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化的含义所谓近代化,就是指摆脱封建制度束缚,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它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等多方面的变革。中华民族历次近代化探索之间的关系: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从洋务派为富国强兵、以图自救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开始,经康、梁维新派发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继而孙中山领导了资产阶级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到新文化运动掀起对封建思想文化批判的思想解放运动,呈现出明显的层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历史特征。即从最初学习西方的军工、民用生产技术(军事器物),到追求政治体制的变革(政治体制),到思想文化领域的自觉性革命(思想文化)。这是一个持续的、呈螺旋式上升趋势的过程。帝国主义侵略与中华民族抗争以及近代化的探索之间的关系:对于这个问题可以引用毛泽东的一句话来理解,那就是: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2.如何全面评价辛亥革命?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关键是看革命的根本目的和预定目标是否或者在大多数程度上达到了。辛亥革命作为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根本目的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压迫,铲除封建制度,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其直接目标是要推翻满清政权,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从直接结果看,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中华民国成立后,国民政府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因而辛亥革命成功了。从最终结果看,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所以说辛亥革命是失败了。
1.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经济上,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薄弱,这就决定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不够强大,中国的城市革命缺乏阶级基础。而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并且深受地主的剥削和压迫,有利于革命力量的壮大和革命斗争的开展。政治上,中国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因此不具备合法斗争的条件,没有组织工人罢工的合法权利,没有在城市进行大规模有组织的政治斗争的条件。因此,中国革命只能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失败的共同原因就在于照搬苏俄经验,走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背离了中国国情。毛泽东首先从实践中认识到这一经验教训,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从而使中国革命开始了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中国革命的最终结果证明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是正确的、符合中国国情的。2.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会议解决了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两大问题——军事和组织问题,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这就从党的指导思想、指导方针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会后又由毛泽东等负责军事指挥,进一步表明毛泽东在党和红军的领导核心地位的确立。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正是由于这一转折,才使得长征取得胜利,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这次会议挽救了党和红军,为中国革命开辟了走向胜利的道路。3.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为什么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国民党军队第五次“围剿”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军队达50万,再加上沿途的国民党军队数量不下百万,为什么没有堵截住红军的8万军队呢?原因有以下几点: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采用了正确的作战方针;广大红军战士英勇作战,不怕牺牲;得到了沿途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国民党军队内部矛盾重重,地方军队与中央军队貌合神离。
1. 难忘九一八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9月18日是中国的国耻日。
因此1931年9月18日这个时间同学们必须记牢。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十年
内战的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建立。西安事变的发生及和平解决的根本原因都是从民族利益出发,这一点应该明确。2.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应该掌握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历史地位。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华罪行的突出表现,30万这个数字应该牢记。最近这部分内容与现实联系更加密切,应以此对目前日本右翼势力进行评判。3.血肉筑长城抗战全面爆发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下,中国军民浴血奋战,沉重打击了日军,其中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就是最突出的战例。学习中应注意掌握三个战役的特点:平型关大捷是开战以来第一次大捷。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百团大战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和地点及历史意义也应掌握。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抗战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振兴的转折点。
、材料解析题。这是一段红军歌谣:“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农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满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请回答:
(1)“讲起八一历史长”指的是什么事件(1分),这一事件的重大意义是什么?(2分)
(2)材料中的“秋收暴动”是指什么事件(1分),其领导人是谁?(1分)
(3)“井冈山上朱毛合“指的是什么事件?(1分),创建”四军“主要指创建哪支队伍?(1分)
(4)根据材料,从那刻起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
3、材料。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请回答: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1分)?是在哪个事件胜利后写的(1分)?
(2)诗中的“远征”是从哪一年开始到哪一年结束(2分)?诗中“三军”指的是哪三军(1分)?
(3)你认为诗中描写的最惊险的一幕是什么(1分)?说出你的理由(1分)。
(4)红军这次“远征”的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
(5)长征的哪些精神是需要我们学习的(1分)?你准备怎么做(1分)?
