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市场经济法治化研究综述与建议

来源:六九路网
第23卷第9期 牡丹江大学学报 Vo1.23 No.9 2014年9月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Sep. 2014 文章编号:1008.8717(2o14)09.0026-03 市场经济法治化研究综述与建议 黄丽云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福州350007) 摘要:本文基于经济的法律分析视角对以往法治经济研究文献进行回顾与总结,得出:当前市场 经济规范体系的刚性结构、地方政府市场参与与干预的双重身份、法律信任的缺乏等是实现市场经济法 治化无从回避的重大问题,并提出进一步推动市场经济法治化的研究建议。 关键词:市场经济;法治化;研究综述;建议 中图分类号:D920.1文献标识码:A 在学术界,“制度是重要”这一命题早已得到 场经济是一个国家的法治从应然走向实然的内在 公认。法律的重要性,“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 根据。市场经济基于自身固有的经济制约机制,通 业已成为共识。但中国在弱产权保护、法律实施不 过将社会公众自整合为统一、强大的经济力量以控 力、政府干预过度的情况下保持了高速的经济增 束国家权力的运行,而成为法治产生、形成、确立 长,反映了法律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特殊 的经济基础与决定力量。n 性,构成了3O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中国 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建立在相当长一段时间 之谜”。诚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勒在谈论中 内走的是政府主导之路,在这个格局下研究中国的 国经济问题时所直接指出的:中国需要的不是更多 法治经济必须关注政府行为,要求对政府在市场经 的经济学,而是更多的法律。本文从政府行为、市 济中的角色进行法治定位。伍柏麟、王小卫认为: 场主体行为视角对以往法治经济研究文献进行回 政府的角色与定位已成为影响中国经济转型的关 顾与总结,并基于经济的法律分析进行了梳理与分 键因素,经济转型面临着法治资源稀缺的瓶颈约 析,提出进一步推动市场经济法治化的重点问题与 束。政府目前不仅直接拥有和控制着规模巨大的资 建议。 本与资源,而且仍然具有“裁判”与“球员”双重 一、法治经济与政府行为的既有阐释 身份,对政府权力的软约束所产生的后果是对政府 市场经济需要法治。吴敬琏认为,自由市场经 与市场之间的距离缺乏有效的界定,经济转型的政 济是人类创造的最有效的组织生产和安排分配的 府成本上升。一 际春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 方式,但自由市场经济在当下中国遭遇的困境充分 立足中国国情把握好调控监管、市场经济与法治的 说明,没有一系列良好的制度安排作为基础,市场 辩证法。运动式调控与法治相悖,不摆脱行政化、 经济的正常发展是不可想象的,法治则是支撑市场 运动式的调控思维和方式,就不能治愈“一放就乱、 经济的基本制度安排。“ 于雷认为,市场经济和近 一管就死”的痼疾。 周黎安、陶婧运用中国省级 现代法治实际上是一种互为体用、相需而长的伴生 水平1989至2004年的面板数据,系统考察地区政 关系:市场经济为法治的生长发育提供了适宜的社 府规模、民营化、经济开放程度、教育水平等社会 会土壤;法治为市场经济的产生发展供给了丰富的 经济因素对官员腐败的影响,认为在中国具体的制 精神营养。 梁木生、叶火杰从交易关系的视角揭 度环境下,反腐败不能仅依靠放松政府管制,仅通 示市场经济是如何自我建构法治的。他们认为,市 过加速市场化进程和提升对外开放程度,法律监督 收稿日期:2014 04.10 作者简介:黄丽云(1971一),福建师范大学理论经济学在站博士后,法学博士,福建省司法厅副 调研员。研究方向:法治建设、文化建设等。 26 和司法的完善十分重要。嗍 本的产生,造成寻租行为的盛行和社会效率的下 地方政府在推进市场经济法治化发挥了什么 降。民营企业应采取积极的策略来建立政治关系, 样的作用?这个作用已经发挥到什么程度?已有 争取和借助政治力量和政府资源来促进企业发展。 的文献研究并没有取得共识。一方面,有相当多的 李晓敏从制度视角分析了中国企业家“不务正业” 学者认为,法治政府是影响经济健康发展最重要的 的现象,认为在当前中国的制度环境下,企业家寻 一个因素,也是一个保障机制。在政绩考核驱动下, 租、投机和投资移民既是一种无奈选择也是一种理 许多地方政府介入经济建设,形成了“一个概念、 性选择。关键在于要改善企业家生产和创新的制度 一个规划、一个政府融资平台”的发展模式,存在 环境以及完善企业家实业投资的制度环境。… 政府负债规模过度膨胀、投资约束失灵等问题,造 2.企业法制环境。企业法制环境是企业生存 成了金融风险与地方财政风险的积聚。另一方面, 发展的必要保障。