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的学生能“考上前几所重点高中的体会”,同大家分享。 1、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能进入前几所重高的学生没有一个是不自信的。没有自信心的学生做任何事都怀疑自己的能力,缩手缩脚,不大胆,放不开,自信的学生课堂回答问题的声音也响亮起来。我教育学生要求他们充分自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初中学生由于不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所以他们的自信更多地来自老师和家长的鼓励。家长们和年轻的老师们可要恰到好处地经常鼓励孩子哟!千万不要莫名其妙地打击他们的自信。 2 、不是教得多,而是学得多小学阶段是“教得多”,初中阶段可要“学得多”,否则会被繁重的功课“牵着鼻子走”――既被动又累。没有经验的老师不会把握“教”与“学”的关系。 3、珍惜时间,不轻易浪费时间。 4、讲究效率,学习的时候专心地学习,玩的时候开心地玩,不拖泥带水。 5、积极思考,爱提问题。没有思考就无问题可提,我鼓励学生提问题,刺激他们积极思考,否则学生能不思考就懒得思考。 6、良好的家庭氛围。为了孩子,大人们尽一切力量为孩子提供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 7、用功学习。成绩还是靠劳动积累的。 8、方法对头,“路线”正确。学习的方法不对和“路线”错误,是学习的最大错误,经验丰富的老师教给学生的精华部分,说白了实际上就是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9、富有毅力。能考上重点高中的学生,具备一定的毅力和恒心,不言轻易放弃。 10、一定的智力,当然,主要的还是依靠后天的辛勤。 11、轻松的心情。学得轻松,考得也轻松。有些学生平时学得很好,关键的考试时压力大心情紧张。我总是从心理上给这些学生疏导。 12、定位准确。即是,对孩子的潜力和个性分析之后,给孩子一个准确的前进目标。这
个分析主要靠家长和有经验的老师。简单地说,找到适合孩子成长的路。有些家长往往发现不了自己的孩子的潜力和学习的个性。好些家长打电话给我说:“陈老师,我的孩子不聪明。”这些学生到我这里经过一次家教后,我却发现孩子挺聪明的,就是学习方法不对或者学习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这些学生的潜力很大。当然,有些家长高估了孩子,低估和高估孩子的能力,家长给孩子不妥当的目标,其实都是耽误了孩子的前途。 需要说明的是,上面不能概括一切,以后陆陆续续再说些体会。
重点高中学生情绪状态的特点及教育启示
人在认识客观事物和现象时,总带有一定的态度,产生不同的体验,情绪就是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绪可以影响和调节人的知觉、记忆和思维等认知过程。当学生的情绪良好时,可使人体肌肉放松,心情平静。持这种情绪学习,可使人精力集中,对事物的感知清晰,记忆牢固,思维敏捷、灵活,想像力活跃。情绪还可影响学生学习的效率,积极的情绪,对学习起促进作用;反之,则对学习起阻碍作用。由于情绪在学生心理发展中的普遍性,情绪一直是心理健康研究者重视的问题。由于重点高中学生的很多特殊性,他们从小学至初中一直是班里的佼佼者,进入高中后大部分学生的自我定位需调整,加上家长的较高期望、升学的压力等,使他们的情绪状态出现了偏差。因此,研究城镇重点高中学生的情绪状态对教育工作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城镇重点高中 1634名高一至高三学生在焦虑、抑郁、孤独、敌对、恐惧五个状态方面的问卷调查和和研究,可得如下分析结果。
一、重点高中学生焦虑情绪的特点及思考。
焦虑是指个体因预期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式威胁,而产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失败和内疚感增强、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本研究表明,重点高中学生的焦虑状态属中等水平。分析原因是:进入重点高中的学生在初中期间均为各校的尖子生,他们不仅学习成绩优异,往往还是班干部。进入高中后只有少数学生仍担任班干部,很多学生会产生失落感;课程学习中对学生的思维要求较高,有部分学生不能适应这一变化;加上学生面临平时考试、会考、高考等压力,容易引起内心的紧张、忧虑和恐惧等情绪,从而导致了学生的焦虑。高一学生相对而言升学的压力要小一些,因而焦虑水平比高二、高三学生要低。高二学生由于面临人生的重大抉择——文理分班,第一次面临大规模的考试——五门功课的全省会考,因此焦虑水平最高。研究表明,男生的焦虑水平要高于女生。这可能是由于社会大环境的作用,家长和社会对男生的要求普遍高于叶女生的要求,并且社会上有这样的现点:女生进入高中后成绩下降是很自然的事,而男生到高中后只要自己努力,学习成绩肯定会上升。这种观点对男生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因此重点高中男生的焦虑普遍要高于女生。 二、重点高中学生抑郁情绪的特点及思考。
高中学生的抑郁指的是他们对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不良情景或事件的一种反应,是一种无愉快、悲伤或精神痛苦的情形。这种状态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是持久的、相对稳定的。高中生的抑郁多半是由于学习或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烦恼造成的。从研究结果可看出,城镇重点高中学生的抑郁状态呈中等偏上水平。随着年级的升高,其抑郁水平呈现降低的趋势。而且年级、性别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均对学生的抑郁状态具有显著性影响,进一步的单因素分析揭示的各年级之间的差异主要是高一与高三的差异,特别是高一男生与高三男生的抑郁的差异更为明显。分析原因可能是高一的学生通过期中考试后,大部分学生与进校时自己的预计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学习上受到挫折后,情绪较为低落,烦恼便会随之而来。随年级的升高,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基础及能力的认识越来越客观,因此抑郁状态呈下降趋势。研究还表明,各年级的男生的抑郁状态更严重。由于学校实行品德量化考核,平时扣分较多的总是男生,因此男生往往比女生受到更多的批评,所以他们会比女生表现出更多的不安、烦恼、忧虑等;此外,由于女生比男生更易发泄情绪,如向好朋友或母亲诉说心中的烦恼、忧虑等,这些原因导致了男生的抑郁水平高于女生。
