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
、CO32﹣
、OH﹣
等3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①滴加Mg(NO3)2溶液;②过滤;③滴加AgNO3溶液;④滴加Ba(NO3)2溶液. A. ① ②④②③ B.④ ②①②③ C.① ②③②④ D.④ ②③②① 2.(2009•上海)下列实验装置不适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 A. B. C. D. 3.(2013•浦东新区三模)在中学化学实验室经常用到下列实验装置,其中不可用于物质分离的装置是( ) A. B. C. D. 4.下列不能用于分离混合物的实验操作装置图是( ) A. B. C. D. 5.有五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它们分别为:①Ba(NO3)2 ②KCl ③NaOH ④CuSO4
⑤Na2SO4,如果不用其他任何试剂(包括试纸),用最简便的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开来,则在下列的鉴别顺序中,最合理的是( ) A. ④ ③①⑤② B.④ ②③⑤① C.① ⑤③④② D.③ ④①⑤② 6.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 ) A. 水 和CCl4 B. 溴和CCl4 C. 酒精和水 D. 汽油和植物油 7.据某权威刊物报道,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了H3分子,对于相同物质的量的H3和H2,下列各项中一定相等的是( ) A. 原子数 B. 分子数 C. 体积 D. 质量 8.下列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6 .02×1023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 B. 12g碳﹣12含有的碳原子数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C. 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的物质是1摩尔 D. 1 摩尔氯含有6.02×1023个氯分子 9.1g N2中含n个N2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A可表示为( ) A. 14nmol﹣1 B. 28nmol﹣1 C. mol﹣1 D. mol﹣1 10.相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相比较,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它们所含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1 ②它们所含的原子总数目之比为2:3 ③它们的质量之比为7:11 ④它们的体积比是1:1. A. ① ② B.② ③ C.① ②③ D.① ②④ 1.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I2的CCl4溶液中得到CCl4,可用蒸馏法 B.从Na2CO3溶液中得到Na2CO3,可用过滤法 C.分离酒精CCl4的混合物,可用蒸馏法 D.分离NaCl和AgCl的混合物,可用萃取法
3.实验室分离提纯下列物质时,不需要采用化学方法的是: a 从酒精溶液中提取出酒精
b除去石灰水的试剂瓶里的难溶杂质。 c除去氧化铜中的木炭 d分离水和植物油
2
4.工业酒精是含水约4%的液态乙醇。向工业酒精中加入生石灰,会发生如下的化学反应且生成物不溶于乙醇。 CaO + H2O =Ca(OH)2 要在实验室中将工业酒精转化为无水酒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做法中,最不可取的是(填写代号) A.加入过量的生石灰后过滤 B.加入过量的生石灰后蒸馏 C.加入过量的生石灰后分液
(2)为了防止暴沸应加入 。冷凝管中水从 口进,从 口出。 (3)用酒精灯作热源,在加热的过程中要适当调整酒精灯的上下或左右的位置,目的是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 A.0.5molN2中含有0.5NA个N原子
B.32g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与2NA的数值相等 C.1molH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
D.1molH2SO4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离子约为1.806×1024个
6.N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3g钠由原子变成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 B.0.2NA个硫酸分子与19.6g磷酸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 C.28g氮气所含的氧原子数为NA
D.NA个氧分子与NA个氢分子的质量比为8:1
7.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9g水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5NA B.1molMgCL2k中含有的离子数为NA
C.46g二氧化氮和46g四氧化二氮含有的原子数均为3NA D.20度时,28gN2所含的原子数为NA
3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A 7.1g氯气和7.1g氯液所含的分子数都是0.1NA B 36.5g氯化氢和36.5g盐酸所含的分子数都是NA C 1molMg转化为MgCl2必定有NA个Cl2分子参加了反应 D 1molFe转化为Fe3+失去的电子数为3NA
9.多少摩尔CaCl2溶解在1molH2O中才能使CL-与H2O分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0( )
10.有一种氯化钠与氯化钾的混合物,它所含钾与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求:
(1)混合物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 (2)含1 mol氯离子的该混合物的质量
