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答案--东师刑法总论15秋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 (1)

来源:六九路网


东师刑法总论15秋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得分:40

1.关于罪刑法定原则及其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罪刑法定原则禁止类推解释与扩大解释,但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

B. 罪刑法定原则禁止司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但不禁止立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

C. 罪刑法定原则禁止适用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但不禁止适用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

D. 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规范的明确性,但不排斥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正确答案:C满分:2分得分:2

2.某公司在缴纳税款300万元后,以假报出口的方法,骗取国家的出口退税款500万元。该公司的行为构成.

A. 偷税罪

B. 骗取出口退税罪

C. 同时构成偷税罪和骗取出口退税罪

刑法总论案例分析

D. 逃避追缴欠税罪

正确答案:C满分:2分得分:2

3.甲某邻村女青年丙某按传统仪式订了婚,但未领取结婚证。后丙某退婚,另与他人订婚。甲某极度不满,便与堂乙某商议,让丙某“出出丑”“臭了她的名声”。某日,丙某到县城逛庙会,甲乙二人尾随其后。至人多繁华处,二人谩骂丙某“破鞋”、“狐狸精”、“不要脸”等等。引来了多人围观。甲某还对众人讲“她已经让我睡过了,怀过我的孩子,她小肚子上有黑毛,嫁谁克谁”等等,无中生有地编造下流之词进行攻击。乙某还将稀泥和粪便抹在丙某脸上,并欲撕破丙某的衣服,被别人制止。二人对丙某肆意侮辱达半小时,围观者数百人。致使丙某羞愤难当,回家后即

A. 诽谤罪

B. 侮辱罪

C. 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

D. 寻衅滋事罪

正确答案:B满分:2分得分:2

4.某甲采取暴力方法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民事判决,造成法院执行人员某乙重伤。某甲的行为构成 .

A. 妨害公务罪

B.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C. 故意伤害罪

D. 过失致人重伤罪

正确答案:C满分:2分得分:2

5.甲晚上潜入一古寺,将寺内古墓室中有珍贵文物编号的金佛的头用钢锯锯下,销赃后获赃款 10 万元 。对甲应以什么罪追究刑事责任 ?

A. 故意损毁文物罪

B. 倒卖文物罪

C. 盗窃罪

D. 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

正确答案:C满分:2分得分:2

6.某镇医院医生贾某在为患者输血时不按规定从县血站提取,而是习惯于直接从献血者身上采血后输给患者。住院病人于某因输了贾某采集的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血液发生不良反应死亡。贾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

A. 非法采集、供应血液罪

B. 采集、供应血液事故罪

C. 医疗事故罪

D. 过失致人死亡罪

正确答案:A满分:2分得分:2

7.甲某是某市人事局局长,因为急于酬集一笔巨额购房款,遂对乙某、丙某谎称能安排工作。乙某、丙某等人立即表示“ 心意 ”,送上财物价值28万余元 。

A. 甲某的行为构成受贿罪

B. 甲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C. 甲某的行为构成滥用职权罪

D. 甲某没有利用职务之便 ,所以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B满分:2分得分:2

8.甲为非国家工作人员,是某国有公司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主管财务的副总经理;乙为国家工作人员,是该公司财务部主管。甲与乙勾结,分别利用各自的职务便利,共同侵吞了本单位的财物100万元。对甲、乙两人应当如何定性?

A. 甲定职务侵占罪,乙定贪污罪,两人不是共同犯罪

B. 甲定职务侵占罪,乙定贪污罪,但两人是共同犯罪

C. 甲定职务侵占罪,乙是共犯,也定职务侵占罪

D. 乙定贪污罪,甲是共犯,也定贪污罪

正确答案:C满分:2分得分:2

9.李某组织、领导恐怖活动组织,在一次恐怖活动中,他打死一名群众,李某的行为构成

A. 故意杀人罪

B. 故意伤害罪

C. 故意杀人罪与组织、领导、参与恐怖组织罪

D. 组织、领导、参与恐怖组织罪

正确答案:C满分:2分得分:2

10.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共同犯罪是指

A. 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犯罪

B. 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C.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

D. 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过失犯罪

正确答案:B满分:2分得分:2

11.某甲在聚众斗殴的过程中将对方参与斗殴的某乙打成重伤 ,某甲的行为构成

A. 聚众斗殴罪

B. 过失致人重伤罪

C. 故意伤害罪

D.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

正确答案:C满分:2分得分:2

12.李某多次尾随盗伐林木人员,将其砍倒尚未运走的林木偷偷运走,销赃获利数千元。此外,他还盗伐了他人自留地、责任田等地边田坎种植的零星树木5个多立方米。对李某的上述行为应当如何定罪处罚?

