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陕北绥德县优质苹果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来源:六九路网
陕北绥德县优质苹果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刘锦旗

【摘 要】总结了采用手持式折光仪和果实硬度计加口感的方法,对陕西省绥德县果农自产及外地和外国的红富士等苹果\"内在品质(理化指标)\"的检测情况;浅析了绥德县苹果生产现状和存在的三个问题:分析了绥德县优质苹果发展的五个优势,提出了发展对策.

【期刊名称】《农业科技通讯》 【年(卷),期】2011(000)003 【总页数】3页(P35-37)

【关键词】优质苹果;理化数据;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对策 【作 者】刘锦旗

【作者单位】陕西省绥德县农业科技协会//农业科技开展服务中心,绥德,718000 【正文语种】中 文

苹果位居世界四大水果之首。我国是苹果和苹果浓缩果汁的第一出口大国,陕西省又是中国苹果第一生产大省,自然条件优越、苹果口感香甜、发展前景好、竞争潜力大是陕西省绥德县独有的一大特点。在陕西省榆林市科学技术协会及绥德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绥德县农科协会、农技中心对本县苹果“内在品质(理化指标)”进行了调研和检测。检测了有代表性的9个乡镇19个村庄的29户果农生产的苹果和在陕西榆阳区、绥德县水果批发商及超市经销的外地“高级”苹果。

现将调研和检测结果及我们的思考报告如下。 1 调研和检测情况

从2008年11月15日以来,采用WYTO-32%手持式折光仪(成都泰华光学有限公司生产)和GY-B型果实硬度计(吉林省四平市兴科仪器仪表厂生产)加口感的检测方法,对绥德县中角、马家川、义合、满堂川、四十铺、白家崄、张家砭、石家湾和辛店等乡镇苹果生产重点村庄的专业户自产的富士、嘎啦、秦冠等苹果,以及美国蛇果、澳洲青苹和延川、洛川、白水、甘肃省静宁等县、山东(北京市新发地市场果商提供)的高级红富士苹果,进行了200多次理化性指标检测和深入研究。 1.1 结论

1.1.1 绥德县不仅是栽培苹果的优生区,而且是最佳优质苹果生产区 绥德红富士苹果除果形、果面、色泽外,苹果“内在品质”比洛川县等外地的都好,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肉质硬度等理化指标和口感都超过了“国家”特级标准(见附表)。完全符合绥德县适宜生长优质苹果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1.1.2 施肥决定苹果品质 苹果品质在同等条件下,施氮磷钾混合肥的好于施氮磷肥,仅施氮肥的质量最差,施农家肥加氮磷钾肥的质量最好。 1.2 现状

改革开放30年来,绥德县苹果种植面积翻了两翻,总产量是以前的40多倍,富士、嘎啦等新品种基本上取代了地方老品种,2006年以来,苹果面积基本回稳在8万亩左右 (1996年居历史最高是17万亩) [3],产量不足8万t,为农民增收起了不小的作用。近年来,由于国内苹果面积和产量已经饱和,供大于求的局面延续了十多年,加上果农不注意质量管理,果形不正,果面不净,色泽不好,售价低,效益差,形成非良性循环。因受2008年奥运会消费预期拉动及2007年苹果市场好、价位高等影响,2008年果农加大了投入和加强了管理,新栽了很多苹果树,

又遇大年,当年苹果喜获丰收,增产30%左右,全县产量在10万t以上。但是,受2008年国际金融风暴影响,市场疲软,价格很低,苹果滞销,有的果农纯粹未采收,果农情绪十分低落。2009年以来果农栽培管理苹果树的积极性遭受很大打击,2008年新栽幼树有铲除现象。

附表 红富士、蛇果、青苹苹果的理化指标检测 2 存在的问题

影响绥德县苹果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 2.1 认识问题

历年来,绥德县委和县政府没有真正认识和理解当地自产的苹果是“内在品质”最好的,是陕西省乃至全国的优质苹果,无人来大力宣传和推销绥德苹果,有少数人虽然(多数是果农自己)感觉到了,但没有深刻的感觉和理解它。因此,解决认识问题已成为绥德苹果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2.2 龙头企业太少

