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涂鸦活动为例推进幼儿探索能力的发展
来源:六九路网
N2016年第46期(总第310期)·幼儿教育·以涂鸦活动为例推进幼儿探索能力的发展林伟丹(福建省屏南县光明幼儿园,福建屏南352300)脑共同参与的活动。在涂鸦中,他们用绘画尽情地、自由地摘要涂鸦活动作为美术教学的一部分,是一种视觉艺术,是手、眼、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和情感,同时表现出对其个人而言是全新的、前所未有的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本文试从“重视幼儿的主观能动科学组织来丰富涂鸦活动的开展,以调动幼儿的性”角度出发,以幼儿的涂鸦活动为例,通过优化环境创设,改进教师对幼儿的态度,创造性思维,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关键词幼儿;涂鸦活动;探索能力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有人曾经作过调查,把鸡画成三条四条腿的3岁以下幼童,美国大约有10%,日本大约有3%,中国却几乎没有。传统的填鸭式的美术教育,通常会导致幼儿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弱化,进而影响幼儿学习主动性、积极性。那么如何在美术活动中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性呢?本文就以幼儿的涂鸦活动为例,探寻培养幼儿探索能力的有效教学指导方法。一、涂鸦活动对幼儿探索能力的促进作用幼儿涂鸦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运动,幼儿正处于有控制的涂鸦与圆形涂鸦的阶段,根据此阶段特点,开展丰富的涂鸦活动,将激发其绘画潜能,促进幼儿感知觉、手部精细动作及情绪、情感的发展,培养孩子初步的注意力、观察力和想象力等探索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幼儿在涂鸦活动中,涂沫的律动感,使他获得了动作的快感和满足,线条使他感到惊奇和欣喜。尽管孩子的涂鸦作品线条凌乱,色彩混乱,与我们主题内容相去很远,但是我们千万不要抹杀这些珍贵的原创作品。你可以问他画什么,鼓励他“画得真好”,但最好不要去干涉他画什么、怎样画,这会让孩子流畅的思维一再被打破,而且有可能助长孩子的依赖性,画完一样东西就等着别人下指示,使画带有浓重的成人的理性色彩,抑制了孩子无拘无束的想象力的发挥。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涂鸦自由,重视并鼓励孩子从事各种涂鸦活动,使孩子的心理得到充分的满足,养成独立创造,勇于表达自我的习惯。要知道,这时孩子是在体会作品而不是制作作品,越是鼓励孩子绘画,孩子的满足感就越强,发展孩子的探索能力就越好。不同个性的孩子会在涂鸦中使用不同的绘画语言,不同偏好的孩子也会在涂鸦中表现出来,所以允许不同个性的孩子画不同的画,这样,孩子的原始创作热情才会被激励。二、幼儿涂鸦活动培养幼儿探索能力的有效措施1.创设情境,调动幼儿积极探索幼儿主要还是感性认识,教师的技巧经验对他们来说还不能了理解运用,最简单有效地涂鸦教学方法应该就是创设一个教学情境。在情境中幼儿能够积累起对事物、现象的感性认识,幼儿因此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和体悟,从而画笔下的形象更生动鲜活,涂鸦的技巧也随着快速提高。因此,教师在幼儿的涂鸦教学活动中,应该注重创设宽松的教学情境,激发幼儿自主探索,从而培养了幼儿的创造力。绘画过程中,教师的生动描述有时是千言万语却说不清,学生思前想后道不明,但如果教师把要绘画的实物一展示,学生马上一目了然,在头脑中产生了清晰的表象,这表明直观演示法在教学中的重要性。2.讲述生动的故事,创设想象情境幼儿天性爱听故事,生动有趣的故事给了他们无限的遐想和无穷的乐趣。通过故事教师不仅可以教给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规范的行为习惯,同时这种教育方式活泼有趣,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兴趣于课堂之上。如:在画《多彩的泡泡》活动中,我自编了这个故事:小女孩在太阳底下吹出了一连串的泡泡,泡泡的风的吹动下四处飞散开去,有的飞到了大树上躲起来了,有的飞到了草丛里停在了叶片上,有的飞到了天上,越飞越高……奇怪,为什么泡泡由透明变成彩色的了,红的、蓝的、紫的,真好74文章编号:1002-7661(2016)46-0074-01看,突然好像听到“啪”一声,泡泡化成小水滴滴到地上不见了。孩子们沉浸在教师讲述的这样简单而又栩栩如生的情境里,脑海中浮现的是故事里的场景,想象之门就此打开,此时让他们通过涂鸦来表现自己想象力的欲望非常强。孩子们兴致勃勃的涂鸦着自己的内心世界,五颜六色的圈圈,有的像苹果,有的像笑脸,有的像太阳……通过讲故事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使幼儿对故事印象更深刻了,涂鸦时自然是“下笔如有神”了。这样的似玩似学,化枯燥无趣变生动有趣的教育方法,就是教育中的春雨,润物细无声。3.启发式谈话,活跃幼儿的思维一次在涂鸦《校园一角》时,有个小朋友画了很多五颜六色的“1”,我问他:“你怎么变这么多“1”啊?”他回答道:“这些是地上的小草呢!”我接着问:“小草是什么颜色的呢?”他说:“绿色!”并把之前胡乱涂鸦“1”重新描成了绿色。这时我又问:“那幼儿园的花坛里什么是五颜六色的呢?”这个幼儿很快反应过来,在密密麻麻的草丛里涂鸦了各种颜色的小花,还用弯曲的线条画了一条可爱的小毛毛虫。我看大大的一张白纸,下面涂满了,上面却依然洁白一片,就说:“花草在地上,那天上有什么呢?”这孩子马上答道:“有太阳有云!”并马上动手涂鸦起来。画面上的内容瞬间丰富了许多,也生动了许多。涂鸦活动中,通过师生间有意义的谈话,启发幼儿的想象能力,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这是教育的重要方法。幼儿是一个个体,个体不一,能力有别,无法对事物进行深入探索,这就需要教师的适当引导。当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者迷茫不前时,教师及时给予点拨和鼓励,启发幼儿思维,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三、结语儿童的世界是自己去探索发现的,他们自己发现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因此,在涂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爱好,更多地给以空间,让他们有机会与条件进行探索、实践。爱因斯坦也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才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要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就离不开幼儿自身对世界的探索。对于幼儿在涂鸦活动中的表现,老师应适时的给予鼓励、表扬,让孩子展开想像的翅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飞翔,并从中不断树立学习信心,让其体验探索的乐趣。总之,通过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的涂鸦活动,打开了幼儿的思维想象之门,促进了探索能力的发展。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让我们给予每个幼儿充分表现的机会和权力,让他们在绘画这块空地上,尽情地展开想象。让涂鸦成为孩子们快乐生活的一部分,也许他们辉煌的人生,就是从这些“不可思议”的涂鸦而起步的。愿涂鸦活动成为每个幼儿开启智慧的钥匙,拥有持久的探索能力,成为二十一世纪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参考文献:[1]王晓丹.幼儿涂鸦中创造力的培养.美与时代(下),2014-10-25.[2]高正蓓.浅谈家长对幼儿涂鸦活动的指导方法.中国校外教育,2011-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