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安徽省委党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与应用的思考

来源:六九路网
Science&Technology Vision IT论坛 科技视界 2012年7月第19期 安徽省委党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与应用的思考 张满赵祥好吴晓萍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信息中心安徽合肥230022) 【摘要】介绍了安徽省委党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缘由、建设历程、需求确定过程以及系统技术特点,并对建设全程和 实际应用效果中出现的规律性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反思,为具有相同特点组织建设信息管理系统提供了经验和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与应用;党校信息化 0引言 段,确定采用原型迭代法开发模式,即首先开发出初步原型 近年来,安徽省委党校信息化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系统,在此基础上,发动终端用户试用原型系统,充分落实业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呈现系统化整体化特征,在注重网 务需求,逐步完善业务系统的需求,最后进行正式系统的开 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着力推动信息化的应用,逐步建立 发工作。 了多种应用系统,按照《中共安徽省委党校2006—2010年信 2系统功能 息化建设发展规划》(以下简称为十一五规划)要求,为了实现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按照功能划分可 省委党校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和办公管理的自动化和现代 分为如下几个核心功能模块。 化,2009年省委党校启动了安徽省委党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2.1公文管理 (以下简称为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工作。综合信息管理 公文管理模块主要负责电子公文的发送与接收工作。并 系统并不是市场原有的OA系统、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科研管 能实现公文流程的自定义流转,流转到最后能顺利归档,形成 理系统等信息管理系统的简单叠加.而是按照统一认证平 电子档案。 台、统一数据标准、统一权限整合、统一业务流程标准的要 2.2教务管理 求。以自主开发和技术外包并重的模式开发的一套整体的综 教务管理模块能实现安徽省委党校主体班教学的智能 合信息管理系统。 化管理,包括教学计划表的管理、教学测评、教学意见讨论 1 建设历程 区、教学统计功能。 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需求范围涉及到省委党校多 2.3科研管理 . 个部门,系统建设经历了前期问题研究、现场需求调研、招投 科研管理模块根据安徽省委党校的科研管理流程.包含 标建设、业务需求分析、系统原型设计、试用后的原型迭代、 了科研项目管理实现项目申报功能,年度科研成果自主登记 推广应用等多个步骤_l1。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历程.可以 功能,科研成果评奖功能,学术会议管理功能,教研人员科研 分为三个大的阶段,依次为前期系统研究阶段、需求调研阶段 情况反馈功能。 和系统开发设计和应用阶段,在前期系统研究阶段,确定了 2.4信息管理 系统必须遵循符合当前用信息化智能化打造“智慧党校”的 信息管理模块支持新闻的在线发布,并能实时追踪信息 趋势发展这一原则,按照这一原则,建设的系统应能整合各 传播情况和控制信息的传播范围.并根据需要设立了论坛讨 种信息资源,推动业务协同,推动信息和数据最大范围的共 论区等沟通渠道。 享。在需求调研阶段,要充分重视需求落实的重要性,需求分 2.5 自定义模块定制管理 析是软件开发的基础,假定在该阶段发现一个错误。解决它 通过自定义模块功能,系统支持用户自主定义关系来自 需要用--4",时的时间,到设计、编程、测试和维护阶段解决。 主搭建模块,解决未来系统的扩展功能.支持用户自定义表 则要花2.5、5、25、100倍的时间[21。在系统开发设计和应用阶 和自定义表单功能。 作者简介:张满(1983一),男,安徽宿松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为信号处理、党校信息化建设。 赵祥好(1971一),男,安徽六安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党校信息化建设。 昊晓萍(1963一),男,安徽合肥人,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党校信息化建设。 Science&Technology Vision 2012年7月第l9期 科技视界 IT论坛 3技术特点 为中共安徽省委党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采用先进的技 术架构,选择稳定的可靠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兼顾先进性和 成熟性的原则,为系统的性能领先、可靠稳定且符合技术和 数据标准提供了保障,也为管理员易于维护、易于与其他系 统整合、易于扩充功能提供了可能。 