30年来绥德县苹果虽然“内在品质”好,曾经是全县90年代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但是只流于口头和文件宣传,县委领导思想认识不到位,真正重视和支持力度不够,发展十分缓慢,未形成品牌,产业链断节,生产出的苹果滞销,果农效益差,历届政府也未能培植和带动苹果产业龙头企业的发展。 2.3 苹果外观品质不好

绥德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果农经济缺乏,对苹果树投资少,管理粗放;专业户担心“亏本”,不敢加大投入,单施氮肥、不套袋,科学管理不到位。因此,苹果产量不高、外观品质不好、价格低、效益差,形成恶性循环。全国著名苹果树专家、农业部果树顾问、原中国果树研究所主任王景彦研究员,2004年提出“按当前物价、工价计,1亩优质丰产园,需要投入2000~4000元”[5]。近年来,陕西洛川县每亩投入在3000元以上,而绥德县果农最高也不到1000元。

3 优质苹果产业快速发展的思考 3.1 发展优势

(1)自然资源好。绥德县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土层深厚,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 光照充足。 北纬 37°16′~37°45′, 东径110°04′~110°41′,一般海拔 800~1200 m(红富士苹果优产区)[6~10], 年均气温 9.7℃(最适宜区 7℃~12.8℃),年降水量 486 mm(最适宜区 474.4~663.8 mm)[10],无霜期 165 d,年照时数 2615 h(最适宜区 2032~2608 h)[9-10],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各月平均日差在11.8℃以上,很适合生产优质苹果。 (2)苹果品质极优。近年来,果农生产的苹果“内在品质”可溶性固形物、硬度都优于洛川、甘肃静宁等地,若用平衡施肥、套袋定果、铺反光膜等科学方法生产苹果,内外在品质会更好,精品果品在国内外市场上营销和消费是很有竞争力的。在榆林市、绥德县科学技术协会的高度重视和县科学技术局的直接支持下,农科协、农技中心2009年在红富士试验的“套袋提品”获得成功,山地富士苹果果面着色度、完整度、洁净度都好于洛川、甘肃省静宁“六盘山”等高级富士苹果。果面光洁、细腻幼嫩、果粉完整浓密,色泽艳丽美观的绥德红富士苹果,2009年12月份在绥德县滩外试销,每千克售价10元(普通红富士每千克4元),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3)交通方便。绥德县位于陕西省北端区域榆林市东南部,在晋、陕、宁、蒙交界处,有“天下名州”、“旱码头”之美誉。现在是晋、陕、宁、蒙毗邻地区的交通枢纽,也是唯一的县级交通枢纽。GZ35高速公路始银川经绥德到青岛;210国道起包头经绥德、西安直达广西北海;太原-宁夏中卫电汽化铁路2010年底建成通车;榆林-绥德高速公路、在绥德汇交的神延铁路复线和西包、太中两条铁路正在建设中,可见交运之便捷。

(4)技术力量强。绥德县苹果栽培历史悠久,果农经验丰富,有不少具有栽培管

理经验的县、市、省级人才和在职的园艺专业毕业的大中专本科生及退休老专家。 (5)政治氛围好。为解决三农问题,2004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连续颁发了7个一号文件;2009年,陕西省人民政府也以一号文件下发了 “实施七大工程促进农民增收规划纲要”,启动果业提质增效工程,把绥德县列入重点苹果基地县;本届县委、县政府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也是绥德县苹果产业快速发展的大好时机。 3.2 发展对策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认为苹果栽培是绥德县最有希望的产业,开发潜力大,完全可以做大、做强、做好,成为农业支柱性产业(全县90%以上乡村可以发展苹果)。要坚持以优良品种红富士为主导,实现果农脱贫致富的目标。结合实际情况,应该做好以下三项主要工作。

