤 而 亲 其 亲 , 小 人 乐 其 乐 而 lìqílì cǐyǐmîshìbùwàngyě
利 其 利 , 此 以 没 世 不 忘 也 。
kānggào yuē kâmíngdã tài
: 《 康 诰 》 曰 “ 克 明 德 。 ” 《 大
jiǎ yuē gùshìtiānzhīmíngmìng dìdiǎn
: 甲 》 曰 “ 顾 諟 天 之 明 命 。 ” 《 帝 典 》
曰 : “ 克 明 峻 德 。 ” 皆 自 明 也 。
tāngzhī pánmíng yuē gǒurìxīn rì
: 汤 之 《 盘 铭 》 曰 “ 苟 日 新 , 日
rìxīn yîurìxīn kānggào yuē zuî
: 日 新 , 又 日 新 。 ” 《 康 诰 》 曰 “ 作 xīnmín shī yuē zhōusuījiùbāng qí
新 民 。 ” 《 诗 》 曰 : “ 周 虽 旧 邦 , 其 mìngwãixīn shìgùjūnzǐwúsuǒbùyîngqíjí
命 惟 新 。 ” 是 故 君 子 所 不 用 不 极 。 无 shī yún bāngjīqiānlǐ wãimínsuǒzhǐ
《 诗 云 : “ 邦 畿 千 里 , 惟 民 所 止 。 ” 《 》 shī yún mínmánhuángniǎo zhǐyúqiūyú zǐyuē
诗 》 云 : “ 缗 蛮 黄 鸟 , 止 于 丘 隅 。 ” 子 曰 yúzhǐ zhīqísuǒzhǐ kěyǐrãnãrbùrú
: “ 于 止 , 知 其 所 止 , 可 以 人 而 不 如 niǎohū shī yún mùmùwãnwáng wūjī
鸟 乎 ? ” 《 诗 》 云 : “ 穆 穆 文 王 , 於 缉 xījìngzhǐ wãirãnjūn zhǐyúrãn wãirãnchãn 熙 敬 止 。 ” 为 人 君 , 止 于 仁 ; 为 人 臣 ,
yuē kâmíngjùndã jiēzìmíngyě
- 4 -
zhǐyújìng wãirãnzǐ zhǐyúxiào wãirãnfù 止 于 敬 ; 为 人 子 , 止 于 孝 ; 为 人 父 , zhǐyúcí yǔguïrãnjiāo zhǐyúxìn
止 于 慈 ; 与 国 人 交 , 止 于 信 。
: “ 听 讼 , 吾 犹 人 也 ; 必 也 子 曰
shǐwúsînghū wúqíngzhě bùdãjìnqící
使 无 讼 乎 ! ” 无 情 者 , 不 得 尽 其 辞 , dàwâimínzhì cǐwâizhīběn
大 畏 志 。 此 谓 本 。 民 知
suǒwâixiūshēnzàizhânɡqíxīnzhě shēnyǒusuǒfân
谓 修 身 在 正 其 心 者 : 身 有 所 忿 所
zhì zãbùdãqízhânɡ yǒusuǒkǒnɡjù zãbùdã
懥 , 则 不 得 其 正 ; 有 所 恐 惧 , 则 不 得 qízhânɡ yǒusuǒhǎolâ zãbùdãqízhânɡ yǒusuǒ 其 正 ; 有 所 好 乐 , 则 不 得 其 正 ; 有 所 yōuhuàn zãbùdãqízhânɡ xīnbùzàiyān shìãr 忧 患 , 则 不 得 其 正 。 心 不 在 焉 , 视 而 bùjiàn tīnɡãrbùwãn shíãrbùzhīqíwâi cǐ 不 见 , 听 而 不 闻 , 食 而 不 知 其 味 。 此 wâixiūshēnzàizhânɡqíxīn
谓 修 身 在 正 其 心 。
suǒwâiqíqíjiāzàixiūqíshēnzhě rãnzhīqí
谓 齐 其 家 在 修 其 身 者 : 人 之 其 所
suǒqīnàiãrpìyān zhīqísuǒjiànwùãrpìyān
所 亲 爱 而 辟 焉 , 之 其 所 贱 恶 而 辟 焉 , zhīqísuǒwâijìnɡãrpìyān zhīqísuǒāijīnãrpì 之 其 所 畏 敬 而 辟 焉 , 之 其 所 哀 矜 而 辟 yān zhīqísuǒáoduîãrpìyān ɡùhàoãrzhīqí 焉 , 之 其 所 敖 惰 而 辟 焉 。 故 好 而 知 其 wù wùãrzhīqíměizhě tiānxiàxiānyǐ ɡùyàn 恶 , 恶 而 知 其 美 者 , 天 下 鲜 矣 。 故 谚 yǒuzhīyuē rãnmîzhīqízǐzhīâ mîzhīqí