2013年9月15的高中化学组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32﹣、OH﹣等3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①滴加Mg(NO3)2溶液;②过滤;③滴加AgNO3溶液;④滴加Ba(NO3)2溶液. A. ① ②④②③ B.④ ②①②③ C.① ②③②④ D.④ ②③②① 分析: 检验氯离子选择硝酸银溶液,检验氢氧根离子选择硝酸镁溶液,检验碳酸根离子选择硝酸钡溶液,用三种试剂将三种离子检验出来,每加一种试剂能够检验出一种离子,此时要注意每加入一种试剂只能与一种离子结合,来选择加入试剂顺序及操作步骤. 解答: 解:检验氯离子选择硝酸银溶液,检验氢氧根离子选择硝酸镁溶液,检验碳酸根离子选择硝酸钡溶液;而硝酸银溶液与氯离子、碳酸根离子都生成白色沉淀,而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的氢氧化银不稳定,所以不能先检验氯离子;硝酸镁溶液与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均能生成白色沉淀;硝酸钡溶液只与碳酸根离子生成白色的碳酸钡沉淀,所以先检验碳酸根离子再检验氢氧根离子,最后检验氯离子;实验顺序为,滴加硝酸钡溶液至沉淀不再增加,过滤;再滴加硝酸镁溶液至沉淀不再增加,过滤;最后加入硝酸银溶液.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离子的检验,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同时需考虑物质之间的反应. 2.(2009•上海)下列实验装置不适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 A. B. C. D. 分析: A.为分液操作; B.为升华操作; C.为降温结晶; D.如为蒸馏操作,但温度计位置错误. 解答: 解:A.为分液操作,可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故A正确; 4 B.为升华操作,可用于分离易升华的固体混合物,故B正确; C.为降温结晶,利用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可溶性固体,故C正确; D.并非蒸馏分馏操作示意图,只有当温度计的水银球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时才能用于沸点不同物质的分离,故D错误. 故选D. 3.(2013•浦东新区三模)在中学化学实验室经常用到下列实验装置,其中不可用于物质分离的装置是( ) A. B. C. D. 分析: 根据物质分离的方法有:过滤、分液、蒸发和蒸馏、纸层析法等,结合实验装置图及选择的仪器来分析; A.该装置为分液操作; B.该装置为过滤操作; C.该装置为纸层析法操作; D.该装置为酸碱中和滴定操作. 解答: 解:A.该装置为分液操作,可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下层液体先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后从上口倒出,故A正确; B.该装置为过滤操作,用于分离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在滤纸上,滤液在烧杯中,故B正确; C.该装置为纸层析法,依据极性相似相溶原理,是以滤纸纤维的结合水为固定相,而以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由于样品中各物质分配系数不同,因而扩散速度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故C正确; D.该装置为酸碱中和滴定装置,不能用来分离物质,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操作,注意常见物质分离的原理、方法和装置,题目难度不大.
4.下列不能用于分离混合物的实验操作装置图是( ) A. B. C. D. 分析: 根据图示可知用于分离混合物的操作为分液、蒸馏、过滤,D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操作. 解答: 解:A.为分液操作,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故A不选; B.为蒸馏操作,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故B不选; C.为过滤操作,用于分离固体与液体的混合物,故C不选; D.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操作,不用于分离混合物,故D选.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操作的装置图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常见物质的分离方法以及所使用仪器即可解答该题. 5.有五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它们分别为:①Ba(NO3)2 ②KCl ③NaOH ④CuSO4 ⑤Na2SO4,如果不用其他任何试剂(包括试纸),用最简便的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开来,则在下列的鉴别顺序中,最合理的是( ) A. ④ ③①⑤② B.④ ②③⑤① C.① ⑤③④② D.③ ④①⑤② 分析: 根据铜离子在溶液中显蓝色,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生成蓝色沉淀,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会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钾不会出现现象最后鉴别等进行分析;先把带色的离子鉴别出来,在用该离子去鉴别其他的离子,再用鉴别出来的去鉴别后面的离子,依次进行. 解答: 解:铜离子在溶液中显蓝色,首先观察溶液的颜色,显蓝色的是硫酸铜;然后将硫酸铜滴入剩余的四种溶液中,一种会出现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钠,另一种会出现白色沉淀,是硝酸钡;然后将硝酸钡滴入剩余的两种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的是硫酸钠,没有现象的是氯化钾. 故选A.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先要根据所给的溶液的颜色鉴别出带色的溶液,然后再用该试剂鉴别其他的物质,再用鉴别出来的物质鉴别其他的物质,依此类推.