3.1构建先进的技术架构,使用统一的技术平台,为未来应 用整合创造条件 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在采用技术架构上,综合信息管理系 统选用成熟的J2EE平台,J2EE具有可伸缩性、灵活性、易维 护性的良好的机制,J2EE体系结构提供中间层集成框架用来 满足无需太多费用而又需要高可用性、高可靠性以及可扩展 性的应用的需求,且与操作系统平台无关,采用四层体系结 构.多层方式可以使各级应用具有很强的伸缩性,它允许每 层专注于特定的角色。 3.2基于微粒度权限设计,保证复杂系统对终端用户的实用 性 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是由教务管理、科研管理、公文管理、 信息管理等众多模块组成了一个复杂的信息管理系统,面对 着这样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众多终端用户如果具有相同的 权限.很有可能在使用上人手难,在数据处理上淹没在与之 业务无关的数据海洋中。对于复杂的信息系统,在党校这一 特殊的学校的环境下,一个用户很有可能在不同的业务模块 中有不同的身份,比如在教务管理模块下的一名教师角色可 能在公文模块下的一个部门负责人,这在实际环境中是很有 可能存在的,这就更要求微粒度的权限设计,微粒度权限要 求在开发设计上权限的控制要准确到每一个菜单每一个页 面甚至是数据库的一个表中的列,这样的权限设计为综合信 息管理系统的使用者面对的系统保证是用户熟悉的业务系 统,为系统的实用和安全提供了条件。 3.3系统能自主定制各种特制功能,满足业务发展需求 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在开发设计上,考虑到许多业务流程 的相似性,比如许多业务工作是一个一个环节处理的,这些 类似的业务在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中可以自主定制流程进行 处理.系统能够提供自定义表单、自定义流程、自定义关系功 能.由这些功能自主搭建模块进行处理,充分满足未来业务 发展需求。 4应用效果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经历了为期近半 年的需求调研、开发设计,于2010年初完成初步系统,经过 项目组一段时间的测试和相关业务处室试用,多次提出修改 意见.经过十几次修改完善,落实了用户最终需求。我校结合 164 科技视界SCIENCE&TECHNOLOGY VISION 党校的特点,组织全校教职工分批次进行上机培训.2010年 9月份秋季学期开始正式使用。 综合信息系统正式运行以来,在用的模块基本达到了预 期效果,在教学管理、科研管理、行政办公等方面发挥了预定 作用,为安徽省委党校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做出了 贡献,使安徽省委党校的办公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5启示及认识 安徽省委党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多模块的涉及 多个业务处室的复杂的信息管理系统,在系统的建设、实施 和应用方面,本文总结了以下建设经验和启示 I。 5.1准确认识党校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信息化建设要符合 “智慧党校”的方向 从党校信息化未来发展趋势看,本文认为党校信息化项 目的建设要遵循建设“智慧党校”的方向,也就是在单个项目 建设时能体现智能化和协同化的特点,要将单个信息化项目 的建设与已有信息化资源整合起来。尽可能做到业务协同及 信息最大范围的共享。 5.2在建设开发中.要充分科学的分析用户需求 一个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要高度重视需求分析阶段,因 为系统建设后真正的使用者是用户,系统不仅仅要建设好, 更关键的是要使用好,这就要求最终建设完成的系统是用户 真正想要的系统。在这个意义上用户需求的准确分析是系统 开发成功的关键。准确的分析用户需求,要做好充分和科学 两个要素.充分是指用户对系统的功能要求、处理流程能充 分挖掘;科学是指用户的需求要科学分析,合理的核心业务 处理需求一定要满足.但也要注意不能将过于追求全面或者 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不能满足的需求。 5.3统一领导,加强宣传,引导相关组织转变观念 在办公教学科研过程中引入信息管理系统,必然会对现 行体制产生影响。为了将系统的运用工作更有效的进行下 去.必须要取得学校主要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另外还需做好 适当的宣传工作,只有让工作人员真正明白办公自动化对现 代企业的重要性和其工作的合理性,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才能 在实际的工作中发挥作用。 5.4在开发和实施上,遵循统一规划、分布实施的策略 系统实施可分步进行,从易到难。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实 施过程中,可先选择一些最为常用的、非常必要的、容易推广 的功能和设计相对简单的工作流程作为初期推广应用的功 能,然后逐步推广直至发挥系统的全面价值,目前安徽省委 党校选择教学功能、科研功能以及信息发布功能推广使用。 安徽省委党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按照信息化建设发展 规划要求,采用原型迭代的方法完成了系统(下转第242页) Science&Technology Vision 2012年7月第19期 科技视界 图书与档案 作,真正发挥社区图书馆在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提高居 读者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协议,受到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民文化素质,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和社区经济发展等方面 的作用。