有 之 曰 : “ 人 莫 知 其 子 之 恶 , 莫 知 其
zǐyuē tīngsîng wúyïurãnyě bìyě
- 5 -
miáozhīshuî cǐwâishēnbùxiū bùkěyǐqíqí 苗 之 硕 。 ” 此 谓 身 不 修 , 不 可 以 齐 其 jiā
家 。
suǒwâizhìɡuïbìxiānqíqíjiāzhě qíjiābù
谓 治 国 必 先 齐 其 家 者 : 其 家 不 所
kějiào ãrnãnɡjiàorãnzhě wúzhī ɡùjūnzǐbù
可 教 , 而 能 教 人 者 , 无 之 。 故 君 子 不 chūjiā ãrchãnɡjiàoyúɡuï
出 家 , 而 成 教 于 国 。
xiàozhě suǒyǐshìjūnyě tìzhě suǒyǐ
孝 者 , 所 以 事 君 也 ; 弟 者 , 所 以
shìzhǎnɡyě cízhě suǒyǐshǐzhînɡyě kānɡɡào
事 长 也 ; 慈 者 , 所 以 使 众 也 。 《 康 诰 》 yuē rúbǎochìzǐ xīnchãnɡqiúzhī suībù
曰 : “ 如 保 赤 子 。 ” 心 诚 求 之 , 虽 不 zhōnɡbùyuǎnyǐ wâiyǒuxuãyǎnɡzǐãrhîujiàzhěyě
, 中 不 远 矣 。 未 有 学 养 子 而 后 嫁 者 也 。
yījiārãn yīɡuïxīnɡrãn yījiārànɡ yī
一 家 仁 , 一 国 兴 仁 ; 一 家 让 , 一
ɡuïxīnɡrànɡ yīrãntānlì yīɡuïzuîluàn qíjī
国 兴 让 ; 一 人 贪 戾 , 一 国 作 乱 。 其 机 rúcǐ cǐwâiyīyánfânshì yīrãndìnɡɡuï yáo 如 此 。 此 谓 一 言 偾 事 , 一 人 定 国 。 尧 shùnshuàitiānxiàyǐrãn ãrmíncïnɡzhī jiãzhîushuàitiān 舜 率 天 下 以 仁 , 而 民 从 之 ; 桀 纣 率 天 xiàyǐbào ãrmíncïnɡzhī qísuǒlìnɡfǎnqísuǒhào 下 以 暴 , 而 民 从 之 。 其 所 令 反 其 所 好 , ãrmínbùcïnɡ shìɡùjūnzǐyǒuzhūjǐ ãrhîuqiú 而 民 不 从 。 是 故 君 子 有 诸 己 , 而 后 求 zhūrãn wúzhūjǐ ãrhîufēizhūrãn suǒcánɡhū 诸 人 ; 无 诸 己 , 而 后 非 诸 人 。 所 藏 乎 shēnbùshù ãrnãnɡyùzhūrãnzhě wâizhīyǒuyě 身 不 恕 , 而 能 喻 诸 人 者 , 未 之 有 也 。
- 6 -
ɡùzhìɡuïzàiqíqíjiā
故 治 国 在 齐 其 家 。
shī yún táozhīyāoyāo qíyâzhēn
《 诗 》 云 : “ 桃 之 夭 夭 , 其 叶 蓁
zhēn zhīzǐyúɡuī yíqíjiārãn yíqíjiā
蓁 。 之 子 于 归 , 宜 其 家 人 。 ” 宜 其 家 rãn ãrhîukěyǐjiàoɡuïrãn shī yún
人 , 而 后 可 以 教 国 人 。 《 诗 》 云 : “ yíxiōnɡyídì yíxiōnɡyídì ãrhîukěyǐjiào 宜 兄 宜 弟 。 ” 宜 兄 宜 弟 , 而 后 可 以 教 ɡuïrãn shī yún qíyíbùtâ zhânɡshì
国 人 。 《 诗 》 云 : “ 其 仪 不 忒 , 正 是 sìɡuï qíwãifùzǐxiōnɡdìzúfǎ ãrhîumín 四 国 。 ” 其 为 父 子 兄 弟 足 法 , 而 后 民 fǎzhīyě cǐwâizhìɡuïzàiqíqíjiā
法 之 也 。 此 谓 治 国 在 齐 其 家 。
suǒwâipínɡtiānxiàzàizhìqíɡuïzhě shànɡlǎolǎo
谓 平 天 下 在 治 其 国 者 : 上 老 老 , 所
ãrmínxīnɡxiào shànɡzhǎnɡzhǎnɡ ãrmínxīnɡtì shànɡxù
