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页数:1 检 修 工 艺 人员组成 编码: 预计工时 给水泵大修 15天 工作票号 设备型号 适用于该程序的设备 设备位置 给水泵 电动给水泵:0米 停工待检点(H) 见证点(W) 版 次 编 写 姓名 磁盘号 签字 日期 校 对 姓名 签字 生 效 印 批 准 姓名 签字 日期 日期 按规定分发 检 修 工 艺给水泵 页数:2 版次:13-1.0 编号: 工序号 内容 预计时间 备注 一、泵本体检修工艺 0 概述 1 安全措施 2 备品备件 3 专用工器具及修前准备 4 办理工作票 5 检修工作 5. 1 拆除外部设备 5. 2 联轴器解体复查中心 5.3 测量推力间隙 5.4 轴瓦解体,抬轴试验 5. 5 平衡装置解体,测量总串轴 5. 6 解体泵体 6 泵部检修工作 6.1 轴承检修项目及要求 6.2 平衡装置检修 6.3 定子部件检修项目及要求 6.4 转子检修 6.5 质量要求 6.6 叶轮平衡校验 6.7 转子试装及检查 7 泵部检修工作 7.1 装复工作及检查项目 8 修后工作 二、油系统 检 修 工 艺给水泵 页数:3 版次:13-1.0 编号: 一、泵本体检修工艺 0 概述 口 大修主要目的是对给水泵的泵轴、叶轮、平衡装置、平衡盘、大盖 螺栓、推力盘、推力轴承、对轮等零部件进行全面检查,并 对各部间隙进行测量、调整。 口 主要技术参数 型 号:DG-10DJ 流 量:320t/h 扬 程:1718m 汽 蚀 余 量:5m 转 速:2980r/m 1 安全措施 口 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口 防止有物体遗留泵壳内。 口 照明良好,必须有专业起重工配合工作。 2 备品备件 口 径向轴瓦 2套 口 平衡盘 1付 口 推力瓦块 1套 口 平衡套 1付 口 推力盘 1付 口 叶轮密封环 10付 口 机械密封 2 套 口 中段密封环 10付 口 O型圈各种型号 1套 口 入口滤网 1付 3 修前准备 3. 1 查阅资料进行设备状况分析 修前90天 口 查看设备台帐 口 查看缺陷记录 口 确定大修项目 检 修 工 艺给水泵 页数:4 版次:13-1.0 编号: 3. 2 物质准备 修前150天 口 编写备品备件计划 口 加工的自制品绘图 口 验收备品备件 修前30天 3. 3 资料准备 口 检修所需图纸、资料的准备 口 各种原始记录卡、记录本配齐 口 组织工作人员学习检修工艺、安规及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的标准 3. 4 工器具的准备 口 专用工具、常用工具的准备 修前15天 口 各种工具柜、零件柜现场就位 修前 7 天 3. 5 确定工作组人员、明确各自分工及职责 修前 7 天 3. 6 工作负责人向班长汇报工作准备情况 3. 7 确定开工时间、场地准备 4 办理工作票 口 办理热力检修工作票。 口 工作负责人会同班长及运行许可人到现场查看安全措施。 口 工作负责人向本组成员分配任务、技术交底。 5 泵部解体工作 5. 1 拆去冷却水、油系统管路,放掉冷油器内存油,拆去暖泵门,进口放水门、再循环门、出口逆止门、拆去压力表管、平衡管、入口滤网、泵罩。 口 质量要求:油管管口用破布包好,放油时勿使油流到地面上,垫片、螺母、螺栓、拆下管路及附件妥善保管。 检 修 工 艺给水泵 页数:5 版次:13-1.0 编号: 5. 2 联轴器解体复查中心 口 复查联轴器中心,做好记录。 口 使平衡盘闭合,测量联轴器端面距离。 5.2.1 检修质量要求 口 解体时注意联轴器的原始记号,组装时按此记号组装。 口 联轴器中心允差:端面偏差<0.06mm、 圆周偏差<0.05mm。 5.3 测量推力间隙 口 止推盘工作面与止推块接触时,允许平衡盘与平衡套之间有0.04~0.08mm间隙,此时止推非工作面与止推面轴承有1±0.1mm间隙。 5.4 轴瓦解体,抬轴试验 口 拆下轴承盖,在两轴颈处用水平仪复查轴颈扬度。 口 测量轴瓦紧力及间隙。 口 抬轴试验,检查转子与静子的同心性,拆去主轴后进行弯曲度测量和校正。 5.4.1 质量要求 口 轴颈扬度:轴的两端同时向上扬起,水平仪指示格数大致相等。 