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某城镇给水排水管网初步设计
摘要
本设计的题目是某城区(10.5万)人口排水管网规
划的扩大初步设计, 分别进行了排水管网、污水管网、雨水管网的规划设计。其中,排水管网采用分流体制。
关键词:排水管网 污水管网 雨水管网 雨污分流
1
排水课程设计
目录
摘要 ………………….………………………………………………………………………1
第一篇 设计任务书…….…………………………………………....……………..3 第二篇 设计说明书……………………………………………..…..……………...4
1工程概况………………………………………………………………………………4 2设计任务………………………………………………………………………………5 3管道方案………………………………………………………………………………6
第三篇
污水排水管网设计计算......................................................................7
1综合污水设计定额,划分设计管段,计算设计流量………………………………..7 2污水管道水力计算………………………………………………….………………..9 3绘制管道平面图和剖面图………………………………………….………………13
第四篇 心得体会………………………………………………….….………….13
2
排水课程设计
第一篇 设计任务书
1. 设计题目:浙江某城镇给水排水官网初步设计
2. 设计要求:要求学生对所设计的内容必须概念准确,参数选择合理,符合设计手册与设
计规范,计算正确,计算书书写工整、清晰。文笔流畅。计算草图符合要求。图纸应符合《给水排水制图标准》,设计合理,文字线条优美。
3. 设计主要内容:每个学生完成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20-30页。设计书内容包括目录;
概述设计任务和依据,简要分析设计资料;根据城市具体情况采用分流制的排水体制,根据城市规划布置污水管道定线及污水厂、检查井、雨水口、污水口等的布置;进行污水管道及相应的构筑物如泵站、跌水井等的设计和计算。 4. 设计计算
① 污水管网总设计,布置总平面图,确定排水区界,划分排水流域。排水流域可理解为污水要集中排放的较大的区域。在地形平坦无明显分水线的地区,可按照面积的大小划分;在丘陵及地形起伏的地区,可按等高线划分出分水线。管道定线一般按主干管、干管、支管顺序依次进行。
② 污水管网各管段流量设计
③ 确定污水管网管段直径,进行水力计算
④ 确定污水管网的埋深和衔接设计,控制点是对管道系统的埋深起控制作用的地点。 ⑤ 绘制污水管道平面图和剖面图 5. 编写说明书及计算书各一份 说明书按下列格式编写: ① 设计任务 ② 基本资料
③ 设计依据及参考资料。
④ 设计说明:要求论证合理,层次分明,计算无误,文字通顺,图表准确,书写整洁。 6. 绘制设计图纸
(1) 城镇排水管网总平面布置图一张; (2) 污水管道排水区域划分图; (3) 主干管纵剖面图;
绘图的基本要求:设计图纸所采用的比例、标高、管径、编号和图例等应符合《给水排水制图标准》的有关规定。 7. 提交的成果 (1)课程设计任务书 (2)设计说明书 (3)设计计算书
(4)图纸3张:城镇排水管网总平面布置图,污水管道排水区域划分图,主干管纵剖面图
3
排水课程设计
第二章 设计说明书
1.工程概况
1.1城市概况
某市为浙江省某县城市,城市人口21万人。该市重新进行城市规划,现有管道系统不考虑。
该市地势平坦,平均海拔高度为黄海高程7.1m。西北向河道最高洪水水位为4.3m,常水位为2.9m。中间河道洪水水位为2.75m,南向河道洪水位为4.2m,常水位为2.7m。地下水水位为1.75m-2.45m。该市地质情况良好。管道最大埋深为7m。
1.2城市用水资料:
(1)城市部分区域平均楼层为8层,个别建筑楼层15-18层。高层采用自行加压,室内有给排水设备和淋浴设备。
(2)公共建筑最高日用水量 单位名称 实验小学 第一中学 育才中学 人民医院 影剧院 火车站 房屋层数 4 4、5 4、5 6 3 2 最高日用水量(m³) 45 75 70 100 20 400
(3)A、B为用水量较大的工厂,三班轮休,具体资料见下表。
工厂 生产用水(m³/d) 工人数 热车间工人数 使用淋浴者 (4)居民生活用水量逐时变化 时间 0-1 1-2 2-3 3-4 4-5
A 6300 总数660人,分三班 每班220人 每班120人 每班120人 时间 12-13 13-14 14-15 15-16 16-17 B 7500 总数840人,分三班, 每班280人 每班130人 每班130人 占最高日用水量% 6.71 5.23 3.59 4.76 4.24 4
占日最高用水量% 0.31 0.7 0.9 1.05 1.3 排水课程设计