较差的法制环境往往与较高的政 也有学者认为,地方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旨在降低 府干预程度相联系,这使得企业的市场交易成本十 企业成本、增加企业盈利预期的地方法规。地方性 分高昂。秦伟对中小企业市场竞争法制环境的现状 规章或政策文件,以吸引企业、资金、项目、人才 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市场准人方面,过多的前置 等到当地投资。颁布了改进招商投资环境、降低企 性审批导致市场进入门槛过高;产业政策方面,没 业投资综合成本的文件,这些引资文本涉及土地、 有统筹考虑中小企业发展;在资源获取方面,政府 税收、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社会治安、交通等诸 的政策措施导致不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在产品销 多方面, 无一不是法治的微观体现。 售方面,市场力量导致不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二、市场主体行为热点问题探析 。 郑军、林钟高、彭琳认为,在法制环境较差的地区, 市场经济的运行是通过市场主体行为来实现 地方政府为实现其政治目标,对经济与司法实施干 的。法治经济既为市场主体创造了健康的发展环 预的程度会更多,并且干预行为很难受到法律制度 境,也对市场行为规范化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从 的约束。因此企业更倾向于利用关系网络进行交 民营企业的行为特点、企业法制环境、劳资冲突等 易,而不是通过市场去获取资源或开展战略联盟。 方面来进行分析。 “关系网络”替代法律保护机制的作用越强,节约 1.民营企业的行为特点。改革开放3O多年来, 交易成本和提升企业价值的作用越明显。 “替代 民营经济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微观经济主体,是近 论”强调关系、社会资本、社团等非正式制度一定 30多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马丽娜对民营 程度上能发挥正式法律制度在提供稳定、可预测产 经济和国有经济宪法保护的差异性展开了政治经 权保护、契约实施等方面的功能。特别在法制环境 济学成因分析,认为在意识形态、法律和政策上, 较差的地区,非正式制度节约交易成本和提升企业 民营企业长期处于被歧视的地位,外部环境特别是 价值的作用更明显。纪晓丽实证考察了市场化进 法律环境不完善,不仅影响民营经济在未来中国经 程、法制环境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认为,市场 济发展中发挥作用的程度,更影响民营企业自身的 化进程对投资的推动作用,不仅容易被地方政府目 制度创新和变革。 据全国工商联统计,2004年以来 标取向的干预所削弱,而且技术创新成果更容易得 中国大陆以每年新生15万家民营企业的速度递增, 到地方政府行政力量的保护,对法制环境的依存度 但同时每年又死亡1O万多家,有60%的民营企业在 降低。要改善政府业绩评价框架,改变地方政府短 5年内破产,有85%的民营企业在10年内死亡,平 期政绩导致的技术性投资动力不足问题,形成技术 均寿命只有2.9年。牛文浩针对我国民营企业在改 创新的市场化与法制化调控机制,成为促进经济增 革开放初期经历急剧发展后迅速步人衰退期的现 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推动力量。【】 实,以义利关系、诚信文化、政府经济伦理为研究 3.中小企业诚信经营与劳资冲突。中小企业 方法,提出:民营企业要增强经济伦理建设的自觉 规模较小,竞争和创新意识强,在创造就业机会、 意识,通过产权决策企业文化构建等方面的制度安 活跃经济、改善市场结构、完善市场经济机制、增 排来有效抵御企业衰退;其次,政府还应加强相应 加经济和社会的稳定性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 的配套制度建设,将政府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理念 用。但中小企业在大中型企业的夹缝中生存,生存 纳入其中,真正实现我国民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相对困难。他们在挣扎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突 徐晋、贾馥华、张祥健提出,在中国转型背景下, 破了社会信用体系,导致不诚信行为的发生。周丽 政治关联构成了民营企业外在环境的重要部分,能 玲,李小红认为应从法律制裁和道德制裁这两种途 够为民营企业带来利益掠夺效应,容易导致权贵资 径来解决我国转型期中小企业非诚信行为,构建中 27 小企业诚信价值取向会帮助建立和完善市场秩序, 的法治化,理论上将依政策办事纳入法治范畴,在 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I在企 实践中使公共政策与法律协调统一、相辅相成地作 业经营过程中,劳资冲突具有某种常态性,是一种 用于政府和社会,构建政策与法律的建设性关系, 无法回避的客观存在。