三、重点高中学生孤独情绪的特点及思考。
孤独是个人的交往动机、合群需要未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研究表明,重点高中学生孤独状态呈中下水平。由于高中学生生活在较为宽松的环境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较随和,因此重点高中学生的孤独感不强。研究还表明,高二学生的孤独感相对较强,因年龄和性别产生的差异不显著。由于高一学生刚刚进校,教师、家长对学生相对比较关注,高三学生面临升学考试,教师、家长对他们则尤为关心,经常跟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与他们进行思想上的沟通。相对而言,教师和家长对高二学生的关泣较少,使得高二学生的孤独情绪较强。
四、重点高中学生敌对情绪的特点及思考。
敌对是指在个人遭受挫折而引 起强烈不满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敌视对抗态度。研究表明,重点高中学生的敌对状态呈中等水平,因年龄产生的差异显著,男生比女生的敌对状态强。分析产生敌对的原因,一方面是不良的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方式:如有的家长把子女看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动辄采取打骂等粗暴方法;有的老师对一些能力低、成绩差的学生抱有偏见,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挫伤。由于这些学生接受不了家长和老师的态度,心里有气没处发泄,于是以消极抵抗的态度来表示内心的不满,从而产生敌对情绪。另一方面,高中生的心理发展正处于突变期,他们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增强,不想事事依赖别人,但由于他们的意志缺乏自制、思维简单、情感不稳,使家长和老师又不足以把他们当成人看待。这一矛盾产生了不良的后果,使他们通过反抗、敌对以显示自己的独立和坚强。以上引起敌对的原因在男生身上表现更为突出,因此男生的敌对情绪更强。随着年龄的增大,学生渐趋成熟,特别是到了高三,学生在学习上多较用功,家长和老师的指责人为减少,心理发展到了较高水平,因此高三学生的敌对情绪比高一、高二学生大大减弱了。
五、重点高中学生恐惧情绪的特点及思考。
恐惧作为一种心理问题,是指对某种特定对象或境遇产生了强烈、非理性的害怕。而实际上这类引起害怕的对象或境遇,一般并不导致危险或威胁。这种情况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初期,随着年龄的增长,恐惧感会逐渐减弱。这与我们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从总体上看,重点高中学生恐惧状态呈中下水平,高一至高三恐惧状态呈下降趋势。研究还表明,女生比男生恐惧感强。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女生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原因,对某一特定事物(如狗、蛇等动物)或现象(如暴力、黑暗的夜晚等)更容易产生特殊害怕,从而导致了恐惧心理的出现。在人际交往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受到种种挫折,如与自己的好朋友发生矛盾,便觉得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太多的虚伪;受到老师的批评,觉得丢了面子等。这使他们产生了社交时的恐惧心理,由于女生对心理压力的承受力较弱,她们的恐惧感将比男生更强。
根据以上结论,重点高中学生的情绪主要存在焦虑、抑郁和敌对三大问题,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有以下启示:
一、学生存在焦虑的主要原因是学习成绩。教师可以采取下列调控手段: 1.对学生加强学习目的性的教育:克服为分数而学习的消极思想,建立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而学习的主动学习态度。
2.帮助学生制定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与学习计划,防止学生出现好高骛远的现象,以增强学习自信心。
3.考试的频率不能太高,难度要适中,使学生始终有一种成功感。对考试受挫的学生,要帮助他们分析失利的原因,并解除不必要的顾虑。
二、学生存在抑郁的主要原因是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烦恼。教师可以采取下列调控手段:
1.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与生活中出现的烦恼,学会消除烦恼的各种方法(如移情、参加运动、与人交流等)。
2.关心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及时发现学生中的反常情绪,使其消除在萌芽状态。 3.教育家长对自己的子女有一个合适的评价,避免过高的期望。
三、学生存在敌对的主要原因是对社会、学校、家庭等的不满。教师可以采取下列调控手段:
1.教育学生辩证地认识社会、家庭、学校,正确处理身边的各种人和事。 2.在学生中树立公正、无私的教师形象,以爱心感染学生,教育学生。 3.教育家长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造就平等、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