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种地下置入式安全紧急避难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来源:六九路网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6829742 U(45)授权公告日 2018.01.02

(21)申请号 201720324932.0(22)申请日 2017.03.30

(73)专利权人 青岛科技大学

地址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

99号崂山校区(72)发明人 常德功 王勇 李松梅 (74)专利代理机构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37241

代理人 郝团代(51)Int.Cl.

E04H 9/02(2006.01)E06B 5/10(2006.01)E05C 9/06(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地下置入式安全紧急避难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置入式安全紧急避难装置,包括:主体、密闭门、蓄电池、氧气供应自控装置、舱压调节控制装置、舱内气体参数检测系统、空气净化系统、相变制冷系统、控制台;所述主体采用分块结构,由七个舱室组成,包括六个外围舱室和一个中间舱室,所述中间舱室和外围舱室上焊有连接法兰,所述外围舱室的侧面安有隔离门,六个外围舱室之间及安有隔离门的侧面与一个中间舱室通过法兰连接组成蜂巢结构;本实用新型由七个舱室通过螺栓连接组成,中间舱室安装有各种生命保障系统,六个所述外围舱室供逃生人员避难,通过所述密闭门与外界隔离封闭,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整个装置的协调运行,具有结构强度很高、结构简单、紧凑,操作方便的显著优点。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

CN 206829742 UCN 206829742 U

权 利 要 求 书

1/2页

1.一种地下置入式安全紧急避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密闭门(2)、蓄电池(3)、氧气供应自控装置(4)、舱压调节控制装置(5)、舱内气体参数检测系统(6)、空气净化系统(7)、相变制冷系统(8)、控制台(9);所述主体(1)采用分块结构,由七个舱室组成,包括六个外围舱室和一个中间舱室,所述中间舱室和外围舱室上焊有连接法兰,所述外围舱室的侧面安有隔离门,六个外围舱室之间及安有隔离门的侧面与一个中间舱室通过法兰连接组成蜂巢结构;每个外围舱室和中间舱室的内部均采用中空的六棱柱加肋结构,由耐压钢板焊接而成,中间舱室分为上下两层,安装有各种生命保障系统,各种生命保障系统通过隔离门向六个外围舱室提供生存条件,六个外围舱室供逃生人员避难,每个所述外围舱室上带有窥视窗,方便逃生人员观察外界环境;所述密闭门(2)有六个,通过合页铰接在所述外围舱室上,位于所述外围舱室的上方中间处;所述蓄电池(3)通过蓄电池槽固定安装在中间舱室内的下部,所述蓄电池(3)为铁镍蓄电池,结构坚固、耐用、寿命长;所述氧气供应自控装置(4)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中间舱室内的底部,位于所述蓄电池(3)的右前方;所述舱压调节控制装置(5)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安装在中间舱室内的底部,位于所述蓄电池(3)的左前方;所述舱内气体参数检测系统(6)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中间舱室内中间隔板上,位于中间舱室内的上层;所述空气净化系统(7)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在中间舱室内中间隔板上,位于所述舱内气体参数检测系统(6)的右前方;所述相变制冷系统(8)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在中间舱室内中间隔板上,位于所述舱内气体参数检测系统(6)的左前方;所述控制台(9)有六个,所述控制台(9)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外围舱室内的中间侧壁位置,所述控制台(9)包括操作面板和显示器,来控制和观察整个装置内的生存环境;所述主体(1)的壳体由四部分构成,由外向内分别为防火层、抗压外层、保温隔热层和抗压内层,防火层为薄型钢结构石墨稀防火涂料,高温时膨胀增厚,涂层轻、粘结牢、强度高,耐火效果好,抗压外层和抗压内层为HY-80钢板,此种钢板强度高,机加工性能好,保温隔热层为超细玻璃棉,体质轻、导热系数低、热绝缘好、耐热,所述抗压外层和所述抗压内层之间均匀布置连接多个隔热支承,增强所述壳体的整体强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置入式安全紧急避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门(2)包括:门框(21)、门体(22)、手轮(23)、手轮轴(24)、主动大齿轮(25)、从动小齿轮(26)、小齿轮轴(27)、双向棘爪(28)、棘条(29)、滑轨(30);所述门框(21)为中间开有圆形孔的六边形结构,所述门框(21)的边缘上开有适量的圆形孔,通过螺栓密封连接在要密封的所述主体(1)上,六边形内侧开有小角度的倒角,便于所述棘条(29)扁平末端进入,完成所述密闭门(2)的锁紧;所述门体(22)为中间鼓起的圆形结构,所述门体(22)的四周开有环形槽口,槽口内安装有耐高温胶条,保证整个装置的气密性,防止有毒有害气体的侵入;所述手轮轴(24)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门体(22)的中间位置,所述手轮(23)有两个,门内侧门外侧各一个,对称分布在所述手轮轴(24)的两端,所述手轮(23)通过平键与所述手轮轴(24)相连接,并且在所述手轮轴(24)上安装有压帽,实现与所述手轮(23)的固定连接,转动任意一个所述手轮(23)均实现所述密闭门(2)的打开或锁紧;所述主动大齿轮(25)通过花键连接在所述手轮轴(24)的中间位置,且位于所述门体(22)的内侧,所述主动大齿轮(25)与所述从动小齿轮(26)相啮合,所述从动小齿轮(26)有四套,对称分布在所述主动大齿轮(25)的四周,所述从动小齿轮(26)通过花键安装在所述小齿轮轴(27)上,所述小齿轮轴(27)焊接在所述门体(22)上;所述双向棘爪(28)有四个,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从动小齿轮(26)

