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教版六年级英语下册unit1教案

来源:六九路网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方 案

Unit 1第1 课时 总计6课时 主备人: 投放日期 2021 年2月28日 一次备课 Unit 1 How tall are you? Period One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听、说、读、写taller、longer、older、younger 、shorter,than单词,发音准确。 2、能听懂问句:how tall are you?i’m1.61meters.能够使用句型:I’m taller, you’re taller than me。 3、能够运用新学的内容完成 “Do a survey and report”任务. 过程与方法:能在课堂的活动中运用所学的语言进行交际。 情感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 2、 让学生养成积极锻炼身体的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本课时的教学重点: 能听、说、认读taller、longer、older、younger 、shorter单词,发音准确。 2、本课时的教学难点: 能读准than并能运用比较级的句型。 课前准备(机动) 1.教师准备本课时所需的单词卡片 2.教师准备本课时所需的录音机及磁带 3.教师准备本课时所需的PPT 教学过程 1.Warm-up(预习) 日常口语练习,Free talking 2.Show teaching aims.(导入明标) 3. Presentation:(自学质疑) (1).Ask and answer in the class.(两名学生在讲台上比较身高) T: Who is tall? / Who is short?

二次备课 1

Ss: A is tall. / B is short. T:A is taller than B. (2).Make some sentences. 学生自学Let’s learn,尝试用 than和 taller表达身边的同学身高情况. (3).利用课件呈现其他新授单词(longer、older、younger、shorter)然后根据班级学生的情况分别编一个chant。 (4).听磁带朗读let’s learn中的内容,并跟读三遍。绿色圃中.com 3.Pair work(合作交流与展示) 全班四人一小组,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今天所学习的五个新但词造句,并且能够拿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用英语表述出来。 4、Practice(巩固训练): (1). Do a survey and report.完成表格 (2).句子接龙游戏。 S1:I’m taller than you. S2: I’m stronger than you (3).主情境图练习。教师指出dinosaur和smaller的意思。 5、homework(拓展训练) (1)调查你的好朋友及家人的具体身高。 (2)读背今天所学习的五个新单词和句型。 (3)听录音,仿读。 6、blackboard design(板书设计) Unit1 how tall are you? tall----taller、 long----longer、 old----older、 than young----younger short----shorter 7.课后反思 1.我学会了: 2.我们在合作中还存在这样的问题: 3.我们组表现突出的方面有: 4.我们组学习小明星是: Feed-back

2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方 案

Unit 1第2 课时 总计6课时 主备人: 投放日期 2021年2月28日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Unit 1 How tall are you? Period Two 教学内容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Part A Let’s try、Let’s talk、 通过询问调查完成一张调查表。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与能力: 1、能听懂、会说“How tall are you? I’m 1.65meters. I’m taller than this one. How tall is it?” 并能在情景中正确运用。 2、能够知道meter的意思 3、 能够独立完成let’s try的练习 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在合作交流中使用新语言进行沟通 情感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了解基本的计量单位的运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 掌握句型:How tall are you? I’m 1.65meters. I’m taller than this one. How tall is it?” 本课的教学难点: 能在情景中正确运用所学句型。 课前准备(随机) 教学过程 1. preparation(预习) 日常口语练习。 复习单词:taller、 longer、 older、 younger 、shorter 2.Show teaching aims.(导入明标) 3. Presentation(自学质疑) (1)Let’s try 教师播放录音,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并核对答案 (2)Let’s talk a.生阅读对话,并解释大意 b.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c.分组读,个别读回答问题 d.播放录音,学到再次跟读 3.practice(小组交流)

3

(1).T: How tall are you? I’m 1.65metres.引导学生回答,并多加练习。 (2).做完后教师出示图片问How tall are you?请学生轮流回答。 (3).把图片出示给学生,让他们加强练习。同桌或小组之间互相练习。 4.展示点拨 学生两人分角色朗读课文对话。 5..拓展延伸 (1).做本单元A Let’s talk部分的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2)听A Let’s talk部分的录音读给同伴、朋友或家长听。 6.课后反思 1.这节课我学到了: 2.我们在合作中还存在这样的问题: 3.我们组表现突出的方面有: 4.我们组学习小明星是: 板书设计 Feed-back:

4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方 案

Unit 1第3 课时 总计6课时 主备人: 投放日期 2021年2月28日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Unit 1 How tall are you? Period three 教学内容 Part B Let’s learn, match and say , Story Time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与能力: 1、能听、说、读、写四个形容词的比较级形式heavier、stronger、bigger、thinner和smaller. 2、能准确灵活地运用上述形容词比较级来描述人物和动物的特征差异。 3、能够完成match and say练习并能正确在其中运用。 4、能理解Story Time中故事。 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在小组合作中快乐学习英语 情感与价值观: 1.让学生了解重量计量单位,了解公斤和千克 2.让学生能够养成合理饮食习惯,保持身体健康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本课的教学重点:掌握五个四会形容词的比较级形式。 2. 本课的教学难点:掌握以下形容词的比较级构词形式heavy---heavier, thin---thinner, big---bigger small---smaller , strong---stronger. 课前准备(随机) 教学过程 1、warm-up(热身) (1)日常口语练习 (2)复习 2.Show teaching aims.(导入明标) 3、presentation(自学质疑) (1)教师拿出一双大人鞋子一双小孩的鞋子作比较,让一呈现单词bigger和smaller。(板书bigger和smaller)让学生观察bigger不同。 (2)教师用PPT展示两张胖瘦人照片教授单词thinner和heavier(板书thinner和heavier),让学生观察heavier的不同。 (3)、出示健美教练的照片进而新授单词stronger。(板书stronger) (4)、教师出示这几个单词卡,让学生比较它们的不同,词卡上最好又不颜色的笔书写比较级的变化。 (5)、放录音跟读单词。 4.合作交流 (6)、学生和自己的同伴自己练习,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并让特征

5

明显的同学上台表演。看谁做的又快又好。 5.practice(展示点拨) (1) Match and say 教师先示范和一名同学,鼓励学生说出又创意的句子,如:Mike’s fish is bigger than mine. S1:sarah’s fish is (2)story time 学生默读后回答,“Who is an excellent goalkeeper?” Why? 让学生说出不理解的句子,一块讨论,扫清阅读障碍。播放部分录音,学生跟读,分组练习,下节课表演。 6.homework(拓展训练) 学生听录音读对话,掌握四会内容。 7.小结反思: 板书: Unit 1 How Tall Are You? heavy---heavier, thin---thinner, big---bigger small---smaller , strong---stronger. Feed-back:

6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方 案

Unit 1第4 课时 总计6课时 主备人: 投放日期 2021 年2月28日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Unit 1 How tall are you? Period four 教学内容 Part B Let’s talk, let’s try ,P3主情景图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与能力: 1、能听,说,读,写短能够听懂对话,并理解对话,完成相应的练习题。 2、能够独立完成let’s try的听力练习 3、了解kilogram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在角色扮演中体会新语言的意义 情感与价值观: 1.了解中外尺度单位的不同意义 2.培养学生合理购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Let’s talk 动词过去式的变化规则 本课的教学难点:能在生活灵活运用对话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本课时所需的录音机及磁带 教师准备本课时所需的挂图 教学过程 1、warm-up(热身) (1)日常口语练习 (2)复习单词及句型 2、Show teaching aims.(导入明标) 3、presentation(新课呈现) (1)Let’s try 播放Let’s try录音,并完成相应的练习 4、自学质疑 (2)生默读let’s talk并圈出不懂单词及句子 (3)听录音,跟读,并回答问题 (4)指名读。分角色读。全班读。 5、practice(小组交流) (1)P3的主情景图: (4)学生两人一组自编对话练习 句型:how heavy are you? Who is heavier than you? What size are your shoes? Whose shoes are bigger?

7

6、homework(拓展训练) Read and fill in the blanks. ( 读一读,填一填。) 1. Mike: How _______ _______you? Amy: I’m 35kg. Mike: I’m 40kg. I’m _______ _______you. 2. Sarah: _______ _______ _______you? Liu Yun: I’m 165cm. Sarah: I’m 160cm. You’re_______cm_______ _______me. 6.小结反思: 1.这节课我学到了: 2.我们在合作中还存在这样的问题: 3.我们组表现突出的方面有: 4.我们组学习小明星是: 7、家庭作业 (1)抄写let’s talk的对话 (2)听录音模仿对话 (3)预习read and write blackboard design(板书设计) Unit 1 How Tall Are You? How heavy are you? Who is heavier than you? What size are your shoes? Whose shoes are bigger? Feed-back:

8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方 案

Unit 1第5 课时 总计6课时 主备人: 投放日期 2021年2月28日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Unit 1 How tall are you? Period five 教学内容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 p8 Read and write ,Let’s sing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与能力: 能听,说,认读单词countryside,lower,shadow,smarter,become 能够了解read and write 课文的部分大意 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体会新语言的意义 情感与价值观: 树立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让学生学会选择低碳生活 。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read and write的对话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本课时所需的录音机及磁带 2.教师准备本课时所需的PPT 教学过程 1、warm-up(热身) (1)日常口语练习 (2)let’s sing:my small cat 2、presentation(新课呈现) (1)Look and tick 播放录音,学生完成练习 (2) 用PPT出示日出与日落人影的长短的照片引出课文 (3) 生 个别读,分段读, (4)听录音跟读。全班读,并要求学生帮助Wu Yifan 回答小鸭子的问题。 3、practice(练习) 完成p9的练习 4、homework(拓展训练) 5、作业 (1)听录音朗读read and write (2)配套练习 (3)预习 6.小结反思:

