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创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支持条件之三

来源:六九路网
---------------------------------------------------------------最新资料推荐------------------------------------------------------

创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支持条件之三

创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支持条件之三 争取家长和社会支持的策略 肖成全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 涉及大量的参观、 调查、 访问, 外出接触社会、 自然, 包括制作、 实验这样一些活动环节。

这些活动不少需要在校外开展, 学生特别是小学中段的孩子, 由于年龄太小, 探究性学习的经验也不足, 会在该课程的学习中面临很多困难, 如:

识字量小, 知识的储备量小, 收集资料、 分析资料有困难, 实践能力有限, 外出活动能力有限且安全隐患多等, 他们的活动必须有人陪同和监督, 而学校教师人数不可能满足需求, 该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 开展活动可能需要有关部门, 他们不愿配合该怎么办? 因此,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 必须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有关部门的配合和支持。

(一) 争取家长支持的策略1、 向家长宣传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新课程, 不少老师都不太理解、 不够重视, 更何况家长们呢?但如果没有家长的支持, 我们就不会顺利地开展活动。

可以通过家长会、 校报、 分布 告家长书 等方式向家长介绍本次新课程改革设置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介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些理念, 使家长知道探究、 创新、 实践、 责任感、 良好品德以及个性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促进家长重视孩子全面素质的提高, 促进家长对本课程的认同和参与。

2、 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 现在一般每个班都有家长委员会,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1 / 15

的实施可以借助家长委员会做家长的工作。

家委会要选出一位对学校工作十分热心, 有一定的组织能力、 影响力的家长做负责人。

就综合实践活动而言, 家委会的职责:

一是发动家长为学生的活动提供人力和物质的帮助, 二是发动家长监控学生的活动过程, 负责学生校外活动的安全, 三是收集家长们开展活动的经验及建议。

3、 利用家校联系本 家校联系本也是目前许多学校都在采用的家校联系办法, 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利用它作为家校联系的载体。

利用它, 可以让教师、 学生、 家长有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 可以促进三方的相互了解, 教师还可以利用它个别化的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和家长反思和改进。

4、 引导家长参与孩子的活动 要让家长有更为深刻的感受, 最好的办法是让家长能够亲身实践, 真正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来。

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让家长帮助自己从家庭生活中寻找问题, 也可以启发学生和家长一起寻找共同感兴趣的问题, 以此促进家长与学生共同探究, 让家长通过指导孩子, 通过和孩子一起实践, 一起感受成长。

5、 展示学生的进步和成果 要让家长发自内心地支持并参与综合实践活动, 还得要用事实说话, 要让家长真实地看到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能培养孩子的实践、 创新、 沟通等能力, 能增强孩子对社会的了解, 能增强孩子的责任感, 能促进孩子更好地成长。

---------------------------------------------------------------最新资料推荐------------------------------------------------------

可以请家长参加成果展示活动,也可利用家长会等, 让家长们看到自己孩子的进步和表现出来的潜力。

有一位教师是这样做的:

在家长会之前, 把学生们办的报纸、 活动的照片、 调查报告、 调查表等都一一地在教室四周墙壁上挂出来; 在家长会上, 让学生们把活动日记念出来, 把发明、 创作当场亮出来, 小记者们即兴采访家长, 把孩子的进步都当场提出来。

每次家长一进教室,便忙碌起来, 到自己孩子的作品前看一看, 与别人的比一比。

总之, 大家都有所收获。

这样进一步地赢得了家长们的支持, 也激励了孩子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究。

(二) 争取社会支持的策略 1、 学校可以通过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计划, 协调好与社区机构的部门的关系, 争取他们的支持。

通过计划, 明确学校每年需要社区哪些部门的配合、 什么时段、以何种形式、 需要哪些人力和物力等方面的支持, 提前与有关部门协商, 以便他们妥善安排。

这样可以避免他们重复地接待不同班级、 不同小组的学生, 也可以避免临时性的安排打乱他们正常的工作秩序。

2、 争取相关的政策支持。

3 / 15

作为一门面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的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非常需要良好的政策支持, 而目前客观地存在着许多政策支持不足的问题, 比如教师的配置、 教师的考评、 考试的导向、 安全等, 无一不制约着本课程的深入推进。

因此, 迫切需要争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人事管理部门根据新课程实施的需要,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

3、 加强宣传, 吸引全社会的关注。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助理刘坚曾讲过:

一个国家新闻媒体对教育关注的程度是一个国家进步与否的重要标志, 是重要的试金石。

同样, 我们也可以理解:

新闻媒体对综合实践活动关注的程度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门课程在本次新课改中的地位。

而事实上, 我们很少看到这样的宣传, 即使有, 也往往只看到一些似是而非的噱头 。

要让社会支持, 要让家长理解, 不能新闻媒体的宣传和正面的引导作用。

因此,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主动与报纸、 电视等新闻媒体联手, 尽可能地加大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情况的正面报道, 让家长、 让全社会都来了解这门

---------------------------------------------------------------最新资料推荐------------------------------------------------------

新课程, 都来关注这门新课程, 都来支持这门新课程。

案例一:

四川 省温江区永宁小学:

大力宣传, 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社会支持系统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还是一个新生的东西, 许多 人对它还不了 解。

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又必须征得诸多方面的支持。

因此, 家长工作和宣传工作尤为重要。

学校多次召 开了 家长座谈会, 举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果展, 积极向家长宣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听取家长的意见。

多次走学生家访向家长反映孩子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活动中取得的进步、 给家长致公开信、 问卷调查、 请家长评价孩子的活动情况。

通过这些措施使家长进一步了解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感受孩子在活动中取得的进步, 争取的支持。

另 外, 学校还制订了家长资源开发的步骤和策略:

第一阶段, 让家长理解学校的课程实施。

5 / 15

在这一阶段, 我们将积极召开了家长座谈会, 积极向家长宣传新课程和学校的课改,听取家长的意见, 通过走学生家访、 致家长公开信、 问卷调查、 举办课改成就展、 请家长评价孩子等形式向家长反映孩子在新课程中取得的进步, 使家长进一步了解新课程,理解学校的教学改革行为, 从而给予孩子物质上的支持。

第二阶段, 针对孩子的成长问题采用协商的方式与家长协同对孩子进行教育, 调动家长中存在的潜在的课程资源优势, 使家长参与到课程的监督管理和指导当中; 调查存在于家长中的潜在优势课程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 构建校外人力资源网。

第三阶段, 通过家长学校等形式使家长理解课程, 掌握一定的家庭教育技能, 能在家庭生活中针对孩子的成长需求主动创设一些适合课程要求的小情境促进孩子的发展, 使课程延伸到家庭。

其次, 学校充分重视基地建设。

首先, 发挥了农村优势, 于 2019 年年初发动实验班学生在自 己家中开辟了综合实践活动小基地 , 让学生给自 己的小基地起名, 学校设计了监督表格, 组织学生利用基地开展活动, 或进行种植实验, 或实施养殖研究, 或开展手工劳作。

学校利用 天王村小学空地开发了花卉基地、 联系建立了敬老院社会服务基地、 驻永宁的武警消防社会实践基地。

特别是天王小学基地, 种植了一万苗优质杜鹃, 让学生结合基地进行和杜鹃有关的研究、 进行扦插实验、 进行管理、 进行大棚实验, 让学生在活动中打破传统的种植观念, 树立科学精神, 形成经济意识, 养成劳动习惯, 很好地达成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

---------------------------------------------------------------最新资料推荐------------------------------------------------------

课程的培养目 标。

这样, 学校基本形成了 利用自 家场地开辟小基地、 利用农村学校空地建立学校基地, 利用 单位联谊的形式开发社会基地的基地开发模式。

一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社会支持系统正逐步建立。

案例二:

校外人才资源开发策略 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精神及武昌区教育局关于课改工作的安排, 我校于2019 年 10 月 开始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试验、并于 2003 年 3 月 正式从三年级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我们在设计与实施新课程时, 选择研究性学习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切入点、 以此有机整合其他领域的相关内 容。

主题探究式学习 的活动方式之一就是分小组学习 , 将一个班分成若干个学习 小组、 每个小组 3-5 人 。

但是校内指导教师能分配到各班的只有 2-3 人, 人数不够; 再说, 这些老师的知识和能力也是有限的。

因此, 这很难解决所有学习 小组的指导问题。

鉴于此, 我校决定努力开发校外人才资源, 以此解决工作中的困难。

7 / 15

一、 科学评估校外人才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设置、 学校自 主开发的创新的课程, 要求对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进行重新组合 、 优化。

而课程资源是学校创新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全部条件的总和, 是课程得以呈现的基石, 是课程实施的基本组成部分 ( 郭元祥) 。

校外人才资源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 充分利用 校外人才资源、 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 我们对校外人才资源进行了 一次科学评估。

这为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有力依据。

经过对校外人才资源的科学评估, 我们认为本校校外人才资源是十分丰富的。

我校现有 1158 名学生, 其家长, 如父母、 爷爷、 奶奶、 外公、 外婆等在一定的程度上、 或某一领域都能对其小孩进行指导。

与我校仅一墙之隔的武汉理工大学。

师生也均可对我校学生进行指导。

在杨园社区里, 有交警、 公安干警、 医生、 铁四院的工程师、 机关干部、 学者、 附近农民这些人才同样都对学生的学习 具有指导能力。

经过评估后, 我们感到, 在丰富的校外人才资源中, 学生的家长和理工大的学生

---------------------------------------------------------------最新资料推荐------------------------------------------------------

是最理想的校外人才资源, 他们均有各自 的优势。

因此, 我们决定首先聘请学生的家长及理工大的学生担任学生的指导老师。

二、 聘请校外指导教师的方法与过程 1、 向家长发《告家长书》 , 并在《告家长书》 后附《校外指导教师登记表》 告家长书 尊敬的家长: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 明确提出:

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 并作为必修课程 。

面对新的形势, 我们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区中的一所普通小学, 领导班子对学校发展方向进行了 新的思索, 决定以综合实践活动为契机,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

