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设计
启东市天汾小学 冯践知
【设计理念】
1.自学自悟给空间:充分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拓展思维、积极探索,做到“先学后教”“顺学而导”。
2.范例引路传方法:让学生通过几个文本的阅读,获得阅读图表类“非连续性文本”的经验和方法,达到“渗透方法”“总结学法”的教学目的。
3.以练促学求提升:指导学生利用文本信息和已有知识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实践运用。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表个人观点的能力。
2.引导学生掌握一些阅读图表类“非连续性文本”的方法。
3.提升学生利用文本信息对相关问题做出合理解释和推论的能力,并学以致用。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掌握一些阅读图表类“非连续性文本”的方法,提升学生利用文本信息对相关问题做出合理解释和推论的能力,并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学,激发思考
1.引出课堂内容
⑴聊一聊:同学们,阅读是一种良好习惯。平时,你都会读些什么书? ⑵引一引:小说、诗歌、散文等都是由句子和段落构成,这样的文本被称为 “连续性文本”。在生活中,与此相对应还有一种特殊的阅读材料,我们一块儿去了解。
【设计意图:根据已有经验,唤起学习热情,引出学习内容。】 2.感知文本特点
⑴联系生活:看,这是海报,这是发票,这是地图,这是说明书。它们都被称为“非连续性文本”。这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怎样阅读图表类“非连续性文本”。(出示课题)
⑵探讨特点:请同学们边观察边思考,“非连续性文本”和“连续性文本”有什么不一样?我们来交流交流。
⑶给出定义:“非连续性文本”,就是那些不是由句子和段落构成的文本,包括图画、表格、清单等等,它具有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这些特点。(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围绕“文本特点”,架设学习台阶,提供思维角度。】
二、自主先学,渗透方法
1.出示资料:这节课,我们主要针对图表类的“非连续性文本”展开学习。请看,这里有两份与水资源有关的资料。
资料一:地球水资源概况
资料二:我国水资源统计表 水资源总量排名 人均水资源排名 全国缺水城市 严重缺水城市 世界第6位 世界第110位之后 670个 110多个 2.自主先学:请同学们自主阅读、独立思考,认真完成活动单。然后,小组内展开交流并推选代表发言,小组成员之间可以补充完善。
课堂活动单 第一步:仔细阅读,找出图表中蕴含的信息,适当做好记录。 (小提示:关注标题、分类等信息,也许会让你豁然开朗) 第二步:仔细思考,通过这些信息,对于这两份资料你各有些什么发现。 (小提示:既要着眼大数据,又要关注小数据) 第三步:把你思考的结果用最简练的语言写下来。 (小提示:表达尽量清晰,语言尽量简练) 学习流程: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推派代表发言 学习时间:独立思考4分钟,小组交流2分钟。 【设计意图:自读自悟与合作探究相结合,整体把握与比较分析相结合,文本内涵理解与语言文字运用相结合,让学生与文本多维对话,为习得方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顺学而导,概括方法 第一板块:循序渐进习方法
1.第一步——获取信息
⑴交流分享:哪位同学来谈谈你们小组获取了哪些信息?(板书:获取信息) 预设一:学会读标题
学情预判:百分之九十七是海水资源,百分之二点五是淡水资源。(未说清是占地球上水资源中的百分之几。)
应对策略:谁有补充?其实,标题也值得我们关注。(板书:关注标题) 预设二:学会读图文
学情预判:地球上冰川、深层地下水占了总水量的98%,而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只占了0.3%。(未读懂第二个水滴告诉我们的是淡水资源的组成。)
应对策略:谁来纠正?看来,读图表类非连续性文本,想准确地获取信息,就要仔细阅读图文——图片和文字的组合。(板书:关注图文)
预设三:学会读数据
学情预判1:地球上的水资源的百分之九十七是海水资源,百分之二点五是淡水资源。
应对策略:你抓住了图表类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能够仔细阅读其中的数据。(板书:关注数据)
学情预判2: 97%+2.5%=99.5%,还有百分之零点五的水去哪了?
应对策略:了不起,你还能由读到的数据想开去。咱们可以通过课后查资料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
⑵语言实践:结合刚才的学习,谁能完整地说说从这组非连续性文本中获取的信息?