9

6.小结反思: 1.这节课我学到了: 2.我们在合作中还存在这样的问题: 3.我们组表现突出的方面有: 4.我们组学习小明星是: Blackboard design(板书设计) Unit 1 How Tall Are You? Countryside---乡村 Lower---更低地 Shadow---影子 Smarter---更聪明的 Become---变成 Feed-back:

10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方 案

Unit 1第6课时 总计6课时 主备人: 投放日期 2021 年2月28日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Unit 1 How tall are you? Period six 教学内容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p9 think and discuss, let’s check,let’s wrap it up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与能力: 能够完成p9 think and discuss 的练习。 能够完成let’s check,let’s wrap it up的练习。 了解形容词比较级的变化规则。 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在任务合作过程中体会新语言的意义 情感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概括与总结的能力。 让学生对长度、重量、大小的单位能够加以区分以及表达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形容词比较级的变化规则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本课时所需的录音机及磁带 2.教师准备本课时所需的PPT 教学过程: 1、warm-up(热身)(1)日常口语练习(2)复习 2、presentation(新课呈现) (1)let’s check,学生独立完成练习(2)let’s wrap it up学生独立完成 3、practice(练习) 小结:⒈单音节形容词和部分双音节词,一般在词尾加-er。 2. 以字母e结尾的词,在词尾加-r。 3. 重读闭音节词词尾只有一个辅音字母时,先双写该辅音字母,再加er。 4. 以\"辅音字母+y“结尾的双音节词,先把”y“改为”i“,再加-er。 5. 多音节词和部分双音节词,在词前加”more“。 6. 部分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是不规则的,如:good/well-better,bad/badly-worse。 4、homework(家庭拓展) (1)做配套的练习(2)听录音,仿读 Feed-back: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11

内容及简析: 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情感态度】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教学难点: 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具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约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P2例1 数据收集整理(一) 教学目标: 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 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课件出示红、黄、蓝、白)

12

二、互动新授 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1)教师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应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2)出示统计表。 2.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 颜色 人数 红色 黄色 蓝色 白色 (1)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 (2)喜欢什么颜色的人数最多,那么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该种颜色,那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 2.完成练习一的第1题。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课堂作业 《练习册》 板书设计: 数据收集整理(一) 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 颜色 人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P3例2 数据收集整理(二) 教学目标: 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问题、发现问题,进行简单的预测和较为合理的判断。 让学生进行一些社会调查,体验实践性和现实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并接受其中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选择记录方法作记录,并体会哪种记录方法既清楚又方便。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13

红色 黄色 蓝色 白色 情境引入 师:今天,老师要请你们帮忙,为老师评选一名数学科代表。 课件出示评选条件: 数学成绩优秀。 数学成绩一般,但非常希望能提高数学成绩。 愿意为大家服务,乐意为数学老师服务。 互动新授 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收集数据。 提问:用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举手统计的方法可行吗?为什么? 课件出示小精灵的话:可以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能担任科代表。 学习记录方法。 教师将收好的纸张放在讲台桌上。 请小组讨论一下,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来统计数量? 完成统计表。 姓名 票数 张三 李四 教学例2。 (1)同学们,光明小学要举办讲故事大赛,某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中选一位参加比赛,他们也是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参加比赛。 课件出示投票结果。 (2)填写统计表,分析数据。 姓名 票数 王明明 15 陈小菲 22 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谁参加比赛? 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 巩固练习 练习一的第3题。 全课总结 这节课最让你高兴的收获是什么? 课堂作业 《练习册》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P4~6 巩固练习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如何收集信息,如何分析统计表。 使学生在练习中,在收集、整理、分析、决策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促进,掌握本单元内容。 教学重点: 体验统计过程,能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14

教学难点: 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引入新知 完成练习一的第6题。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并将结果填入第6题表格内。 从统计表中,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建议? 探究新知 1. 完成练习一的第4题。 (1)小组内分工,分发记录单。 种类 辆数 面包车 大巴车 小轿车 摩托车 (2)这个路口10分钟内通过的哪种车最多?哪种车最少? 2. 完成练习一的第5题。 讨论:图书室要新买一批图书,你有什么建议? 巩固迁移 完成练习一的第7题。 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 哪天卖出的《电视报》的数量最多?哪天最少? 你还能发现什么?你能提出什么建议? 全课总结 你觉得本节课有哪些收获?感觉自己表现得怎么样? 教学反思

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