5
6.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 ) A. 水和CCl4 B. 溴和CCl4 C. 酒精和水 D. 汽油和植物油 分析: 根据分液漏斗可以将互不相溶的两层液体分开,则分析选项中物质的溶解性即可. 解答: 解:A、水和CCl4不溶,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故A正确; B、溴和CCl4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故B错误; C、酒精和水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故C错误; D、汽油和植物油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故D错误; 故选A. 7.据某权威刊物报道,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了H3分子,对于相同物质的量的H3和H2,下列各项中一定相等的是( ) A. 原子数 B. 分子数 C. 体积 D. 质量 分析: 根据n===结合气体存在的状态、分子组成进行判断. 解答: 解:A.相同物质的量的H3和H2的分子数相等,由于二者所含原子数不同,则原子数一定不等,故A错误; B.由n=可知,相同物质的量的H3和H2具有相同的分子数,故B正确; C.由于气体存在的条件不确定,则等物质的量时二者的体积不一定相等,故C错误; D.M(H3)≠M(H2),则相同物质的量的H3和H2的质量不等,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C项为易错点,比较气体的体积应在相同的条件下. 8.下列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6.02×1023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 B. 12g碳﹣12含有的碳原子数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C. 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的物质是1摩尔 D. 1摩尔氯含有6.02×1023个氯分子 分析: A、阿伏伽德罗常数是12克碳原子中所含原子数,根据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近似值来判断; B、阿伏伽德罗常数是12克碳原子中所含原子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 C、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个微粒的物质的量就是1mol; D、1mol氯不知氯原子、离子、分子; 解答: 解:A、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6.02×1023,但6.02×1023不是阿伏伽德罗常数,故A错误; B、0.012kg12C的物质的量是1mol,所以0.012kg12C含有的碳原子数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故B正确; C、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的物质是1摩尔,故C正确; D、1mol氯不知氯原子、离子、分子,应用物质的量要指明微粒种类,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 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知识,难度不大,注意:阿伏伽德罗常数与6.02×1023关系为解答中的易错点. 9.1g N2中含n个N2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A可表示为( ) A. 14nmol﹣1 B. 28nmol﹣1 C. mol﹣1 D. mol﹣1 分析: 根据n==计算相关物理量. 解答: 解:n(N2)==mol, N(N2)=mol×NA=n, 则NA=28nmol﹣1.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相关计算公式即可. 10.相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相比较,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它们所含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1 ②它们所含的原子总数目之比为2:3 ③它们的质量之比为7:11 ④它们的体积比是1:1. A. ① ② B.② ③ C.① ②③ D.① ②④ 分析: 令CO和CO2相的物质的量为1mol, ①物质的量相同,分子数相同; 6 ②1个CO和CO2分子中所含原子数分别为2个、3个,据此判断含有原子数目之比; ③根据m=nM可知,物质的量相同,质量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 ④同温同压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物质的量相同影响气体的体积因素有温度、压强,二者所处的状态不一定相同. 