社区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工作人员、场地和图书经费 应予以保证,这是社区图书馆得以发展的首要条件。从已开 放的礼Ⅸ图书馆中笔者了解到,场地、工作人员和固定的开 4创新体制 周和平副部长在“改革开放20周年中国图书馆事业高 层论坛”发言中指出:“市一级建立总馆,区~级建立分馆,街 放时间一般社区都能予以保证,关键在于经费特别是购书经 费难以为继。每个居委会都有一定的办公场地,社区居民对 文献信息也有一定的需要,同时居委会对于开办社区图书馆 道建立支馆。还可以根据需要办一些流动图书馆和住宅小区 图书馆。总馆统一对分馆和支馆实行集中管理。主要是以下 几个方面的管理:1)统~进行人、财、物的管理;2)统一制定 发展规划;3)统一采访、编目:4)统一进行信息网络的建设等 等。”市图书馆作为中心馆,在业务建设、服务读者、规章制度 和文献信息的拥有等各方面都有着巨大优势。我们必须打破 原有的行政管理格局,改为行业管理.由市级图书馆对下属 各社区图书馆实行全面管理。实行总/分馆制,各分馆在总馆 统一管理下,实行资源统一配置,统采统编,全部资源社会共 的积极也很高,虽然她们自身文化素质不高,但通过短期培 训可以达到办证、图书管理和借阅等图书馆基本业务要求。 关于经费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3.1创建前的经费由社区自筹或财政补助。一般社区图书馆 的规模在50—100平方米,藏书容量定在5000—10000册,阅 览座位3O一50个。报纸、期刊的订购可通过社区居民捐款、企 业认购f某企业为温州20余家社区赠送温州地方报纸)等方 式解决,图书通过社区捐书、书商赠书活动可以征得部分,如 温州迎春社区在图书馆开馆之日得到两家书商赠书共计 1500余册。不过在接受图书捐赠时应严把质量关,宁精勿烂。 3.2图书经费需财政拔款,由市图书馆统一购买、加工。作为 公益性的图书馆事业离不开财政的支持.一些图书馆同仁建 议通过收费来发展社区图书馆事业,笔者认为此举甚为不 妥,姑且不论受场地、人员、资源的限制.社区图书馆的读者 群本身很“脆弱”,实行收费只能加速它的“消亡”。市图书馆 在文献信息资源、读者服务、业务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 势,政府增加购书经费由市图书馆统一购买、加工,通过定期 交换图书的方式来更新社区图书馆“馆藏”文献,是目前解决 购书经费紧张的有效途径之一。另外通过网络化管理可实现 享。目前温州已完全实现了各县级馆与市图书馆的通借通 还、数字资源共享,同时也与部分社区、学校、机关事业单位、 企业图书馆(室)实现了图书通借通还业务。要真正实现社区 图书馆全履盖,充分发挥社区图书馆的功能和可持续发展, 总分馆建设是一条必由之路。 现代社会是学习型社会.提倡终身学习,社区教育是终 身教育的重要途径,而社区图书馆是最好的终身教育场所, 只有社区图书馆普及了,才能为“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 学习”创造条件。文化大市文化强市的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 创建离不开图书馆。社区图书馆的建设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我们应与时俱进,深入研究和探索社区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之路,让图书馆走进千家万户,使学习之风蔚然,以促进城市 的健康、文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莉荣.创新图书馆体制营造服务社区网络叨.新世纪图书馆 2003(2). 数字资源的共享、文献的通借通还,便捷读者借阅,满足读者 对文献信息的需求 另外.市图书馆在文献信息资源方面可以做社区图书馆 的坚强后盾,由于受场地、人员、资源的限制,社区图书馆在解 答读者咨询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难度,依托市图书馆丰富的馆 藏信息和网上资源以及人员技术优势,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 困难。如温州市图书馆信息部与各社区图书馆签订的免费为 [2]许惠羡_,J、议社区图书馆(室)的建设Ij1.图书馆杂志,2004【2】. [3]张玲.社区文化与社区图书馆lJI.图书馆学刊,2002(4). [责任编辑:周娜] (上接第164页)建设,可以全面支持党校教学科研和行政办 公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并在不断地推广深化使用,必将为 党校信息化水平提升发挥更大的作用。 [2]张海藩.软件工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07:32—36. [3]吕春莲.对统计信息应用系统建设方针的几点意见册.统计研究, 2011(6):3-5. [4]秦如玉,李浩,张玉徽.大型工业设计院综合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参考文献】 [1]葛雁冰,和冬梅,祝军.中国石油加油站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J]. 石油规划设计.2011(1):1—4. 与应用【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0(6):46—49. [责任编辑:王迎迎] 242 1科技视界 c ENcE&TEcHNoLoGY VI 0N f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