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孙叔敖为楚令尹

来源:六九路网


孙叔敖:春秋时楚国人,三度为楚相,有贤名。

令尹:楚国官名,相当于宰相。

老父:老人,下文中“父”,即此老人。衣:穿。

吊:慰问,吊唁。

不肖:不能干,没有贤德。

受吏民之垢:意即担任宰相一事,这是一种谦虚的说法。

岂有说乎:莫非有什么要说的吗

去:离开 擅权:擅弄职权。

恶:对......感到厌恶

再拜:拜了两拜,表示礼节的之隆重。 敬受命:聆听您的教训。

意益下:越发将自己看低 心益小:思想越小心谨慎

一:全部 国:国家

衣(第一个):穿着 为:担任

冠:戴着 患处之:祸患潜伏在那里

孙叔敖担任楚国的宰相,全国都的官吏百姓都来祝贺。有一个老人,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最后来慰问。孙叔敖整理好衣帽出来接见了他,对老人说:“楚王不知道我没有贤德,让我当了宰相,人们都来祝贺,只有您独自来吊唁,莫非有什么见教的吗?”老人说:“是有话说。身份已经很高贵但是待人骄傲的人,人民会离开他;地位已经很高但是擅弄职权的人,君主会厌恶他;俸禄已经很多但是不知足的人,祸患就会和他共处。”孙叔敖向老人拜了两拜,说:“(我)聆听您的教训,愿意听您余下的意见。”老人说:“地位越高,要越为人谦恭;官职越大,思想越要小心谨慎;俸禄已很丰厚,就不应索取分外财物。您严格地遵守这三条,足够把楚国治理好了!”孙叔敖回答说:“您说得真对,我会牢记在心的。”

1.文中“衣粗衣”中,前一个“衣”作动词,读作\"yi”,释为“穿”,后一个“衣”作名词,读作\"yī”,释为“衣服”。请找出用法与此相似的词句。

答:“冠白冠”,第一个“冠”为动词,意为“戴”;后一个“冠”为名词,意为“帽子”。

2.从上文可知孙叔敖是个怎样的人。

答:善于纳谏,虚怀若谷,虚心请教,爱国爱民。

3.“老夫”提醒孙叔敖要治理好国家应当那几个方面的事情?

答:“位已高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

4.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答:统治者应该有勇气广开言路,善于纳谏。

5.阅读全文,简要概括孙叔敖采纳了老父哪三条谏言

答:①位已高而意益下 ②官益大而心益小 ③禄已厚而慎不敢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