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光明中医2008年1月第23卷第1期 CJGMTCM January 2008.Vol 23.1 复方丹参饮治疗中老年冠心病36例 王洪利 沈阳化工学院医院(110142) 关键词:冠心病;复方丹参饮;中医药疗法 近些年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 3.2 结果:显效:13例(36.1 1%) ,好转:20例 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发生动脉硬化、冠心病的年龄逐渐 (55.55%),无效:3例,总有效率:91.66%。 趋于年轻化。几年来,笔者采用复方丹参饮治疗冠心 4讨论 病36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导如下。 冠心病的发生与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情志失调, 1临床资料 年老体虚等因素有关,其中有虚实两方面,实证为:寒 1.1一般资料:36例中男性25例,女性11例;年龄 凝,气滞,血瘀,痰阻,蔽遏胸阳,阻滞心脉。虚证为:心 40—50岁6例,51—60岁13例,61—70岁11例,71— 脾肝肾阴虚,功能失调,冠心病的发病年龄及出现症状 80岁6例。其中有12例住院治疗,其它均为门诊治 年龄逐渐低龄化。 疗。 在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上,中医文献《内经》上记载: 1.2 临床症状及分型: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有心绞 “心手少阴之脉……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 痛、心电图ST段下降超过0.5mm,伴有胸闷气短等可 为臂厥,是主心所生病者”。“心痛者,胸中痛,肋支痛, 分为以下几个类型。阴虚阳亢型:胸痛,头晕头痛,目 膺背肩瞬间痛,两臂内痛”。在有关心脏病理方面,在 涩舌麻或四肢麻木,手足心热,形气较实,面色微赤,舌 《内经》中也有过记载“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 质正常或暗赤,苔白或薄黄,脉弦寸弱。肝肾阴虚型: 血不流”。“忧思则心系急,心系急则气道约,约则不 胸痛胸闷,头晕头痛,耳呜健忘,疲乏无力,足跟痛,口 利”。阐述了心气虚,影响血脉运行及情志变化影响到 干口苦,尿频,脉沉细而弱,舌质红。气阴两虚型:心前 心系的变化。冠心病是以心血失调为基础的本虚标实 区疼痛,心悸气短,疲乏无力,汗出口干,脉弦细,舌体 证。主症是疼痛,原因是气血循环不利,血行不畅是其 胖,舌质暗。 重要的一环。现代医学认为:冠心病的发生是由冠状 2治疗方法 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冠状循环改变,引起冠状血 2.1 中药方剂:丹参、檀香、砂仁、苦参、黄芪、红花、桃 流和心肌需求之间不平衡所致的心脏病。近几年冠心 仁。随症加减。心动悸加:生地、麦冬、党参、熟地。心 病多发生40岁以后,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发生 悸多汗、睡眠不安加:柏子仁、远志、当归、五味子等。 率有提高的趋势。所以,治疗上应以活血化瘀考虑,选 遇寒痛频加:细辛、薤白、桂枝。胸闷窒塞,气短欲绝 用古方丹参饮加味。丹参为主药,具有活血化瘀,改善 加:香附、柴胡、五味子。胸闷,中脘不适,食后心痛加: 循环及微循环的作用,檀香为理气开郁之品,砂仁行气 瓜篓。 化瘀。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苦参具有抗心律失常的作 3 结果 用,黄芪、桃仁、红花等具有强心,防治冠心病的作用。 3.1疗效判定:全部病例均经半个月以上治疗,最长 结合临床的随症加减,使冠状动脉供血明显改善,症状 达6个月,评定症状疗效标准为显效:凡心前区疼痛、 减轻、消失,心功得到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使病人的 胸闷等全部消失。ECG复查s—T显著改善,早搏消 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失。好转:症状大部分消失,ECG与以前比较有较大恢 (收稿日期:2007.05~10) 复。无效:与服药前相比,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 '_、e穹 \‘二\l 石 七宕也 石 \- \.石 、I \-石 、! “综合资讯"栏目征稿启事 , 本栏目专为交流各地医药卫生讯息,传播国家中医药时事资讯而设,欢迎各医药机构来稿。 本刊编辑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