2

CN 206829742 U

权 利 要 求 书

2/2页

上,所述双向棘爪(28)两端分别为小鸟的喙形状,两端呈对称分布;所述棘条(29)与所述双向棘爪(28)配合使用,共同组成双向驱动棘条机构,所述棘条(29)安装在所述滑轨(30)上,所述棘条(29)为齿条结构,所述棘条(29)末端扁平,便于完成所述密闭门(2)的锁紧;所述滑轨(30)有四个,通过螺栓对称安装固定在所述门体(22)上;在所述门体(22)内侧,顺时针小角度旋转所述手轮(23),所述手轮(23)带动所述手轮轴(24)转动,进而带动所述主动大齿轮(25)的转动,所述主动大齿轮(25)的转动带动所述从动小齿轮(26)的转动,进而带动所述双向棘爪(28)转动,所述双向棘爪(28)的一端拨动与所述双向棘爪(28)配合使用的所述棘条(29)沿着直线运动一小段位移;然后逆时针小角度旋转所述手轮(23),将所述双向棘爪(28)的一端抬起,再顺时针小角度旋转所述手轮(23),使所述双向棘爪(28)的一端再次拨动所述棘条(29)前进一小段距离,如此反复,将所述棘条(29)的扁平末端推入所述门框(21),随着所述棘条(29)的扁平末端进入的增加,完成密闭门的锁紧,双向驱动棘条机构在锁紧的同时还具有自锁性,防止装置在灾难发生时遇爆炸冲击造成锁紧失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置入式安全紧急避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舱内气体参数检测系统(6)自动检测舱内气体6个指标,包括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氧气、甲烷、温度和湿度,并动态显示在DDC控制器显示屏上,对于超标的,做出声光报警提示;所述相变制冷系统(8)就是利用物质相变吸热的原理制作而成,所述相变制冷系统(8)采用的是一种常温条件下实现相变的物质,它从固态转成液态,大量吸收热量,达到空间制冷的目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置入式安全紧急避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舱室内部安装有缓冲气垫,减轻安全紧急避难装置在跌落过程中,内壁对逃生人员造成伤害;所述密闭门(2)的门体(22)内侧安装有防护壳,用于防护所述密闭门(2)对逃生人员的伤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置入式安全紧急避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舱室外部上方左上角安装有指示灯,当逃生人员进入舱内后,打开指示灯,提示此所述外围舱室内已有逃生人员避难,请其他逃生人员寻找另外的所述外围舱室。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置入式安全紧急避难装置,其特征在于,单个所述地下置入式安全紧急避难装置通过螺栓连接组合成多套安全紧急避难装置,根据安装地点空间位置的大小,合理选择组合的多套安全紧急避难装置,并将组合的多套安全紧急避难装置埋入地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置入式安全紧急避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套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置于所述控制台(9)内部,所述控制系统的控制按钮置于所述控制台(9)的外部上方,通过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整个装置的协调运行。

