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1.本节专题复习课,意在通过对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的复习,进一步掌握有关气体实验室制取的一般思路、方法、规律。
2.以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知识为基础,层层递进到总结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师生通过分析、对比,共同总结出这类实验的规律,以期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熟练掌握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收集方法等基础知识;进一步掌握有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实验思路、一般规律
[2]能根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反应的需要,灵活地设计和选择实验装置,并能计算纯度对实验进行评价。 2、能力目标
[1] 信息的给予不仅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思维的广度、深度和灵活度,更重要的是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
[2] 通过阅读题中给予的信息,不仅考查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同时可以考查分析、比较、归纳、整理和应用信息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能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事物,肯定自己、肯定别人;
[2]通过对气体发生装置的探究,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和合作互助的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
气体发生装置、收集的设计和改进;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的计算与评价 [教学过程] 【教师】:初中化学综合实验主要包括两部分1、O2、 CO2 、 H2等气体的制备、收集、除杂,主要考察反应原理,装置连接等方面的知识。2、CO还原Fe2O3的实验,主要考察实验现象、装置的作用(验证、除杂、尾气处理)、实验计算、实验评价等方面的知识。 1、气体的制备、收集 (1)气体发生装置:
师—生回答:通常我们根据要制取的气体所需的反应条件(如常温、加热、加催化剂等)、反应物(药品)状态等来确定。
投影:氧气、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
气体发生装置的设计原则——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2)气体的收集装置:
气体收集装置的设计原则——根据气体的溶解性或密度 【小结】:气体发生装置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有关 (2)检验和验满的方法 归纳氢气的制取、收集方法 2、气体的除杂、验证
(1)用本装置作为除杂装置时进气管为_____ .
装置装有浓硫酸可除去______;装有氢氧化钠溶液可除去______; 装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______。 (2)装置装有澄清石灰水可检验_________;装置装有硝酸银溶液可检验并除去_________; 【练习】1.下图为实验室中常见的装置。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提示:盐酸中挥发出的少量HCl气体可用硝酸银溶液吸收)。
①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 (填写装置序号字母)。
②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装置B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装置C中出现的现象为 。
【小结归纳】制备气体需要三看:看气体成分,看实验要达到的目的,看仪器作用 3、混合气体的实验探究
【教师提问】回顾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反应原理、反应现象、反应顺序 【学生回答】(1).先通气后点灯的目的: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净防止爆炸 (2).先停止加热再通一会气体的目的:防止生成的铁粉被重新氧化 (3).尾气处理:在装置的末端接一气球或放一燃着的酒精灯 【讨论】(1)如果实验要计算铁矿石样品中Fe2O3的纯度,可采用哪些方法测定并计算? (2)通入的CO中混有二氧化碳,会对实验造成怎样的干扰?
【小结】计算方法可用玻璃管减少的质量就是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也可用反应后澄清石灰水装置增重的质量即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来计算。
【练习】.下图为实验室中常见的装置。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2)若用一氧化碳气体(含少量水蒸气)来测定某10g不纯氧化铁样品的纯度,气体流向是从左向右,选择的装置按B1→D→E→B2顺序连接,然后进行实验(假设有关反应均反应完全)。
③经测定仪器E反应后比反应前增重了6.6g,则此氧化铁样品的纯度为 。 若氢氧化钙溶液的量不足,则计算出样品纯度的结果将 (填“偏小”、“偏大”、“不受影响”之一)。
变式题:③经测定仪器D反应后比反应前减少了2.4g,则此氧化铁样品的纯度为 。 若氢氧化钙溶液的量不足,则计算出样品纯度的结果将 (填“偏小”、“偏大”、“不受影响”之一)。
【教师小结归纳】解答该类题型的方法也要三看:看气体成分和实验目的,看装置连接顺序,对气体通过各装置出现的现象和气体成分的变化能做出判断,三看计算方法,依据题目的要求进行化学计算和实验评价。
九年级化学 综合实验 学情分析
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的方法及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干燥装置、收集装置、验证和验满方法,学生对实验认识大多提留在课本中几个重要的实验上,并没有将反应原理联系起来,缺乏系统性。通过回顾总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比较、分析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并引进洗气瓶,介绍洗气瓶的多种用途。在设计和改进气体发生装置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渐理解:由于反应物的不同和反应条件的不同,产生同一种气体不一定选择同一种装置;考虑到要节约药品、使反应更加合理、易于操作等实际需要,同一种实验装置还可以进一步进行改进。将常见气体的制取与净化综合在一起,通过学生对原理的整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使学生对制取及净化的实验问题有一个系统性的认识。
通过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巩固本节所需要的重要化学反应方程式,归纳组合的实验装置,提出一氧化碳这样的有毒污染空气的气体应该如何处理提出问题,并引出有关计算,从定性走向定量。层层深入的让学生体会、内化理解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在此基础上师生通过分析、对比,共同总结出这类实验的规律,以期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生活感受和经验联系起来,促进学生围绕问题的核心进行深度探索和思想碰撞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激发化学学习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
九年级化学 综合实验 效果分析
1. 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对已学过实验的总结归纳,注重学法指导
