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期 2015年5月 江苏科技信息 Jiangsu Science&Technology Information No.14 May,2015 信息时代下我国泛在学习研究概述 赵新悦 (兰州大学教育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文章以CNKI学术期-?lJ网络出版总库作为数据来源,分析了泛在学习领域的文献总量、高产作者 等情况,发现我国泛在学习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比较研究、技术研究、学习环境研究以及 应用性研究,并对各方面的研究做了概述分析。 关键词:泛在学习;研究内容;概述 0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学习方式的不断演变,技 术如何更好地辅助学习,与学习相互融合,成为了很 多研究者需要思考的问题。移动学习、数字学习、慕 课、微课等学习方式的不断发展都促进了人类更好的 学习,使得学习方式发生了变革,而泛在学习理念的 提出克服了很多学习方式的缺陷或限制,为学习者构 建了一种新型的、便捷的学习方式。泛在学习又名无 缝学习、无处不在的学习等,是一种任何人可以在任 何时间、地点获取所需的任何信息的学习方式。 1研究过程分析 1.1研究方法 文章以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作为 数据来源,以“泛在学习”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检索 到2003—2014年期间260篇学术论文。笔者将得到的 数据利用SATI3.2进行整理,对这些论文的文献总 量、高产作者发文量等进行了统计分析。 1.2文献总量 文献总量分布在整体上会显示出该领域的关注 程度和研究水平,我国泛在学习领域的文献在逐年增 多。自2003年第一篇泛在学习研究论文发表后,在之 后的几年间我国泛在学习的发展几乎停滞,在学术界 引起的关注很少;2007年,我国泛在学习领域共有7 篇文献,自此以后,国内有关泛在学习的研究虽然增 幅较为平缓,但整体呈上升趋势;2011年共有文献31 篇,有关泛在学习的研究呈快速发展趋势,而且增幅 较大;2014年,泛在学习文献为78篇,泛在学习的发 展成为一种趋势。 2003年,陕西师范大学白娟等发表T((M-learning: 21世纪教育技术的新发展》一文,这是国内首篇涉及 到泛在学习的文献,该文简要提及了泛在学习的定义 与优势。2007年起,泛在学习在我国的发展较为迅 速,之后召开了很多与泛在学习相关的会议,2012年 l1月,余胜泉在2012中国国际远程教育大会移动学 习与新产品应用高峰论坛上,以“泛在学习环境的基 本结构及其关键技术”为主题做了报告;2014年5 月,上海泛在学习国际会议在上海举行,此次会议以 “泛在学习:机遇、挑战与对策”为主题,推动了泛在学 习的发展。可以预测,在今后几年学术界对泛在学习 的研究将会越来越多,引起更多关注。 1.3高产作者 经统计,泛在学习研究领域的作者共有398人, 只发表了l篇文献的作者数量占作者总数的90%,这 表明我国该领域的研究人员较为分散,大多数作者只 是偶尔涉猎该领域。发文量在3篇及3篇以上的高产 作者包括:北京师范大学的余胜泉(16篇),江西师范 大学的杨现民(10篇),国家开放大学的程罡(4篇), 兰州文理学院的郭靖花(4篇),西北师范大学的付道 明(3篇),华东师范大学的顾小清(3篇),天津广播电 视大学的张晶、亢春艳(3篇),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东 城分校的李秀霞(3篇),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的韩玉娟 (3篇),济宁学院的陈琳(3篇),南通大学的周文娟(3 篇)12人,作者单位分布广泛,地理位置分散。 在泛在学习研究领域中,核心作者为北京师范大 学余胜泉,他的研究较多,主要研究泛在学习环境和 资源的建设,共发表了《从知识传递到认知建构、再到 情境认知——三代移动学习的发展与展望》《泛在学 习资源建设的特征与趋势——以学习元资源模型为 例》等16篇文献,研究持续时间长,内容深刻,且与排 名在第二的杨现民合著较多,这表明余胜泉、杨现民 在我国泛在学习领域研究中作出了较大贡献。 2研究内容概述 笔者通过对这260篇文献分析发现,泛在学习的 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支持技术研究、比较 研究、学习环境研究、现状研究以及应用性研究等6 个方面。 2.1理论研究 泛在学习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泛在学习的定 义辨析、理论基础等方面。 研究者普遍认为泛在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 式,而对于泛在学习的来源可谓是众说纷纭。李恒响 等认为“泛在学习源于泛在处理,泛在处理由马克维 斯提出”。张浩等认为“泛在学习是在数字学习的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潘基鑫在2010年通过分析泛在学习 作者简介:赵新悦(1991一),女,新疆沙湾,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技术学。 一26— 第14期 2015年5月 No.14 江苏科技信息・图书情报 May,2015 国内和国外的研究状况,综合一些学者的观点,认为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及情境 认知学习理论都为泛在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还有一 些学者从行为主义的“刺激一反应(S—R)”系统出发, 认为行为主义也是泛在学习的理论基础。 