3

CN 206829742 U

说 明 书

一种地下置入式安全紧急避难装置

1/5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安全紧急避难装置,具体的说是涉及到一种地下置入式安全紧急避难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公共场合人口和建筑物高度密集,一旦发生火灾和地震等突发性灾害,则涉及面广、破坏性大。在建筑物中生活、学习、工作的广大人群如何逃生是亟待解决的世界性难题,也是关乎社会公共安全的重大问题。针对这个难题人们想出了多种逃生方法和相应的避难装置。针对地震等自然灾害,日本的一些城市设立了固定的、有一定安全设施的避难场地,美国一些学者曾在城市大型商业中心进行了避难场所的研究。国内城市安全紧急避难装置的研究刚刚起步,没有成熟的技术与案例。但国内国外研究的安全紧急避难装置存在许多缺点,比如:结构不合理,适应性差,系统过于复杂等。为解决国内外研发的安全紧急避难装置诸多缺点,本发明设计了这款操作简便,美观大方,工艺性好的一种地下置入式安全紧急避难装置。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寻求设计制造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工艺性好,操作方便,安全实用的一种地下置入式安全紧急避难装置。[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0005]一种地下置入式安全紧急避难装置,包括:主体、密闭门、蓄电池、氧气供应自控装置、舱压调节控制装置、舱内气体参数检测系统、空气净化系统、相变制冷系统、控制台;所述主体采用分块结构,由七个舱室组成,包括六个外围舱室和一个中间舱室,所述中间舱室和外围舱室上焊有连接法兰,所述外围舱室的侧面安有隔离门,六个外围舱室之间及安有隔离门的侧面与一个中间舱室通过法兰连接组成蜂巢结构;每个外围舱室和中间舱室的内部均采用中空的六棱柱加肋结构,由耐压钢板焊接而成,中间舱室分为上下两层,安装有各种生命保障系统,各种生命保障系统通过隔离门向六个外围舱室提供生存条件,六个外围舱室供逃生人员避难,每个所述外围舱室上带有窥视窗,方便逃生人员观察外界环境;所述密闭门有六个,通过合页铰接在所述外围舱室上,位于所述外围舱室的上方中间处;所述蓄电池通过蓄电池槽固定安装在中间舱室内的下部,所述蓄电池为铁镍蓄电池,结构坚固、耐用、寿命长;所述氧气供应自控装置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中间舱室内的底部,位于所述蓄电池的右前方;所述舱压调节控制装置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安装在中间舱室内的底部,位于所述蓄电池的左前方;所述舱内气体参数检测系统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中间舱室内中间隔板上,位于中间舱室内的上层;所述空气净化系统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在中间舱室内中间隔板上,位于所述舱内气体参数检测系统的右前方;所述相变制冷系统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在中间舱室内中间隔板上,位于所述舱内气体参数检测系统的左前方;所述控制台有六个,所述控制台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外围舱室内的中间侧壁位置,所述控制台