A. 以盗伐林木罪定罪处罚

B. 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C. 以盗伐林木罪和盗窃罪定罪,实行数罪并罚

D. 以盗伐林木罪、盗窃罪和销售赃物罪定罪,实行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B满分:2分得分:2

13.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关于首要分子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 首要分子只能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人

B. 首要分子只能是在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

C. 首要分子都是主犯

D. 首要分子既可以是主犯,也可以不是主犯

正确答案:D满分:2分得分:2

14.犯罪分子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 )判处刑罚。

A. 法定刑幅度内

B. 法定刑之下

C. 法定刑以内

D. 法定刑以下

正确答案:D满分:2分得分:2

15.甲男明知乙由只有 13 周岁,误以为法律并不禁止征得幼女同意后的性交行为。于是在征得乙女的同意后与乙女发生了性交。甲的行为属于下列何种情形

A. 幻觉犯,不构成强奸罪

B. 法律认识错误,构成强奸罪

C. 对象认识错误,构成强奸罪

D. 客体认识错误,不构成强奸罪

正确答案:B满分:2分得分:2

16.根据我国《 刑法 》规定,共同犯罪是指

A. 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犯罪

B. 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C.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

D. 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过失犯罪

正确答案:B满分:2分得分:2

17.对盗窃罪适用死刑的法定条件是 :

A. 惯窃屡教不改,主观恶性特别严重

B. 盗窃数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恶劣

C. 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

D. 盗窃国家用于扶贫、救灾、抢险的专项物资,数额特别巨大

正确答案:C满分:2分得分:2

18.李某欲杀害妻子朱某之念。某日晨,李在给朱某做饭时投放了可以致死的“毒鼠强”。李某为防止其 6 岁的儿子中毒,将其子送到幼儿园,并嘱咐其子等他来接。不料朱当日提前下班后将其子接回,并与其子一起吃饭。朱某得知后,赶忙回到家中,其妻、子已中毒身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 李某对其妻、子的死亡具有直接故意

B. 李某对其子的死亡具有间接故意

C. 李某对其子的死亡具有过失

D. 李某对其子的死亡属于意外事件

正确答案:C满分:2分得分:2

19.某乙盗窃正在使用中的电线线路,对他应

A. 按牵连犯进行数罪并罚

B. 仅按破坏电信设施罪处罚

C. 仅按盗窃罪处罚

D. 按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处罚

正确答案:D满分:2分得分:2

20.某甲欲杀害某丙,找到好友某乙要毒药,并讲明毒药的用途是“我要杀害某丙”。某丙劝某甲不要感情用事,忍耐一下,但最后还是送给某甲一瓶毒药。某甲借得毒药后,正往某丙的水杯中灌注毒药时被旁人发现制止。甲、乙二人的行为性质是

A. 甲是犯罪预备、乙是犯罪未遂

B. 甲是犯罪未遂、乙是犯罪预备

C. 甲、乙均是犯罪未遂

D. 甲成立犯罪未遂、乙无罪

正确答案:C满分:2分得分:2

二、多选题(共20道试题,共60分。)得分:60

1.不影响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的是 .

A. 犯罪客观方面

B. 犯罪行为

C. 犯罪人的地位

D. 犯罪人的身份

正确答案:CD满分:3分得分:3

2.必须发生一定的结果才构成犯罪既遂的有

A. 放火罪

B. 盗窃罪

C. 故意杀人罪

D. 诈骗罪

正确答案:ABCD满分:3分得分:3

3.李某租用某建筑公司场地开了一家酒店,并为酒店财产投了40万元人民币保险,后因经营不善,无力支付租金,场地被建筑公司封锁。李某决定放火烧毁酒楼,一是报复建筑公司(因酒店旁边还有建筑公司的其他建筑),二是可以获取保险赔偿金。李某放火后到保险公司理赔时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下列关于本案的意见哪些是正确的

A. 李某的行为触犯放火罪和保险诈骗罪两个罪名

B. 放火罪与保险诈骗(未遂)罪应并罚

C. 放火罪与保险诈骗罪相竞合,只定放火罪

D. 放火罪与保险诈骗(预备)罪应并罚

正确答案:AB满分:3分得分:3

4.犯罪既遂的表现形式有 .

A. 行为犯

B. 结果犯

C. 危险犯

D. 举动犯

正确答案:ABCD满分:3分得分:3

5.拐卖妇女 、 儿童罪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B. 客观表现为实施拐卖妇女、儿童的行为

C. 犯罪的客体妇女、儿童的人身自由权

D. 主观上出于故意

正确答案:ABCD满分:3分得分:3

6.根据我国《 刑法 》规定,盗窃公私财物可以判处死刑的情形有

A. 盗窃军用物资,数额特别巨大的

B. 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的

C. 盗窃救灾物资,数额特别巨大的

D. 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

正确答案:BD满分:3分得分:3

7.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利的犯罪有 :

A. 刑讯逼供罪

B. 强迫职工劳动罪

C. 暴力取证罪

D. 非法拘禁罪

正确答案:ABCD满分:3分得分:3

8.关于罚金的执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某甲犯两罪,法院依法对其分别判处罚金3000元和5000元,则某甲最终被执行的罚金总额应为8000元