⑶概括方法:获取信息,需要关注标题、图文和数据。 2.第二步——整理信息
⑴交流分享:通过整理这些信息,你有什么发现?(板书:整理信息) 预设一:地球水资源概况
学情预判1: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与海水资源相比,太少了,只占了百分之二点五。
应对策略:你运用了比较分析的方法,真会思考。运用这种方法,你还发现了什么?(板书:比较分析)
学情预判2:淡水资源中可直接利用的淡水只占了百分之零点三,简直是九牛一毛。
应对策略:好一个“九牛一毛”,那就让我们一块来看看。 出示:2.5%×0.3%=0.0075%
议一议:你知道这算式的结果反映了什么吗?(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占全球水资源的0.0075%。)
想一想:通过这一番比较,地球上可供人们使用的水资源是多还是少呢,请大家自己思考。
小结学法:刚才,大家整理信息的方法叫“比较分析”。 预设二:我国水资源统计
学情预判:我国水资源总量排名很靠前,但人均水资源却排名却很靠后,有好多缺水和严重缺水的城市。
应对策略:为什么会造成这样严峻的情况?(引导关注:人均水资源)从整体来看,我国到底是不是一个缺水国家?请大家自己思考。(板书:整体把握)
⑵总结方法:整理信息,既要整体把握,也要比较分析。 3.第三步——得出结论
⑴细加修改:我给大家一分钟时间修改你刚才的结论,记得用上“虽然……但是……”这样的关联词。(板书:得出结论)
⑵交流分享: 预设:
通过资料一,我发现了——虽然地球上水资源丰富,但是人们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有限。(板书:语言简练)
通过资料二,我发现了——虽然我国的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水资源贫乏,缺水情况十分普遍。(板书:表达清晰)
⑶概括方法:
得出结论时要注意两点:表达清晰、语言简练。
【设计意图:以循序渐进的多层次阅读训练为基础,通过获取信息、综合分析,深入浅出地理解文本信息。】
第二板块:学以致用解问题
1.营造情境:大家从图表中得出合理的推论与解释,让人高兴。也许,我们可以借此来解决生活中的难题。瞧,机会来了。
出示: 三(1)班的小朋友们在科学课上发生了激烈争论,他们分成两方。一方认为:地球是一颗美丽的水蓝色星球,水资源极为丰富,我们没必要如此节约用水。另一方针锋相对:地球上虽然有丰富水源,但我们还是不能随心所欲,浪费水资源。大家争得不可开交,谁也没能说服对方。
2.活学活用:请大家当裁判,为这些同学评评理。要把道理说清楚,可以先讲给你的同桌听。
3.交流评析:谁来评价这位裁判的发言? 预设:
学情预判1:缺乏说服力
应对策略:凭借非连续性文本解决实际问题,要——巧用资料有根据。 学情预判2:语气欠委婉
应对策略:凭借非连续性文本解决实际问题,还要——注意语气讲礼仪。 【设计意图:巧妙设置生活化的情境,使得学生通过对辩论的评判,将文本内容与思考结果加以内化,有效落实“提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这一目标。】
四、以练促学,活用方法
1.练一练:现在,老师不给提示,看看同学们是否真的掌握了这些方法。
材料一:我校学生课余生活安排概况
我校学生课余生活安排概况阅读20%做运动8%玩电脑37%看电视35%玩电脑看电视阅读做运动
升降趋势 ↓ 材料二:我学校公布的学生体质状况最新检测结果 监测项目 身 高 升降趋势 ↑ 监测项目 肺活量 体 重 胸 围 ↑ ↑ 视 力 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 ↓ ↓ ①根据材料一,你发现 ②根据材料二,你发现 ③通过两份材料,请你给我校同学提一些建议(做到有理有据):
2.说一说:咱们来交流。(交流评价,给出建议,自主修改。)
【设计意图:习得方法,需要当堂反馈,此举既是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课堂效率,也是为进一步深化其记忆。】
五、总结延伸,走向生活
1. 总结延伸:本堂课,我们总结出了阅读图表类“非连续性文本”的一些方法,还把思考结果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学以致用。
2. 走向生活: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碰到类似的文本时,能运用这些方法去阅读,并解决问题,让你的生活更加便利、精彩!
【设计意图:将语文的触角向广阔的生活延伸,将“非连续性文本”与课外生活有机融合,将得法于课内与得益于课外有机勾连。】
【板书设计】 非连续性文本
关注标题 比较分析 语言简练
获取信息 关注数据 整理信息 得出结论
关注图文 整体把握 表达清晰
学会阅读→学以致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