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复习回顾、讨论等环节,扩大学生活动的自由度,体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比较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收集方法、装置连接,归纳气体发生装置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在气体的收集方法复习中,通过气体收集装置的比较,给学生以思考性的指导,扩大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同时通过阅读题中给予的信息,
不仅考查学生对信息搜集和处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整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2 通过对实验方案的再优化,注重设计定量性实验探究题
在科学实验中经常需要进行定量研究,实验前要围绕实验目的进行思考:运用什么原理?需要测定的哪些数据?怎样来测定这些数据?有哪些方法?哪些数据是有效的?测定的过程中可能有哪些因素干扰?怎样避免干扰?教师把这些问题综合起来,设计一些定量性实验探究题,可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使学生学会对所学的化学原理进行综合应用。在搜集多种方案的过程中又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和实验评价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抓住化学变化的本质、充分运用题目的信息并结合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理性分析、判断和推理。
九年级化学 综合实验 教材分析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方法是初中阶段的重点知识,气体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设计和改进是气体制取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本节课欲通过回顾总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比较、分析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并引进洗气瓶,介绍洗气瓶的多种用途。在设计和改进气体发生装置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渐理解:由于反应物的不同和反应条件的不同,产生同一种气体不一定选择同一种装置;考虑到要节约药品、使反应更加合理、易于操作等实际需要,同一种实验装置还可以进一步进行改进。从而掌握有关气体实验室制取的一般思路、方法、规律。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主题开展教学,通过对重要化学、反应的检测与反馈,学生再现、巩固本节所需要的重要化学反应方程式;教师归纳组合的实验装置,提出一氧化碳这样的有毒污染空气的气体应该如何处理提出问题,并引出有关计算,从定性走向定量。层层深入的让学生体会、内化理解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在此基础上师生通过分析、对比,共同总结出这类实验的规律,以期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
九年级化学 综合实验 评测练习
练习1.下图为实验室中常见的装置。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提示:盐酸中挥发出的少量HCl气体可用硝酸银溶液吸收)。
①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 (填写装置序号字母)。
②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装置B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装置C中出现的现象为 。
2.下图为实验室常见的气体制备、干燥、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⑴若用Zn和H2SO4溶液反应制取干燥的氢气,并检验氢气的可燃性。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填写仪器序号字母),点燃氢气前,先要检验氢气的 ,以免氢气发生爆炸。
②生成氢气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⑵若以H2O2溶液为原料(以MnO2为催化剂)在实验室中制备干燥的氧气。并用来测定CuO和Cu的混合物样品中CuO的含量,仪器的连接顺序为A→B→C。 ①仪器B的作用是 。
②仪器A中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下图为实验室中常见的装置。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2)若用一氧化碳气体(含少量水蒸气)来测定某10g不纯氧化铁样品的纯度,气体流向是从左向右,选择的装置按B1→D→E→B2顺序连接,然后进行实验(假设有关反应均反应完全)。
①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对于上述设计的这个实验装置,你认为还需要改进的是 。 ③经测定仪器E反应后比反应前增重了6.6g,则此氧化铁样品的纯度为 。 若氢氧化钙溶液的量不足,则计算出样品纯度的结果将 (填“偏小”、“偏大”、“不受影响”之一)。
变式题:
③经测定仪器D反应后比反应前减少了2.4g,则此氧化铁样品的纯度为 。 若氢氧化钙溶液的量不足,则计算出样品纯度的结果将 (填“偏小”、“偏大”、“不受影响”之一)。
九年级化学 综合实验 课后反思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准备采用一问一答法和实验探究法讲授法、讨论归纳法等过程式教学方法,采用‘问题探究式’和“讨论式”的复习方法,即先给出很多制取该气体的实验药品和装置,同学讨论选出正确的药品和装置,由此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和探究的能力实现有目的的复习。首先讲解三大气体在中考中的重要性,是学生的精力集中到本节课上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接下来归纳气体实验室制法的一般思路。按照气体制备的思路从五个方面对三大气体的制取进行对比和总结。在药品和发生装置上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在此设置了一个发生装置的组装问题。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方面采取小组讨论探究,然后学生讲解的方式落实知识点,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围绕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一些具有正对性的提问,实验习题,在练习、讨论中让学生的能力和思维得到提高。在平时的教学中也要注意落实,老师的心中有学生,才能适当地引导学生,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当然如果教学中老师能给学生很大的自主探究的空间,学生才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当中,那么我们的课堂才能呈现出这样一种很好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和谐氛围。
九年级化学 综合实验 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对常见气体的制取与净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的学习提出如下要求:“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初中某些气体指的是O2、、CO2 、H2,掌握O2、CO2的实验室制法,了解H2的实验室制法,并通过对比归纳,学会推断其他气体的制法,初步学会用实验方法鉴别常见气体,并能描述实验现象,初步学会常见气体的干燥与净化。
在学生已有的解题经验的基础上,梳理常见气体的制取与净化的解题思路。回顾初中常见气体的制取与净化等重要知识,能用化学用语准确表达相关实验问题,同时设置“仪器组合”环节,通过学生对原理的整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使学生对实验问题有一个系统性的认识。学会游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提高分析比较、归纳总结的能力,为培养优秀
学生提供拓展性学习空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