解答: 解:令CO和CO2相的物质的量为1mol, ①由于N=nNA,所以物质的量相同,分子数相同,故①正确; ②CO和CO2分子中所含原子数分别为2个、3个,相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由于N=nNA,所含原子数之比为2:3,故②正确; ③根据m=nM可知,物质的量相同,质量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故相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的质量之比为28g/mol:44g/mol=7:11,故③正确; ④物质的量相同影响气体的体积因素有温度、压强,二者所处的状态不一定相同,CO和CO2所处的状态不一定相同,故二者体积不一定相等,故④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常用化学计量的有关计算、阿伏伽德罗定律及推论,题目难度不大,可以借助pV=nRT理解,注意有关公式的利用与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 1. 2 3 1 4 5 2.解析:从液体混合物中获得液体常用蒸馏,获得固体常用蒸发。从一种溶剂中将溶质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常用萃取。I2溶于CCl4,但利用它们的沸点不同,可用蒸馏法分离,A项正确;将Na2CO3溶液蒸发可得到Na2CO3,不能采用过滤法,B项错误;酒精沸点78℃,而CCl4沸点很高,可采用蒸馏法,C项正确;NaCl易溶于水,AgCl不溶于水,应采用过滤法分离,D项错误。 答案:AC 名师点睛:根据混合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相互溶解的液体且沸点差别很大的用蒸馏法。溶解度差别大的用“溶解、结晶、过滤”的方法。
3.选AD
a 从酒精溶液中提取出酒精——通常用蒸馏法——利用物理性质 :沸点不同
b除去石灰水的试剂瓶里的难容杂质——通常加酸溶解把
c除去氧化铜中的木炭——通常是加热灼烧除碳
d分离水和植物油——通常是用分液法 物理性质:不互溶
按题目的意思来推测,这里的“化学方法”可能是看有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4.(1)Ca(OH)2和CaO都是不溶于酒精、难挥发的固体,酒精是较易挥发的液体。因此,答案为C项。 (2)根据题中的要求,实验方法是蒸馏。 有关玻璃仪器除酒精灯以外还要有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牛角管和锥形瓶。 在蒸馏操作中,为了确保馏分及时得到冷却,要先向冷凝管内通入冷凝水,然后才能进行加热;为了提高冷凝管的冷却效率,冷凝水要从冷凝管的下口进,上口出。 (3)做蒸馏实验时要根据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的情况,使蒸馏烧瓶内的支管口处保持某一恒温,温度的测量靠温度计,温度的升降可以通过控制热源的强弱来实现。 答案:(1)C (2)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向冷凝管内通冷凝水使冷凝水从冷凝管的下口进,上口出 (3)使蒸馏烧瓶内的支管口处保持某一恒温 5.B D
6.A。 A:2.3g钠是0.1mol,形成钠离子(Na ),失去0.1mol电子,即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A正确。
B:硫酸H2SO4,0.2mol硫酸分子含氧原子0.8NA;既然前面强调了硫酸分子,可以认为磷酸应该是指混合物,大部分酸都是水溶液,硫酸、盐酸都是带水的,而19.6g磷酸除非是分子就满足,否则有水就不满足,所以不选B。 C:(题目应该是含氮原子数?)氮气(N2)是双原子分子,28g正好1mol,所以应该含有氮原子数2NA,C错误。
D:NA个氧分子和NA个氢分子均为1mol,质量分别为32g和2g,所以质量比是16:1,D错误。 7.C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CD)
A 7.1g氯气和7.1g氯液所含的分子数都是0.1NA 正确 氯气的气体形式和液体形式是一样的,都是单质的氯气。所以7.1克都是0.1摩尔。
7
B 36.5g氯化氢和36.5g盐酸所含的分子数都是NA 不正确,盐酸和氯化氢的含有不一样,氯化氢是纯净物,而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是混合物。盐酸中含有较多的水分子,而不存在氯化氢的分子,氯化氢在水中均以氯离子和氢离子的形式存在。
C 1molMg转化为MgCl2必定有NA个Cl2分子参加了反应 正确, Mg +Cl2 = MgCl2 1摩尔的镁消耗1摩尔的氯气。
D 1molFe转化为Fe3+
失去的电子数为3NA 正确,铁失3个电子后成为+3价的阳离子。
现在看来有ACD 三个正确答案。不知是不是题目有误,一般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但是我现在还是找不出我会有什么错误,所以应该是题目错了,或许你在打字时有的地方打错了。你在看看,有问题再联系。
9.0.05 。cacl2中氯离子化学计量数为2,故一摩尔氯化钙中有两摩尔氯,故0.05*2=0.1
10.解:设n(KCl)=3mol,n(NaCl)=1mol,得 m(KCl)=3mol×74.5g/mol=223.5g m(NaCl)=1mol×58.5g/mol=58.5g 1)混合物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
w=[74.5g/(74.5g+58.5g)]×100% ≈56.02%
2)含1mol氯离子时,n(KCl)=0.75mol,n(NaCl)=0.25mol,得 m=0.75mol×74.5g/mol+0.25mol×58.5g/mol =70.5g
答:含1mol氯离子的混合物的质量为70.5g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