4

CN 206829742 U

说 明 书

2/5页

包括操作面板和显示器,来控制和观察整个装置内的生存环境;所述主体的壳体由四部分构成,由外向内分别为防火层、抗压外层、保温隔热层和抗压内层,防火层为薄型钢结构石墨稀防火涂料,高温时膨胀增厚,涂层轻、粘结牢、强度高,耐火效果好,抗压外层和抗压内层为HY-80钢板,此种钢板强度高,机加工性能好,保温隔热层为超细玻璃棉,体质轻、导热系数低、热绝缘好、耐热,所述抗压外层和所述抗压内层之间均匀布置连接多个隔热支承,增强所述壳体的整体强度。[0006]进一步地,所述密闭门包括:门框、门体、手轮、手轮轴、主动大齿轮、从动小齿轮、小齿轮轴、双向棘爪、棘条、滑轨;所述门框为中间开有圆形孔的六边形结构,所述门框的边缘上开有适量的圆形孔,通过螺栓密封连接在要密封的所述主体上,六边形内侧开有小角度的倒角,便于所述棘条扁平末端进入,完成所述密闭门的锁紧;所述门体为中间鼓起的圆形结构,所述门体的四周开有环形槽口,槽口内安装有耐高温胶条,保证整个装置的气密性,防止有毒有害气体的侵入;所述手轮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门体的中间位置,所述手轮有两个,门内侧门外侧各一个,对称分布在所述手轮轴的两端,所述手轮通过平键与所述手轮轴相连接,并且在所述手轮轴上安装有压帽,实现与所述手轮的固定连接,转动任意一个所述手轮均实现所述密闭门的打开或锁紧;所述主动大齿轮通过花键连接在所述手轮轴的中间位置,且位于所述门体的内侧,所述主动大齿轮与所述从动小齿轮相啮合,所述从动小齿轮有四套,对称分布在所述主动大齿轮的四周,所述从动小齿轮通过花键安装在所述小齿轮轴上,所述小齿轮轴焊接在所述门体上;所述双向棘爪有四个,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从动小齿轮上,所述双向棘爪两端分别为小鸟的喙形状,两端呈对称分布;所述棘条与所述双向棘爪配合使用,共同组成双向驱动棘条机构,所述棘条安装在所述滑轨上,所述棘条为齿条结构,所述棘条末端扁平,便于完成所述密闭门的锁紧;所述滑轨有四个,通过螺栓对称安装固定在所述门体上;在所述门体内侧,顺时针小角度旋转所述手轮,所述手轮带动所述手轮轴转动,进而带动所述主动大齿轮的转动,所述主动大齿轮的转动带动所述从动小齿轮的转动,进而带动所述双向棘爪转动,所述双向棘爪的一端拨动与所述双向棘爪配合使用的所述棘条沿着直线运动一小段位移;然后逆时针小角度旋转所述手轮,将所述双向棘爪的一端抬起,再顺时针小角度旋转所述手轮,使所述双向棘爪的一端再次拨动所述棘条前进一小段距离,如此反复,将所述棘条的扁平末端推入所述门框,随着所述棘条的扁平末端进入的增加,完成密闭门的锁紧,双向驱动棘条机构在锁紧的同时还具有自锁性,防止装置在灾难发生时遇爆炸冲击造成锁紧失效。[0007]进一步地,所述舱内气体参数检测系统自动检测舱内气体六个指标,包括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氧气、甲烷、温度和湿度,并动态显示在DDC控制器显示屏上,对于超标的,做出声光报警提示;所述相变制冷系统就是利用物质相变吸热的原理制作而成,所述相变制冷系统采用的是一种常温条件下实现相变的物质,它从固态转成液态,大量吸收热量,达到空间制冷的目的。[0008]进一步地,所述外围舱室内部安装有缓冲气垫,减轻安全紧急避难装置在跌落过程中,内壁对逃生人员造成伤害;所述密闭门的门体内侧安装有防护壳,用于防护所述密闭门对逃生人员的伤害。[0009]进一步地,所述外围舱室外部上方左上角安装有指示灯,当逃生人员进入舱内后,打开指示灯,提示此所述外围舱室内已有逃生人员避难,请其他逃生人员寻找另外的所述

5

CN 206829742 U

说 明 书

3/5页

外围舱室。

[0010]进一步地,单个所述地下置入式安全紧急避难装置 通过螺栓连接组合成多套安全紧急避难装置,根据安装地点空间位置的大小,合理选择组合的多套安全紧急避难装置,并将组合的多套安全紧急避难装置埋入地下。[0011]进一步地,还包括一套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置于所述控制台内部,所述控制系统的控制按钮置于所述控制台的外部上方,通过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整个装置的协调运行。[0012]实施本发明一种地下置入式安全紧急避难装置,其有益效果在于:[0013](1)本发明一种地下置入式安全紧急避难装置,所述壳体为蜂巢结构,由七个舱室通过螺栓连接组成,中间舱室安装有各种生命保障系统,六个外围舱室供逃生人员避难,具有结构强度很高,结构紧凑的优点;[0014](2)本发明一种地下置入式安全紧急避难装置,在灾难发生时,多套安全紧急避难装置固定连接,缩短救生人员的的搜救时间;即使单个单元体在灾难环境中跌落到单独的位置,也能保证舱内逃生人员的生命安全;[0015](3)本发明一种地下置入式安全紧急避难装置,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整个装置的协调运行,具有工艺性好,操作方便,智能程度高等优点。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发明一种地下置入式安全紧急避难装置的三维外观图;[0017]图2为本发明一种地下置入式安全紧急避难装置的三维结构图;

