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幼儿园---家委会报道 3篇

来源:六九路网
幼儿园家委会活动报道 1

为了丰富幼儿的生活、拓宽视野、亲近大自然,体验集体同游的快乐,进一步发展孩子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享受亲子间互动的乐趣。我园小二班、大一班、大二班的孩子们在家长委员会的带领下于11月21日组织去黄金河度假村进行亲子活动。

孩子们在家长的带领下,尽情地呼吸着新鲜空气,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感受大自然带来的馈赠。游乐场玩玩具是孩子们最盼望的活动,坐上海盗船、迪斯科转盘、太空飞碟、碰碰车……只听见孩子们的欢呼声在空中回荡。动物园中不同种类的动物更是吸引孩子们的眼球,漂亮的孔雀、鹦鹉,凶猛的狮子、老虎,调皮可爱的猴子。在旅途中孩子们还看见各种植物与水果,见到了火车、飞机、坦克……

引发孩子们一阵阵讨论声,一阵阵争论声。给孩子们带来了更好的教育,言语教不如孩子自己亲眼所见更事半功倍。

此次亲子游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孩子在游玩中感受到了乐趣,也在快乐的踏秋之行中增长了见识,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更激发了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同时也通过这样一次亲子游活动,增强了与家长的沟通,增进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为家长与孩子、家长与家长、孩子与孩子、家长与老师之间搭建了互动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进一步推动了家庭、幼儿园教育一体化建设。

幼儿园家委会活动报道 2

10月14日下午6点,***幼儿园召开了本学期家委会。来自各个班级的家委会成员齐聚一堂,大家畅所欲言,共同为***幼儿园新学期各项工作的开展与幼儿园发展前景献计献策,充分体现了家长参与幼儿园工作的管理、评价、监督的民主意识。

首先,由园方结合***幼儿园的发展规划对家委会成员进行了简述,并重点介绍了***幼儿园的特色课程——节日文化的开展,同时也邀请家长们畅谈对于此项课程活动开展的

想法与建议。席间,会议的气氛十分热烈。家长们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设想。

其次,园长室和家委会成员们对幼儿园的新三年规划、学校的常规安排等各个方面进行协商、讨论,形成合力,以促进幼儿园的良性、健康发展。

随着新学年的开始,家委会成员的组成也有所变动。最后,园方向每一位新成员郑重的授予证书,并邀请资深家委成员向新成员关于家委们的职责做了相应的介绍,从经验出发阐述了自己参与幼儿园活动的切身感受。发言结合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具体事例,生动而有趣,让新成员们尽快了解家委会的运作与职责。所有的成员都报以热烈的掌声。家长们纷纷表示将继续关心和支持幼儿园的工作,积极发挥家园共育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共创和谐文明校园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幼儿园家委会活动报道 3

家长委员会是幼儿园与家庭沟通的纽带,为了发挥家委会的重要作用,增进家园之间的交流互通,提高家长参与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的意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家长的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和评价权,真正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10月22日中午,我园组织了家长委员会会议。

首先张园长对家长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对各位家长的支持配合表示感谢,还介绍了幼儿园近两年的发展及取得的一些成绩。然后由李园长介绍了家委会的工作制度,让家长了解作为家委会成员身上所要担负的责任和职责,还介绍了幼儿园本学期的主要工作安排,比如大型亲子活动的安排、幼儿园每月的活动安排等等,并且介绍了幼儿园的课程设置,着重强调了“体智能”课程的设置。其中向家长介始体智能课程通过了丰富多彩、活泼有趣的体能游戏,让孩子深刻体验体育活动的快乐,锻炼体能,开发智力,这也让家长们倍感园所对于锻炼幼儿综合能力的重视。

会上,家长们集思广益、踊跃发言,积极发表意见和建议,给幼儿园提出了各种非常好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其中大班宇宇的妈妈提出幼儿园应该多和小学沟通与交流,达成

教学上的一致,使幼小衔接工作开展更具体更顺利,并希望幼儿园能多带孩子们走出教室,走出幼儿园,进入社区、大自然进行实践活动等等。会上,家长们表达了对幼儿园工作的信任,极大的赞赏了幼儿园的管理、保教工作从细处着手,深入到了家长的内心,考虑并解决了家长之担忧。大家一致表示今后会一如既往的关习、支持并配合幼儿园及老师的工作,担负起自己作为家委会成员的职责,积极发挥家园共育的桥梁纽带作用,在家长中间起到带头、模范、表率作用。