2.2比较研究 分别探讨了每个环境的构成。虽然研究者们意见各 异,但研究者们普遍支持泛在学习环境是复杂的、动 态的,绝非是单一、静态的。 2.5应用性研究 比较研究在教育科学研究中运用广泛,并且具有 极高的价值。在对泛在学习的研究中,部分研究者倾 向认为泛在学习是移动学习不断发展而产生的一种 新的学习方式,将泛在学习与移动学习进行比较,认 为泛在学习比移动学习更具有泛在性、灵活性以及便 携l生。也有研究者认为泛在学习为终身学习提供了一 种方式,是远程教育发展的一个阶段。李卢一等将泛 在学习与泛在计算、数字化学习、移动学习、终身学 习、后现代远程教育进行比较,更深层次地讨论泛在 学习的内涵。刘富逵等则从学习场所、学习技能、学习 效果等12个方面出发,比较了电子学习、移动学习和 泛在学习,对泛在学习的研究提出了思考与建议。 2.3技术研究 研究者们从技术的角度出发讨论泛在学习,大多 是为了更好地为泛在学习环境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撑。 有一部分研究者认为WAP技术和3G技术为泛在学 习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持。2013年8月,中国学习与 发展大会召开,李青做了“多屏幕泛在化的移动学习 设计”主题分享,分析了手机、平板电脑等泛在学习设 备的异同。赵立琼等在《关于IPV6对泛在学习支持的 探索研究》中指出“以IPV6技术为基础的网络技术核 心将以其强大的优势为‘泛在计算的信息技术时代’ 提供支持”。叶海智等运用游戏中的动态地图理念、移 动GPS定位技术和RFID标签探测技术,构建了泛在 学习环境下的个性化知识感知地图系统。 2.4学习环境研究 对于泛在学习环境的构成,研究者们目前还未达 成较为统一的认识,各持己见。张洁从建构主义学习 理论、情景认知理论、活动理论以及泛在技术几个角 度出发,认为泛在学习环境是由泛在学习资源、服务 和支撑技术构成。李卢一等认为泛在学习环境是由物 理的、社会的、信息的和技术的多个层面构成,具有分 散性、多样性、连通性以及简单性。刘树娜将泛在学习 环境分为技术环境、资源环境、社会环境3个方面,又 泛在学习近年来的飞速发展,为许多学科与课程 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很多研究者将 泛在学习应用在其他学科的课程发展与教授中,将泛 在学习与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C语言教学、英语学 习、微课程设计、大学生信息素养等学科或课程联系 起来,为学科的发展提出了很多新的建议。例如,张建 国等将文献检索课的教学与泛在学习联系起来,提出 了在泛在学习视角下该课程的教学经历的一系列变 化。周东波等在泛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探讨构建了 种地理户外探究学习系统,满足了地理户外教学应 用的需求。 3结语 泛在学习以其独特的优势,一经出现就受到很多 研究者的认可与推崇,但是,任何一种学习方式都不 是万能的,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研究者们对泛在学 习的研究应更加理性,扩大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使其 能更好地为学习者所用。 一参考文献 [1]潘基鑫,雷要曾,程璐璐,等.泛在学习理论研究综 述[J].远程教育杂志,2010(2):93—98. [2]李卢一,郑燕林.泛在学习的内涵与特征解构[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4):17—21. [3]刘富逵,刘美伶.关于泛在学习研究的思考[J].软 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2):5-7. [4]赵立琼,李国强.关于IPV6对泛在学习支持的探 索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10):185—186. [5]叶海智,辛尚鸿,王富强.泛在学习环境下个性化 知识感知地图系统的构建[J].现代教育技术,2008(4): 35-38. [6]李卢一,郑燕林.泛在学习环境的概念模型[J].中 国电化教育,2006(12):9—12. [7]刘树娜.浅议泛在学习的支持环境[J].中国教育技 术装备,2012(18):36—37. (责任编辑杜艳) Research on U-learning in Information Age of China Zhao Xinyue (School of Education,Lanzhou University,Lanzhou 7300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selects CNKI journals as a data source analyzes the volume of documentation,proliifc autho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 studies of the research content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oretical research, comparative research,technology research,learning environment research and applied research,and makes the summary analysis to all aspects of the research. Key words:U-learning;research content;overview 27—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