[0018]图3为本发明一种地下置入式安全紧急避难装置的中间舱室内部结构图;[0019]图4为本发明一种地下置入式安全紧急避难装置的密闭门主视图;[0020]图5为本发明一种地下置入式安全紧急避难装置的双向棘爪结构图;[0021]图中:1-主体、2-密闭门、21-门框、22-门体、23-手轮、24-手轮轴、25-主动大齿轮、 26-从动小齿轮、27-小齿轮轴、28-双向棘爪、29-棘条、30-滑轨、3-蓄电池、4-氧气供应自控装置、5-舱压调节控制装置、6-舱内气体参数检测系统、7-空气净化系统、8-相变制冷系统、9-控制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地描述。[0023]如图1、2、3、4、5所示,一种地下置入式安全紧急避难装置,包括:主体1、密闭门2、蓄电池3、氧气供应自控装置4、舱压调节控制装置5、舱内气体参数检测系统6、空气净化系统7、相变制冷系统8、控制台9;所述主体1采用分块结构,由七个舱室组成,包括六个外围舱室和一个中间舱室,所述中间舱室和外围舱室上焊有连接法兰,所述外围舱室的侧面安有隔离门,六个外围舱室之间及安有隔离门的侧面与一个中间舱室通过法兰连接组成蜂巢结构;每个外围舱室和中间舱室的内部均采用中空的六棱柱加肋结构,由耐压钢板焊接而成,中间舱室分为上下两层,安装有各种生命保障系统,各种生命保障系统通过隔离门向六个外围舱室提供生存条件,六个外围舱室供逃生人员避难,每个所述外围舱室上带有窥视窗,方便逃生人员观察外界环境;所述密闭门2有六个,通过合页铰接在所述外围舱室上,位于所述外围舱室的上方中间处;所述蓄电池3通过蓄电池槽固定安装在中间舱室内的下部,所

6

CN 206829742 U

说 明 书

4/5页

述蓄电池3为铁镍蓄电池,结构坚固、耐用、寿命长;所述氧气供应自控装置4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中间舱室内的底部,位于所述蓄电池3的右前方;所述舱压调节控制装置5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安装在中间舱室内的底部,位于所述蓄电池3的左前方;所述舱内气体参数检测系统6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中间舱室内中间隔板上,位于中间舱室内的上层;所述空气净化系统7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在中间舱室内中间隔板上,位于所述舱内气体参数检测系统6的右前方;所述相变制冷系统8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在中间舱室内中间隔板上,位于所述舱内气体参数检测系统6的左前方;所述控制台9有六个,所述控制台9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外围舱室内的中间侧壁位置,所述控制台9包括操作面板和显示器,来控制和观察整个装置内的生存环境;所述主体1的壳体由四部分构成,由外向内分别为防火层、抗压外层、保温隔热层和抗压内层,防火层为薄型钢结构石墨稀防火涂料,高温时膨胀增厚,涂层轻、粘结牢、强度高,耐火效果好,抗压外层和抗压内层为HY-80钢板,此种钢板强度高,机加工性能好,保温隔热层为超细玻璃棉,体质轻、导热系数低、热绝缘好、耐热,所述抗压外层和所述抗压内层之间均匀布置连接多个隔热支承,增强所述壳体的整体强度;所述密闭门2包括:门框21、门体22、手轮23、手轮轴24、主动大齿轮25、从动小齿轮26、小齿轮轴27、双向棘爪28、棘条29、滑轨30;所述门框21为中间开有圆形孔的六边形结构,所述门框21的边缘上开有适量的圆形孔,通过螺栓密封连接在要密封的所述主体1上,六边形内侧开有小角度的倒角,便于所述棘条29扁平末端进入,完成所述密闭门2的锁紧;所述门体22为中间鼓起的圆形结构,所述门体22的四周开有环形槽口,槽口内安装有耐高温胶条,保证整个装置的气密性,防止有毒有害气体的侵入;所述手轮轴24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门体 22的中间位置,所述手轮23有两个,门内侧门外侧各一个,对称分布在所述手轮轴24的两端,所述手轮23通过平键与所述手轮轴24相连接,并且在所述手轮轴24上安装有压帽,实现与所述手轮23的固定连接,转动任意一个所述手轮23均实现所述密闭门2的打开或锁紧;所述主动大齿轮25通过花键连接在所述手轮轴24的中间位置,且位于所述门体22的内侧,所述主动大齿轮25与所述从动小齿轮26相啮合,所述从动小齿轮26有四套,对称分布在所述主动大齿轮25的四周,所述从动小齿轮26通过花键安装在所述小齿轮轴27上,所述小齿轮轴27焊接在所述门体22上;所述双向棘爪28有四个,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从动小齿轮26上,所述双向棘爪28两端分别为小鸟的喙形状,两端呈对称分布;所述棘条29与所述双向棘爪28配合使用,共同组成双向驱动棘条机构,所述棘条29安装在所述滑轨30上,所述棘条29为齿条结构,所述棘条29末端扁平,便于完成所述密闭门2的锁紧;所述滑轨30 有四个,通过螺栓对称安装固定在所述门体22上;在所述门体22内侧,顺时针小角度旋转所述手轮23,所述手轮23带动所述手轮轴24转动,进而带动所述主动大齿轮25的转动,所述主动大齿轮25的转动带动所述从动小齿轮26的转动,进而带动所述双向棘爪28转动,所述双向棘爪28的一端拨动与所述双向棘爪28配合使用的所述棘条29沿着直线运动一小段位移;然后逆时针小角度旋转所述手轮23,将所述双向棘爪28的一端抬起,再顺时针小角度旋转所述手轮23,使所述双向棘爪28的一端再次拨动所述棘条29前进一小段距离,如此反复,将所述棘条29的扁平末端推入所述门框21,随着所述棘条29的扁平末端进入的增加,完成密闭门的锁紧,双向驱动棘条机构在锁紧的同时还具有自锁性,防止装置在灾难发生时遇爆炸冲击造成锁紧失效;所述舱内气体参数检测系统6自动检测舱内气体六个指标,包括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氧气、甲烷、温度和湿度,并动态显示在DDC控制器显示屏上,对于超标的,做出声光报警提示;