韦长伟、徐祖迎分析劳资冲 使法治逐步成为国家和社会的基本治理方式。要注 突的原因在于:利益表达渠道不畅,社会权利意识 重法治文化的培育,建立法律信任体系等。这些都 增强,劳资双方权力和信息不对称,政府管理中存 事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法律上层建筑 在两难困境,社会公众对政府的高依赖,低信任。 等要点问题的梳理,需要我们在今后研究中努力加 提出要完善三方谈判机制,建立畅通的利益表达 以把握。 渠道,提供法律援助和支持,探索政府管理和社会 参考文献: 化解冲突的多元协同机制。n [1]吴敬琏.市场经济有好坏之分[J].法学,2003,(5):6. 三、研究建议 [2】于雷.论市场规制的法治尺度[J1_河北法 通过对前人研究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不同 学,2002,(5):6. 于西方理论所强调的法律为经济发展构建制度基 [3]梁木生,叶火杰.走向法治:从应然到实然一市场 础的作用,法治在中国经济改革中突出的是其政策 经济如何自我建构法治[J】.法学研究,2009,(3):97. 导向。政府在处于相对信息优势时以一定意义的法 【4】伍柏麟,王小卫.市场经济政府行为的宪政维度 律弹性循序渐进推进改革,为制度创新营造了稳 探索[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5,(2):18—20. 定、相对充裕的环境,实现在稳定基础上的经济增 [5】史际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法治保障[J】.社会 长。但制度弹性的代价在于过度行政干预的路径依 科学家,201 l,(8):7—10 赖提高了建立现代法治的难度。带来的主要问题: [6]周黎安,陶婧.政府规模、市场化与地区腐败问题 一是法律制度尚不够完善,主体不同权、权利不平 研究【J】.经济研究,2009,(1):57. 等,民营经济发展受到限制;二是政府权力过大, [7】万江.中国的地方法治建设竞争[J].中外法 政府与市场边界模糊,制约了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 学,2013,(4):817—820. 发挥;三是对中小企业保护不力。现有研究还需要 【8]马丽娜等.首届“中国法治经济论坛”综述[J].经济 厘清:(1)有关市场经济的讨论是一些假设性目标, 研究,2013,(7):158. 即理想的、完备的、信息充分的市场。但具体情况 [9]牛文浩.我国民营企业衰退的经济伦理研究[J]. 与此并不匹配。政府如何针对不完备市场随时随地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6—29. 作出干预?如何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法治如 [10]徐晋,贾馥华,张祥建.中国民营企业的政治关 何进行保障和规范?(2)并不是所有的制度都是 联、企业价值与社会效率[J].人文杂 完美无缺的。制度存在软性、刚性、资源错配、缺 志,2011,(4):66. 失等环节。如何在法制的框架下硬化软性环节,软 [11]李晓敏.中国企业家“不务正业“的制度分析 化刚性环节,优化调整错配环节,补充完善缺失环 [J].华东经济管理,2012,(6):87. 节。 【l2]秦伟.中小企业竞争的法制环境分析[J].上海政 根据法律与经济增长的经验,必须坚定以法治 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3,(4):52—56. 化深化经济改革,推动经济增长的决心。但是,迄 f13]郑军、林钟高、彭琳.法制环境、关系网络与交 今为止,中国式法治在市场监督和管理方面采取了 易成本——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fJ].财 非常强硬、直截了当的方式,有关法规也往往呈现 经研究,2013,(6):5 l一54. 刚性结构,以令行禁止、严打重罚为基本特征。结 [14】纪晓丽.市场化进程、法制环境与技术创新[J]. 果是放任自流与强制命令这两个极端的并存和交 科研管理,2011,(5):12. 错,引起“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两难困境。法 『15]周丽玲,李小红.关于转型期我国中小企业诚信 律实践是一个由易到难、试误前行、帕累托改进的 缺失治理策略的哲学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 渐进过程。要克服法律工具主义、法律权威主义、 学报,201 l,(3):65—67. 法律万能主义、法律精英主义、法律供给主义等倾 [16]韦长伟,徐祖迎.当前劳资冲突的特点与政府 向。要建立市场经济法治化的评估指标体系,将法 管理[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4):21—23. 治实现的具体要求和目标定量化。要关注公共政策 2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