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 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又称TENS疗法是通过皮肤将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输入人体以治疗疼痛的方法。这是20 世纪70 年代兴起的一种电疗法,在止痛方面有较好的效果, 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
0
TENS 疗法与传统的神经刺激疗法的区别在于: 传统的电刺激主要是刺激运动纤维; 而TENS则是为刺激感觉纤维而设计的。生理学实验结果证明: 频率2~160 Hz, 脉冲宽度9~350 μs的方波或双向脉冲是兴奋感觉纤维的较适宜的电刺激。2. 物理特性
0000
TENS仪器必需具备以下条件:
1.频率较高:多在2~160Hz之间,属低频范围。
2.脉冲短-或更短:一般脉冲宽度多在9~350μs之间。脉冲太宽,传递疼痛的纤维便被激活,而且电机下离子化增加。但脂肪组织较多者,脉冲可宽一些。
3.强度适宜:采用使病人有一种舒适感,不出现肌肉收缩的阈下强度。这样TENS便可选择性地激发感觉的传入神经纤维的反应,而不触动运动的传出神经纤维的反应。
4.电流形态不统一,目前常用有以下几种波形:(1)对称的双向方波;(2)被单向方波调制的中或高频电流;(3)有对称的双向脉冲;(4)单向方波;(5)另一种不对称的双向脉冲。3 .治疗作用
000
有显著的镇痛作用。镇痛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多以闸门控制学说和内源性吗啡样物质释放学说解释。此外, TENS 还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及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
00
产品介绍
0
经皮神经电刺激仪(简称TENS)是一种低频脉冲电疗仪,通过皮肤电极,将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作用于人体,对疼痛为主的疾病进行治疗。这是70年代兴起的一种电疗法,在止痛方面收到较好的效果,因而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00
产品原理
0经皮神经电刺激仪是由适当强度频率的电流,连续、轻柔的刺激神经、肌肉细胞,激发身体产生吗啡,阻断疼痛的信息,舒缓疼痛。近些年来,经皮神经刺激疗法的应用已不再单单局限于止痛的功能,微量、近似人体的电流,还可以刺激组织再生。产品特点
00
0
1)、六路矩形波脉冲输出,可治疗六个患者或六个部位;
00
2)、输出低频脉冲电流,频率可连续调节;
0
3、)、治疗定时时间分为5min、10min、15min、20min、25min、30min六档,可任意设置,每档时间允差±10%;
4)、具有三种治疗模式:a)连续输出;
00
00
00
0b)慢速断续输出,断续周期分别为4s±0.5s;c)快速断续输出,断续周期分别为2s±0.2s;临床应用范围
00
0
主要作用是辅助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如:术后切口痛、韧带损伤、急性扭挫伤、痛经、关节疼痛、颈椎疼痛、肢体残端痛、交感神经营养不良反射等,还可以用于电针灸、电按摩。
00
3 .临床应用
00
(1 )适应证: 头痛、偏头痛、颈椎病、肩周炎、神经痛、腰腿痛、冠心病等。
00
(2 )禁忌证: 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孕妇禁用等。4.治疗方法
000
1.电极放置方法常用有以下几种:
(1)放于特殊点 即触发点,有关穴位和运动点。因为这些特殊点的皮肤电阻低,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高密度输入。这些点是放置电极的有效部位。
常见的疼痛治疗与穴位对应如下:
【慢性疼痛】
1. 头痛:列缺、头维、风池
2. 颈椎病:疼痛点、风池、天柱、肩井、后溪、合谷、外关 3. 肩周炎:疼痛点、肩髎、肩贞、肩前
4. 坐骨神经痛:环跳、委中、阳陵泉、悬钟、丘墟 5. 三叉神经痛:下关、合谷、风池 6. 腰痛:疼痛点、大肠俞、委中 7. 胃痛:足三里、内关、中脘
8. 腹痛:足三里、中脘、天枢、三阴交、太冲 【急性疼痛】
1.软组织或关节急性扭伤、损伤所致肿痛: 腰部——疼痛点、肾俞、腰眼、委中 踝部——疼痛点、申脉、丘墟、解溪 膝部——疼痛点、膝眼、膝阳关 梁丘 肩部——疼痛点、肩髃、肩髎、肩贞 肘部——疼痛点、曲池、小海、天井
000
髋部——疼痛点、环跳、秩边、承扶
2.痛经:三阴交、中极、次髎、足三里、气海 3.牙痛:合谷、颊车、下关 4.落枕:疼痛点、外劳宫、肩井
(2)放在病灶同节段上 因为电刺激可引起同节段的内啡肽释放而镇痛。
2.频率选择多依病人感到能缓解症状为准。慢性痛宜用14~60Hz;术后痛宜用50~150Hz;疱疹性痛宜用15~180Hz;周围神经损伤后痛用30~120Hz等。一般主张由病人自己选择认为恰当的频率。大多数患者适宜采用刺激频率100Hz,t宽0.1~0.3ms。
3.电流强度:以引起明显的震颤感而不致痛为宜。一般15~30mA,依病耐受而定。
4.治疗时间:治疗灼性神经痛2~3分钟。一般为20分钟,亦可长达1小时或数小时。
0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