7

CN 206829742 U

说 明 书

5/5页

所述相变制冷系统8就是利用物质相变吸热的原理制作而成,所述相变制冷系统8采用的是一种常温条件下实现相变的物质,它从固态转成液态,大量吸收热量,达到空间制冷的目的;所述外围舱室内部安装有缓冲气垫,减轻安全紧急避难装置在跌落过程中,内壁对逃生人员造成伤害;所述密闭门2的门体22内侧安装有防护壳,用于防护所述密闭门2对逃生人员的伤害;所述外围舱室外部上方左上角安装有指示灯,当逃生人员进入舱内后,打开指示灯,提示此所述外围舱室内已有逃生人员避难,请其他逃生人员寻找另外的所述外围舱室;单个所述地下置入式安全紧急避难装置 通过螺栓连接组合成多套安全紧急避难装置,根据安装地点空间位置的大小,合理选择组合的多套安全紧急避难装置,并将组合的多套安全紧急避难装置埋入地下;还包括一套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置于所述控制台9内部,所述控制系统的控制按钮置于所述控制台9的外部上方,通过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整个装置的协调运行。

[0024]如图1、2、3、4、5所示,本发明一种地下置入式安全紧急避难装置的工作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25]首先选择所述地下置入式安全紧急避难装置 的安装位置,然后根据组装方法将其组装起来,根据安装要求安装所述密闭门2、所述蓄电池3、所述氧气供应自控装置4、所述舱压调节控制装置5、所述舱内气体参数检测系统6、所述空气净化系统7、所述相变制冷系统8、所述控制台9,最后进行调试;当发生灾难时,逃生人员首先找到所述地下置入式安全紧急避难装置 ,然后来回旋转位于所述密闭门2外侧的所述手轮23,打开所述密闭门2,最后逃生人员进入外围舱内,然后关闭所述密闭门2;在门内侧,顺时针小角度旋转所述手轮23,所述手轮23带动所述手轮轴24转动,进而带动所述主动大齿轮25的转动,所述主动大齿轮 25的转动带动所述从动小齿轮26的转动,进而带动所述双向棘爪28转动,所述双向棘爪28 的一端拨动与所述双向棘爪28配合使用的所述棘条29沿着直线运动一小段位移;然后逆时针小角度旋转所述手轮23,将所述双向棘爪28的一端抬起,再顺时针小角度旋转所述手轮 23,使所述双向棘爪28的一端再次拨动所述棘条29前进一小段距离,如此反复,将所述棘条29的扁平末端推入所述门框21,随着所述棘条29的扁平末端进入的增加,完成密闭门的锁紧;此时打开控制所述外围舱室外部上方左上角指示灯的控制按钮,所述指示灯亮起,提示此所述外围舱室内已有人避难,请其他逃生人员寻找另外的所述外围舱室,操作所述控制台9工作,控制整个舱内的生存环境;所述舱压调节控制装置5对舱内的压强进行自动调节,确保舱内压强差处于正常范围内;所述舱内气体参数检测系统6自动检测舱内气体六个指标,包括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氧气、甲烷、温度和湿度,并动态显示在DDC控制器显示屏上,对于超标的,做出声光报警提示;所述相变制冷系统8就是利用物质相变吸热的原理制作而成,所述相变制冷系统8采用的是一种常温条件下实现相变的物质,它从固态转成液态,大量吸收热量,达到空间制冷的目的;此时逃生人员在外围舱内安心等待救援。[002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8

CN 206829742 U

说 明 书 附 图

1/3页

图1

图2

9

CN 206829742 U

说 明 书 附 图

2/3页

图3

图4

10

说 明 书 附 图

图5

11

3/3页

CN 206829742 U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