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GDAIJIAOYANLUNCONG
班主任工作103
激励机制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王
锐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发放镇九年制学校甘肃武威733000)
【摘要】在现代小学班级管理体系当中,激励机制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说意义重大。尤其是
小学生正处于思想以及身体各方面尚未发育成熟阶段,更需要有正确的思想加以引导,制定符合其身心特点的班级管理方法,从而真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激励机制【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517(2019)09-0103-01
TheApplicationofIncentiveMechanisminClassManagementofPrimarySchool
WANGRui
(Nine-yearSchoolofLiangzhouDistrict,Wuwei733000,China)
【Abstract】Inthemodernprimaryschoolclassmanagementsystem,theincentivemechanismoccupiesaveryimportantposition,formobilizingtheenthusiasmofprimaryschoolstudentstolearnisofgreatsignificance.Especiallythepupilsareatthestageofimmature
theyneedtobeguidedbycorrectideasandformulateclassdevelopmentinallaspectsoftheirmindandbody.Moreimportantly,
soastoreallyarousetheirinterestinlearning.managementmethodsthatareinlinewiththeirphysicalandmentalcharacteristics,
【Keywords】Primaryschool;Classmanagement;Incentivemechanism
在小学的教学管理当中,班级管理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关系到学生能否在积极的环境中成长和学习,也是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重要体现。现阶段将激励机制引入小学班级管理当中可以最大程度的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有助于激励其全面和谐发展。本文便是从现阶段我国小学教学的现状出发,就如何更好地运用激励机制实现良好的班级管理进行探索。
一、激励机制的内涵
激励机制是指利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和制度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使其潜能得以激发。并在不断地自我学习中体会到成就感和满足感。现代新课改对小学教学工作的要求更加严格,学生作为班级管理的主体,应该与教师共同参与班级事务的管理之中。学生需要树立好主体意识,在激励机制的引导下逐渐加强对于各科学习的积极性,以明确今后的个人发展道路。当然激励机制并不仅仅是针对学生,也要求教师要不断丰富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利用好现代的多媒体等教学方法将课堂气氛调动起来,确保整体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二、激励机制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1.情感激励机制情感激励,顾名思义就是情感上的诱导,具体来讲就是班主任要对班级不同学生个性与情感需求全面综合分析,并据此制定出差异化的激励机制方案,使其更加尊重个体发展的需求。在此过程中,班
必须信任学生、尊重学生,考虑主任一定要注意到学生的情感变化,
到学生的自尊心。在与学生日常的交流沟通过程中也要怀有真诚的心,放低自己的姿态与学生以平等的身份进行探讨,消除彼此之间的距离感。除此之外,班主任还要鼓励学生大胆积极提出问题,不要担心问题简单或者幼稚,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让每位学生都可以成为班级管理的参与者。学生在提问的过程中会慢慢挖掘出自身真正的诉求,会更加有自信的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观点。其中语言方面的激励,肢体、眼神等都可以成为配合激励制度实施的重要内容。例如,在日常的管理当中,某位小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交头接耳与后座的同学一直说话影响教师的正常授课,这时教师可用眼神示意两位同学,让他们意识到现在的行为不妥当,以便及时回到正常的学习状态当中。两位学生一定会感激教师没有当众对他们进行严厉斥责,避免自尊心受挫,从而在今后的课堂上好好表现得到教师的进一步认可和关注。
2.目标激励机制
目标激励机制的主要依据是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最终出发点,以此为基础用来指导学生的日常学习。激励目标的制定不是随意编写的,而是要着眼于整个班级的实际情况一一进行分解制定出最为合适的学习目标,其中班主任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主任要辅助小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予以深度分析,逐步帮助他们一步步达成目标。现阶段的小学生学习过程普遍存在一定的困难,班主任一定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制定出最为合理的学习计划,读懂多少篇文章或者背诵多少个词语等。当然对于表现突出的小学生,班主任教师应该予以奖励,肯定他们过去一段时间的出色表现,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坚定其继续学习的信心。值得一提的是,激励目标的制定要尽量避免过高或者过低,要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匹配,因而只有目标得当才可以真正激发小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3.榜样激励机制
小学生普遍模仿能力以及学习能力比较强,因而要利用好榜样的力量引导小学生向着积极乐观正面的方向发展。通过好人好事以及思想品德良好的榜样宣导,旨在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以及行为表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当中要善于举例,例如,革命前辈的光荣事迹以及现代杰出人物等正面事例,激发小学生的崇拜感和对先进人物的尊重、向往感。映射到小学生的班级管理工作当中便是要给学生讲述一些乐于助人的事迹,例如,拾金不昧、无私奉献等行为,并在班级当中展开向某位同学学习的活动,树立良好的班级管理风气。与此同时,班主任整体的文化素养也要不断提升,教师是小学生的引导者,自身散发出来的人格魅力等也会感化他们,学生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中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班级管理工作对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在班级管理中引入激励机制可以激发小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争相成为班级事务的参与者。【参考文献】
[1]张卫群.论激励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03).
[2]余种淑.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构建[J].教学与管理,2010(35).
2013[3]刘佩.班级管理的艺术在与其当运用激励机制[J].中小学校长,
(0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