B. 某乙犯有数罪,同时被判处罚金和没收全部财产,则某乙应实际被执行没收财产

C. 某丙犯有数罪,同时被判处罚金3000元和没收部分财产,则某丙应被实际执行罚金3000元和没收部分财产

D. 某丙实施犯罪被判处罚金,但其抚养的近亲属患有重病,需要支付巨额医药费等,确实没有财产可供执行,法院最后酌情予以免除罚金的执行

正确答案:ABCD满分:3分得分:3

9.侵犯通信自由罪说法正确的是 。

A. 主体为一般主体

B. 主体为特殊主体

C. 主观方面为故意

D. 客体是公民的通信自由权利

正确答案:ABCD满分:3分得分:3

10.抢劫罪客观方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方法是使被害人不能反抗的方法

B. 当场攫取他人财物

C. 潜在的胁迫不成立抢劫罪

D. 强行抢劫他人非法财产也构成抢劫罪

正确答案:ABD满分:3分得分:3

11.甲请乙为其在丙家盗窃时望风,乙同意。某日晚,甲乙按约定前往丙家,乙在门外望风,甲进入丙家后,见丙一人在家,便对丙实施暴力,抢劫了丙的1万元现金。对本案

应如何认定

A. 甲乙构成抢劫罪的共犯

B. 甲乙在盗窃范围内构成共犯

C. 甲与乙都成立抢劫罪

D. 甲成立抢劫罪、乙成立盗窃罪

正确答案:BD满分:3分得分:3

12.敲诈勒索罪的犯罪对象包括

A. 动产

B. 不动产

C. 生产资料

D. 生活资料

正确答案:ABCD满分:3分得分:3

13.共同犯罪的共同客观行为的表现形式可以包括

A. 共同的作为

B. 共同的不作为

C. 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

D. 共同实施实行行为

正确答案:ABCD满分:3分得分:3

14.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相关说法正确的 是

A. 主体为一般主体

B. 主观为直接故意

C. 客观上实施了使用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行为

D. 客体为公民的婚姻自由权利

正确答案:ABCD满分:3分得分:3

15.某甲在1993年6月到1995年7月担任某玻璃厂(国有企业)劳动服务公司经理期间,在给其下属企业某经营部批玻璃过程中,先后6次收受该经营部经理乙某送的财物共计价值20万元。另外,甲某还利用职务之便,采取伪造民工工资单的方式,从某该厂财务科领走12万元。据查证,某甲系该玻璃厂(国有企业)聘任的劳动服务公司经理 。

A. 对某甲应当依据97年10月1日生效的《刑法》以受贿罪和贪污罪论处

B. 对某甲应当适用《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以商业受贿罪(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和侵占罪(职务侵占罪)论处

C. 对某甲一案,97年10月1日生效的《刑法》没有溯及力

D. 某甲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BC满分:3分得分:3

16.陈某在街上趁刘莱不备,将其手机 ( 价值 2590 元 ) 夺走。随后陈某反复使用该手机拔打国际长途电话,致使刘莱损失话费 5200 元。一周后,陈某将该手

机丢弃在某邮局门口,引起保安人员的怀疑,经询问案发。下列有关此案的说法中,哪些是不正确的

A. 对陈某的行为以抢夺罪从重处罚即可

B. 对陈某的行为以盗窃罪从重处罚即可

C. 对陈某的行为以捡夺罪与盗窃罪实行数罪并罚

D. 对陈某的行为以抢夺罪与故意毁林财物罪实行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ABD满分:3分得分:3

17.侵占罪的对象是 :

A. 代他人保管的财务

B. 他人的遗忘物

C. 他人的埋藏物

D. 无主物

正确答案:ABC满分:3分得分:3

18.甲找到在某国有公司任出纳员的朋友乙,提出向该公司借款 5 万元用于购买假币,并许诺出售假币获利后给乙好处费。乙便擅自从自己管理的公司款项中借给甲 5 万元。甲拿到 5 万元后,让丙从外地购得假币若干,然后在本地出售。出售一部分后,甲便送给乙 2 万元好处费。甲后来在出售假币的过程中被公安人员抓获。甲如实交代了让丙购买假币和自己出售侣币的行为,还主动交代了自己使用面值 5000 元的假币购买家电产品的事实,但未能如实说明购买假币的 5 万元现金的来源。乙得知甲被抓后,担心受刑罚处罚,便携带 10 万元公款潜

A. 甲、乙、丙三人成立出售、购买假币罪的共犯

B. 甲、乙二人成立出售、购买假币罪的共犯

C. 甲、丙二人成立出售、购买假币罪的共犯

D. 甲单独成立出售、购买假币罪,乙、丙不成立出售、购买假币罪

正确答案:AD满分:3分得分:3

19.曹某为高某保管高偷来的阿2万元,数日后高某交给曹某毒品 ,让曹保管 。曹某的行为触犯什么罪名

A. 窝藏毒品罪

B. 非法持有毒品罪

C. 窝赃罪

D. 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

正确答案:AC满分:3分得分:3

20.甲晚上打猎,看树林中黑影,以为是动物,开枪,结果黑影是乙,甲的行为属于

A. 不构成犯罪

B. 构成犯罪

C. 意外事件

D. 过失致人死亡罪

正确答案:AC满分:3分得分: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