此次会议拉近了家园的距离,不仅让家长们了解幼儿园的各项重要工作安排,同时也鼓励家长们积极地参与相关工作,成为家长与幼儿园沟通的有效桥梁,对进一步加强家园合作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也为共同教育好孩子们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幼儿园家长工作更具实效性和可持续性,切实体现了家园合作的办学宗旨。

佳佳的“识字”风波

一、个案研究背景

“今天我们一块儿来看本书。每个小朋友手里都拿到书了,大家先自己看一看,这本书讲了个什么故事?”班里的佳佳一边翻页一边迫不及待地把每幅画面上的文字都给读了出来,好多小朋友向她投去了崇拜的目光,有几个小朋友还发出了“佳佳你好棒哦!”的感叹。

等小朋友们都差不多举手说:“看完了”。我提问道:“谁来说说你刚才读的这本书讲了个什么故事?”许多小朋友举了手,但佳佳没有。后来的提问中,我发现佳佳只是单纯地能够读出文字,但是对这些文字连起来的意思,却只是摇头和一句“老师,我不懂这些句子的意思”。

二、个案基本情况

个案姓名:佳佳,性别:女,民族:汉,出生年月:2008年12月25日三、个案主要问题

佳佳是个自我认同感很高的孩子,爱表现。同时相比同龄的孩子,佳佳识字量很大,

但她只是单纯地认识这些汉字,却不明白这些汉字连起来是什么意思。

四、个案生活背景

佳佳平时和爸爸、妈妈、爷爷生活在一起。家庭条件尚可,父母平时比较忙,爷爷是

主要的教养人,对佳佳的要求比较严格。佳佳对识字很感兴趣,同时佳佳对于自己认识很多字感到很自豪。

五、个案分析

佳佳的表现让我不禁联想到“阅读障碍”这一学龄儿童比较常见的病症,通过查阅相

关的资料和与佳佳的父母进行沟通,佳佳并不是“阅读障碍”:她在班里算是年龄比较大的孩子,生理上没有任何缺陷,跟班里其他的幼儿相比,她的识字量特别大,有时候会因为“要去上拼音班、识字班”而不来上幼儿园。班级图书角为中班幼儿准备的绘本她几乎能将所有页面的文字一字不落地念出来。

后来我就佳佳的情况和她妈妈做了沟通,她妈妈在了解了情况之后,除了诧异就是不

解。她说佳佳才两三岁的时候就对识字很感兴趣,有时候佳佳和妈妈一块儿看电视的时候会问妈妈“那是什么字?”包括妈妈陪佳佳看书的时候,她也会一直问妈妈书里的字怎么

念。对于佳佳表现出的这些兴趣,妈妈很开心,每次都会告诉佳佳那个字念什么,应该怎么写。

佳佳的妈妈平时工作很忙,随着佳佳年龄的增长,为了不让佳佳“输在起跑线”上,

就索性给佳佳报了拼音班、识字班,想着这样可以让佳佳系统地认识更多的汉字,以后上了小学也会更有竞争力。妈妈对佳佳日益增长的识字量表示出赞许,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佳佳对识字量更持续的追求。

通过跟佳佳妈妈后续的沟通,我对佳佳所上的识字班的教学模式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传授法”是其主要的教学方法,其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估特别追求孩子对“字音”和“字形”的辨识,经常会定期举行识字比赛,识字量越多可以得到更多的奖励,比较关注孩子认识了几个字。

这不仅让我感到深深的忧虑: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不输在起跑线上”的呼声充斥耳边,

家长们“望子成龙”的情绪让许多人看到了商机,各种巧立名目、违背幼儿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的培训班层出不穷,比如“识字班”。

殊不知,学龄前儿童尚处于“前阅读”和“前识字”阶段,我们更强调的是孩子的阅

读兴趣,尤其是能够观察画面的细节,能够根据画面所表达的意思将前后页的画面串联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这也为孩子后面的正式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孩子如果对身边的汉字表现出兴趣,除了“字音”、“字形”,更重要的是对“字义”的把握,是一种源于生活、回归生活的有意义的学习,而不是机械地识记。

脱离了“字义”,佳佳所谓的“识字”也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对单个汉字的机械性辨识和