口 轴瓦紧力:±0.02mm 轴瓦顶部间隙为0.08~0.195mm,两侧间隙为0.04~0.10mm。 5. 5 平衡装置解体,测量总串轴 口 松掉尾盖螺栓下尾盖。 口 用支架将轴顶住,以防转子下垂压在磨损架上。 口 用深度尺测量轴套锁紧螺母到轴头的距离,然后拆下轴端套、轴套。压紧环、密封胶圈、平衡盘。 口 松掉平衡套压盖螺栓,拆下平衡套。 口 装上平衡盘(不装平衡套)的轴套,拧紧轴套锁紧螺母到原来的位置。 检 修 工 艺给水泵 页数:6 版次:13-1.0 编号: 口 测量总串轴(事故串轴)。 口 测量后即可拆下轴套、平衡套等件。 5.5.1 质量要求 口 总串轴为8-1mm。 5. 6 解体泵体 口 解体前测量进水段之间的距离,检查泵壳的偏斜。 口 拆卸调整套、末级叶轮、中段、挡套等进行逐级分离。 口 将进水段向后移位,拨联轴器。 口 拆卸低压轴承侧的轴承体,从吸入侧抽轴。 5.6.1 质量要求 口 壳体偏斜<0.05mm。 口 拉紧螺栓的垫圈和螺母应按原来的位置戴好。 口 吊出水段时注意勿碰伤轴及结合面。 口 拆下来的各部件擦拭干净,做好记好,定点安放,各密封面,特别是中段密封面切勿磕碰、擦伤。 6 泵部检修工作 6.1 轴承检修项目及要求 口 轴承钨金无裂纹、脱胎、气孔及严重磨损。 口 轴颈光滑无伤痕。 口 轴颈及下瓦接触角为60゜±5゜,而且处于下瓦的正中,接解应均匀且达到每平方厘米中至少有两个接触点。 6.2 平衡装置检修 口 平衡盘、平衡套、档套丙工作面应光滑无沟痕,磨损严重应车削加工或更换备件 检 修 工 艺给水泵 页数:7 版次:13-1.0 编号: 6.3 定子部件检修项目及要求 口 进出水段,中段的各止口不同心度(跳动)公差0.06mm。 口 进水段,中段各端面不平行度公差为0.04mm。 口 定子部件定心止口的最大间隙为0.08mm,否则须进行处理。 口 各中段结合面就平整光洁,无径向沟痕,用颜色法检查接触率应在80%以上,周向应连接不断线。 口 导叶内外圆止口不同心度(跳动)≤0.05mm。 口 导吓端面的不平行度公差≤0.04mm。 口 紫钢钉的高度应留0.6~0.8mm压缩余量。 口 单级串轴a≤6mm。 口 第一级及次级密封环止口对其内圆的不同心度跳动公差≤0.025mm,端面对圆的跳动允差0.016mm。 口 导叶套外圈对其内圆的不同心度跳动公差<0.025mm。 口 测量并记录叶轮、密封环、导叶的各部件配合尺寸。 6.4 转子检修 口 泵轴宏观检查,是否有冲蚀,裂纹和毛刺等缺陷,必要时进行探伤检查,轴上丝扣应完整无损伤。 如有以下情况,应考虑更换轴。 口 轴表面发生裂纹,尤其在平衡盘处因裂纹在交变载荷作用下造成轴疲劳断裂。 口 轴表面有被高速流冲刷而出现的较深沟痕,尤其在键槽处。 口 轴弯曲很大,经过多次直轴,运行以后仍发现弯曲者。 6.5 质量要求 口 用百分表测量,轴对于两轴颈处的跳动应小于0.025mm。 口 检查轴颈处圆柱度为0.02~0.03mm。 口 检查键槽与键是否有损坏,配合是否合适。 口 检查轴套与轴配合间隙,轴套外圆有无磨损,磨损严重(磨损深度超过1mm 时)应更换备品。 检 修 工 艺给水泵 页数:8 版次:13-1.0 编号: 口 检查叶轮口环的磨损情况(磨损深度不大,可进行修补,使叶轮口环对内孔的不同心度允差0.025mm,端面对内孔跳动允差0.10mm,如磨损严重应考虑口是口否更换备件)。 口 检查叶轮磨损情况,如磨损严重应考虑做静平衡工作,根据汽蚀各磨损情况,决定口是口否更换备件。 6.6 叶轮平衡校验:如多级叶轮磨损严重,补焊后应进行动、静平衡校验,质量有校验单位负责 6.7 转子试装及检查 口 叶轮口环处对轴承处跳动公差0.06mm。 口 平衡盘端面对轴承处跳动公差0.04mm。 口 各级档套、轴套处对轴承处跳动公差0.05mm。 7 泵部检修工作 口 清点全部另件,并按装配次序将另件分类排放。 口 再次检查每个经过检修的另件是否良好。 口 准备好等更换的密封垫片及O型圈,由于叶轮直径处有磨损,各级密封圈备件半成品,根据叶轮直径处测量的实际尺寸配装密封圈。 口 将每个另件进行最后清扫,尤其是各结合端面。 口 备好专用工具。 7.1 装复工作及检查项目 口 将轴从低压端侧装入密封圈和轴套,把并帽并紧,穿入进水室放入油档、把靠背轮装上轴、注意不得正装,反装和顺序颠倒。 