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折纸教学设计

来源:六九路网
折纸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画图操作与通分的活动过程,理解计算道理,体验分数直观模型和数学“转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能正确地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及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3.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情分析:

对学生而言,作为构成计算法则的两个重要部分——通分和分数单位相同可以直接相加减都已学过,在这节课,无非是引导学生想到“化异为同”,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来沟通新旧知识,好在学生已从“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里学会了这一招“化异为同”所以在这节课里要求学生再用“化异为同”来解决问题并不难。“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学生已经掌握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分数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什么一般要先通分?通分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为什么通分后就可以直接相加减?”这三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是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导入】问题引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有过折纸的经历吧,折纸不但能灵活我们的双手、开发我们的大脑,而且的折纸的过程中还蕴含着许多数学问题。

师:老师用5张同样的正方形纸折叠了几下,然后用彩笔表示出来它们的一部分,你能用一个分数表示出每一个正方形当中涂色部分是多少?

学生汇报(老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板书相应的分数) 生: 根据幻灯汇报

挑战: + = + = 8

5

4

4

1

5

1

3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把 和 通分 把 和 通分

4

2

4

8

1

1

3

1

找学生说说理由。 【新授】探究交流,自主构建 1、探究异分母分数加法

师:淘气和笑笑也喜欢折纸,你们想去看看吗?

发现数学信息, 拿出卡纸,这出这张纸的 和 。

2

41

1

提出数学问题。

生:他俩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师:指生列式。说一说和我们以前学的分数加法有什么不同? (分母不同的加法,叫做异分母分数加法。)

根据任务卡上的要求展开,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探究答案。要注意先要独立思考,再小组内交流讨论,最后汇总交流。 生1:画图的方法。

生2:列式。

注意引导生明白做异分母分数加法,可以运用通分的方法,使分数单位相同,转变成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2、探究异分母分数减法。

进一步提出问题,探究异分母分数的减法。 3、总结提升

1)师:观察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有什么联系吗? (都用到了通分,统一了分数单位,只有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

2)师:沟通整数、小数和分数计算的联系。 计算整数、小数和分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它们三者有什么联系?比较得出:都是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相加减。 3)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计算。)

4)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步骤。 4、应用练习。

【总结】总结收获,交流体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