5-6 6-7 7-8 8-9 9-10 10-11 11-12 3.96 6.91 5.94 7.04 6.79 7.17 7.31 17-18 18-19 19-20 20-21 21-22 22-23 23-24 6.29 6.97 5.76 3.4 2.01 1.42 0.24 设计区域内,居民平均日生活用水量可按平均日人均用水量的90%计算。工业生产污水量按生产用水量的80%计。工业生活污水和淋浴污水量按实际计算,公共建筑最高日污水量按最高日用水量的80%计。公共建筑最高日排水小时和时变化细数参考《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
1.3排水规划设计资料
1. 改服务区采取分流制排水形式。总面积130.6ha。地势南高北低,西部稍高于东部。 2. 有室内卫生设备。城区近期人口密度为800人/ha。远期5~10年按年递增2%考虑设
计。
3. 街区编号及计算面积见表3.
表3. 街区编号及计算面积表 街区编号 街区面积(ha) 街区编号 街区面积(ha) 街区编号 街区面积(ha) 街区编号 街区面积(ha) 街区编号 街区面积(ha) 1 2.4 10 0 19 2.6 28 3.9 37 3.6 2 5.1 11 4.8 20 2.7 29 3.6 38 0 3 4.6 12 4.5 21 2.6 30 0 39 5.9 4 5.0 13 0 22 0 31 0 40 4.3 5 5.3 14 0 23 2.9 32 3.8 41 0 6 3.9 15 3.5 24 2.0 33 1.8 42 5.9 7 3.6 16 3.1 25 1.8 34 1.6 43 1.4 8 3.5 17 2.3 26 1.3 35 1.2 44 4.5 9 8.4 18 4.5 27 2.3 36 1.8 45 4.6 4. 工业污水排放情况。
工厂A:污水设计流量73.0L/s,排水管出口埋深7.00m。 工厂B:污水设计流量86.8L/s,排水管出口埋深7.00m。
工厂污水包括生产污水(经处理可以与生活污水混合排放,计算时应考虑时变化系数)、生活污水、淋浴污水。管区材料为混凝土圆管和钢筋混凝土圆管。
5
排水课程设计
2.设计任务
1. 进行污水管网布置。
要求:布置合理、论证充分。 2. 进行排水管网水力计算。
要求:① 污水管网总设计,布置总平面图,确定排水区界,划分排水流域。排水流域可理解为污水要集中排放的较大的区域。在地形平坦无明显分水线的地区,可按照面积的大小划分;在丘陵及地形起伏的地区,可按等高线划分出分水线。管道定线一般按主干管、干管、支管顺序依次进行。
② 污水管网各管段流量设计
③ 确定污水管网管段直径,进行水力计算
④ 确定污水管网的埋深和衔接设计,控制点是对管道系统的埋深起控制作用的地点。 3. 绘制
(1) 管网总平面布置图一张; (2) 污水管道排水区域划分图; (3) 主干管纵剖面图 4. 设计说明书。
要求:论证合理,层次分明,计算无误,文字通顺,图表准确。
5. 课程设计资料
(1)严煦世主编,《给谁排水管网系统》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1常用资料,3常用设备,4城
镇给水,5城镇排水),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 张志刚主编,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专业课程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5)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编,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 50106-2001) 6. 提交的成果 1) 课程设计任务书 2) 设计说明书 3) 设计计算书
图纸3张:管网总平面布置图一张,污水管道排水区域划分图,主干管纵剖面图
3 管道方案
3.1 管道定线
该地区地势南高北低,西部稍高于东部,坡度较小。本设计的管道定线按照主干管、
6
排水课程设计
干管、支管的顺序依次进行。并且在管线较短的和埋深较小的情况,让污水能自流排出。管道定线前对地形和用地布局,排水体制和管线数目、污水厂的和出水口位置、道路宽度及工业企业的分布情况进行考虑。首先,主干管布设在城市东面,主干管沿线共有5个街区(9-18-27-36-43),分别在每个街区设一个节点,污水处理厂应布置在沿主干管一线,整个街区的东北位置。厂址选在东北角,可以减小污水厂所产生臭气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污水厂建在河流的下游,这样避免对城市取用水水质的影响。在设计污水支管时,为便于用户排水,尽量在每块区域排水方向布设支管。
3.2 方案的确定
由上述依据,最终确定主干管的位置及长度,如下表4.