(1)政府部门要强化服务“三农”功能,重视和支持苹果产业的发展工作。绥德县苹果种植业要发展成为农业主导产业,政府是关键,发展的快慢与领导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有着密切关系。首先要加大支持力度,培植经营型、生产型、经营生产型、生产经营型各类龙头企业走产业化道路,带动基地果农共同发展。其次要参照外地经验,申办绿色食品绥德苹果基地,树精品形象,扩大影响,面向全国,走出国门。再次是在绥德县四十铺镇正在筹建西北最大物流市场中规划建设总容量万吨以上的气调储存保鲜库,采取收费代管或租赁等办法,让经营商户储存瓜果蔬菜等农产品,这对绥德优质苹果快速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2)狠抓宣传工作,搞好销售和生产两个基地建设。消费决定生产,生产促进消费,宣传开拓市场。要让绥德县苹果在全国有市场,必须做好宣传工作。为了使绥德果业早日发展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抓住了2010年11月1~5日第17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这个关键机遇,以保护价优先收购试验示范专业户2010年自产的精品富士苹果,到展会上展示,大量印发宣传资料,并让参观者无偿品尝,也可以让感兴趣的消费者和瓜果经销商享受最优惠价格,采取买一送一的

促销办法,产生轰动效应;同样在北京、西安、呼市等城市利用相似的办法进行大力宣传,让消费者先尝后买,批发商和大型超市觉得有利可图,与绥德县建立伙伴关系,发展成稳定的销售基地。2009年10月15~16日陕西省延长县主要领导带队到沪杭推销苹果[2]。

搞好生产基地的建设工作,选择川地、梯田和山坡渠梁地进行试验示范,取得经验后全面推广。经考察,四十铺镇崔家圪崂、中角乡中角村等近130亩苹果园选为农科协会、农技中心的试验示范基地。通过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树形改造、定果套袋、摘叶转果等科学方法,使绥德苹果果形、果面、色度等“外观品质”达到国家标准,美观好看,“内在品质”更佳,口感更香更甜。

绥德县农科协会、农技中心试验示范的思路是:以增加果农收入为目标,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苹果的品质和产量,搞好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充分利用2009已向国家商标局申办的“绥好美TM”瓜果品牌,力争起到科技富农、精品引导、示范带动的作用。在5年内实现试验基地内的苹果示范园亩纯收入4000~5000元,最高达6000元的目标,比2008年前的正常年份收入增加4~7倍。在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和示范户高效益的影响,广大农民自觉地大力栽培苹果,用5年时间苹果栽培面积发展到30万亩以上,实现农业人口达到人均1亩果园的致富目标。

(3)加强果农技术培训,提高苹果生产的科技含量。要使绥德县苹果品质优,没有技术高和会管理的果农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加大智力投资,全面提高果农的技术水平,可以在县农职中学设立果农培训和试验基地,采取实地指导与理论讲座、请回来走出去、高新技术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技术培训,为绥德县优质苹果产业快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农业部,行业标准——红富士苹果NY/T1075-2006:4.

[2]常胜军,武建平.政府力推“延长苹果”走红沪杭.当代陕西.2009(11):5 [3]鱼锦源,王生龙,孙润生,等.绥德县统计年鉴1989-2009.绥德县统计局. [5]汪景彦,王以胜,武雅平,吴思军.红富士苹果生产关键技术.北京:金盾出版社2004:46.

[6]绥德县农业区划综合报告汇编(上册).绥德县农业区划委员会 1984:5-13. [7]刘恩德,韩胜碧,王燕,等.榆林市统计年鉴 2008,榆林市统计局,2009:11. [8]李丙智,喻乐辉,张林森.优质苹果生产四项关键技术.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第一版):9.

[9]史联让,樊秀芳,安贵阳等6人。苹果优质丰产栽培与病虫害防治。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7-8

[10]汪景彦,于洪华,朱佳满,等.红富士苹果高产栽培.北京:金盾出版社,1993:55-57.

[11]食品商务网,辽宁省大连市启动果树技术推广年活动.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2010(5):4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