书写,而非自己主动的建构,不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

六、个案指导

(一)“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教的家长”。向佳佳的妈妈宣传“科学识字”的理念:

1、我们更强调学龄前的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标志、符号感兴趣,知道它们表示一定的意义”。

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水平是有阶段性和顺序性的,可能在不同的幼儿身上会

有早、晚的差异。佳佳就比较早地表现出了对文字符号的兴趣。

所以,不管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当孩子表现出对识字的兴趣时,我们

应该在遵循孩子年龄特点和思维特征的基础上去加以适切的引导和满足,更多地是在生活情境中的一种引导,而不是单纯地对“字形”和“字义”的机械识记。

与此同时,我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里对孩子“前书写”和“前阅读”的

一些参考标准和指导要点跟佳佳妈妈做了沟通,鼓励她和家人在对佳佳进行引导时关注汉字学习要源起于生活,回归于生活。比如对于“理发店”这个词组,可以在逛街、散步等时候,随机对参考路边理发店的标牌对孩子进行引导,这样才是有意义的、生活化的学习。

2、和佳佳的妈妈厘清幼儿的“阅读理解”和“识字”之间存在的关系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

会经验的支持。所以,机械地认识“字音”和“字形”对幼儿的阅读理解没有太大的裨益。

同时,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有不同于我们大人的学习方式,游戏化、情景化等方法更适合于幼儿的学习。在满足幼儿兴趣的同时,更要关注幼儿在理解意义的基础上去识字,更多的追求幼儿有意义地阅读理解,而不是简单地把文本里的一个个汉字抽离出来作为识字的工具。

佳佳的父母会给她买很多的书,针对佳佳的情况,跟父母沟通在跟佳佳共同阅读的时候,鼓励佳佳脱离文字的提示,先关注画面的信息,尝试将画面串联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在此基础上,再去了解文字符号是如何代替画面来对故事进行表达表现的。

(二)家园合力,双管齐下

跟家长沟通,可以在孩子们的阅读时间,给孩子们强化这样一个观念:我们是幼儿园

的小朋友,如果谁能看着画面就读懂拿到的故事书的意思,说明他的本领很大。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去识别自己认识的字,鼓励他们同伴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这样也是为了不让孩子们之间盲目比较识字量。

(三)经验辐射

在班级家长工作方面,我和班级老师利用家长会、家长公告栏、班级微博等途径来宣传“过早识字”的害处,引导家长能够科学有效地引导幼儿识字。

(四)关注幼小衔接,缓解家长的焦躁情绪

随着孩子们升入大班,我尝试通过各种方式加强与小学语文老师的沟通,了解小学对

于“前识字”“前阅读”“前书写”到底有怎样的需求,以此来做好“幼小衔接”:比如孩子在进入小学前能够按照正确的握笔姿势来书写,能够书写自己的名字和一些数字,知道阅读的时候要一页一页翻,从左往右读等等。

同时,我将小学老师关于孩子入学前的准备跟家长及时沟通,一方面缓解家长“幼升

小”的紧张情绪,一方面也是为了促使家长在家庭教育的引导方面更有方向性,避免走弯路。

七、个案指导成果

经过一个学期的引导,佳佳阅读图画书的时候,先是让她看画面寻找线索,在大致了解了故事的内容后,再让她将画面和文字结合起来进行阅读。

妈妈也为佳佳买了很多无字图画书,鼓励佳佳去观察画面,在此基础上进行创编和续编。

在大量“有意义地阅读”的基础上,佳佳进步很快。到现在的升入大班,佳佳本身的识字量就不错,她对句子的理解不再是停留在一个个单字上。

佳佳的例子也对班级其他幼儿家长科学引导幼儿识字给了很好的提示。也让家长更明白,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单纯地“不输在起跑线上”并不能代表最后的结果。

八、结论与反思

经过佳佳的“识字”风波,我对自己的儿童观和教育观进行了重新审视:孩子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幼儿园、家庭和社会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更多地应该以“生态学”的观点来看待孩子的发展。

作为幼儿教师,除了要将自己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和反思,同时也要将一些科学的育儿理念进行辐射。“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家长”,有条件的话也争取挖掘一些可用的社会资源来充实家长的育儿知识。这样才能真正地促进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形成合力,最大程度地优化孩子的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