管段编号
1—2 2—3 150 3—4 170 4—5 180 5—6 270 6—7 320 设计管长(m) 350
第三章 污水排水管网设计计算
1 综合污水设计定额,划分设计管段,计算设计流量
1.1 综合污水设计定额
由《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第二版)查的该市应属于一区中小城市,即取区间
100~170L/cap·d,取中值为140 L/cap·d,污水量定额采用平均日人均用水量定额的90%计算,即126 L/cap·d。将此值带入污水管道计算中。
根据居民生活污水设计流量计算公式:
式中:Q1——居住区的生活污水设计流量; qn1——居住区的生活污水量标准; N ——使用管道的设计人数;
K总1 ——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查表5
由于该地区人口密度为800人/ha,且5-10年内人口增长率为2%,得Q1=243.7L/s。 表5 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KZ
Q1K总q1nN2436007
排水课程设计
平均日污水流量(L/s) 总变化系数KZ 5 2.3 15 2.0 40 1.8 70 1.7 100 200 500 ≥1000 1.6 1.5 1.4 1.3 1.2划分设计管段,计算设计流量
根据设计管段的定义和划分方法,将各干管和主干管中有本段流量进入的点、集中流量及旁边侧支管进入非热点,作为检查井并对其编号。
各设计管段设计流量列表进行计算,如表6.
表6 污水干管设计流量计算表 居民生活污水日平均流量分配 本段 管段编号 街坊编号 街坊面 比流量积[(L/s)/h(hm2) m2] 管段设计流量计算 集中流量 转设计流量 本段输(L/s) (L/s) (L/s) 10.284 32.136 44.084 63.714 75.116 88.194 100.27 105.78 132.38 132.38 6.94 0 6.94 0 0 11.141 0 6.94 6.94 6.94 13.65 7 1.98 7 1.98 71.98 71.98 71.98 71.98 0 0 8
转输流合计流总变沿线流量量化系量 流量(L/s) (L/s) (L/s) 数 (L/s) 5-4 53-29 29-28 28-27 27-26 26-25 25-24 24-23 23-22 22-21 4-3 29-21 45-21 21-20 20-19 19-18 18-17 17-16 16-15 15-14 14-3 3-2 2-1 35-13 45-13 1 2.4 2 5.1 3 4.6 4 5.0 5 5.3 6 3.9 7 3.6 8 3.5 9 8.4 10 0 19 2.6 20,11 7.5 1.863 4.471 0 4.471 2.3 10.284 1.863 9.501 4.471 13.972 2.3 32.136 1.863 8.570 13.972 22.542 2.0 44.084 1.863 9.315 22.542 31.857 2.0 63.714 1.863 9.874 31.857 41.731 1.8 75.116 1.863 7.266 41.731 48.997 1.8 88.194 1.863 6.707 48.997 55.704 1.8 100.27 1.863 6.521 55.704 62.224 1.7 105.78 1.863 15.649 62.224 77.873 1.7 132.38 77.873 77.873 1.7 132.38 0 0 0 0 2.3 0 1.863 4.844 0 4.844 2.3 11.141 1.836 13.973 4.844 18.817 2.0 37.633 44.573 64.620 71.330 139.15 157.83 174.26 179.98 201.52 318.49 318.49 15.426 16.711 21,12 7.1 1.863 13.227 18.817 32.044 1.8 57.680 0 22,13 0 0 0 32.033 32.044 1.8 57.680 6.71 23,14 2.9 1.863 5.403 32.044 37.447 1.8 67.163 58.333 24,15 5.5 1.863 10.246 37.447 47.694 1.8 85.848 0 25,16 4.9 1.863 9.13 47.694 56.823 1.8 102.28 0 26,17 3.6 1.863 6.707 56.823 63.530 1.7 108.00 0 27,18 6.8 1.863 12.668 63.530 76.198 1.7 129.54 0 154.07 154.07 1.6 246.51 0 154.07 154.07 1.6 246.51 0 37 3.6 1.863 6.707 0 6.707 2.3 15.426 0 28 3.9 1.863 7.266 0 7.266 2.3 16.711 0
