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试讲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 开场: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教学目标】
1. 掌握本课重点生字词。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草原美景。 一、导入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欣赏一首歌——《天堂》。
师:孩子们,刚刚你们听到的这首歌是一首讴歌内蒙古大草原的赞歌,那么你们去过大草原吗?
师:今天,我们就老舍先生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去领略那美丽的自然风光。板书课题:草原 二、初读
大家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同时边读边解决以下任务。 1.标注出疑难字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师:开始你们的默读吧
师:看大家都浮现出了自信满满的神情,看来你们都读好了。 师:接下来老师就来检查大家对于生字的掌握情况,请看课件上老师整理出来的生字词,哪位同学愿意来展示一下自己? 师:你的眼神充满自信,你来。
师:大家说他读得怎么样?
师:嗯,声音很好听,像百灵鸟一样,但是有一个字读得不准确。 师:这个词应该读什么?
师:对,衣裳(shang),是读轻声。 师:请你再来读一遍,读得非常准确,请坐。 师:请大家齐读这些生字词。
师:攻克了字词难关。哪位同学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师:是的,主要讲了风光美和人情美。(板书:人情美和风光美) 三、析读
师:让我们一起先跟着老舍先生去感受草原的美。现在请你们化身为摄影师,如果我们要开展一个摄影大赛,要你捕捉草原的某个镜头,你会捕捉那个画面呢?朗读课文找到你印象最深的画面。小组之间进行讨论交流,选取你们认为最佳的镜头,并说说你的理由。
师:时间到,第一组已经全员举手了,那就请你们的代表先来分享。 师:你们分享的是“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是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师:能说说你们的推荐理由吗?
师: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羊群比作了白色的大花,把草地比作了绿毯。
师:这个比喻用得贴不贴切,我们来看看草原羊群的视频。
师:读到这个句子,你们的脑海里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小组其他成员补充。
师:你仿偏看到一群洁白可爱的羊群在碧绿小丘上悠闲自在,可开心了。
师:是呀,通过这个句子我们感受到了羊群的动态美和小丘的静态美,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就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真是美极了。 师:你们能用朗读来读出这个美丽的镜头吗?谁来试试? 师:戴眼镜那位男生跃跃欲试,你来。
师:通过你的朗读,仿佛看到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师:还有谁想读?大家都想读,那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师:读出了韵味,读出了画面。
师:如果让你们仿照这个句式再来写一写,你们还能将白羊,小丘比作什么?
师:嗯,就像是给碧绿的湖水绣上了美丽的白莲。 师:妙笔生花,老师仿佛已经看到了这样美丽的画面了。 师:还有哪个小组来推荐呢?
第三小组:“那些小丘线条师那么柔类,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师:你们为什么推荐这个?
师:噢,因为这个画而非常有意境,如果说前面幅是油画,这就是幅中国画。
师:渲染是什么意思? 师:最后一位学生,你来。
师:渲染就是颜料在纸上扩开,颜色慢慢的向周围渗透开来。 师:让我们注意“翠色欲流”这个词,这个“流”字把静止的小丘写活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美?
师:嗯,动态美,你真是一位会分析的孩子。
师:真好,如果你们要把这么美的景读好,你觉得应该注意点什么呢?师:说得很好,应该把翠色欲流和轻轻流入云际读得慢一点。 师:今天我们选取了两个草原的最佳镜头,一个是颜色美丽的油画,一个是翠色欲流的中国画,从老舍先生的文字当中我们能体会到老舍先生怎样的感情?
师:大家一起回答老师。
师:嗯,是对大自然的喜爱对草原的热爱和赞美。 师:孩子们带着作者的情感再次齐读第一段。
师:领略到了草原的独特的风光美,草原的人情美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受呢?
师:下节课继续学习,课后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下课。
礼仪: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以上就是我试讲的全部内容,请各位评委老师多多指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