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练习(打印完成)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第10-12题。【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其喜洋洋者矣。 【乙】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 (选自袁中道《游岳阳楼记》)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⑴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观: ⑵则有去国怀乡 .去: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2分)
⑴春和景明 ⑵时有小舫往来
12.【甲】【乙】两段文字写的都是游览者在岳阳楼的所见所感。【甲】文中,䨙雨、阴风、浊浪等景物出发了“迁客骚人”的悲苦之情,沙鸥、锦鳞、芷兰等景物触发了“迁客骚人”的喜悦之情。【乙】文中,清风、湖水、 ① 等景物触发了作者的愉悦之情,浓云、 ② 、巨浪等景物触发了坐着的悲伤之情。“迁客骚人”
和袁中道都没有达到范仲淹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境界,原因是 ③ 。(4分)
阅读《岳阳楼记》一文,回答13-17题。(18分)
庆历四年春......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①去国( )怀乡 ②春和景( )明 ③薄( )暮冥冥 ④属( )予作文以记之 ....
1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15.文中写湖光月色交相辉映的句子是 , ;“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和“退”分别是指 和 。(用原文回答)(4分)
16.请你说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异”指什么内容?(2分)
17.同样是被贬,柳宗元在自然美景面前也未能释然,欧阳修却拥有旷达的胸襟,范仲淹却依然怀有忧国忧民之心,你更欣赏谁的人生态度,为什么?(4分)
(五)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24-28题。(14分)
【甲】庆历四年春.......属予作文以记之。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吾谁与归?
【乙】齐田氏①祖②于庭,食客千人,中坐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如响③。鲍氏之子年十二,预于次,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④也。类无贵贱徒以大小智力而相制迭⑤相食,非相为而生⑥之。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⑦为人生之?且蚊蚋(读音ruì,吸血昆虫)囋(读音zǎn,叮咬)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哉?”
【注释】①田氏:齐国姓田的(贵族)。②祖:祭祀(天地鬼神)之义。③响:回响,回声。④类:种类;物类。⑤迭:交替地,轮流地。⑥非相为而生:不是为了对方的生存而生存的。⑦本:本来,原本。
24.解释加点的实词。(4分)
⑴增其旧制 ( ) ⑵或异二者之为 ( )⑶众客和之如响( ) ⑷中坐有献鱼雁者....( )
25.选出下列语句中“于”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2分) ...
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B.天之于民厚矣 C.齐田氏祖于庭 D.预于次
26.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类 无 贵 贱 徒 以 大 小 智 力 而 相 制 迭 相 食,非 相 为 而 生 之。
2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⑵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
28.【甲】文段抒写了范仲淹 的报国情怀(用原文中语句填写)。【乙】文中鲍氏之子的可贵品质是 。(2分)
三、(一)阅读《岳阳楼记》,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2分,每小题3分)
1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人之述备矣 备:完备,详尽 浊浪排空 排:充满 B.北通巫峡 通:直到,到达 薄暮冥冥 ....薄:迫近
C.此乐何极 极:穷尽 感极而悲者矣 极:十分,非常 D.而或长烟一空 或:有时 或异二者之为 或:....或许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21.下面对本文理解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虽名为“记”,但不以记叙重修岳阳楼之事为主,而是以描写洞庭湖的景象为主,写景象是为了抒发“览物之情”。
B.“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物(景),—暗一明;情,一悲一喜,形成鲜明对照,但这些都是作者所反对的以个人荣辱为转移的悲喜观。
C.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紧密结合,是选文写作上最大的特点。叙事扼要,写景生动,议论简明,衔接得极其自然,而且带着浓郁的抒情色彩。
D.语言大量运用赋体,四字句如珠走玉盘,如“日星隐耀,山岳潜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长烟一空,皓月千里”等,结构相同,整齐对称,增强了表达效果。
22.《孟子·梁惠王下》中这样说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与它有什么共同之处?
三【甲】嗟夫!.......吾谁与归?【乙】王曰:“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王斗曰:“王之忧国爱.民,不若王爱尺縠①也。”王曰:“何谓也?”王斗曰:“王使人为冠,不使左右而使工者何也?为能之也。”
“今王治齐,非左右无使也,臣故曰不如爱尺縠也。”宣王谢曰:“寡人有罪国家。”于是举士五人任官,..齐国大治。
【注释】①縠(hú):绉纱一类的丝织品。
1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⑴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⑵吾谁与归( )⑶臣故曰不如爱尺縠也( ) ⑷于是举士五人任官....
( )
20.下面是选文中划线的语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写在答题卡上。(4分)
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⑵王之忧国爱民,不若王爱尺縠也。
21.【乙】文中王斗向齐宣王进谏,这种“忧国忧君”的做法,印证了【甲】文中的哪句话?(2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