排水课程设计
13-12 12-11 11-10 10-9 9-8 8-7 7-6 6-1 1-30 29 3.6 1.863 6.707 13.973 20.68 2.0 41.36 2.78 39 5.9 1.863 10.992 20.86 31.671 1.9 60.176 2.31 40 4.3 1.863 8.011 31.671 39.682 1.8 71.427 2.08 32 3.8 1.863 7.079 39.682 46.761 1.8 84.171 69.444 33 1.8 1.863 3.353 46.761 50.114 1.8 90.201 0 34 1.6 1.863 2.981 50.114 53.095 1.8 95.571 0 35,42 7.1 1.863 13.227 53.095 66.322 1.7 112.75 0 43,36 3.2 1.863 5.961 66.322 72.284 1.7 122.88 0 0
1.比流量的计算
依照居民生活污水平均日流量按街坊面积比例分配的规则,该街区比流量为:
qA= Qd/∑Ai=243.7/130.6=1.863[(L/s)/hm2]
2. 本段流量q1:是从管段沿线街坊流来的污水量。 q1=q0·F(L/s) 式中:q1—生活污水本段流量;
q0—每公顷街区面积的生活污水平均流量(比流量)[(L/s)/ha]; F—街区面积(ha)。
例:管段53-29的本段流量q1=q0·F(L/s)=1.863×2.4=4.471L/S
3. 转输流量q2:是从上游管段和旁侧管段流来的污水量。 q2= q0·F(L/s)
例:管段29-28的转输流量为53-29的本段流量4.471L/S 4.总变化系数:
Kz=2.7/Q0.11
根据表5,查的相应流量下的总变化系数,代入公式计算。 例:管段53-29的总变化系数=2.7/Q0.11 =2.3 5.生活污水设计流量:Q1=Q·Kz
例:管段53-29的设计流量= Q·Kz=4.471×2.3=10.283L/S
7. 集中流量:从工业企业或其他大型公共建筑物流出来的污水量。 例:管段18-17的工厂A经计算污水量为58.333L/S 管段10-9的工厂B经计算污水量为69.444L/S
(1) 总设计流量:生活污水设计流量+集中流量=总设计流量 例:本设计的总设计流量为518.01L/S
0 44.138 2.78 65.266 5.09 78.597 7.17 160.785 76.64 166.815 76.64 172.210 76.64 189.39 7 6.64 199.52 518.01 2 污水管道水力计算
在确定设计流量后,便可从上游管段开始依次进行主干管各设计算段的水利计算。
9
排水课程设计
布设管道时应注意一下参数的设计: (1)设计充满度
在设计流量下,污水在管道中的水h和管道直径D的比值称为设计充满度(或水深比)。我国的按非满流(h/D<1)进行设计,这样按规定的原因是:
① 保留一部分管道断面,为未预见水量的增长留有余地,避免污水溢出。 ② 出适当空间,以利管道的通风,排出有害气体。
表7 充满度规范 管径(mm) 200~300 350~450 500~900 ≥1000
在计算污水管道充满度时,不包括淋浴或短时间内突然增加的污水量,但当管径小于或等于300mm时,应按满流复核。
(2)设计流速
和设计流量、设计充满度相应的水流平均速度叫做设计流速。为了防止管道中产生淤积或冲刷,设计流速不宜过小或过大,应在最大和最小设计流速范围之内。最小设计流速是保证管道内不致发生淤积的流速。《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污水管道在设计充满度下的最小设计流速定为0.6m/s。含有金属、矿物固体或重油杂质的生产污水管道,其最小设计流速适当加大,其值要根据实验或调查研究决定。最大设计流速是保证管道不被冲刷损坏的流速。该值与管道材料有关,通常,金属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速为10m/s,非金属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速为5m/s。
(3)最小管径