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材料二:1924年,孙中山发表宣言:“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之侵略。北伐之目的,不仅在推翻军阀,尤在推翻军阀所赖以生存之帝国主义。”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第一至第三期学习西方过程相联系的历史事件。(3分)
(2)材料二中孙中山的救国思想有怎样发展?(1分)它指导的革命运动叫什么?(1分)
(3)谈谈你学习近代先辈们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后的历史感受。(2分,要求:不展开论述,限50字以内。)
5、阅读材料。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清朝大学士徐桐对有人把美国翻译成“美利坚”十分恼火,说我们中国什么都是美的,美国还有什么“美”的?我们中国什么都顺利,美国还
有什么可“利”的?我们帝国军队的兵器无所不坚,美国还有什么可“坚”吗? ——刘成禺《世载堂杂忆》
材料二:“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序》
材料三:1862年,清政府设立“京师同文馆”,培养外语和外交人才。学生最多时达120人,主要学习外文,聘有外籍老师任教。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5页
材料四: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开办后,海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十五万匹。
材料五: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
身、居住、财产、言论、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清朝统治者是怎样认识清王朝和世界的?对此你是如何评价的?(2分)
(2)材料二反映了谁的什么思想主张?(1分)
(3)材料三、四反映了清政府中什么派别的活动?从这两则材料来看,他们的活动有什么作用?(3分) (4)根据材料五的内容分析,它体现了中国在近代化过程中的哪些主要进步?(1分) 6、材料。中国近代一些历史事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至今还在每年特定时间举行周年的纪念活动。请完成下面的表格。 特定日纪念日名相关的历史 重大意义 期 称 8月1日 青年节 中共一大的召开 7、材料。“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的序幕。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应的的历史事件事件。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 (1分) (2)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 (1分) (3)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分) (4)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被迫进行的战略转移: (1分) (5)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分) 8、材料。今年(2011年)既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又是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回眸过去,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西方列强发动的侵略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近代史上俄国是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之一。请例举两例俄国参与侵华史实。(2分) (2)西方列强的枪炮声震醒了清王朝部分官僚,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他们发起了一场自救运动,请指出该运动的积极意义?(1分) (3)为救亡图存,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其主要领导人是哪两位?揭开这次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什么?(2分)
(4)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这次革命取得的最重要成果是指什么?(3分)
(5)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二十世纪中国的命运,请问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什么?有什么历史意义?(3分)
(6)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系列活动中,红歌唱响了神州大地,你认为哪首经典红歌最能表达对党的感激之情?并谈谈你的感受。(2分)
9、材料
材料一、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材料二、解放战争初。国民党军队有430万人,装备精良并有空军、舰艇以及美国的大量援助;中国共产党只有270万人,基本上是“小米加步枪”,没有飞机、坦克,大炮很少。这时,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并最终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材料三、2009年4月21日,《扬子晚报》刊载了周克玉上将60年前的一首诗:“千帆竞渡断浪飞,万炮齐放敌垒摧。扬子江头雷霆夜,铁军雄师显神威„„”。 (1)材料一中说的“两个拳头” 指的是什么(2分)?“插上一刀”指的是什么(1分)?“插上一刀”有何历史意义(1分)?
(2)请写出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主力决战的三大战役名称(3分)?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胜利的历史意义(1分)?
(3)材料三描写的是哪一次战役的场景(1分)?这次战役解放的那座著名城市(1分)?它的解放标志着什么(1分)?
(4)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谈谈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什么(2分)?
10、材料。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1“师夷长技” 图2变法图强 图3 孙中山 图4陈独秀
材料二:“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指民主)‘赛先生’(指科学),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1) 根据材料一回答,中国经历了哪几次近代化的探索(4分)? 中国经历了
几次近代化的探索的相同结果怎样(1分)?
(2)图一最能体现的洋务派的口号是什么(1分)?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朝统治者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1分)?洋务派兴办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1分)?
(3)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的最大的军事工业是什么(1分)?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由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民用企业是什么(1分)?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哪一次战争(1分)?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中有何地位(1分)?
(4)为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什么运动(1分)?该运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1分)?该运动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中有何地位(1分)?
(5)依据图3回答:导致中国近代实现第一次历史性巨变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1分)?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1分)?武昌起义发生在哪一年(1分),据距今年正好是多少年(1分)?你认为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1分)?
(6)图4中的人物领导了一次什么运动(1分)?这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中有何地位(1分)?
(7)材料二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2分)?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1分)?谈谈该运动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有什么启示?(1分)
(8))请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回首中国近代化历程,你有何感悟(2分)?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