而 民 兴 孝 ; 上 长 长 , 而 民 兴 弟 ; 上 恤 ɡū ãrmínbùbâi shìyǐjūnzǐyǒuxiãjǔzhīdào 孤 , 而 民 不 倍 。 是 以 君 子 有 絜 矩 之 道 yě suǒwùyúshànɡ wúyǐshǐxià suǒwùyúxià 也 。 所 恶 于 上 , 毋 以 使 下 ; 所 恶 于 下 , wúyǐshìshànɡ suǒwùyúqián wúyǐxiānhîu suǒ 毋 以 事 上 ; 所 恶 于 前 , 毋 以 先 后 ; 所 wùyúhîu wúyǐcïnɡqián suǒwùyúyîu wúyǐ 恶 于 后 , 毋 以 从 前 ; 所 恶 于 右 , 毋 以 jiāoyúzuǒ suǒwùyúzuǒ wúyǐjiāoyúyîu cǐ 交 于 左 ; 所 恶 于 左 , 毋 以 交 于 右 。 此 zhīwâixiãjǔzhīdào
之 谓 絜 矩 之 道 。
shī yún lâzhījūnzǐ mínzhīfù
诗 》 云 : “ 乐 只 君 子 , 民 之 父 《
- 7 -
mǔ mínzhīsuǒhàohàozhī mínzhīsuǒwùwùzhī 母 。 ” 民 之 所 好 好 之 , 民 之 所 恶 恶 之 , cǐzhīwâimínzhīfùmǔ shīyún jiãbǐnánshān
此 之 谓 民 之 父 母 。 诗 云 : “ 节 彼 南 山 , wãishíyányán hâhâshīyǐn mínjùěrzhān yǒuɡuï 维 石 岩 岩 。 赫 赫 师 尹 , 民 具 尔 瞻 。 ” 有 国 zhěbùkěyǐbùshân pìzãwãitiānxiàlùyǐ
者 不 可 以 不 慎 , 辟 则 为 天 下 僇 矣 。
shī yún yīnzhīwâisànɡshī kâpâi
《 诗 》 云 : “ 殷 之 未 丧 师 , 克 配
shànɡdì yíjiànyúyīn jùnmìnɡbùyì dàodã
上 帝 。 仪 监 于 殷 , 峻 命 不 易 。 ” 道 得 zhînɡzãdãɡuï shīzhînɡzãshīɡuï shìɡùjūnzǐxiān 众 则 得 国 , 失 众 则 失 国 。 是 故 君 子 先 shânhūdã yǒudãcǐyǒurãn yǒurãncǐyǒutǔ 慎 乎 德 。 有 德 此 有 人 , 有 人 此 有 土 , yǒutǔcǐyǒucái yǒucáicǐyǒuyînɡ dãzhěběnyě 有 土 此 有 财 , 有 财 此 有 用 。 德 者 本 也 , cáizhěmîyě wàiběnnâimî zhēnɡmínshīduï shì 财 者 末 也 。 外 本 内 末 , 争 民 施 夺 。 是 ɡùcáijùzãmínsàn cáisànzãmínjù shìɡùyán 故 财 聚 则 民 散 , 财 散 则 民 聚 。 是 故 言 bâiãrchūzhě yìbâiãrrù huîbâiãrrùzhě yì 悖 而 出 者 , 亦 悖 而 入 ; 货 悖 而 入 者 , 亦 bâiãrchū
悖 而 出 。
kānɡɡào yuē wãimìnɡbùyúchánɡ
康 诰 》 曰 : “ 惟 命 不 于 常 。 ” 《
dàoshànzãdãzhī bùshànzãshīzhīyǐ chǔshū
道 善 则 得 之 , 不 善 则 失 之 矣 。 《 楚 书 》 yuē chǔɡuïwúyǐwãibǎo wãishànyǐwãibǎo 曰 : “ 楚 国 无 以 为 宝 , 惟 善 以 为 宝 。 ” jiùfànyuē wánɡrãnwúyǐwãibǎo rãnqīnyǐwãi 舅 犯 曰 : “ 亡 人 无 以 为 宝 , 仁 亲 以 为
- 8 -