在污水管道系统的上游部分,设计污水流量很小,若根据流量计算,则管径会很小,而管径过小极易堵塞;此外,采用较大的管径,可选用较小的坡度,使管道埋深减小。因此,为了养护工作的方便,常规定一个允许的最小管径。在街区和厂区内污水管道最小管径为200mm,街道下为300mm。
在污水管道系统上游管段,由于管段服务的排水面积较小,因而设计流量小,按此流量计算得出的管径小于最小管径时,应采用最小管径值。一般可根据最小管径在最小设计流速和最大充满度情况下能通过的最大流量值,计算出设计管段服务的排水面积。若设计管段服务的排水面积小于此值,即直接采用最小管径而不再进行水力计算。这种管段称为不计算管段。在这些管段中,当有适当的冲洗水源时,可考虑设置跌水井。
(4)最小设计坡度
不同管径的污水管道有不同的最小坡度。管径相同的管道,因充满度不同,其最小坡度也不同。在给定设计充满度条件下,管径越大,相应的最小设计坡度值越小。通常对同一直径的管道只规定一个最小坡度,以满流或半满流时的最小坡度作为最小设计坡度。我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只规定最小管径对应的最小设计坡度,街坊内污水管道的最小管径为
10
最大设计充满度 0.55 0.65 0.70 0.75 排水课程设计
200mm,相应的最小设计坡度为0.004mm;街道下为300mm,相应的最小设计坡度为0.003。若管径增大,相应于该管径的最小坡度由最小设计流速保证。
(5)污水管道埋设深度
污水管道的埋设深度是指管道的内壁底到地面的距离。管道外壁顶部到地面的距离称为覆土厚度。管道埋深是影响管道造价的重要因素,是污水管道的重要设计参数。
管道埋设深度愈深,则造价愈贵,施工期愈长。所以,管道的埋设深度小些好,并有一个最大值,这个限值称做最大埋深。管道的最大埋深需要根据技术经济指标及施工方法决定。在干燥土壤中,管道最大埋深一般不超过7-8m;在多水、流沙、石岩地层中,一般不超过5m。
为了降低造价,缩短施工期,管道埋设深度愈小愈好。但覆土厚度应有一个最小的限值,否则就不能满足技术上的要求,这个最小限值称为最小覆土厚度。
污水管道的最小覆土厚度,一般应满足下述三个因素的要求。 ①必须防止管道内污水冰冻和因土壤冻胀而损坏管道
我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无保温措施的生活污水沟道或水温和它接近的工业废水沟道,沟底在冰冻线之上的距离不得大于0.15m。
②必须防止管壁因地面荷载而受到破坏
我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在车行道下,沟顶最小覆土厚度一般不宜小于0.7m,在保证沟道不会受外部荷重损坏时,最小覆土厚度可适当减小。
③必须满足街区污水连接管衔接的要求
污水出户连接管的最小埋深一般采用0.5-0.7m,所以污水支管起点最小埋深也应有0.6-0.7m。
对每一个具体管道,从上述三个不同的因素出发,可以得到三个不同的管底埋深或管顶覆土厚度值,这三个数值中的最大一个值就是这一管道的允许最小覆土厚度或最小埋设深度。
所以本设计管道埋深最小为0.9m。 (6)管道的衔接
污水管道系统中的检查井是清通维护管道的设施,也是管道的衔接设施。一般在管道管径、坡度、方向发生变化及管道交汇时,必须设置检查井以满足结构和维护管理的需要。在检查井中上、下游管段必须有较好的衔接,以保证管道顺利运行。
检查井上下游的管道在衔接时应遵循下述原则:
①尽可能提高下游管段的高程,以减少埋深,从而降低造价,在平坦地区这点尤其重要; ②避免在上游管道中形成回水而造成淤积; ③不允许下游管段的沟底高于上游管段的沟底。
管道的衔接方法通常采用管顶平接,有时也采用水面平接。在特殊情况下需要采用管底平接。
在一般情况下,异管径管段采用管顶平接。有时,当上下游管段管径相同而下游管段的充盈深小于上游管段的充盈深时,(由小坡度转入较陡的坡度时,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也可采用管顶平接。
11
排水课程设计
通常,同管径管段往往是下游管段的充盈深大于上游管段的充盈深,为了避免在上游管段中形成回水而采用水面平接。在平坦地区,为了减少管段埋深,异管径的管段有时也采用水面平接或充满度0.8处平接。当异管径管段采用管顶平接而发现下游管段的水面高于上游管段的水面时(这种情况并不常见),应改用水面平接。
在特殊情况下,下游管段的管径小于上游管段的管径(坡度突然变陡时,可能出现这种情况),而不能采用管顶平接或水面平接时,应采用管底平接以防下游管段的沟底高于上游管段的沟底。为了减少管道系统的埋深,虽然下游管段管径大于上游管段管径,有时也可采用管顶平接。
无论采用哪种衔接方法,下游管段起端的水面和管底标高都不得高于上游管段终端的水面和管底标高。
根据以上规定,污水主干管水力计算表如表8.
