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楔状棱镜:棱镜块、棱镜串、旋转棱镜,镜片箱中的棱镜均为楔状棱镜。综合验光仪中是旋转棱镜,所谓旋转棱镜就是两片楔状棱镜(同度)活动性叠加、利用棱镜分解合成的原理、底向不同的旋转产生不同的棱镜度组合,它的总效果为2psin0,其中两片楔状棱镜各为10△,当旋转时,可在0~20△之间任意变换。旋转至两片棱镜底向相反时,合成棱镜度为0,旋转至两片棱镜底向一致时,合成棱镜度为20△。
新月形棱镜:球透镜、球柱镜与棱镜磨成一块组合镜片时,为使棱镜与球透镜、球柱透镜一个界面弧度吻合,棱镜形式设计为相同圆弧面。
搓板形棱镜称为fresnel press-on薄膜棱镜,这种棱镜是使用pVc材料注塑成型,折射率为1.525,厚度1mm,使用范围0.5△~30△,薄膜棱镜只在一个表面上存在密集的凹槽,另一面为平面,非常柔软,在不使用粘合剂的情况下就可以轻松的贴附在透镜的后表面(用加热法贴固和取下),应用于隐斜、偏心固视、融像不足、复视的矫治,但由于它影响视力和对比敏感度、不美观,我国近年来已很少使用。
构造:由两个平面相交形成的三角形透明体构成,两个平面相交的线为棱,通常称为顶,两个平面相交的角称为顶角,与顶角相对的
平面称为棱镜的底,垂直于底和顶的线称为底顶线。与底顶线和两个平面垂直的切面称为主切面,在临床使用中,以主切面表示。即△。
光学特性:当光线通过棱镜后,改变了传播方向,向棱镜底偏斜,而我们通过棱镜看发光点,发光点(物象)的位置向棱镜尖端移位。
棱镜是以底向所在标记,正方位底向分为:底朝上(BU)、底朝下(BD)、底朝内(BI)、底朝外(BO),当棱镜底向为斜方位时,常用“老式英国标记法“标记。该法将眼前棱镜分成四个象限:“内上\"\"内下\"\"外上\"\"外下”,以右眼为例,如果棱镜基底(底顶线)方向在上内象限60°处,标记为基底向内上方60°,若底向在下外象限60°处,则标示为基底朝下外60°。
二、透镜的棱镜效应与移心。 (一)透镜的棱镜效应
人眼的视轴通过透镜非光学中心的任意一点视物时,都会遭遇棱镜。
眼镜光学中透镜的棱镜效应指的是眼的视轴与镜片光学中心偏位时产生类似用棱镜视物的效果。
1、三棱镜是组成一切眼用透镜(球、柱、球柱)的基本光学单元。无数底相对,顶角大小不同的三棱镜旋转组成正球面透镜。无数尖相对,顶角大小不同的三棱镜旋转组成负球面透镜。
2、眼用透镜与三棱镜光学性质相同及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光线通过都发生折射,改变方向。
不同之处:平行光线通过棱镜产生的偏向角与光线入射点无关,其折射角保持不变,即平行光线通过棱镜后,仅传播方向改变,无聚散作用。
而眼用透镜有聚散作用,因为光线通过透镜光心不改变方向,光线通过光心外不同位置的点时,所遭遇的棱镜顶角不一样,产生的偏向角不相等,距离光心越远,偏向角越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