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影像◎ 最初记忆里的上海是郭敬明笔下那个光芒万 丈、物欲横流的孤岛,带着独有的孤傲冰冷地审 视着来往的人群,而就是这样的一座城市让我魂 牵梦萦,仿佛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我靠近。 告别杭州西湖边袅娜的垂柳,上海显露更多 的是锋芒毕露的棱角。早上8点左右会有一大群 护想飞扬 舞舍 一衣着光鲜的白领在公车站等车,然后同时挤上一 辆开往市中心繁华地带的公车,而地下纵横交错 的地铁曾一度让我神往了很久;南京路上永远是 广东东莞市东莞高级中学高二陈琢 派繁华的景象,过路人偶尔抬眼望望伫立的高 楼,接着又快步朝着目的地奔去;步行街来往行 人络绎不绝,商店冷气开到最大以抵抗39度的高 温;陆家嘴耸立的高楼成群结队,站在环球金融 中心楼下抬头仰望竟看不到顶;黄浦江上过往船 只骄傲地鸣着汽笛;暮色四合后,外滩古老的欧 式建筑在外墙灯光的映照下金碧辉煌,引无数游 人驻足。 这就是上海?这就是我作为过路人所看到的 上海?然而…… 窄小的弄堂里停放着几辆破旧的自行车,头 顶上的电线纵横交错地切割着蓝天,几位妇女穿 着洗得褪了色的睡衣摇着扇子闲聊;经常有一些 人小心翼翼地收着矿泉水瓶、纸皮、牛奶盒,也 许你会以为他们是卖废品的,其实他们手中也有 j 会影像 一处房产,即使再老旧也依然是天价;菜 他们与梦想的距离也越来越近。上海并不 冰冷,因为它有这么一群热血沸腾的筑梦 者。他们带着梦想而来,辛勤地付出,上 市场里嘈杂的喧闹声夹杂着家庭主妇为了 几角钱和老板讨价还价的声音;郊区的森 林公园里,一对正在拍婚纱照的新人,脸 上洋溢着的幸福微笑正被永恒定格…… 这同样也是上海,也是他们的生活。 上海纵使再庞大,也会有这些小人物 的影子,看起来他们的生活与这座日新月 异的大都市那么不相称,但仔细想想又觉 海的日新月异必然有他们的一份功劳;上 海就是他们的全部,他们的未来,他们的 梦想。 还记得那晚我站在黄浦江边,身后是 黑压压的游客,无数的闪光灯朝着对岸的 摩天大楼,这时他们是我们眼中的风景, 得这才真实。他们很努力地生存在这座城 市中,用双手赢得了一点点属于他们的位 置,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家是他们心灵的 港湾。和上海相比,他们显得渺小又不卑 微,这个城市中必然有千千万万的他们, 想要努力地过好每一天,想要让生活更加 美好,想要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而我希望十年后,能走进这样的大楼,成 为上海的一道风景! 当上海日益成为世界金融中心的时 候,我也在努力地寻找着自己的位置。站 在这里,相信所有的人都和我一样,梦想 闪烁着炫目的光点! 恍然觉得上海这座城市真实起来,因为它 让我看到了艰辛,看到了许多人为之拼搏 的场景,或许上海早已不再单纯是一座城 市,而是许多人的梦想,而这千千万万的 【点评】 本文最大的亮点是作者深刻的领悟, 独特的视角。一座城市如同.一个人,它的 性格可以是双重的,也可能是多重的。 一梦想中也有小小的我的一份。 百年名校复旦散发着独特的光芒,照 耀着那些希望以复旦为指引打开上海大门 的莘莘学子的人生路。我站在复旦的校园 般人到上海,看到的也许是上海美轮美 奂的古老建筑,也许是高耸入云的摩天大 楼,也许是夜幕下炫目的霓虹灯,也许是 经济大潮中呼风唤雨的大人物;难能可贵 的是作者在上海还看到了行色匆匆的过往 里,马路两边古老却不乏生机的法国梧桐 翠绿的叶子仿佛积淀了这百年的历史。一 游人,掰着手指头过日子的家庭主妇,怀 揣着梦想的青年学予。作者看到了艰辛, 群少男少女迎面骑着单车呼啸而过,阳光 透过法国梧桐光亮的叶片洒在他们身上, 而他们的梦想就在这阳光的照耀下越发地 光芒四射。他们注定要成为这所百年老校 看到了拼搏,看到了梦想和希望 一座城 市的魅力,不是来自于大楼有多高,马路 有多宽,而是来自于文化的独特性。而普 遍意义上的大众生活才构成这种独特文 化。不得不佩服小作者独到的眼光和对事 物的认知能力。 (荐评教师陈新国) 的传奇,也将成为上海的传奇! 我终于看清,上海这座光鲜亮丽的城 市背后是一群怀揣梦想的人。随着虹桥机 场的逐步完工,上海中心的日益挺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