口 注意安装首级叶轮时,将预制的定位片插入首级叶轮的出口,装转子捡到定位片与进水段侧面接触为止,在与首盖端面齐平的地方,用画针在轴外圈上划线,以备平衡装置组装后,检查水口对中情况和叶轮在静子中的轴向位置,定位完毕后 检 修 工 艺给水泵 页数:9 版次:13-1.0 编号: 用压缩空气吹扫叶轮流道及平面,试装密封垫,确认完好后,在泵壳结合面上涂上密封油,装上垫子进入进水室止口内,注意安装时应在高压端将轴支撑住,以防弯曲。 口 逐级装复叶轮和中段壳体,控制密封圈与泵轴套四周间隙应均匀,装复出水室结束后穿拉紧螺栓,对称拧紧拉紧螺栓,装复每一级都要进行总间隙的测量工作。 口 测量转子总串量,装复平衡盘,轴套压圈,并紧轴套螺母,测量平衡盘窜动量,并作好记录,要求向向入口侧串量为4-1mm,向出口侧串亘为4-1mm,以向入口侧串量大0.5mm为宜。 口 泵体装完后应盘动灵活,无磨损与卡涩。 口 调整转子中心。 口 预制定位胎,借助平衡套,把高压端的轴抬到中心位置,进行定位。 口 在低压端,伸手入水泵入口测量第一级密封环间隙,借助该间隙将低压端轴瓦(2瓦)装好。 口 检查平衡套端面跳动允差0、06mm。 口 把高压端尾盖和轴瓦(1瓦)及下瓦先装上,定位胎不动,用千分表检查主轴使之略抬高0.01-0.02mm,然后把高压端尾盖,连同轴承体一起拆下,取出定位胎。 口 组装转子部件,使紧固螺母达到小装位置。 口 复装高压端尾盖及轴承下瓦,然后复查抬轴及第一级密封环间隙,盘车应灵活。 口 轴承组装。 口 测量轴瓦间隙。 口 测量轴瓦紧力。 口 调整轴承密封环,档油盘甲、乙方之间的轴向距离为4mm。 口 当止推盘工作面与止推块接触时,允许平衡盘与平衡套之间有0.04~0.08mm间隙,此时止推盘非工作面与止推轴承座有1±0.1mm。 口 找中心。 口 试运行前先拧紧出口水室与泵座固定螺母,然后松开该螺母,保证留有0.03~0.04mm的垂直间隙,经充分暖泵以后再重新上紧该螺母。 检 修 工 艺给水泵 页数:10 版次:13-1.0 编号: 8 修后工作 口 检修后获取检修泵的各项性能参数,进行检修前后相应数据的比较,判定大修质量。 口 终结工作票,清理现场。 口 总结大修的经验教训。 口 填写检修报告。 二、油系统 1 冷油器、油箱油管道的检修 1.1 冷油器的检修 口 拆除冷油器油管及冷却水管,放尽油侧存油,吊出冷油器。 口 拆除进,出水室与管板、壳体的连接螺栓,吊出进、出水室,抽出管程。 口 用蒸汽或热水冲洗壳程各管程外面,然后用煤油擦洗净,并用压缩空气吹净,用毛刷捅洗管程水侧,然后用高压水冲洗。 口 检查管程两端管板无锈蚀、腐蚀,铜管外无外形损伤,冷油器壳程进、出法兰平面平整、无麻点等。 口 揭开滤油器盖,抽出滤网用煤油清洗,检查滤网无破损(滤网破损应进行更换),检查滤油器三通阀阀芯吃线好,无渗漏,然后装复。 口 用冷油器油侧行进油压试验(水压试验后应将存水清理净)。油压试验压力为0.196MPa,保持五分钟胀口和管子无渗漏为合格,发现有渗漏和铜管破损,应进行补胀或更新新铜管。 口 更换进、出口油、水法兰耐石棉垫及壳程密封片,按解体步骤进行装复。 1.2 油箱检修 检 修 工 艺给水泵 页数:11 版次:13-1.0 编号: 口 放尽存油,揭开油箱盖,用煤油清洗净油箱内部污油,油箱有锈蚀,应用纱布清理除净,再用面粉粘去杂物。 口 检查各清洗油位计玻璃管,更换新的填料。 1.3 油管道的清理 口 将油管全部拆除,用蒸汽进行吹洗,然后进行喷油防锈,并将管口用塑料布包好。 口 检查各管口法兰面平整光线,无锈蚀、魔战、法兰面有损伤应进行修刮处理。 口 油管法兰垫片采用0.5~1mm厚的耐油石棉橡胶纸板,内孔大于管口2~3mm不准使用其他橡胶塑料垫片。 口 油管拆除、清洗、装复应由专人负责、以防装错装反。 口 油管组装结束后应进行充油试验,检查有无渗漏处,并进行油循环工作,油循环结束后,对油进行检查,油质不符合要求应进行滤油或更换新油。 1.检修情况简介 检 修 报 告 给水泵 页数:18 编号: 版次:13-1.0 2.使用测量工具及编号: 3.更换备品配件及数量: 4.工作报告: 口全面检查 口检修 口调整 口更换 口部分检查 口紧固 口检查 口试验 口程序执行,没什么可报告 填写人签字: 日期: 班组负责人签字: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