bǎo qínshì yuē ruîyǒuyíjiâchãn 宝 。 ” 《 秦 誓 》 曰 : “ 若 有 一 介 臣 , duànduànxīwútājì qíxīnxiūxiūyān qírúyǒu 断 断 兮 无 他 技 , 其 心 休 休 焉 , 其 如 有 rïnɡyān rãnzhīyǒujì ruîjǐyǒuzhī rãnzhīyàn 容 焉 。 人 之 有 技 , 若 己 有 之 ; 人 之 彦 shânɡ qíxīnhàozhī bùchìruîzìqíkǒuchū shí 圣 , 其 心 好 之 ; 不 啻 若 自 其 口 出 , 寔 nãnɡrïnɡzhī yǐnãnɡbǎowǒzǐsūnlímín shànɡyìyǒu 能 容 之 , 以 能 保 我 子 孙 黎 民 , 尚 亦 有 lìzāi rãnzhīyǒujì màojíyǐwùzhī rãnzhī 利 哉 ! 人 之 有 技 , 媢 嫉 以 恶 之 ; 人 之 yànshânɡ ãrwãizhībǐbùtōnɡ shíbùnãnɡrïnɡ yǐ 彦 圣 , 而 违 之 俾 不 通 , 寔 不 能 容 , 以 bùnãnɡbǎowǒzǐsūnlímín yìyuēdàizāi
不 能 保 我 子 孙 黎 民 , 亦 曰 殆 哉 ! ”
wãirãnrãnfànɡliúzhī bǐnɡzhūsìyí bùyǔ
唯 仁 人 放 流 之 , 迸 诸 四 夷 , 不 与
tïnɡzhōnɡɡuï cǐwâiwãirãnrãnwãinãnɡàirãn nãnɡwù
同 中 国 。 此 谓 唯 仁 人 为 能 爱 人 , 能 恶 rãn jiànxiánãrbùnãnɡjǔ jǔãrbùnãnɡxiān mìnɡ 人 。 见 贤 而 不 能 举 , 举 而 不 能 先 , 命 yě jiànbúshànãrbùnãnɡtuì tuìãrbùnãnɡyuǎn 也 ; 见 不 善 而 不 能 退 , 退 而 不 能 远 , ɡuîyě hàorãnzhīsuǒwù wùrãnzhīsuǒhào shì 过 也 。 好 人 之 所 恶 , 恶 人 之 所 好 , 是 wâifúrãnzhīxìnɡ zāibìdǎifúshēn shìɡùjūnzǐ 谓 拂 人 之 性 , 菑 必 逮 夫 身 。 是 故 君 子 yǒudàdào bìzhōnɡxìnyǐdãzhī jiāotàiyǐshīzhī
有 大 道 , 必 忠 信 以 得 之 , 骄 泰 以 失 之 。
shēnɡcáiyǒudàdào shēnɡzhīzhězhînɡ shízhīzhě
财 有 大 道 : 生 之 者 众 , 食 之 者 生
ɡuǎ wãizhīzhějí yînɡzhīzhěshū zãcáihãnɡzú
寡 , 为 之 者 疾 , 用 之 者 舒 , 则 财 恒 足
- 9 -
yǐ rãnzhěyǐcáifāshēn bùrãnzhěyǐshēnfācái 矣 。 仁 者 以 财 发 身 , 不 仁 者 以 身 发 财 。 wâiyǒushànɡhàorãn ãrxiàbùhàoyìzhěyě wâiyǒu 未 有 上 好 仁 , 而 下 不 好 义 者 也 ; 未 有 hàoyì qíshìbùzhōnɡzhěyě wâiyǒufǔkùcái 好 义 , 其 事 不 终 者 也 ; 未 有 府 库 财 , fēiqícáizhěyě měnɡxiànzǐyuē xùmǎshânɡ 非 其 财 者 也 。 孟 献 子 曰 : “ 畜 马 乘 , bùcháyújītún fábīnɡzhījiā bùxùniúyánɡ 不 察 于 鸡 豚 ; 伐 冰 之 家 , 不 畜 牛 羊 ; bǎishânɡzhījiā bùxùjùliǎnzhīchãn yǔqíyǒujù 百 乘 之 家 , 不 畜 聚 敛 之 臣 ; 与 其 有 聚 liǎnzhīchãn nìnɡyǒudàochãn cǐwâiɡuïbùyǐlì 敛 之 臣 , 宁 有 盗 臣 。 ” 此 谓 国 不 以 利 wãilì yǐyìwãilìyě zhǎnɡɡuïjiāãrwùcáiyînɡ 为 利 , 以 义 为 利 也 。 长 国 家 而 务 财 用 zhě bìzìxiǎorãnyǐ bǐwãishànzhī xiǎorãnzhī 者 , 必 自 小 人 矣 , 彼 为 善 之 。 小 人 之 shǐwãiɡuïjiā zāihàibìnɡzhì suīyǒushànzhě yì 使 为 国 家 , 菑 害 并 至 , 虽 有 善 者 , 亦 wúrúzhīhãyǐ cǐwâiɡuïbùyǐlìwãilì yǐ 无 如 之 何 矣 。 此 谓 国 不 以 利 为 利 , 以 yìwãilìyě
义 为 利 也 。
- 10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