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月相变化的规律》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我们看到的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叫 O 2、农历下半月月相的变化规律是 到 3、天空中一些明亮的星星叫 o 4、月亮有 变化而太阳没有。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X
1 .月相的变化是一种自然规律。() 2 .太阳和月亮都有月相变化。()
3 .“月有阴晴圆缺”中的“圆缺”指月相变化。() 4 ,给月相照片排序要符合实际生活的观察。() 5 .当无法确定月相图片的先后顺序时要保持沟通。() 6 .每月的月相有两次是最圆的。()
三、选择题,把正确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1、一个月里, 月相变化是有规律的,那它的规律是怎样的呢()A.大--小--大 B.小一大一大
C.弯一圆一弯
D.圆-弯-圆
2、一个月内, 月相变化正确的是(
)
A
B-
3、下列诗词所描写的月相出现时间相同的是(Q HI
)
①杨柳岸,晓风残月 ②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③月落乌啼霜满天,江风雨后对愁眠
④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A.①③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月相变化的周期大约是() A.一年
B.一个月 C. 一周
5、月球在圆缺变化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 A.月貌
B.月亮
C.月相
6、下列月相按月初到月末排序正确的是()
① ② ②® ⑤
A.⑤④③②① B.④⑤③①② C.③②⑤④①
四、问答题
一个月内,月相变化规律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月相 2、圆弯(缺) 3、灵星 4、月相
二、判断题
1、 J 2、 X
三、选择题
1、C 2、B 3、D 4、B 5、C 6、B
3.5《月球——地球的卫星》同步练习
四、问答题
月相是变化的, 变化是有规律性的。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相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
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相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朔月,亮面在左侧。 一、填空题
1、是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
2、月球一直陪伴着地球,距今约 亿年。 3、用肉眼遥望月球有些黑暗色斑块的区域是 o 4、月球表面布满的大大小小圆形凹坑叫 o 5、中国“”首次成功登陆月球背面。
二、判断题,对的打J,错的打X
1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2 .海水的潮涨潮落受月球引力影响。() 3 .月球的正面始终朝着地球。() 4 .月球上有月海却没有水。()
5 .环形山是由陨石、流星等撞击而形成的。() 6 .月球与地球的距离38万千米。()
三、选择题,把正确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1、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 A.太阳 B.月球 C.金星
2、月球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 A.l/4
B.l/2
C.1/6
3、月球上的()为数众多,直径超过1千米的就有3万多个。 A.月海 B.山脉
C.环形山
4、首次登上月球的国家是() A.美国 B.中国 C.俄罗斯 5、下列属于月球特点的是()
①球形②有引力③有海洋④有环形山⑤有月海⑥有空气
3.5《月球——地球的卫星》同步练习
A.①②④⑤ B.②③⑤⑥ C.③⑥ 7 、地球的天然卫星是() A.金星
B.木星
C.月球
7、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下列哪种方法不合适()
A.观察图片 B.查找资料 C.乘坐宇宙飞船到月球上去
8、下列哪种现象是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A.流星雨
B.月相变化
C.潮汐
9、月球环形山的形成,比较公认的说法是() A.撞击说
四、实验探究
关于环形山的形成,科学家认为是流星、小行星等撞击月球形成的,我们来做模拟实验。
B.火山说 C.地震说
1、在模拟环形山形成的原因中,托盘和细沙模拟的是() A.月球
B.月海盆地
C.大小不同的环形山
2、制造环形山的过程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用大小不同的力扔球
B.可以扔完一个球取出再扔,也可以把所有球扔完后一起取出 C.必须朝同一个方向扔球
3、观察到的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有的坑大,有的坑小 B.有的坑深,有的坑浅 C.有的坑重叠,有的没有坑
4、模拟制造的环形山与真实的月球环形山比较(如图),得出的结论是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月球 2、45 3、月海盆地 4、环形山(月坑) 5、嫦娥四号
二、判断题 1、J
2、J 3、J 4、J 5 X 6、X
三、选择题
1、B 2、A 3、C 4、A 5、A 6、C 7、C 8、四、实验探究题
1、A 2、C 3、C
4、环形山的形成,可能是流星、小行星等撞击月球形成的。
、A
C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