我们根据本校课程资源的优势和特点, 结合学校的办学宗旨和育人目 标, 选择研究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切入点。

并于 2019 年 3 月 正式开设研究性学习 课程。

在设计研究性学习 的过程中, 我们以主题探究或课题研究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 全面整合信息技术教育, 劳动与技术教育,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主题探究式学习 的活动方式之一就是分小组学习 。

一个班可以分若干个学习小组, 但学校师资力量有限, 无法根本解决所有小组的指

9 / 15

导问题。

鉴于研究性学习课程理念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我校决定聘请部分优秀的家长担任校外指导老师, 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您小孩的发展, 我们热诚欢迎您担任我校学生校外指导教师。

余家头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校外指导教师登记表 姓名 性别 年龄 单位 学历 专长 能提供的指导时间 联系方式 备注 当时, 我们在三年级三个小班发了 40 份告家长书, 收到了 23 份, 这些家长都愿受聘, 使我们受到了 极大鼓舞。

2、 学校领导与理工大学学生处联系。

当时, 我们找到学生处温超和朱红莲这两位同学联系聘情校外指导教师, 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

3、 建立校外人才资源。

我们对部分家长及大学生的意向有了明确地了解后, 再将各类人员 进行筛选登记。

目 前已被登记的家长及学生有 52 人。

同时, 我们还对这类人员 的有关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以备合理利用 有关人才。

---------------------------------------------------------------最新资料推荐------------------------------------------------------

经整理, 我们发现其中学历层次不尽相同。

既有初中、 高中, 也有本科、 研究生, 甚至还有博士。

这让我们感到十分欣喜。

从年龄层次看, 从 32-66 岁不等。

从性别看:

男 34 人, 女 18 人。

大学生 36 人,家长 16 人。

4、 发聘书:

根据工作需要, 我们对登记的人员 按一定标准进行了再次筛选, 首次聘请了 24 名校外指导教师。

2019. 11. 21 上午, 我校在教工之家举行了 余小综合实践活动校外指导教师聘请会。

聘请会由高文平同志主持, 俞惠敏校长亲自 讲话, 每位受聘的指导教师都先后进行发言。

11 / 15

一、 加强校外指导教师培训, 使之实施有效指导 这些被聘请的校外指导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和生活经验、 能力强。

但是, 他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不了解, 对如何指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 活动更不懂。

为了使校外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

目 前, 我们已对他们进行了几次培训。

培训的主要内容有:

1。

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

2。

关于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指导中的几个问题。

3。

如何指导学生选题。

4。

---------------------------------------------------------------最新资料推荐------------------------------------------------------

如何指导学生制定研究发案。

5。

如何指导学生按研究方案开展学习 活动。

6。

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

7。

如何指导学生结题, 展示研究成果。

培训的方式, 是专题讲座与分散交流相结合。

几次培训都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二、 引 导师生双向选择, 使指导教师明确自 己的角色 开始, 我们考虑到校外指导教师与学生不熟悉, 采取由学校集中派遣的方法, 让指导教师参与到学生之中, 结下一种师生关系。

有了 此基础后, 我们要求学生自 主聘请指导教师, 教师自 主受聘。

这既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又对校外指导教师产生了 一定的促进作用 , 使指导

13 / 15

教师在双向选择中不断明确自 己的角 色。

三、 邀请校外指导教师参加学生的成果展示活动 2019 年 12 月 19 日 上午, 三年级学生研究性学习 成果展示活动在科技楼三楼如期举行。

当时, 我们请来了 校外指导教师代表关佰陶教授和几位大学生。

他们一边看学生展示自 己的成果, 一边思考如何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

关教授还不断对来我校指导的沈旎、 张学慈等教师交流自 己指导的情况及感受。

这些让我们对校外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四、 组织校外指导教师进行工作交流, 不断推动校外人才资源开发工作 我们近期组织校外指导教师进行了 工作交流。

关伯陶、 苏融等家长都在交流会上进行了 热情的发言。

他们的体会、 做法无不对我们各位指导教师具有较大的启发。

五、 校外人才资源的体会 通过一段时间的校外人才资源开发工作, 我们有了自 己的深刻体会:

充分认识和利用 校外人才资源是开发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而必要的条件。

---------------------------------------------------------------最新资料推荐------------------------------------------------------

没有校外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就不可能有真正而又完整意义上成功的综合实践活动。

六、 校外人才资源开发工作遇到的困惑 在校外人才资源开发工作中, 我们既有成功的喜悦又有新的困惑。

其主要困惑如下:

1、 如果校外指导教师及其学生在活动期间出了 安全问题谁负 责? 2、 作为校外指导教师的大学生的学习 时间和小学生探究学习时间发生了 冲突怎么办? 3、 如何使每位校外指导教师能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适度有效的指导? 4、 怎样才能使校人才资源得到可持续的开发和利用 ? 5、 要不要给校外指导教师发报酬? 发多少? 此报酬资金从哪里来? ( 作者:

高文平) 本文选自 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第三次研讨会交流材料。

15 / 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