表8 污水主干管水力计算表 管段编号 5—4 4—3 3—2 2—1 1—30 管段长度L(m) 设计流量管段直径500 500 700 700 1000 管段坡度2 2.48 3 3 3 管内流速v0.58 0.68 0.85 0.85 1.09 充满度 降落量 q(L/s) D(mm) I(‰) (m/s) h/D(%) h(m) I·(m)L 50 0.13 0.48 50 0.13 0.48 52.4 0.16 0.51 52.4 0.16 0.51 68.4 0.41 0.43 300 100.00 212 132.38 120 318.49 110 318.49 240 518.01 标高(m) 地面 水面 管内底 埋设深度(m) 上端 下端 上端 下端 上端 下端 上端 下端 4.68 4.76 3.92 3.542 3.553 3.312 2.00 2.46 4.76 4.65 3.462 3.214 3.302 3.235 2.56 2.84 4.65 4.75 3.205 3.115 3.210 3.142 2.94 3.55 4.75 4.70 3.115 3.065 3.142 3.065 3.55 4.00 4.70 4.65 3.025 2.983 3.058 2.990 4.10 4.58
2.1排水管道的材料、接口及基础
(1)管材:由于该地地质情况良好,采用钢筋混凝土圆管
(2)接口:主干管、干管采用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接口,支管采用水泥砂浆抹带接口,该地区地质情况良好,可以采用刚性接口
(3)基础:由于接口采用刚性接口,所以基础采用混凝土带形基础,管座型式分为90°、135°、180°,其中当管顶覆土厚度在0.7~2.5m时采用90°管座基础;管顶覆土厚度在
12
排水课程设计
2.6~4m时用135°基础;当覆土厚度在4.1~6m时采用180°管座基础。
。
2.2污水管渠的出水口
污水管出水口一般采用淹没式,以使污水与水体较好地混合,必要时污水出水口可以长距离分散伸入水体,以使混合更充分,同时要征得航运部门的同意。根据设计资料,最低水位为2.7m,出水口要低于2.7m。
3 绘制管道平面图和剖面图
见CAD图
第四篇
设计心得体会
这次的课程设计相比上次匆忙很多,投入的时间也相当少,但是有了上次的经验,做起来效率也是比较高的。对于这次课程设计我有以下体会: 1. 我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在设计过程中,与同学分工设计,和同学们相互探讨相互学习,相互监督。学会了合作,学会了运筹帷幄,学会了宽容,学会了理解,也学会了做人与处世。 2. 我懂了如何去挤时间,在做这次课程设计前,我以为我肯定是来不及做的,因为 实在是太紧了,但是做了才知道,时间一直都是挤出来的,两个通宵的时间,我完成了这次设计。 3. 我懂得了在压力面前人的潜力是无限大的,要学会去发掘自己的潜力 4. 我懂得了专业课程的重要性,如果平时没有好好听课,课程设计的时候将会
碰到多困难,如果平时认真上课, 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体来说,这次课程设计的收获还是蛮大的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难免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
最后要感谢老师的悉心指导,也要感谢同组同学的无私帮助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